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3-2024年四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3-2024年四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读新闻,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 语文(教育部版)
(共6页,满分 100分,时长90 分钟)
温馨提示:1. 作答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学籍号填写清楚。
2.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3分)一、字词基础。(18 分)
唱和(hé hè) 挣扎(zhā zhá) 未卜先知(bǔ b)
率领(shuài lǜ) 慰藉(jiè jí) 着陆场(zhá zhuó)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4分)
挺( ) 倘( ) 末( ) 介( )
廷( ) 晌( ) 未( ) 阶( )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biān fú kǒng lóng(1)公园门口的小摊上摆放着金丝猴、 gē zi mā tóu yīng 等动物模型玩具,个个栩栩如生,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
jiàn kāng shū cài yù fáng
(2)从角度来说,水煮是肥胖类
四年级·语文(教育部版) 第 1页(共6页)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总分人
得 分
得分
评分人
jí bìng měi cān
的 。
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 B.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C.最喜小儿亡赖(不讲道理)二、积累运用。(37分)
1.下列词语中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含义的词是( )。(3分)
A.人工智能 B.互联网 C.潜水 D.云技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1980年的大雁塔脚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
B.傍晚,郊区的工厂炊烟袅袅,一股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C.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终于可以在这里享受片刻的宁静。
D.乡下景色优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3.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不懂的问题。
B.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不懂的问题。
C.向他人请教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懂的问题。
D.不懂的问题可以暂时不用解决,长大后自然会明白。
4.按要求写句子。(7分)
(1)照样子,根据提示词“天空、雪山、牛羊、草地”写句子,描绘一幅优美的图画。(3分)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滨景观。
(2)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再照样子介绍一下慈恩寺塔。(2分)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四年级·语文(教育部版) 第 2页(共6页)得分
评分人
(3)航天员杨利伟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改为转述句)(2分)
5.按照琥珀的形成过程,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5分)
(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 )夏天天气炎热,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
(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那些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
(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6.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9分)
(1)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诗句是“ , 。”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诗中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欣赏的诗句是“ , ?”
(3)说到科普读物,你一定知道米·依林的《 》。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 》、 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 》。
7.读新闻,完成练习。(7分)
新华社2024 年2月7日电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当天上午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净化装置发生含放射性物质的水泄漏。东京电力公司推测漏水量达到5.5吨,可能含铯、锶等放射性物质220亿贝克勒尔,大部分可能已渗入土壤。
(1)如果你是记者,你会将上述新闻放入哪一专栏? ( )(1分)
A.军事 B.国际 C.经济 D.科技
(2)根据上述新闻填写表格。(6分)
四年级·语文(教育部版) 第3页(共6页)新闻来源
新闻主要内容
读新闻后的感受
(一)课内阅读。(10分)三、阅读理解。(20分)
《乡下人家》(节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次序 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华贵】,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用“\”划去选文【】中不恰当的词语。(2分)
2.根据提示,给选文所描绘的画面起个名字,填在对应的方框内。(3分)
3.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字写出了竹笋刚破土而出的动态,体现了作者看到竹笋出土时的 之情。(3分)
4.关于选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B.选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C.选文中加点的“它们”指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二)课外阅读。(10分)
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13 世纪,才有真正的眼镜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16世纪,出现了安上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
四年级·语文(教育部版) 第4页(共6页)得分
评分人
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儿童的眼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 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 度以内,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对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2分)
(1)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
(2)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
2.根据文章内容梳理眼镜的演变过程。(4分)
( )和( )→玻璃水晶眼镜→( )→( )→智能眼镜
3.四年级学生小林在视力检测中检测出近视75度,他想让妈妈带他去眼镜店配一副隐形眼镜。你觉得小林的想法正确吗? 请结合短文内容告诉小林。(2分)
4.读了这篇短文,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答。(2分)
问题:
解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比如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会变大变小的书包等。你想发明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 请你把它写下来介绍给大家吧! 不少于350字。四、习作表达。(25分)
四年级·语文(教育部版) 第 5页(共6页)得分
评分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3-2024年四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基础,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基础,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