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判断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检测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专练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
展开1.据一名垂钓者记载,1852年,他在流经英国毛纺织业城市威克菲尔德的卡尔德河中垂钓,收获了80磅鱼,1853年收获量减少到48磅,1855年则只有14磅,1856~1857年几乎一无所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英国( )
A.普通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B.养殖行业生产日益走向衰退
C.工业迅速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D.国民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严重
2.经济学家约翰·密尔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铰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密尔的说法意在( )
A.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B.论证自由贸易的合理性
C.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D.肯定市场经济的可行性
3.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其中“最坏的”“绝望的”可能是指
①大气污染 ②河流污染 ③自然环境破坏 ④城市环境的恶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英国( )
A.纺织行业出现技术革新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5.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表。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注重农业精耕细作B.农业成就最为突出
C.重视农业生产发展D.农业工具不断更新
6.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傲慢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 由此可见,当时“傲慢的英国人”( )。
A.推崇德国文化B.注意到了德国的威胁C.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D.喜爱德国产品
7.如表所示为1811—1871年英国人口的职业分布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手工工场的兴盛B.人们择业观的转变
C.农业经济的衰退D.工业革命的影响
8.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
9.“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可灌溉,亦可排涝。”材料介绍的农具是( )
A.B.
C.D.
10.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国古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制造出结构复杂的生产工具。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对其演变解读正确的是( )
A.与时俱进B.日益式微C.递代积累D.领先世界
11.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其中,海洋技术在现代科技进步中处于重要位置。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是( )
A.美国B.中国C.苏联D.英国
12.下表为19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19世纪铁路兴建高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世界市场逐步拓展的需求B.蒸汽机车的广泛推广应用
C.满足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D.铁路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
13.19世纪中叶,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加上伦敦市的污水管道系统未连接到苏豪区,当地居民将污水排入泰晤士河,水源污染导致1854年伦敦霍乱大爆发。由此可以推断,霍乱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的迅猛推进B.化学工业产生严重污染
C.医疗技术发展落后D.政府公共卫生意识淡漠
14.19 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这将( )
A.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促进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建立
C.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D.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
15.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
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
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
16.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32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的阿克莱特,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兰开夏地区的毛纺织业从业者,是在市场的刺激下转而从事棉纺织生产的。英国议会在1700—1721年间颁布多项法令,禁止进口和使用印度印花棉布,更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阿克莱特曾是理发师和假发经销商,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1771年,他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除招聘普通工人外,还专门招聘了技术工人。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许多企业家向他购买生产纺纱机的许可权或机器,借鉴其经营管理经验。一系列成就,使阿克莱特受封为爵士,还当选过德比郡的郡长。
——摘编自张博《阿克莱特的工厂制投资及其影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克莱特能成为“近代工厂之父”的历史条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及其推行目的。
18.【工业革命中的女性】
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的角色与地位也随之变化。
材料一 伦敦布莱恩特和梅公司的火柴厂女工每天工作14小时,每周的工资却不到5先令。公司实行从3便士到1先令不等的罚款,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额工资。违规行为包括聊天、掉火柴或未经允许上厕所。……火柴所用的黄磷原料,导致皮肤发黄、脱发和颚骨炎(骨癌的一种)。
——1888年安妮·贝桑特《伦敦的白奴制》
材料二 《Pall 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
英国最著名的《泰晤士报》等其他资本控制的媒体报纸,指责贝桑特是社会主义煽动者,评论说:“女工们在不负责任的顾问怂恿下去罢工。这些现代工业化世界的害虫,正竭尽全力使这场争论达到顶点。”
——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材料三 在两周内,由于工会的支持和一场筹集了400英镑巨款的公共运动,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她们组织了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
——安娜·慕尼沃兹和艾伦·伍兹《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与所学,概括当时社会对女工罢工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态度不同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说说工业革命如何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一去不返了”
材料三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材料四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描述的“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南朝之际,扬州有建康的东西二治、梅根治、铁岘山冶、六安冶等,荆州有新兴冶。同时,民间私治也很盛行,“一断民私鼓铸,而贵卖铁器,商旅吁嗟,百姓咸欲为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田耕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耕一耙一耖作业,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在广东连州的一座晋墓中,带有“(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或六年(312年)的砖铭呈现了当时农田耕作的情景,一牛挽犁田和一牛拉耙耙田。南齐武帝时,戴僧静为北徐州刺史,“买牛给贫民令耕种,甚得荒情”。在北魏前期的遗迹中,生产工具主要为骨镞,兼有少量的铁器。而北魏天赐元年(404年)“置山东诸冶”,“其铸造铁为农器、兵刃”。太平真君年间,“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交换),垦殖锄耨”。
——摘编自杨乙丹、何婧云《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农业文化的交流》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史实(整体或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释。(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时间
成就
战国
都江堰
汉代
漕渠、白渠、龙首渠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占比职业部门时间
农业
工商业
其他
1811年
35%
45%
20%
1841年
20%
43%
37%
1871年
14%
55%
31%
1825年
