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66609/0-17121295685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66609/0-17121295686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66609/0-17121295686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66609/1-17121295831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66609/1-17121295831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66609/1-17121295832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文件包含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1 化学反应与热能
考点0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考点03 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04 化学平衡
考点01 化学反应与热能
1.(2023年四川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加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可能是盐酸与NaHCO3的反应
C.能量变化只与化学键断裂有关D.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盐酸与NaHC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而图像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能量的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都有关系,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2.(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A.化学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故B正确;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故C错误;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选B。
3.(2023年1月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断裂要放出能量B.如图所示反应为放热反应
C.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答案】C
【解析】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成键时释放能力,故A错误;
B.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故D错误。
答案为:C。
4.(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市面上销售的食品“自嗨锅”,只需向其中加入水便可烹煮食物。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角度分析,加入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分解反应D.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加入水便可烹煮食物,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是放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
答案为A。
5.(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自热火锅由于其加热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原理是发热包中的氧化钙与水发生了放热反应。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水煤气的制备B.酸碱中和反应C.碳酸钙高温分解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答案】B
【解析】A.水煤气的制备反应为吸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符合题意;
C.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6.(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B.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C.天然气在氧气中的燃烧D.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答案】A
【解析】A.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A正确;
B.盐酸与镁条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
C.天然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错误;
D.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A。
7.(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试管中有2 mL 2ml/L盐酸,加入打磨光亮的镁条,测得温度升高。该反应现象表明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A.光能B.电能C.热能D.机械能
【答案】C
【解析】A.该过程没有发光,不是光能,A错误;
B.该过程没有产生电流,不是电能,B错误;
C.该过程测的温度升高,故为热能,C正确;
D.该过程没有机械运动,不是机械能,D错误;
故选C。
8.(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B.白磷的自燃
C.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D.镁条与盐酸的反应
【答案】C
【解析】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A错误;
B.白磷的自燃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B错误;
C.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是吸热反应,C正确;
D.镁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C。
9.(2022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B.酸碱中和反应
C.石灰石高温分解D.锌与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石灰石高温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正确;
D.锌与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10.(2022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C.氢氧化钡与氧化铵的反应
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答案】A
【解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故选A。
答案为:A。
11.(2022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物质都具有能量
B.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总会伴随能量变化
C.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答案】D
【解析】A.物体本身具有内能,因此各种物质都具有能量,故A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断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因此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总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B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过程中,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说法正确;
D.反应物质量多少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成正比,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2.(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有关放热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少
B.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燃烧的过程发生放热反应
D.分解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A.断键吸热少成键放热多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B.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产物总能量,符合题意;
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D.分解反应大多数为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犹记2008夏的热烈,拥抱2022冬的激情。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将100%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供电,着力打造“绿色冬奥”,下列有关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是获取氢气的途径之一B.升高温度可使氢气转化为液态
C.反应2H2+O22H2O吸收能量D.断开H-H键释放能量
【答案】A
【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获取氢气的途径之一,故A正确;
B.降低温度可使氢气转化为液态氢,故B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破坏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则断开氢氢键时需要吸收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4.(2022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反应过程符合图所示能量变化关系的是
A.天然气燃烧B.稀硫酸反应
C.生石灰与水反应D.晶体与晶体反应
【答案】D
【解析】A.天然气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Al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为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NH4Cl晶体和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5.(2022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已知为放热反应,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一定能快速进行
B.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变化无关
C.与足量反应可生成
D.和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的能量
【答案】D
【解析】A.放热反应不一定在常温下能快速进行,故A错误;
B.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有关,故B错误;
