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566923/0-17120560663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566923/0-17120560663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566923/0-17120560663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共12页。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满分为50分;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5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图1 图2
图1为我国24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2为某城市的立秋至大寒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1.立秋至大寒之间
A.气温一直在下降 B.立冬比冬至气温低 C.小寒气温最低 D.小雪气温高于0℃
2.该城市可能是
A.北京 B.拉萨 C.上海 D.三亚
图3
3.该城市出现的现象与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A.立秋—昼夜等长 B.秋分—草长莺飞
C.立冬—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 D.大寒—河流结冰
马来西亚从2023年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
30天内免签证措施。图3是东南亚部分图。据此完成4~5题。
4.马来西亚
①是东南亚的岛国 ②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③华人华侨众多 ④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此措施对马来西亚影响最大的是
A.森林资源保护 B.矿产资源开发 C.旅游业的发展 D.外来移民的增加
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国土面积广大的国家。图4为美国、俄罗斯轮廓图。据此完成6~8题。
图4
6.关于两国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都跨热温寒三带 B.都跨东西半球 C.都临太平洋 D.都与中国接壤
7.关于两国自然特征的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河流众多,流向相同D.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8.关于两国人文特征的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发达国家 B.农业都很落后
C.都是移民国家 D.钢铁、机械工业都很发达
图5
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随着聚落的发展,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图5为德国地形图及埃森市景观变化图。据此完成9~11题。
9.埃森市
A.位于德国东部 B.位于莱茵河干流沿岸
C.地形平坦,起伏小 D.现在工厂烟囱密集
10.100多年来,埃森市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C.人口数量发生改变 D.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11.随着时代的变迁,埃森市一些老工厂已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存特色,留住城市文化记忆 ②全部拆除,打造现代居民小区
③适度改造,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④重建厂房,延续传统工业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世界最大冰山(代号“A23a”),在南极洲威德尔海底“搁浅”约30年后,正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科学家预测这座冰山脱落很可能属于自然变化过程,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也在加快南极冰盖的流失速度。据此完成12~14题。
图6
威德尔海
威德尔海
威德尔海冰山
12.“A23a”冰山所在的南极地区
A.有“冰雪高原”之称 B.自然特征是湿冷和烈风
C.矿产资源匮乏 D.每年7~9月份是暖季
13.从全球背景看,“A23a”冰山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的主要原因
A.全球气候变暖 B.科学考察增多
C.南极风力强劲 D.南极海域扩大
14.试推测能够减缓“A23a”冰山漂移速度的措施有
①绿色低碳出行 ②发展极地旅游 ③开发清洁能源 ④植树种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制作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名片”正面是省级行政区的轮廓,背面是省级行政区的关键词,同学们使用“名片”进行地理竞赛活动。图7为其中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据此完成15~17题。
图7
15.轮廓对应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甲——沈阳 B.乙——西宁 C.丙——石家庄 D.丁——拉萨
16.“名片”背面关键词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东北平原、黑土地、冰雪世界 B.乙:河西走廊、布达拉宫、河谷农业
C.丙:黄河入海、水田农业、泰山 D.丁:世界屋脊、坎儿井、碉房
17.竞赛中,同学们对其他“名片”进行详细解说,错误的是
A.台湾省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B.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创新中心
C.上海市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D.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
图8
金秋九月,新疆海鲜火爆出圈。图8为新疆海鲜养殖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新疆海鲜养殖区位于
A.天山山脉北侧
B.准噶尔盆地北部
C.昆仑山脉南侧
D.塔里木盆地北部
19.新疆海鲜养殖区的水源主要来自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天然降水 D.高山冰雪融水
图9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图9为西藏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关于西藏自治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湖稀少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D.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21.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光照更强 B.降水量更大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22.“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螺蛳粉 D.竹筒饭
图10
朝辞北京天安门,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见平川无际,转望浦江潮涌。京沪高铁全长1318千米,是全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23~25题。
23.平川无际中的“平川”指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
24.京沪高铁修建时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其主要目的是
A.避开冻土 B.保护动物C.美化环境D.少占耕地
25.京沪高铁开通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北方矿产开采 B.缓解东西运输压力
C.加强京沪沟通交流 D.缩短两地实际距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图12
峡湾形成过程示意图
U形谷
海水
冰川
26.(12分)峡湾是冰河时期地壳变动留下的遗迹,海洋深入陆地,切割高山,形成海岸陡直,海水幽深的深谷海峡。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
(1)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是地表重要的 资源。世界上冰川储量最大的大洲为 ,中国现存冰川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3分)
(2)峡湾是海洋与冰川共同作用的结果。读图11可知,世界上的峡湾主要分布在
图13
北极圈
北 冰 洋
(中高/中低)纬度的 (海陆位置)地区。(2分)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是峡湾典型分布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纵贯全境,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①挪威、瑞典的北部可以欣赏到极光。 ( )
②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 ( )
③瑞典城市主要分布在半岛南部。 ( )
④挪威、瑞典河流众多,航运价值巨大。 ( )
⑤挪威适合开展冰雪项目,与气候、地形因素有关。 ( )
图14
陡峭的峡湾夺走了平坦的耕地,挪威的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但峡湾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挪威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约有7%的相关从业人员。
