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认知 释放压力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改变认知 释放压力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改变认知 释放压力
二、设计理念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竞争合作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所遇到的各种竞争与合作,提高竞争合作的的能力,正确面对竞争时出现的心理波动,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心理防卫机制,提高他们对付问题的心理能力,培养他们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其实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本次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成败,客观看待成败,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多元视角看待行为成败原因,将成败归因倾向于自身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得到成功,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对调节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与理解
(1)学生体验并理解压力的客观存在。
(2)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的含义。
2.尝试与学会
(1)学生掌握释放压力。
3.体验与感悟
(1)理解压力失败的客观存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的核心任务是中考,学生面临升学择业。面对挫折,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还较为片面,或将受挫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无能,或者全部归结于外部原因,这些归因都不利于学生走出困境,多次的失败还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五、重难点
重点:感受压力给予的反馈,学会释放压力。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力成因,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压力、释放压力。
关键点:体验并接纳压力的客观存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PPT
八、教学过程
课前约定:真诚分享,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积极参与
口号约定:最高境界--又快又准
(一)团体热身阶段:“团体活动”
1.说明游戏规则:
假设男生代表5角,女生代表1元,根据男女生比例协调分配站位围成一圈。当音乐响起时,所有人围成圆圈转圈。音乐停止时,老师随机报 元钱,同学们根据所报的钱数,将自己与他人的钱数相加,迅速聚到一起,落单的同学或站错的组为失败。
2.分享:
你的在游戏体验如何?
(二)团体转换阶段:认识压力,进行归因
1.什么是压力?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60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为“ABC 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指人对 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 直接引起症状 C,A与C之间还有中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 A 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信念 B。他认为:人很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 A,往往带着或根据大量已有的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去知觉经验 A。因此,对 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 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 C,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 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艾利斯认为人出生时就有两种思想,即理性思想和非理性思想。理性思想使人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和学习,追求爱与快乐,积极主动地迈向自我实现的目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乐观、理智的人生态度。非理性思想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思维,使人自卑固执、好胜冲动,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等等这是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一个选择了理性思想的人能健康地成长、发展;选择了非理性思想的人则很可能在情感上感到困惑、挫败,产生许多烦恼甚至无法正常生活。艾利斯学派认为:心理问题或障碍多是由于当事人处理问题时选择了非理性思想,这使他们在一些愿望没有实现时谴责自己、埋怨他人严重的还会产生伤害行为。
有这么一则逸闻:一位教授将赴异地讲学,临行前与夫人在家里整理行装在收拾一套精美的茶具时,一不小心,他打碎了一只茶杯。面对这种情况,也许有人会十分心疼懊恼,好端端的成套茶具,打碎了一只茶杯,如何去配呢?
然而,这位教授莞尔一笑,幽默地说:“真不错,又多了一个碟子。” 以艾利斯的“ABC 理论”分析这则逸闻: A 是教授不小心打碎了茶具的一只杯子,是一个客观事件 ;B 是教授的信念,一种乐观、合理的态度 ;在这种理性信念的作用下,他幽默地付之一笑并风趣地自我解压,这就是反应 C。但是,面对同样的 A,也许有人会产生悲观、消极的 B,如“真是老了,不中用了,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如果小心一点,如果再小心一点”“出门前打碎杯子是个不祥的预兆呀”等,那么出现的反应 C 很可能就是气恼、抑郁、恐惧、自怨自艾等一系列消极心态。
2.心理加油站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8岁那年的生日前夕,家里人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的礼物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礼物则是满满的一盒马类。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先拆开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雪!”正当父母手忙脚乱地要哄他高兴的时候,弟弟好奇地打开了属于他的那个盒子-房间里顿时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
出乎意料,弟弟欢呼了一声,然后就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起来:“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对于一个悲观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张适合他的凳子;对于一个快乐的人来说,即使天空下着雨,他的心情也是明媚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倾向于将自己或他人的不良情绪归因于客观事件,却忽视了真正起作用的内心信念。其实,就像故事中的哥哥和弟弟,不同的认知态度才是决定不同心态的关键因素。例如:一名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表现出消沉、沮丧、绝望。他的这些
消极情绪往往被认为是由未考上重点高中这一客观事件引起的。其实不然,这名学生的消极情绪从根源上是由于他在看待自己未考上重点高中这件事上选择了非理性信念一一他可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认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就是没有出息,前途会被断送,会被别人看不起等。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并改变不合理的思想,尽量减少当事人自我毁灭的潜在倾向,进而协助其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人生态度。
3.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记录。(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
4.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并针对其中一项内容进行针对性分享。
5.压力小测
1.在5个以内:恭喜你,到目前为止你所感受到的压力并不影响你的生活。
2.“√”在6~10个:有压力是好事,再加把劲,把力气用在现在最该做的事情上就对了。
“√”在11~15个:你承受的压力已经快到饱和点了。你需要给自己放松一下。出去走一走、跑一跑吧!
4“√”超过 5 个: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撑过来的,你需要改变现状才不会得“内伤”。到学校的辅导室去倾诉一下吧!
教师:“人生不如意事之十之八九。”我们一生中,我们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不可能凡事都完全按照我们想要地去发展。当我们知道表现不同背后是成败归因不同,可以一起尝试寻求一些对策。
(三)团体工作阶段:寻求对策
4.师总结: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与生俱来面对失败就不畏艰难,生命是一条长河,蜿蜒曲折前进。
(四)团体结束阶段: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五)课后拓展任务
1.你在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来缓解压力呢?
2.请你问问身边的人都是怎么释放压力的,并尝试一下他们的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拓展班会 三年级《探寻整理“魔法”释放“魔力”-培养良好整理习惯》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拓展班会 高一年级 《科学缓解高中学习压力》 主题班会 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主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压力应对主题班会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过程,课堂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