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与足量反应不可能生成,故C错误;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和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的能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6.(2022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放入烧杯中快速搅拌,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感受到温度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吸收了热量
B.该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反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能量的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无关
【答案】A
【解析】A.手触摸杯壁下部,感受到温度降低,所以该过程吸收了热量,故A正确;
B.Ba(OH)2·8H2O晶体和NH4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水,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反应吸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本质就是因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故D错误;
选A。
17.(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如图是“即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撤去隔板,水与下层物质接触
A.食盐B.生石灰C.熟石灰D.浓硫酸
【答案】B
【解析】A.食盐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故A不选;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B选;
C.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几乎没有热量的释放,故C不选;
D.浓硫酸与水混合后会释放热量,浓硫酸属于强腐蚀品,故D不选;
故选:B。
18.(2021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与的反应B.在空气中燃烧
C.与溶液的反应D.高温分解
【答案】D
【解析】A.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钠与水反应放热,故A错误;
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甲烷燃烧放热,故B错误;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热,故C错误;
D.碳酸钙需要吸收能量才能分解,故D正确;
答案选D。
19.(2022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选项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0.(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如图是“即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撤去隔板,水与下层物质接触,一段时间后食物就变热了。以下物质中适合作下层物质的是
A.食盐B.生石灰C.熟石灰D.浓硫酸
【答案】B
【解析】撤去隔板,水与下层物质接触,一段时间后食物就变热了,说明有大量的热量释放出来,食盐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量,熟石灰溶于水放热不如生石灰,浓硫酸是液体,且具有腐蚀性,因此适合作下层物质的是生石灰。
答案选B。
21.(2021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各反应中,符合下图能量变化的是
A.HCl和NaOH的反应
B.Al和盐酸的反应
C.Na和H2O的反应
D.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答案】D
【解析】A.HCl和NaOH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热,故不选A;
B.Al和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选B;
C.Na和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选C;
D.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D;
选D。
22.(2021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燃烧时发生反应: 2H2 +O2 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反应
B.属于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
【答案】B
【解析】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
D.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断键要吸热,形成化学键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B。
23.(2021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是放热反应B.稀与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D.与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A.所有燃烧和缓慢氧化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燃烧是放热反应,A正确;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稀与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B正确;
C.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C正确;
D.CaO+H2O=Ca(OH)2是一个放热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D。
24.(2021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已知:Mg+2HCl=MgCl2+H2↑,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吸热反应
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A.根据Mg+2HCl=MgCl2+H2↑,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可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故B正确;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正确;
D.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反应的能量变化由这两个过程能量变化决定,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考点02 化学反应与电能
一、单选题
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如图为锌铜原电池装置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是正极B.Cu表面有气泡产生
C.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答案】B
【解析】A.较活泼金属锌为该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
B.正极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Cu表面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负极锌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 =Zn2+,故C错误;
D.电子由负极Zn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u电极,故D错误;
故选:B。
2.(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用柠檬汁及电极材料组装的水果电池可观察到灯泡发亮,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铝片是正极B.柠檬汁是电解质溶液
C.电子从铝电极流出经柠檬汁到铜电极D.H+在铜电极上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
【答案】B
【解析】A.Al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则铝片是负极,A不正确;
B.柠檬汁里含有机酸,是电解质溶液,B正确;
C.电子不能经过溶液,电子从铝电极流出,经灯泡流到铜电极,C不正确;
D.H+在铜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生成H2,D不正确;
故选B。
3.(2023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很多结构和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用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要。常见的锌锰干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筒质量逐渐减小B.该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
C.此装置中,石墨棒作正极D.电子从石墨棒通过导线流向锌筒
【答案】D
【解析】A.根据电池反应,锌筒作为电池负极逐渐被反应,锌筒质量逐渐减小,A正确;
B.该电池为一次电池,放电后不能重复充电,B正确;
C.石墨棒作为正极,体系中的NH在此电极上放电,C正确;
D.电池中锌失去电子后通过导线转移到石墨棒上,C错误;
故答案选D。
4.(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石墨是负极
C.电子由石墨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锌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答案】A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石墨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锌为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为正极,则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石墨,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锌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D错误;
故选A。
5.(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棒作正极B.溶液中Cu2+移向Zn棒
C.电子从Zn棒经导线流向Cu棒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答案】C
【解析】A.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作负极,故A错误;
B.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故Cu2+移向Cu棒,故B错误;
C.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故C正确;
D.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6.(2023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常见的化学电源属于一次电池的是
A.镍氢电池B.铅酸蓄电池C.锂离子电池D.锌锰干电池
【答案】D
【解析】A.镍氢电池是可充电的电池,可以重复使用,不属于一次电池,A错误;
B.铅蓄电池是可充可放的电池,是二次电池,B错误;
C.锂离子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C错误;
D.锌锰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不可以充电,D正确;
故选D。