(4)试从自然和人文方面分析挪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2分)
27.(12分)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地理上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陆上桥梁,自然条件优越,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是拉美经济大国和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图15为墨西哥地形图,图16为墨西哥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5 图16
(1)墨西哥地处 (国家)以南,太平洋和 湾之间。首都墨西哥城的经纬度约为 。(3分)
(2)平原是人口集中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人口却集中分布在墨西哥高原上,据图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2分)
(3)墨西哥大草帽是墨西哥民族的象征,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5分)
第一步:读图分析墨西哥的自然环境特征,完成①—③。
墨西哥的自然环境特征:
A:纬度 ① ,气温高。
B:降水季节变化 ② 。
C:地形以 ③ 为主,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草类资源丰富。
第二步:分析墨西哥草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代表自然环境特征的字母填入④、⑤中。
墨西哥草帽特点 影响的自然条件
宽边帽檐,遮阳防晒 A、 ④
尖顶宽边,湿季遮雨 B
就地取材,经济实用 ⑤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因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被誉为“浮在油海上的国家”,但多数石油出口美国,又大量进口成品油。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清洁能源发电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有效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4)分析墨西哥开发清洁能源对当地发展的意义。(2分)
28.(12分)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于2023年10月22日上午在北京市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展区内“豫满茶香”展位上的信阳毛尖茶的制作技艺,引得众多游客驻足。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8
宁
西
线
别
大
山
毛尖知名产区
图17
宁
西
线
【山水信阳】信阳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被誉为“山水茶都”“中国毛尖之都”。图17为河南省地形图,图18为信阳市地形图。
(1)信阳市位于河南省 部, 山北麓,地处河南省与 省、湖北省交界处;信阳市地势特点是 ,因此河流大多由南向北汇入 河。(5分)
【毛尖之都】信阳市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品质优良,是“中国名茶”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图19为信阳市气候资料图。
图19
(2)分析信阳市种植茶树的优势条件,完成下面思维导图。(4分)
【茶和天下】信阳毛尖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备受青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信阳市在其传承与保护上也颇下功夫。
(3)发展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请为信阳毛尖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3分)
图20
29.(14分)陕西,这片广袤的土地,因地理差异性显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当地人民通过合作与共赢的方式,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一山指的是秦岭,一水指的是渭河,把陕西一分为三……对比三个区域完成下列表格。(6分)
图21
引汉济渭是陕西省内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这项工程横穿秦岭屏障,从陕南汉江(长江最大支流)调水到关中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图21为关中和陕南地区经济指标与人均水资源量比较图(若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m3时,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2)据图21分析陕西修建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2分)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98.3公里,综合施工难度举世罕见。
(3)指出引汉济渭工程采用秦岭隧道输水方式的好处。(2分)
陕北地区的榆林,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全国唯一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一部分。榆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为农牧交错地带。从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由于过度开垦,植被持续受到破坏。
(4)榆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你是否赞同该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请说明理由。(4分)
2024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
八年级地理答案(2024.4)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1~5:CADBC; 6~10:CADCA; 11~15:BAACD; 16~20:ABDDC; 21 ~25:CABDC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2分)
(1)(共3分,每个1分) 淡水(水) 南极洲 青藏高原
(2)(共2分,每个1分) 中高 沿海
(3)(共5分,每个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4)(共2分) 自然(1分):有峡湾、极光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1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服务设施完善,靠近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客源市场近 (人文任意1点即得1分)
27.(12分)
(1)(共3分,每个1分) 美国 墨西哥 (99°W,19°N)(98°W-100°W, 18°N-20°N范围内均可)
(2)(共2分) 墨西哥主要位于低纬度,平原地区气候炎热(气温高)(1分);高原地区海拔高,较为凉爽(气温低)(1分)。
(3)(共5分,每个1分) ①低 ②大 ③高原 ④C ⑤D
(4)(共2分) 改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购买和运输成本;缓解能源短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任意2点即得2分)
28.(12分)
(1)(共5分,每个1分) 南(或东南) 大别山 安徽 南高北低 淮
(2)(共4分,每个1分)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丰沛 ③排水 ④京广线
(3)(共3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茶叶质量;建设茶文化产业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等(合理即得分,任意3点即可)
29.(14分)
(1)(共6分,每个1分) ①榆林或延安 ②平原 ③汉江 ④暖温带 ⑤少(或低于800mm )
⑥多(或高于800mm )
(2)(共2分)关中地区GDP占全省比重65%,经济发展好,但人均水资源只有348m3,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水资源供不应求(1分); 陕南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只有10%,经济总量占比低,但人均水资源3570m3,水资源非常充足(1分)。所以可以修建引汉济渭调水工程。
(3)(共2分)减少水量蒸发;保障供水水质;对秦岭地区自然环境影响小;距离近;线路起伏较小,减少抽水需要的能耗。(合理即得分,任意2点即可)
(4)(共4分)优势条件: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1分);
不赞同(1分)。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加速资源枯竭;造成环境污染;采矿、修路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
赞同(1分)。煤炭资源丰富,大规模开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
(任一观点均可,观点1分,理由2分。理由合理即得分,任意2点即可。)
区域
主要城市
主要地形
河流
温度带
降水量
陕北
①
高原
黄河
中温带、
④
⑤
关中
西安
②
渭河
陕南
汉中
山地
③
亚热带
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