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北京卷)(教师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北京卷)(教师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箭毒蛙有鲜艳的体色,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这说明(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即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详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毒箭蛙有鲜艳的体色,可以吓唬敌害;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逃避敌害是对环境的适应.,故选A
【点睛】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针叶林分布在海拔高的地方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低,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的地方,A正确。
B.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B正确。
C.“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
3.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详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它的分布最广、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生物生产力也最高,森林和环境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作用和适应,不但推动了自身的生长、繁衍,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音,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息息相关,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B符合题意。
故选B。
4.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花朵直径达1.5m。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臭的花,当其开放时,其臭无比,发出如尸体腐烂般的恶臭。花的恶臭对“大王花”自身生存的主要意义是( )
A.排出体内恶臭
B.吸引喜欢恶臭气味的苍蝇等昆虫来帮助其传粉
C.招引昆虫并将其杀死获得肥料
D.以恶臭驱逐敌害,有利于自身生存
【答案】B
【分析】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详解】风媒花依靠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做风媒花。由风力来传粉的植物约占有花植物的五分之一。风媒花一般花被很小(或退化),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但它具有适应风力传粉的特征。例如花粉很多,粒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便于被风吹散;花丝和花柱都比较细长,受到风吹容易摆动;有些柱头分枝呈羽毛状,伸到花被外面,有利于接受花粉;有些柱头会分泌黏液,以便粘住飞来的花粉。玉米、杨、柳等的花都是风媒花。
虫媒花依靠昆虫传送花粉的花,叫做虫媒花。由昆虫来传粉的植物,占有花植物的大多数。虫媒花—般花冠大而显著,颜色鲜明,有蜜腺和香气,有利于招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富有粘性,容易粘附在昆虫身体上。能传粉的昆虫有蜜蜂、胡蜂、蝇和蝶等。油菜、桃、杏等的花都是虫媒花。
大王花,颜色鲜艳,奇臭无比。有利于吸引昆虫前来帮助大王花传粉。因此大王花是虫媒花。
故选B。
5.为表彰林奈在植物分类学上所做的贡献,将世界上最小的灌木命名为林奈木,如图为林奈木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胚珠,④子房。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的变化:
。
【详解】传粉、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图中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③胚珠。
故选C。
【点睛】熟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阳光→草→兔→狐 B.鼠→蛇→鹰
C.鹰→蛇→鼠→草 D.草→鼠→蛇→鹰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因营养关系形成的链状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其后是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一般食物链的环节在2—5个环节,最短的食物链至少2个环节,食物链的箭头指向下一级消费者。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
7.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膈顶部位置上升,胸廓容积变大
B.图乙表示膈顶部位置下降,胸廓容积变大
C.图甲时,表示膈肌收缩,于是气体出肺
D.图乙时,表示膈肌舒张,于是气体入肺
【答案】B
【分析】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图中塑料管代表气管,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肌,钟罩代表胸腔。
【详解】A.图甲表示膈顶部位置上升,胸廓容积变小,A错误。
B.图中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B正确。
C.图中甲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C错误。
D.图中乙表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于是气体入肺,D错误。
故选B。
8.糖尿病患者因为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致使体内血糖浓度增高而患病,此症状可能是由于缺乏( )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答案】C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对肌肉增生和软骨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A错误。
B.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幼年时缺乏该激素可患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是该激素超过正常值可患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如食物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B错误。
C.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升高,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最终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因此,长期缺乏胰岛素时,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患糖尿病,C正确。
D.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动物卵巢主要分泌两种性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雄性动物睾丸主要分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D错误。
故选C。
9.正常人心脏内瓣膜有规律的开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和心室所处状态分别是( )
A.关闭和舒张B.打开和舒张
C.关闭和收缩D.打开和收缩
【答案】D
【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
【详解】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心脏先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随后是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再是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当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说明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此时心房是舒张的。综上分析可知,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打开,心室收缩。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
10.青少年时期需要多补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生长发育及细胞更新提供原料。下列消化液中不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是( )
A.胃液B.肠液C.胆汁D.胰液
【答案】C
【分析】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
【详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由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将其消化为多肽,然后进入小肠中由肠液和胰液中的蛋白酶进一步消化为氨基酸。胆汁只能乳化脂肪,C符合题意。
故选C。
11.图中的①所示的结构名称及其在身体中的位置为( )
A.肝脏 腹腔右上B.胃 腹腔左上
C.胰腺 腹腔右上D.小肠 腹腔左上
【答案】A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题图中:①肝脏,②大肠,③胃,④小肠。
【详解】A.①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A符合题意。
B.③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呈囊状,位于人体的腹腔左上,具有较大的伸张性,能储存和消化食物,B不符合题意。
C.胰腺位于腹腔的左部,C不符合题意。
D.④小肠位于腹腔,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聋哑儿童有30%-40%是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已知某种药物使用不当会损坏耳朵中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而引起耳聋,该细胞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①外耳道传到②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题图中④表示半规管。
