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教师用)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教师用)第1页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教师用)第2页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教师用)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教师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教师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8题每小题1.5分,9-12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B.合金在生活中使用广泛,属于合成材料
    C.袋装薯片里的气体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氮气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迅速往锅里倒水来灭火
    【答案】C
    【解析】A、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以打嗝的形式排出体外。不符合题意;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袋装薯片里充入氮气可以防压、防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变质。符合题意;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且扩大燃烧面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硝酸根离子:NO4-B.2个氧原子:O2
    C.氖气:NeD.锰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C
    【解析】A、一个硝酸根离子带一单位负电荷,含有一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表示,错误;
    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原子表示为:2O,错误;
    C、氖气是稀有气体,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氖气的化学式为:Ne,正确;
    D、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错误。
    故选C。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培植一株绿萝”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先将微酸性的土壤溶解、过滤得到浸出液,再配制KNO₃营养液。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B.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
    C.称量硝酸钾固体D.读取水的体积
    【答案】B
    【解析】A、过滤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要低于滤液边缘;三靠漏斗下沿紧靠在烧杯内壁,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一侧,倒滤液的烧杯最要紧靠在玻璃棒上,图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两边均需要放大小相同的纸张,硝酸钾固体需放在纸张上称量,图示操作正确;
    D、读取水的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B
    4.氯乙烯(C2H3Cl)是生产塑料的重要原料。下图为碳、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乙烯含有3个氢原子B. 氯乙烯属于有机化合物
    C.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碳的中子数为6,氯的中子数为17
    【答案】B
    【解析】A、氯乙烯由氯乙烯分子构成,每个氯乙烯分子中含3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氯乙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符合题意;
    C、氯乙烯中C、H、C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35.5=48:6:71,故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碳的质子数为6,氯的质子数为17,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夹持仪器省略),捂热干冰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试纸先变红色,发生化合反应
    B.c处试纸变红色,使石蕊变色的是CO2
    C.d处火焰先熄灭,CO2不支持燃烧
    D.b与c、d与e现象对比均可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
    【解析】A、a处试纸不会变色,因为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是石蕊变色,选项不符合题意;
    B、c处试纸变红色,使石蕊变色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碳酸显酸性,而不是二氧化碳,选项不符合题意;
    C、e处火焰先熄灭,CO2不支持燃烧,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会先是下面的火柴熄灭,选项不符合题意;
    D、b与c、d与e现象对比时都是下面的先出现相应的现象,故均可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9:1
    【答案】D
    【解析】A、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间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4×2)=18:2:7,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分子构成,一个间苯二胺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12×6):(1×8)=9: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家庭劳动和学校活动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下列劳动或活动项目与所描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答案】B
    【解析】A、锅里油着火用锅盖盖灭,锅内火焰因缺乏氧气而熄灭,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不符合题意;
    B、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板报,是因为碳单质的稳定性,其书写的文字可以经久不褪色,符合题意;
    C、肥料主要包括氮肥、钾肥、磷肥,N、P、K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必要营养元素,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故可用厨余垃圾制肥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故人们需要回收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图为某金属的部分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体为氧化铁
    B.②中金属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C中溶质为FeSO4
    C.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④中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工业上可以炼铁
    【答案】A
    【解析】A为金属,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D,及A与稀硫酸反应,可生成浅绿色溶液可知,金属A是铁;
    A、①中金属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说法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B、②中金属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C中溶质为FeSO4,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③中发生的反应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红棕色粉末是氧化铁,其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即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工业上常用此方法炼铁,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近日,我国科学家通过电催化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乙酸(CH3COOH),再用乙酸合成葡萄糖。下图是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减小
    B.该技术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有重要意义
    C.反应后碳元素质量减少
    D.生成的O2与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B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该技术可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乙酸,再用乙酸合成葡萄糖,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有重要意义,故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碳元素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氧气与乙酸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80g甲
    D.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没有指明温度,不能确定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因为没有指明是否是饱和溶液,错误;
    C、t2℃时,甲溶解度为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8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80g甲 ,不是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80g甲,错误;
    D、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由图像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其溶质质量不变,正确。
    故选D。
    11.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A.分离CO2、CO混合物,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生成碳酸钠从而分离出CO,再向该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实验设计合理,选项A正确。
    B.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应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选项B错;
    C.变质的NaOH溶液含有碳酸钠,提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加入适量CaCl2溶液会引进新的杂质离子氯离子,选项C错;
    D.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先测溶液的pH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学生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深圳卷)(学生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广州卷)(教师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广州卷)(教师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吸烟有害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广东卷)(学生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广东卷)(学生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中国北斗,星耀全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