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连通器++同步练习(解析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67423/0-17120564810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3+连通器++同步练习(解析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67423/0-17120564810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3+连通器++同步练习(解析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67423/0-17120564811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3 连通器课堂检测
展开A.牲畜自动饮水机
B.拦河大坝
C.覆杯实验
D.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吸盘B.水翼船
C.洗手盆的下水管D.水泵
3.在平底薄壁玻璃管底端包扎一层橡皮膜,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浸入的深度为h1;逐渐向玻璃管内加入未知液体,直至橡皮膜恰好变平时,管内液面的深度为h2,如图所示,则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
A.ℎ2ℎ1ρ水B.ℎ1ℎ2ρ水
C.ℎ1−ℎ2ℎ2ρ水D.ℎ2ℎ1−ℎ2ρ水
4.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水道组成。在上游有一艘轮船想驶往闸室,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①打开闸门C
②关闭闸门D
③打开阀门A
④关闭阀门B
A.②③①④B.④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5.市场上有一种自带吸管的玻璃杯,如图所示,当杯中装入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玻璃杯可以看作是一个连通器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当杯中水静止时,A点的水的压强等于B点的水的压强
D.若在杯中放入一小块冰块,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大于冰块未熔化时水对杯底的压强
6.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水平仪
C.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D.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设右边液体密度为ρ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不会改变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ℎ1ℎ2
D.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
8.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保持C点位置不变,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管中的水面低于B管中的水面
B.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B管中的水柱长度不变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 )
A.由于水的重力,水由甲流向乙
B.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
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
D.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
10.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用薄塑料片托住(不计塑料片质量),竖直放入水面下10.4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注入煤油,当煤油在管内的高度为13cm时,塑料片刚好下沉,则煤油的密度是( )
A.1.25g/cm3B.1.0g/cm3C.0.8g/cm3D.0.4g/cm3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其中(a)图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增大 来减小压强,(b)图船闸中水面相平是应用 的原理。
1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水壶,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简单的 。在解决“如何改进使其装更多水”的问题时,小明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加高,构成乙图的设计作品。与甲图相比,乙图的设计能否装更多的水? (选填“能”或“否”)。在倒水时,手握住乙水壶的B处比握住A处更容易将水倒出,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3.图(b)、(c)、(d)中与图(a)原理相同的是 [填“(b)”“(c)”或“(d)”]。将图(a)中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倒入水,待水面静止后,容器底部M、N两点处所受水的压强天小关系是pM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N。
14.当连通器中注入同种液体,静止后,液面总是相平。为了对这种现象做出科学解释,我们在连通器的底部取一液片,如图1,假设一开始连通器两侧液面不相平,且左低右高,则小液片左侧受到的液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右侧的液体压强,由于压力差,液片就会向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直到两边管中液体对最底部液片的压强 才停止流动。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编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5.聪聪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水,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填空:
(1)如图所示,液柱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 外界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装置 连通器(填“是”或“不是”);
(2)为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3)测得左右液柱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液= ;
(4)玻璃管中的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6.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ρx,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中装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今从左侧管口缓慢注入待测液体,这两种液体互不相溶,稳定后两端液面到分界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和h2。
(1)稳定后,U形玻璃管中左侧液体对底的压强 右侧液体对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x= 。(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为了实现多次测量以减小误差,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多次从左侧管口注入同种液体以改变h1、h2;
B.多次从右侧管口注入同种液体以改变h1、h2。
9.3 连通器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答】解:A、牲畜自动饮水机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属于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
B、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利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属于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覆杯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不属于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而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解答】解:A、吸盘是利用大气压来吸附在物体表面的,与连通器无关,故A错误;
B、水翼船在水下有类似飞机机翼的结构,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知识,与连通器无关,故B错误;
C、洗手盆的下水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正确;
D、水泵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与连通器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当橡皮膜恰好水平时,液体对其向下的压强与水对其向上的压强相等,即:p液=p水,
又因为玻璃管内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为:p液=ρ液gh2,
玻璃管外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为:p水=ρ水gh1,
则有:ρ液gh2=ρ水gh1,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液=ℎ1ℎ2ρ水。