7.(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常见锌锰干电池的构造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B.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筒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石墨棒
D.电池工作时,锌筒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B
【解析】A.锌锰干电池不能充电,属于一次电池,故A正确;
B.锌锰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时,锌筒为负极,石墨棒为正极,电子由锌筒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石墨棒,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时,锌筒为负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D正确;
故选B。
8.(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柠檬中(如图),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逐渐被腐蚀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子流向:铜片→电流计→锌片
【答案】C
【解析】A.由以上分析可知Cu作正极,正极被保护,不被腐蚀,故A错误;
B.锌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该装置为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电子由负极锌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故D错误;
故选:C。
9.(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Cu片表面有气泡产生D.Zn片质量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则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A正确;
B.在该装置中,铜不参加反应,溶液中没有铜离子,颜色不变,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铜电极反应为:2H++2e-=H2↑,则有气体生成,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锌电极反应为:Zn-2e-=Zn2+,则其质量减小,D正确;
故选B。
10.(2022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锌片和铜片插入苹果中制成水果电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铜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D.电子流向:铜片→电流表→锌片
【答案】C
【解析】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铜做正极,C正确;
D.电子流向:锌片→电流表→铜片,D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2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如图为某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电极是负极B.铜电极是正极
C.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Zn比Cu活泼,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由原电池装置图可知,锌电极为负极,铜不如锌活泼,铜电极为正极,A正确;
B.根据选项A的分析可判断铜电极是正极,B正确;
C.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锌电极为负极,锌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12.(2022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卓玛同学设计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化
B.电子从Cu经导线流向Zn
C.溶液中H+向负极迁移
D.Zn作正极
【答案】A
【解析】A.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A正确;
B.Zn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移向Cu电极,故B错误;
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H+向正极迁移,故C错误;
D.Zn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A。
13.(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兴趣小组用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作电极研究柠檬水果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电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B.锌片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该装置实现了从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D
【解析】A.在该原电池中,Cu片尾正极,正极上H+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H2,故铜片电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A正确;
B.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在该原电池反应中,Zn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B正确;
C.该装置为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
D.电子从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而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故电流从正极铜片经导线流向负极锌片,D错误;
故选D。
14.(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学习小组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其他条件相同)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的材料是铜片
C.该实验所用装置中,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D.该实验表明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答案】D
【解析】A.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一极为负极,故负极的材料是锌片,故B错误;
C.该实验所用装置中,锌片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结合表格信息,该实验表明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故D正确。
答案为:D。
15.(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A.B.
C. D.
【答案】D
【解析】A.不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A错误;
B.两电极间没有形成闭合回路,B错误;
C.两电极间没有形成闭合回路,C错误;
D.具备形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D正确;
故选D。
16.(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B.Cu极为负极
C.移向Cu极D.电流从C极流向Cu极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A正确;
B.该电池中Cu失电子,做负极,B正确;
C.原电池中,阳离子应该移向正极,Cu为负极,C错误;
D.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该原电池中Cu为负极,C为正极,D正确;
故选C。
17.(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铁片和铜片贴在浸润过稀硫酸的滤纸两侧,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制成简易电池,装置如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产生
B.负极反应为
C.铁电极附近溶液中的增大
D.放电时电子流向:铜片→电流计→铁片
【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铜片上有H2产生,A错误;
B.由分析可知,Fe作负极,负极反应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H+由负极移向正极,即铁电极附近溶液中的减小,C错误;
D.原电池放电时电子流向:负极即铁片铁片→电流计→正极即铜片,D错误;
故答案为:B。
18.(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常见的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B.电池工作时,锌筒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筒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石墨棒
D.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D
【解析】A.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锌筒作负极,电解液呈酸性,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B正确;
C.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碳棒为正极,电子由锌筒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石墨棒,故C正确;
D.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选D。
19.(2022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极为负极B.移向负极
C.可选用石墨作正极D.可选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答案】B
【解析】A.原电池的总反应为,则Zn作负极,A正确;
B.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是阳离子,B错误;
C.石墨或者比锌更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正确;
D.原电池的总反应为,则可以选择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D正确;
选B。
20.(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作负极
B.锌片上发生的反应: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
【解析】A.锌比铜活泼,锌片做负极,A正确;
B.锌片做负极,发生的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错误;
C.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经由导线,流向正极铜片,C错误;
D.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故选A。
21.(202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锌片发生氧化反应,是该装置的正极
C.在铜片发生的反应是
D.电流方向是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C
【解析】A.锌比铜活泼,锌能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该装置能够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错误;
B.锌能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锌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锌片为负极,故B错误;