英国
第一条铁路全长的27km,由斯托克顿到林顿
184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5490英里
1855年
美国
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22.2万英里
l888年
欧洲
建成加来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即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流经工业城市的河中,鱼儿越来越少,反映出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问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非普通民众环保意识淡薄,排除A项;养殖行业日益衰败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可知,密尔认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好处,掩盖了其殖民侵略的本质,这是为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的辩护,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是对印度进行侵略,并非“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排除A项;材料不是论证自由贸易,而是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排除B项;材料与市场经济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依据“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依据“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可知,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最坏的”“绝望的”指工业革命造成大气污染、河流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城市环境的恶化等,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三项不全面,排除。
4.A
【详解】材料反映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由于机器化生产,嘤嘤作响的手工纺车被闲置,这说明纺织行业出现技术革新,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妇女不再从事过去高强度工场手工业生产,并不能说妇女的解放,排除B项;英国在19世纪初仍然是轻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从战国时期到宋朝时期,我国水利灌溉工具不断进步与提高,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C项正确;注重农业精耕细作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中国农业成就最为突出,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并不只是体现了农业工具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的衣服多来自德国,德国符号深入英国人的生活,英国人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德国文化的态度,排除A项;威胁一词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德国产品的喜爱,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1—1871年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逐渐下降,而从事工商业及其他行业的人口却迅速上升并占据主体地位,这是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经济结构的结果,D项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逐渐替代手工工场,排除A项;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业人口被迫向其他行业转移,这并不能反映人们择业观的变化,排除B项;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得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业经济得到更快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据材料“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知,英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继续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项正确;英国依靠其广阔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并非其主要利益来源,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B项。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龙骨板”“于矩形长槽中”“ 可灌溉,亦可排涝”可知,这一农业工具是翻车,选项A正确;筒车没有“龙骨板”,且不是矩形,排除B;选项C、D不是灌溉工具,排除。
10.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制造出结构复杂的生产工具汉朝提花机模型明朝花楼机”可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在不断的演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汉朝的提花机到明朝的花楼机,结构更加复杂,工艺更加的精细,说明纺织工具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换代,C项正确;与时俱进是指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日益式微是指事物由盛转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无法判定是否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美国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洋,因此美国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A项正确;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排除B项;苏联和英国的海洋技术落后于美国,排除C、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世纪铁路兴建高潮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这就迎合了世界市场逐步拓展的需求,A项正确;铁路兴建高潮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建设技术的成熟、蒸汽机车的推广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此时是工业革命期间,已经渡过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排除C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当地居民将污水排入泰晤士河,水源污染导致1854年伦敦霍乱大爆发”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聚集,由于城市缺乏规划,污水乱排,导致疫情爆发,A项正确;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排除B项;医疗技术落后及公共卫生意识淡薄是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不再被动接受新技术,而是主动追寻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建立,排除B项;D项材料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核爆炸成功”可知,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加强,C选项排除。核爆炸与航天无关,A选项排除。尖端科技领先美苏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的结论,D选项排除。
16.B
【详解】依据材料“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可以看出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劳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B项正确;据材料“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可知此时为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工厂的转变,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优化工厂的管理,排除A项;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至今传统的农业仍旧存在,表述绝对,故排除C项;工厂制度下,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仍旧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历史条件: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政府立法扶植棉纺织业,专利保护);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广阔市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技术进步);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2)特征: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目的:提高效益、加强管理。
【详解】(1)历史条件:根据“兰开夏地区的毛纺织业从业者,是在市场的刺激下转而从事棉纺织生产的。英国议会在1700—1721年间颁布多项法令,禁止进口和使用印度印花棉布,更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阿克莱特能成为“近代工厂之父”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广阔市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而且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是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目的则是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