故选:B。
4.【解答】解:船闸属于连通器,轮船想从上游驶往闸室,要首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打开阀门A,使闸室与上游构成连通器,则上游的水进入闸室,当闸室与上游的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C,轮船就能进入闸室。故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D。
5.【解答】解:A、自带吸管的玻璃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可以看作是一个连通器,故A正确;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等于B点的深度,所以根据p=ρ液gh可知,A点压强等于B点压强,故C正确;
D、冰漂浮于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G冰﹣﹣﹣﹣﹣﹣﹣﹣﹣﹣﹣﹣﹣﹣﹣﹣①
又因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所以,G冰化水=ρ水gV冰化水=G冰﹣﹣﹣﹣﹣﹣﹣﹣﹣﹣﹣﹣﹣②
由①②可得:ρ水gV排=ρ水gV冰化水,
则V排=V冰化水,
即:冰熔化为水的体积等于冰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冰块全部熔化后,水面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冰块完全熔化后,杯中水面的高度不变,水的密度一定,根据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6.【解答】解:透明软管的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等高线上,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解答】解: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后关闭阀门K,管内气体压强(p气)小于管外大气压(p0),
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两管中压强平衡:
p气+p液1=p0=p气+p液2,即ρ1gh1=ρ2gh2,
A.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没必要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错误;
BD.若将U形管倾斜,液柱高度减小,所以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U形管中空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减小,由于h1<h2,ρ1>ρ2,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p=ρgh可知Δh2>Δh1,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故BD错误。
C.由ρ1gh1=ρ2gh2可得,ρ2=ρ1ℎ1ℎ2,故C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D、A、B两管的上部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将A管向右倾斜后,当水不流动时,两管中的液面仍然相平,只是由于B管倾斜,其水柱的长度会变长,故AD错误;
BC、当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U形管中水的竖直高度减小(即深度减小),由p=ρ液gh可知,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K打开后,甲、乙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
开关打开之前,甲、乙两个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根据连通器原理的特点可知,打开开关后,液面依然相平;
(2)由图可知,N点深度大于M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当玻璃管内外的液体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下沉,
由p=ρgh可得:ρ水gh水=ρ煤油gh煤油,
则ρ煤油=ℎ水ℎ煤油ρ水=10.4cm13cm×1.0×103kg/m3=0.8×103kg/m3=0.8g/cm3。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解答】解:书包带做的较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船闸底部的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之间、闸室和下游之间都可以构成连通器,船闸中水面相平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连通器。
12.【解答】解:(1)水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一个简单的连通器;
(2)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由于甲、乙两把壶的粗细相同,两壶的壶嘴等高,所以装的水一样多,故乙图的设计不能装更多的水;
(3)在倒水时,手握住乙水壶的B处比握住A处更容易将水倒出,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连通器;否;作用点。
13.【解答】解:图(a)中,几个底部相通,上部开口或相通的容器组成了连通器;
图(b)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图(c)是液体密度计,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来工作的;图(d)利用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原理;故与图(a)原理相同的是(b);
将图(a)中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倒入水,待水面静止后,水面相平,由p=ρgh可知,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均相同,则容器底部M、N两点处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相等,即pM=pN。
故答案为:(b);等于。
14.【解答】解:由题意知,假设一开始连通器两侧液面不相平,且左低右高,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知,小液片左侧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右侧的液体压强,由于压力差,液片就会向左侧移动,直到两边管中液体对最底部液片的压强相等才停止流动。
图2所列的实例中,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都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都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而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将水抽到高处的,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小于;左;相等;①③④。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5.【解答】解:(1)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使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液柱上升;此容器不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2)根据液体压强p=ρgh知,要测右侧液体密度还需要用刻度尺测左右两管中液体高度;
(3)液体静止时,U形玻璃管中气体压强与玻璃管中液柱产生压强之和等于大气压,
即左管中的压强为p0+ρ0gh1=p大气,右管中的压强为p0+ρ液gh2=p大气,
则p0+ρ0gh1=p0+ρ液gh2,所以ρ0gh1=ρ液gh2;
由此可得:ρ液=ℎ1ℎ2ρ0;
(4)如果空气不能完全抽空,左右两侧上方的气压相等,测量结果不受影响。
故答案为:(1)小于;不是;(2)刻度尺;(3)ℎ1ℎ2ρ0;(4)不受影响。
16.【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装置为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液体静止不流动时,连通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相同的,即U形玻璃管中左侧液体对底的压强等于右侧液体对底的压强;
(2)由图可知,U形管左侧两种液体的交界面处受到待测液体的压强与右侧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根据p=ρgh可知,ρxgh1=ρgh2,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x=ρℎ2ℎ1;
(3)为了实现多次测量以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实验中需要改变待测液体的深度,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多次从左侧管口注入同种液体以改变h1、h2,故A正确。
故答案为:(1)等于;(2)ρℎ2ℎ1;(3)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 大气压强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5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9.3 大气压强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 大气压强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5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9.3 大气压强课后练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连通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连通器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