C.铜片为正极,正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正确;
D.电流方向是正电荷移动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铜片流向锌片,故D错误;
答案为C。
22.(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棒逐渐溶解B.铁棒发生还原反应
C.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电子从铁棒经导线流向碳棒
【答案】B
【解析】A.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铁棒逐渐溶解,A正确;
B.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铁棒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该装置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
D.铁失去电子,经导线流向碳棒,D正确;
故选B。
23.(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实验室中,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逐渐溶解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A
【解析】A.锌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则锌片逐渐溶解,A正确;
B.铜作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因此烧杯中溶液不变蓝,B错误;
C.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错误;
D.该装置为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错误;
故选A。
24.(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B.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金属性强的锌做负极,铜做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电子从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故选B。
25.(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图为某原电池装置,其总反应为Fe+Cu2+=Fe2++Cu。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Cu为原电池的负极
C.电子从Fe经导线流向CuD.Cu电极上有固体析出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铜是原电池的正极,B错误;
C.铁是负极,失去电子,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C正确;
D.正极Cu2+变成Cu,故Cu电极上有固体析出,D正确;
故选B。
26.(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片为正极B.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A错误;
B.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片,C错误;
D.该装置为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故选B。
27.(2021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属于原电池装置并能产生电流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没有形成闭合电路,不能产生电流,A错误;
B.虽然形成闭合电路,但是点个电极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B错误;
C.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有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的回路,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正确;
D.酒精不是电解质不能产生电流,D错误;
答案选C。
28.(2021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所示的原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极有逸出B.负极反应式为
C.溶液的逐渐变小D.外电路中电子从流向
【答案】C
【解析】A.金属性锌大于铜,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极有逸出,A正确;
B.锌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B正确;
C.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溶液的逐渐变大,C错误;
D.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外电路中电子从流向,D正确;
答案选C。
29.(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种锂水电池以锂和钢板为电极,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总反应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锂极为负极B.移向正极
C.为正极产物D.电子由锂经导线流向钢板
【答案】B
【解析】A.由方程式可知,Li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则钢板做正极,A项正确;
B.负极上的电极方程式为:,可知移向负极,B项错误;
C.正极上的电极方程式为:,可知氢气为正极产物,C项正确;
D.电子会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由锂经导线流向钢板,D项正确;
答案选B。
二、填空题
30.(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1。
①Zn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
②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 的转化。
(2)某锂-空气电池的总反应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锂片作负极 b.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1) 负极 电能
(2)ab
【解析】(1)①锌铜原电池中,Zn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Cu片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③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2)a.锂-空气电池中,锂片作负极,故a正确;
b.通入的一极作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故选ab。
31.(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电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图所示装置中,Cu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
(2)Zn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3)常见的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
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Zn+2MnO2+2NH=Zn2++Mn2O3+2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锌筒作负极
b.MnO2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1)正极
(2)Zn–2e-=Zn2+ 电流表指针偏转
(3)ab
【解析】(1)图所示装置为原电池,电解质是稀硫酸,由于Zn比Cu活泼,故Zn片为负极,Cu片为正极;
(2)Zn片为负极,Zn失去2个电子生成Zn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流表指针偏转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a.由电池的总反应可知Zn失去电子生成Zn2+,所以锌筒作负极,a正确;
b.MnO2中Mn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3价,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故答案为:ab。
32.(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如图装置中,Zn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2)下列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反应是 (填字母)。
a.2CO+O2 2CO2
b. Zn+Cu2+=Zn2++Cu
【答案】(1) 负极 2H++ 2e- = H2↑ 电流表指针偏转
(2)ab
【解析】(1)如图所示,铜锌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所以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Cu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e- = H2↑,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此装置中可以看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负极、2H++ 2e- = H2↑、电流表指针偏转;
(2)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反应必须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电路中有电子移动,产生电流;
a.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该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0价,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故答案为:ab。
33.(2021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的各种化学电池,满足了不同的用电需要。
(1)如图装置中,Cu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Zn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2)下列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反应是 (填字母)。
a.CH4+2O2CO2+2H2O
b.Fe+2H+=Fe2++H2↑
【答案】正极 电流表指针偏转 ab
【解析】(1)如图所示,铜锌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所以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Zn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此装置中可以看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正极、、电流表指针偏转;
(2) 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电路中有电子移动,产生电流;
a.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属于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属于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故答案为: ab。
考点03 化学反应速率
一、单选题
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气体和气体,发生如下反应:,测得内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由降低到,则反应速率为
A.B.