【详解】根据分析,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位于③耳蜗中,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制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能清楚地看到液体中悬浮着很多酵母菌。有的酵母菌长出了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出芽生殖D.芽孢形成
【答案】C
【分析】(1)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单细胞的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详解】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在良好的营养环境条件下生长时,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快速繁殖,在营养条件不好时,可以进行孢子生殖,繁殖速度减慢;当观察到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时,这就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故选C。
【点睛】掌握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14.烟草花叶病毒和流感病毒生活和繁殖的场所必须是( )
A.富含有机物的环境B.烟草叶肉细胞内
C.相应寄主活细胞内D.人体黏膜细胞中
【答案】C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病毒在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再组装成新的病毒,可见C正确。
【点睛】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营养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
15.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是( )
A.鳄鱼、石鳖、娃娃鱼B.鲨鱼、鲸鱼、鲍鱼
C.河蚌、乌龟、中华鲟D.海马、青鱼、中华鲟
【答案】D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石鳖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A不符合题意。
B.鲨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海马、青鱼、中华鲟均属于鱼类,D符合题意。
故选D。
16.蛔虫、蝗虫、沙蚕分别属于( )
A.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D.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答案】A
【分析】(1)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2)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3)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体外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详解】蛔虫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蝗虫的身体分节,体外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属于节肢动物。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所以答案选择A。
【点睛】了解各类动物的特征和代表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17.下列对几种细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曲霉菌制作甜酒B.可以利用棒状杆菌制造味精
C.可以利用乳酸菌制造酸醋D.根瘤菌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答案】C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详解】A.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酒曲含有曲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曲霉能把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的作用是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
B.杆状或类似杆状的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腐生或寄生。在食品工业中,利用醋酸杆菌制醋,利用棒状杆菌制味精等,B正确。
C.酸醋是利用醋酸菌制成的,C错误。
D.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D正确。
故选C。
18.“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描述的是下列哪组动物( )
A.乌龟和鳄鱼B.蜘蛛和蜈蚣C.蝗虫和蜥蜴D.穿山甲和壁虎
【答案】B
【解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详解】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动物属于节肢动物。
A.乌龟和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蜘蛛和蜈蚣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B符合题意。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
D.穿山甲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壁虎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熟记节肢动物特征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
19.截止2020年4月13日,我国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获准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关于免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都是减毒的病毒植株
B.新冠病毒在免疫学上属于病原体
C.有人在2003年得过非典,体内产生了冠状病毒的抗体,这次一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D.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一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计划免疫的知识,疫苗是经过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毒,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详解】A.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而不仅是脱毒或减毒的病毒。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错误。
C.有人在2003年得过非典,体内产生了冠状病毒的抗体,但对新冠病毒不起作用,错误。
D.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新冠病毒这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如图为蝴蝶的发育过程,下列生物与蝴蝶发育过程不相同的是( )
A.蜜蜂B.蝗虫C.家蚕D.苍蝇
【答案】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蝴蝶、家蚕、苍蝇等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下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是指叶蝉、蝗虫、蜻蜓、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图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详解】蝴蝶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所以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对于蜜蜂、蝗虫、家蚕和苍蝇四种生物中,与蝴蝶发育过程不同的是蝗虫,蝗虫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故选B。
21.下列现象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转基因抗冻番茄比普通番茄抗冻
B.一片绿色玉米地里出现白化苗
C.诱变育种的太空番茄比普通番茄口感好
D.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同,皮肤颜色有明显差异
【答案】D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BC、“转基因抗冻番茄比普通番茄抗冻”、“一片绿色玉米地里出现白化苗”、“诱变育种的太空番茄比普通番茄口感好”,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同,皮肤颜色有明显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所以,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同,皮肤颜色有明显差异”。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22.据报道,美国人威恩斯在一次事故中整张脸被损,医生用了近15个小时给他换上了一张新脸,现其新脸已成活。从免疫角度分析,医生给他换上的新脸和换脸后的反应分别属于( )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的三大功能包括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移入的器官新脸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己的成分,相当于抗原,人体依靠免疫的功能能对进入其体内的外来的“非己”组织器官加以阻挡和清除,导致移植器官破坏和移植失败,因此,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通过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故属于特异性免疫.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抗原,特异性免疫。
23.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种新冠肺炎疫苗B.皮肤的屏障作用
C.体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答案】A
【分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的。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详解】A .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体内会产生相应抗体,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
B . 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C . 体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D .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24.在鸡卵中,真正属于卵细胞的结构是( )
