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共3页。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观察物体(二) 整理与复习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②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③思维与表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④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手影游戏吗?人们用灵巧的双手能够变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让我们欣赏一下。
教师活动:
1.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2.师:你知道吗?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的变与不变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
学生活动:
预设:
生: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活动意图
充分给足学生想象和交流“不一样”的时间,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环节二:提高练习
教师活动:
(二)复习探讨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活动建议: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
(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
(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
(强调: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
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
4.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学生活动:
第一组展示:
(1)师: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预设:
生: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师: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预设:
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第二组展示:
(1)师: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问: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3)师: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预设:
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1)师: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2)师: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预设:
生: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
8.师:我们还有很多种拼摆的方式,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一看。
(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
活动意图
本节课是观察物体,学生只要拼出一种情况即可,不可求全,不可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在拼图上。
环节三:巩固练习
P14做一做,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结果:预设:
生:这3个物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5.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1. P15“练习四”第1~3题。2.练习册。
提升性作业:总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体的方法。
6.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二)
1.观察时,先确定看到的图形有几层(列),每层(列)的小正方体有几列(层)。
2.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六、 总复习练习二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