C.D.
【答案】A
【解析】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气体和气体,起始时A的浓度为1ml/L,内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由降低到,则A的浓度减少了0.5ml/L,则,A正确;
故选A。
2.(2023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化学反应中,其反应速率越快越好的是
A.牛奶变质B.铁桥生锈C.橡胶轮胎老化D.工业制硫酸
【答案】D
【解析】A.牛奶变质速率快则不利于食品存储,故A不符合题意;
B.铁桥生锈过快会导致桥的使用期变短,故B不符合题意;
C.橡胶轮胎老化速率过快导致轮胎使用期变短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制硫酸反应速率加快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产品产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许多生活智慧都蕴含化学原理。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体现了“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干燥保存B.加盐腌制C.置于冰箱D.真空密封
【答案】C
【解析】A.干燥保存,是通过控制湿度,干燥食物,达到阻止霉菌、发酵菌和细菌生长,达到保存的目的,与温度无关,故A不选;
B.加盐腌制,可使细菌的细胞脱水,从而其他杀菌作用,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与温度无关,故B不选;
C.置于冰箱,可降低食物温度,使微生物的酶活性降低,从而起到长期保存作用,体现温度对速率的影响,故C选;
D.真空密封可隔绝氧气,使微生物没有生存条件,达到长期保存作用,故D不选;
故选:C。
4.(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下列操作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冰箱冷藏保鲜食物B.向炉膛内鼓风可以使炉火更旺
C.工业制硫酸时采用400~500℃高温D.双氧水接触伤口大量冒泡
【答案】A
【解析】A.用冰箱冷藏保鲜食物,温度降低,可减缓食物腐败的速率,故A符合题意;
B.向炉膛内鼓风,增加氧气的通入量,反应速率加快,炉火更旺,故B不符合题意;
C.采用400~500℃高温,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大,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接触伤口,血液和细胞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加速双氧水的分解,加快反应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5.(2023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不同浓度足量的稀盐酸与等质量且颗粒大小相同的CaCO3发生反应,放出最慢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盐酸的浓度越小,与等质量且颗粒大小相同的碳酸钙反应时,反应速率最慢,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最慢,故选A。
6.(2023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食品抽真空包装B.用冰箱冷藏食物
C.向轴承中注入润滑油D.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旺
【答案】C
【解析】A.食品抽真空包装是防止食品被氧化腐坏,降低食品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降低温度可减小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加润滑油只是为了减小摩擦,故D错误;
D.增大接触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所以本题选C.
7.(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为研究盐酸浓度对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进行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使用不同粗细的碳酸钙进行对比实验B.控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对比实验
C.使用不同浓度的盐酸进行对比实验D.控制在不同气压下进行对比实验
【答案】C
【解析】A.使用不同粗细的碳酸钙,探究的是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速率的影响,故A不选;
B.控制在不同温度,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不选;
C.使用不同浓度的盐酸,通过观察气泡快慢可判断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故C选;
D.控制在不同气压,探究的是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且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考虑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故D不选;
故选:C。
8.(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利用Zn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时,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操作是
A.将Zn片换成Zn粉 B.适当加热C.适当增大盐酸浓度 D.延长反应时间
【答案】D
【解析】A.将Zn片换成Zn粉,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A不选;
B.适当加热可加快反应速率,B不选;
C.适当增大盐酸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C不选;
D.延长反应时间不能加快反应速率,D选;
故选D。
9.(2022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反应A(s)+3B(g)=2C(g)+D(g)的速率加快的是
A.减小体系的压强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减少D的物质的量D.减少A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A.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升高体系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故B正确;
C.减少D的物质的量,体积不变时,D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C错误;
D.A物质是固体,减少A的物质的量,不影响物质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B。
10.(2022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增大反应物浓度D.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解析】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A;
B.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选B;
C.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C;
D.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D;
选B。
11.(2022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某小组设计了探究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对照实验,探究的因素是
A.浓度B.压强C.温度D.催化剂
【答案】C
【解析】两组实验除温度外其它都相同,故此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综上所述C正确;
故答案为:C。
12.(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措施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Al在中燃烧,用铝粉代替铝片
B.双氧水制取时,加入少量
C.Zn与稀硫酸反应时,适当升高温度
D.和反应时,增大反应容器体积
【答案】D
【解析】A.Al在中燃烧,用铝粉代替铝片,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选;
B.双氧水制取时,加入少量,作催化剂,大大加快反应速率,故B不选;
C.Zn与稀硫酸反应时,适当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
D.和反应时,增大反应容器体积,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选D。
答案为:D。
13.(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同一反应中,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由题给数据可知,四个容器中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分别为:
=
==0.01ml/(L∙min)
=
=
则时生成氨的速率最快;
故选A。
14.(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措施中,会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时,适当加热
C.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将食品存放在冰箱中
D.H2O2分解制取O2时,加适量的MnO2做催化剂
【答案】C
【解析】A.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A;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时,适当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B;
C.将食品存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选C;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H2O2分解制取O2时,加适量的MnO2做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D;
故选C。
15.(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会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的是
A.低温冷藏B.避光保存C.加适量蒸馏水D.加适量MnO2粉末
【答案】D
【解析】A.低温冷藏会使温度降低,H2O2分解速率减慢,故A不选;
B.H2O2分解和光照没有关系,避光保存不会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故B不选;
C.加适量蒸馏水稀释过氧化氢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选;
D.MnO2可以催化H2O2分解,加适量MnO2粉末会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故D选;
故选D。
16.(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定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种气体M、N和Q,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M+N2Q
B.1 min内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 ml/(L·min)
C.充入He,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当容器内M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A.1min内M减少1.5ml、N减少0.5ml、Q增多1ml,所以MN是反应物、Q是生成物,变化量比等于系数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M+N2Q,故A正确;
B.1min内N减少0.5ml ,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 ml/(L·min),故B正确;
C.充入He,容器内压强增大,容器体积不变,反应物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当容器内M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选C。
1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降低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B.实验室分解制备,加入后,反应速率明显减小
C.在反应中,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使用块状碳酸钙比粉末状的反应快
【答案】C
【解析】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实验室分解制备,加入后,作催化剂,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故B错误;
C.是可逆反应,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C正确;
D.增大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使用块状碳酸钙比粉末状的反应慢,故D错误;
选C。
18.(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
用氨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s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2 ml·L-1·s-1B.0.4 ml·L-1·s-1C.1.2 ml·L-1·s-1D.0.8 ml·L-1·s-1
【答案】B
【解析】用氨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s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答案选B。
19.(2022年广西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业上利用反应合成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体系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用的浓度变化表示0~3h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用的浓度变化表示0~3h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故选:D。
20.(202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A.,则=;
B.;
C.,则=;
D.,则=;
用B表示的最大速率为3,故答案选B。
21.(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2H2O2=2H2O+O2↑,产生O2速率最大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速率越快;催化剂可加快反应。D中有催化剂且温度较高,产生O2速率最大,故选D。
22.(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的是
A.橡胶老化B.铁桥生锈C.食物变质D.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A.橡胶老化消耗人类生活中使用的橡胶产品,应降低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B.铁桥生锈是金属的腐蚀,在生活中要减少金属的腐蚀,B不符合题意;
C.牛奶变质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应降低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氨气是人类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则工业合成氨需要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
答案选D。
23.(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某研究小组用等质量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在下列4种条件下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铁和硫酸的反应过程当中,其它条件相同的时候,温度越高,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故选D。
24.(2021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定条件下,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lN2和6m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min末测得N2的物质的量是1ml。则在2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v(N2)=0.5ml/(L•min)B.v(H2)=1.0ml/(L•min)
C.v(NH3)=1.5ml/(L•min)D.v(NH3)=2.0ml/(L•min)
【答案】A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v(N2) = 0.5ml/(L•min),A正确;
B.v(H2)= 3v(N2)=1.5 ml/(L•min),B错误;
C.v(NH3)=2v(N2)=1.0 ml/(L•min),C错误;
D.v(NH3)= 2v(N2)=1.0 ml/(L•min),D错误;
故选A。
25.(2021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质量的锌粒与相同体积的硫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增加浓度加快反应速率,综合考虑选择温度高,浓度大的,选择D。
26.(2021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定温度下,在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2s内,HI的物质的量由1ml减少到0.6ml,则2s内HI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B.
C.D.