18.(1)态度:当时对于女工罢工有支持、批评两种态度。
原因:英国自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集中反映。双方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对同样的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会主义思潮亦影响到社会对女工罢工的评价。
(2)女性地位提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女性自身抗争、社会力量的支持;工业革命中技术的变革引发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形成,由于机器操作的便利性,使得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工作,女性的社会地位相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同时工厂制度下对女性的剥削也在发生,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女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遭遇到资本家们的阻挠,但在社会支持与女性抗争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专属于女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态度:据材料二“《Pa Mall公报》的编辑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工作条件的运动《泰晤士报》等其他资本控制的媒体报纸,指责贝桑特是社会主义煽动者”可知,当时对于女工罢工有支持、批评两种态度。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自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女工罢工两种不同的态度正是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反映;结合所学,工党一开始的政党宗旨是在议会里实现独立的劳工代表权,而控制的媒体报纸的大资本家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不同的阶级立场会影响对事件的看法;另外社会主义思潮也影响到社会对女工罢工的评价。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据材料二“《Pall 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材料三“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她们组织了煤人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女性地位提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女性自身抗争、社会力量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技术的变革引发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形成,由于机器操作的便利性,使得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工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的社会地位相较以往有所提高;据材料一“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额工资”,材料二“《Pall 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材料三“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等信息可得出同时工厂制度下对女性的剥削也在发生,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女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遭遇到资本家们的阻挠,但在社会支持与女性抗争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专属于女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19.(1)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特点:率先在英国爆发;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始;大多数工业成果来自一线工业生产;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2)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
(3)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催生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并导致城市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经济逐渐连成一体,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有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发明。
【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从政治角度分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从技术的积累角度分析,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从兴起的行业领域看,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始;从工业革命的成果看,大多数工业成果来自一线工业生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2)新兴工业部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
(3)影响:根据材料“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知, 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并导致城市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根据材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根据材料“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经济逐渐连成一体,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有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4)阶段:根据材料“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发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先决发明是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发明。
20.[示例]
看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方式进一步传播。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在中原地区出现,铁制农具开始被使用,牛耕得到初步推广。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战乱频繁,大批北人南迁,促使铁犁牛耕技术和冶铁术进一步向江南地区扩展。当时,官方和民间的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铁犁牛耕技术被运用到稻田耕作中,耕牛受到官民的高度重视。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逐步接受中原的农耕文明,铁犁牛耕方式得以进一步传播。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北魏统治者积极增加农具冶铸,极力发挥牛耕的经济功效。
综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前代基础上,中原先进农耕方式进一步传播,促进了申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田耕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耕一耙一耖作业,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在广东连州的一座晋墓中,带有‘(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或六年(312年)的砖铭呈现了当时农田耕作的情景,一牛挽犁田和一牛拉耙耙田。”可得出看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方式进一步传播。其次,由材料“到南朝之际,扬州有建康的东西二治、梅根治、铁岘山冶、六安冶等,荆州有新兴冶。同时,民间私治也很盛行,‘一断民私鼓铸,而贵卖铁器,商旅吁嗟,百姓咸欲为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田耕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耕一耙一耖作业,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及所学可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和魏晋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说明;由材料“在北魏前期的遗迹中,生产工具主要为骨镞,兼有少量的铁器。而北魏天赐元年(404年)‘置山东诸冶’,‘其铸造铁为农器、兵刃’。太平真君年间,‘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交换),垦殖锄耨’。”及所学可知,官方和民间的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铁犁牛耕技术被运用到稻田耕作中,耕牛受到官民的高度重视。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逐步接受中原的农耕文明,铁犁牛耕方式得以进一步传播。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北魏统治者积极增加农具冶铸,极力发挥牛耕的经济功效。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前代基础上,中原先进农耕方式进一步传播,促进了申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专练: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专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