A.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B.卵白、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C.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D.胚盘、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
【答案】D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详解】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故卵细胞的结构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熟知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下列有关性状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上的纹路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
B.雷鸟的羽毛更换是由气温决定的
C.父母可以将自己的性状直接传给子女
D.桔子皮厚与西瓜皮薄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A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人的眼睛不同颜色和不同肤色等。
(2)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详解】手指上的纹路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A正确;雷鸟的羽毛颜色是一种保护色,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强,如到冬天,光照时间变短,短到一定程度之后,雷鸟受其影响开始慢慢换成白羽,B错误;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C错误;桔子皮厚与西瓜皮薄,桔子和西瓜是两种生物,不是同种生物,不是一对相对性状,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性状的概念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等知识。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本题共7题,共45分。
26.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人工湿地主要由砂石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构成,三者的协调作用可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图一为人工湿地的构成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三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轮虫、蚊子幼虫、水、阳光等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通过 (填一种生理过程)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2)图一所示人工湿地构成示意图中,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 。
(3)图二所示的食物网中,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 ;请根据图二所示写出一条鲶鱼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图三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甲对应图二中的生物是 。
(5)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1) 生态因素 呼吸作用
(2)消费者
(3) 捕食和竞争 水生植物→水蚤→鲶鱼
(4)轮虫、水蚤、蚊子幼虫
(5)自我调节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1)在生物学上,把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轮虫、蚊子幼虫、水、阳光等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图一所示人工湿地构成示意图中,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消费者。
(3)图二中轮虫和水蚤都以水生植物为食,二者是竞争关系,水蚤又以轮虫为食,二者又是捕食关系。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少;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多,因此图二所示的一条鲶鱼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水蚤→鲶鱼。
(4)食物链中愈向食物链后端的生物获得的能量愈少,所以其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也愈少。因此图二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甲位于第二营养级,可对应图一中的轮虫、水蚤、蚊子幼虫。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7.小明同学用一台显微镜观察西红柿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共观察了三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焦距,得到图1所示结果。观察时使用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如图2所示。
(1)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用目镜为 ,物镜为 (选择图2中字母填写),观察结果与图1中 的图像最接近。
(2)若图1所示A视野的左上方发现一个完整的细胞若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应该 (选择下面字母填写)。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 (选择下面字母填写)至图像清晰。
a.向左下方移动装片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e.调节粗准焦螺旋f.调节细准焦螺旋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西红柿果肉属于 组织。
【答案】(1) a d B
(2) c f
(3)营养组织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粗准焦螺旋是粗调节的,细准焦螺旋是微调节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又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
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小,目镜选a,物镜选d,这样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最多的,物像是最小的,观察结果与B最接近。
(2)
①物像往右下方移动才能到视野中央,由于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那么玻片标本要往左上方移动,故选a。
②图像模糊不清时要进行微调节,应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f。
(3)
西红柿果肉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属于营养组织。
28.人体运动的形成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图为人体部分系统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餐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 。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
(2)完成图二中c、d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 。
(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 (填序号),此时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4)图四中④内的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这是由于[ ] 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答案】(1)糖类、脂肪、蛋白质 ②④
(2)呼吸运动 肋间肌和膈肌
(3)① 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4)③肾小球
【分析】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图二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图三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图四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详解】(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可见图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②胃、④小肠。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2)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消化后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①右心房。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图四中④肾小囊内的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这是由于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9.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 呼吸。
(2)B是一种农业害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 ,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3)C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的好处是: 。
(4)D的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 。
(5)与D相比,E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征是 。
【答案】(1)鳃
(2)外骨骼
(3) 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翼
(5)胎生、哺乳
【分析】题图中:A是鱼类,B蝗虫是节肢动物,C青蛙是两栖动物,D家鸽是鸟类,E小狗是哺乳动物。