【答案】A
【解析】由2s内,碘化氢的物质的量由1ml减少到0.6ml可知,2s内碘化氢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2ml/(L·s),故选A。
27.(2021年7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酒化酶酿酒B.食物冷藏
C.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D.糕点包装内放置除氧剂
【答案】A
【解析】A.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酶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加快了酿酒的速率,故A正确;
B.食物的腐烂是化学变化,食物冷藏后,降低温度,食物腐烂的速率降低,保存时间长,故B不选;
C.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防止铁被氧化,铁制品的氧化是化学变化,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使铁制品的氧化速率降低,故C不选;
D.糕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加入除氧剂后,糕点变质的速率降低,故D不选;
故选A。
二、填空题
28.(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煤炭为原料制备氢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总反应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将煤炭粉碎B.通入氦气C.降低温度D.加入催化剂
(3)能说明上述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保持不变B.
C.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
(4)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s)和3mlH2O(g),反应至5min时,H2O(g)的物质的量变为1ml,0~5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 。
【答案】(1)B
(2)AD
(3)AB
(4)
【解析】(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选B;
(2)A.将煤炭粉碎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选;
B.通入氦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选;
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故D选;
故选AD;
(3)A.反应从开始至平衡过程中,氢气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当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选;
B.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与系数成正比,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选;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选;
D.与起始加入量和转化率有关,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选AB;
(4)0~5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
考点04 化学平衡
1.(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当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SO2的质量保持不变B.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 SO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B
【解析】A.随着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为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达平衡时,SO2的质量会保持不变,A正确;
B.可逆反应为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B错误;
C.随着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加,当反应达平衡时,SO3的浓度不会再发生变化,C正确;
D.可逆反应为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正确;
故答案选B。
2.(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业上以铁矿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冶炼铁的主要反应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会增大B.将铁矿石粉碎,反应速率会增大
C.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D.平衡时,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C
【解析】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
B.将铁矿石粉碎,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活性反应速率会增大,故B正确;
C.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再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3.(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3的浓度保持不变B.SO2的含量保持不变
C.SO2的物质的量为0ml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答案】C
【解析】A.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含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转化率不能为100%,各物质的量不能为0,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4.(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的百分含量一定相等
C.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D.容器中、、三者共存
【答案】B
【解析】A.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变,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时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故C正确;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平衡时各物质共存,故D正确;
故选:B。
5.(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的浓度保持不变
C.达到了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已经停止
【答案】D
【解析】A.达到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即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正确;
B.达到平衡时,氢气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则的浓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C.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因此达到了反应进行的限度,故C正确;
D.达到平衡时,宏观表现为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但是反应没有停止,只是同一种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6.(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停止B.SO2与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SO2的消耗速率与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答案】C
【解析】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仍然在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反应并未停止,A错误;
B.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SO2与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B错误;
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的容积不变,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改变的反应,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气体的压强就会发生变化,则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SO2是反应物,SO3表示生成物,在任何时刻都存在SO2的消耗速率与SO3的生成速率相等,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7.(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煤气化的主要反应为:C(s)+H2O(g) CO(g)+H2(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将块状固体粉碎,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CO的浓度不再变化D.平衡时,反应就停止了
【答案】D
【解析】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将块状固体粉碎,加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平衡时,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再改变,CO的浓度不再变化,C正确;
D.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是反应没有停止,D错误;
故选D。
8.(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 + 3H22NH3,下图中a、b、c、d四个时刻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当氢气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点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D。
9.(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提高了粮食产量。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全部转化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限度时的转化率最高D.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提高的产量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氮气不可能完全转化,A错误;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反应达到限度时也即达到了平衡,此时的转化率最高,C正确;
D.可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强让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氨气的产量,D正确;
故选A。
10.(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温度时,在1L容器中发生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达到平衡时,A和B浓度一定相等
C.8min时,该反应已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0~4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l/(L•min)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A是反应物,B是生成物,达到平衡时,消耗的时间是一样的,A的变化量为0.6ml,B的变化量为0.3ml,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B,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A与B的浓度应该保持不变,不一定要相等,故B错误;
C.8min时图像中的两条曲线都变直了,说明不在发生改变,说明在此时已经达到平衡了,故C正确;
