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浙教版第4节 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4节 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共6页。
课题
1.4植物的一生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植物的一生》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一章,此前,学生对常见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学习只停留在宏观的表面,而本节教材从植物种子的结构、萌发、芽和花及果实种子的形成、植物的生命周期等内容,让学生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学习植物,内容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并且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繁殖打下基础,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拟用3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介绍种子的结构及分类,主要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总结的能力;第2课时主要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初步学会确定变量,明确变量的主次之分,再次巩固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同时接触对变量时行定量的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变量的影响范围;第3课时主要了解植物的芽、花及花与果实之间的联系;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改变变量的研究对变量进行量化的研究,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及种子胚在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的发育结果;
科学思维:能根据条件来设计实验,初步掌握好控制变量法;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等手段认识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态度责任: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重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发育结果;
难点
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发育结果;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运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知识回顾:
1、种子胚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什么是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3、什么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过渡:
我们知道种子是新一代的植物幼体。
田野或树林里,许多成熟的种子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等春天来临时才开始萌发。
种子成熟以后,大都要休眠一段时间。而盛夏时成熟的早稻种子,如果遇上连日降雨,就会发出芽来。
那么,到底是哪些条件决定着种子的萌发呢?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讨论交流:
1)决定着种子是否能萌发的条件有哪些?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猜想。(以发豆芽为例)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猜想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猜想2、种子萌发需要合适温度;
猜想3、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氧气);
猜想4、种子萌发需要土壤;
猜想5、种子萌发需要光照;
猜想6、种子萌发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猜想7、种子是活的;
……
形成共识:前面6个猜想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猜想7属于种子内在因素;
讨论交流:
2)上述猜想中哪些不是多数种子萌发的条件,可直接排除。
以家里发豆芽(或事先布置学生活动)为例,进行解答;
①可排除的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土壤”:
理由:家里发绿豆芽时,并不需要土壤;直接放在潮湿环境中的种子也会发芽。
②可排除的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光照”:
理由:农民在播种时,常常用一层薄土掩盖在种子上,没有光照情况下,几天后种子也萌发了。
③可排除猜想6、种子萌发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理由:种子内子叶或胚乳中富含营养物质,不需要外界提供,家里发豆芽时,不需要施肥。
讨论交流:
3)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较多,用什么研究方法来探究这些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呢?
(控制变量法)
一、研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1、控制变量法: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控制变量法在影响种子萌发条件研究中的运用:
(1)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温度高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空气多少,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水分多少,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
活动:
(1)请根据图中豌豆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填写表格。
(2)选择合适种子,形成对照实验(教材P20)。
①变量:水分,应选择 种子进行研究;
②变量:空气,应选择 种子进行研究;
③变量:温度,应选择 种子进行研究。
(3)能否对甲组的B种子与乙组的A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
(4)甲、乙、丙组中的A、B、C 种子各用一颗黄豆种子进行实验,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实验,实验结论才能更加可靠?
(5)三组豌豆种子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放置5天。观察各组A、B、C 种子发芽的情况。
(1)A、B两粒种子的不同情况说明了什么?
(2)B、C两粒种子的不同情况说明了什么?
(3)甲乙组两粒B种子的不同情况说明了什么?
二、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①一定的水分; ②充足的空气(氧气); ③适宜的温度。
注意:
①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②不同的种子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
③有少数种子的萌发还与光照等其他条件有关。
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说说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什么办法最简单有效?
3)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
4)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
2、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
①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
②种子发育成熟的;
③种子粒大饱满的,即有充足的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④种子必须不在休眠期内的。
活动:观看视频,说一说,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视频1、菜豆种子的萌发 视频2、玉米种子的萌发
三、种子萌发过程:
1、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吸水胀破种皮,随后胚根、胚轴、胚芽细胞就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胚根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
(1)种子萌发时,胚根先长出来;
(2)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子叶或胚乳;
(3)种子萌发过程中只有呼吸作用;
(4)幼苗长出来后叶变成绿色才能光合作用。
2、种子萌发的结果:
(1)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
(2)胚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3)胚轴发育成新植物体茎和根连接部分;
(4)菜豆等无胚乳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的营养耗尽后会萎缩或消失;玉米等有胚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耗尽后也会消失。
由学生作出一定的猜想;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中;
从众多的猜想中排除一些无关因素,同时提升学生思考深度和广度;养成联系生活实际的好习惯;
讨论中引出控制变量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需要学生形成意识并初步会运用;
种子的萌发实验需要较长时间,不适宜上课堂上进行,故课堂上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
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理解,知道设计实验时如何控制变量;
观察与思考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讨论交流,使学生内化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
种子萌发过程抽象,不宜直接进行课堂实验,以视频替代,以增加视频效果,促进理解。
观看和倾听中获得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
课
堂
练
习
1、小科的水稻种子萌发实验如下:选取完整、饱满的水稻种子200粒,用水浸泡24小时,再放入带有小孔的篮里并盖上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浇水一次。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选用饱满的水稻种子,是为了保证胚乳的结构完好
B.用水浸泡和喷淋,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水分
C.篮子放在温暖地方,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
D.放入带小孔的篮里,是为了让种子得到充足的空气
2、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对该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该装置探究了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种子
C.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保证单一变量
D.该实验不严谨,实验的偶然性太大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 a→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 a→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 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3、某科学小组根据如图所示,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每个烧杯放入少量种子而不是 1 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
B.实验中,A、B 组相互对照,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
C.若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则应选择 B 组和 D 组进行对照
D.根据图中条件进行实验,7 天后种子能发芽的只有 B 组
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棉花种子的出苗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选择100颗品种、大小相同的饱满棉籽,随机均分成4组。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对此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土壤湿度对棉花种子出苗率无影响
B.分析1、3两组实验,可得出温度高低影响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C.分析3、4两组实验,可得出提前晒种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出苗
D.本实验只探究了土壤湿度、播种温度两个因素对棉花种子的出种子的出苗率的影响
6、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3个罐头瓶编号1-3号,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3号瓶做了如下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请你根据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1号瓶与 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2)由表中信息能得出的结论: ;
(3)利用这些器材,还能探究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说明实验设计思路 。
[参考:(1)3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3)空气;设置4号瓶,把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其他条件与3号瓶相同,5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课
堂
小
结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种子是成熟的、活性的、饱满的、胚结构完整,且已度过休眠期;
3、种子萌发过程中,先是胚根突破种皮长出来,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而子叶和胚乳则为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更加容易的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一生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成幼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一生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植物的一生1doc、植物的一生2doc、植物的一生3doc、植物的一生4doc等4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电与磁第4节 电动机优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