【详解】(1)A是鱼类,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2)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使蝗虫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3)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称蝌蚪,在水中生活,其外形像鱼,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青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裸露湿润且富含毛细血管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有多种好处,例如:青蛙是许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例如蚊子、苍蝇等,它们可以通过捕食这些害虫来帮助农民控制农田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保护环境(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成本。
(4)D家鸽等鸟类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适于扇动空气飞行。
(5)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见,与D鸟类相比,E狗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30.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由A控制的性状和由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 。
(2)父亲的基因型是 ,孩子丁的基因型是 。
(3)就肤色类型来说,母亲能产生 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 。
(4)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有 种。
(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
【答案】(1)相对性状
(2)Aa aa
(3)2 A或a
(4)3
(5)25%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白化病的基因型是aa,正常肤色的基因型是AA或Aa。
【详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由A控制的性状和由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2)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父亲的基因型是Aa,孩子丁的基因型是aa。
(3)从遗传图解看出,就肤色类型来说,母亲能产生2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A或a。
(4)从遗传图解看出,受精卵的基因有3种,即AA、Aa、aa
(5)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
31.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图中圆盘中心放置光源,圆孔处放置实验材料。从同一植株上选取长势相同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图2中的步骤1、2、3所示,请分析步骤3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现象。
(1)步骤3中若将4、5、6号针管作为一组实验,探究了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据步骤2中信息,若将步骤3中的1、4、7号作为一组实验,由于针管中的溶液不同,探究了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的小叶片能否替换为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请说出你的判断及原因是 。
(4)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可推测步骤3中 号针管内的叶片上浮最快,原因是 。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如下处理,你不认同的有 ______ 。(多选)
A.实验前需要将小圆叶片进行暗处理
B.各组小圆叶片应大小一致,数量可不相同
C.实验过程中,各组可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
【答案】(1)光照强度
(2)二氧化碳浓度
(3)不能,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叶片上浮
(4)⑦ 距离光源最近,光照最强,并且二氧化碳含量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强,产生氧气的速度快,数量多
(5)B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
【小题1】步骤3中若将4、5、6号针管作为一组实验,设计的是除了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对照试验。所以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小题2】据步骤2中信息,若将步骤3中的1、4、7号作为一组实验,针管中的溶液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所以探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小题3】实验过程中的小叶片不能替换为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因为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叶片上浮。
【小题4】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可推测步骤3中⑦号针管内的叶片上浮最快,原因是:距离光源最近,光照最强,并且二氧化碳含量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强,产生氧气的速度快,数量多。
【小题5】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实验前需要将小圆叶片进行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对照试验要保持单一变量,所以各组小圆叶片应大小一致,数量也要相同;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各组必须置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不认同的有BC,因此A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资料分析题
3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或许你早就听说过狂犬病病毒的恐怖,但它和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还有艾滋病病毒相比,虽然名气稍逊一筹,但狂犬病病毒却是世界上人畜共患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狂犬病虽不是一种常见病,但当时的死亡率为100%.
1881年,巴斯德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
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巴斯德经历了许多困难与失败,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病原体,最后还是在患狂犬病动物的脑和脊髓中发现了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他把这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注射到兔子体内,兔子很快得病死亡。巴斯德把多次传代的狂犬病病毒随死兔的脊髓一起取出,悬挂在干燥的、消毒过的小屋内,使之自然干燥14天减毒,然后把脊髓研成乳化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
1885年7月6日,九岁法国小孩梅斯特被狂犬咬伤14处,医生诊断后宣布他生存无望。然而,巴斯德在男孩发病前的潜伏期,每天给他注射一支狂犬病疫苗。两周后,小孩转危为安。巴斯德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从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
目前,许多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疫苗,都采用了现代生物技术,其原理是将产生该种疫苗的目的基因“嫁接”到特定生物的遗传物质中,使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得到表达而产生疫苗,从而解决疫苗生产过程中效率、安全等问题。
(1)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它 细胞结构。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最有效的预防患病的方法是接种疫苗。进行灭毒后的病毒疫苗属于 ,男孩获得免疫力的原因是体内产生了 ,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3)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1)没有(无)
(2)抗原 抗体 特异性免疫
(3)A
【分析】(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保护里面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包含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生命活动,决定病毒的遗传和致病性。
(2)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3)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例如,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
【详解】(1)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应属于抗原,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所以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特异性免疫。
(3)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大力整顿病犬属于控制传染源。
【点睛】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征,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等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等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安徽卷)(学生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表示几种微生物的结构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连线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六节 鸟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连线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