D.0~4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11.(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A的浓度不再变化B.B的分子数不再变化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A的消耗速率与C的生成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A.A是反应物,反应物浓度是变量,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符合变量不变,故A正确;
B.B是反应物,B的分子数在逐渐减少,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符合变量不变,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前后不等的反应,压强是变量,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符合变量不变,故C正确;
D.A消耗和C生成代表一个方向,速率之比也不是系数比,不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
答案选D。
12.(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可完全转化为
B.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充入,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
D.平衡时,、和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A.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故A错误;
B.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生成和消耗的量相等,达到动态平衡,故B正确;
C.充入的为生成物,生成物浓度增大,使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3.(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工业上可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g)CH3OCH3(g)+CO2(g)。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B.CO、H2、CH3OCH3、CO2的浓度不再变化
C.CO和H2全部转化为CH3OCH3和CO2
D.CO、H2、CH3OCH3、CO2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A.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则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A错误;
B.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可以说明CO、H2、CH3OCH3、CO2的浓度不再变化,B正确;
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CO和H2不能全部转化为CH3OCH3和CO2,C错误;
D.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只能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各物质浓度一定相等,D错误;
故选B。
14.(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反应之一为。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B.反应达到平衡后,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C.反应达到平衡后,和的浓度一定相等
D.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可能改变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后,、和的物质的量都不再变化,故B正确;
C.反应达到平衡后,和的浓度不一定相等,只能说浓度不再改变,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可能改变平衡状态,比如缩小体积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2022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业上利用反应合成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体系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5h后,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反应处于动态平衡D.反应达到限度
【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5h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浓度不变,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A正确;
B.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B错误;
C.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正确;
D.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达到限度,D正确;
答案选B。
16.(202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停止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O2的浓度保持不变D.SO3生成速率等于SO2消耗速率
【答案】C
【解析】A.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速率不等于0,反应并没有停止,故A错误;
B.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向正向进行,故B错误;
C. O2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
D. SO3生成速率(正速率)等于SO2消耗速率(正速率)=1:1,不能确定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只有正反应B.时,反应达到限度
C.时,反应刚好停止D.: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t1 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不为0,说明正、逆反应同时进行,A错误;
B.t1时后,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说明t1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即还未达到反应限度,B错误;
C.t2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
D.t2 ~ t3,反应处于平衡状态,N2的浓度不再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18.(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的质量保持不变B.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不可能100%地转化为D.的浓度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SO3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选项B符合题意;
C.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则SO2 不可能100% 转化为SO3,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O2的浓度保持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9.(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SO3的含量保持不变B.反应停止
C.v正≠v逆D.SO2完全转化成SO3
【答案】A
【解析】A.SO3的含量保持不变,可以确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
B.化学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B错误;
C.化学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错误;
D.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二氧化硫不能完全转换成三氧化硫,D错误;
故选A。
20.(2021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和CO全部转化为CH3OH
B.H2、CO、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
C.H2、CO、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
D.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答案】B
【解析】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故A错误;
B.H2、CO、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
C.达到平衡时,H2、CO、CH3OH的浓度大小取决于开始加入的各物质的浓度以及反应物转化率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相等但是不等于零,故D错误;
故选B。
21.(2021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指
A.反应停止的状态B.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的状态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D.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的状态
【答案】C
【解析】A. 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平衡时满足v(正)=v(逆)≠0,反应仍在进行,故A错误;
B. 各组分浓度、百分含量等不再变化,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故C正确;
D. 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平衡时满足v(正)=v(逆)≠0,正、逆反应速率不为零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2.(2021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1B.2C.3D.4
【答案】D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故合理选项是D。
23.(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在容器中同时存在
B.容器中气体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氮原子总数保持不变
D.、的浓度相等
【答案】B
【解析】A.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简称化学平衡,故A错误;
B.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不再变化,则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容器中氮原子总数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B。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μA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起始浓度/(ml·L)
1.0
3.0
0
2s末浓度/(ml·L)
0.6
1.8
0.8
试管
温度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催化剂
A
25℃
3%
无
B
50℃
3%
无
C
25℃
6%
无
D
50℃
6%
有
选项
条件
A
B
C
D
t/°C
10
10
30
30
c(H2SO4)/(ml·L-1)
1
2
1
2
选项
A
B
C
D
c(H2SO4)/ (ml·L-1)
1
1
2
2
实验温度/ °C
20
40
20
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十 化学实验-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文件包含专题十化学实验-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十化学实验-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九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文件包含专题九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九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八 有机化合物-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文件包含专题八有机化合物-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八有机化合物-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