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3题,共46分。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拔、天气状况等。图1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单位:亿焦耳/m2·年),图2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读图1,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 由南向北递增C. 甲最低,受纬度影响D. 乙最高,受地形影响
2.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炭、石油和地热能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B. 太阳辐射是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D. 太阳辐射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
3. 图2中甲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 三叶虫等动物非常繁盛B. 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C. 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D. 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
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冰盖边缘区与冰盖其他地区相比,温度升高更为明显,冰川消融量更大。图1为北半球某岛屿局部冰盖不同时期外缘边界变化图,a、b、c、d为研究中划定的四个区,外缘冰盖区厚度基本一致,其中1984年该地火山喷发后,d区周边冰盖区火山灰覆盖物较多。图2示意冰盖区不同部分太阳辐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期间冰川退缩速度最快的地区是( )
A. a区B. b区C. c区D. d区
5. 冰盖外缘区升温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 )
A. 对太阳反射作用强,升温快B. 冰面易吸收太阳光,升温快
C. 大气吸收作用强,升温快D. 冰川厚度薄,基岩易升温
6. d区冰盖表层被火山灰覆盖后( )
A. 地表反射率明显提高B. 到达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C. 表层温度升高较明显D. 地面长波辐射量减少
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表层水温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影响2月A海域表层水温比B海域低的因素可能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太阳辐射D. 海域轮廓
8. 一艘轮船自甲向丙航行过程中轮船的吃水深度是( )
A 先变浅后变深B. 先变深后变浅C. 一直变浅D. 一直变深
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图中( )
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 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 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10. 图示地区( )
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 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 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洪泛森林群落是周期性的河流泛滥导致部分沿岸森林被河水长时间淹没,森林经过长期适应性进化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群落。恒河及其支流流经的下游地区洪泛森林群落广布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下图示意恒河流域及洪泛森林群落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现今洪泛森林群落最可能大面积存在的河段是( )
A. 亚马孙河下游B. 黄河中游C. 塔里木河下游D. 刚果河下游
12. 与恒河地区的陆地森林相比,洪泛森林群落植株( )
①高度较矮②生长较快③树种独特④根系较短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3. 与同纬度陆地森林相比,洪泛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是由于洪泛森林群落( )
A. 长期浸水,缺氧B. 落叶堆积作用强
C. 微生物活动更频繁D. 热量更充足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的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数量约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环境承载力高于西藏其他地区。下图分别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的关系图和“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 人口密度随距河距离增加而持续减小B. 距河4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均匀
C. 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D. 海拔3600-3699米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最多
15. 影响“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B. 自然条件C. 政策因素D. 历史因素
16. “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生产力高B. 人口密度大C. 矿产资源丰富D. 科技水平高
下图示意世界某四个主要移民国家人口总量及外来移民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17. 移民给各国带来的影响是( )
A. 缓解甲国就业压力B. 降低乙国人口出生率C. 降低丙国平均年龄D. 导致丁国性别比失衡
18. 丙国可能是( )
A. 美国B. 阿联酋C. 俄罗斯D. 德国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图中各功能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 M较P的住宅环境质量差B. Q噪声污染最小
C. 中心商务区不在河流交汇处D. 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20. 新建石油化工城应选在( )
A. 甲——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B. 乙——靠近机场,交通便利
C. 甲——位于远郊,水陆交通便利D. 乙——靠近市区,市场广阔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气候、风俗、信仰各异,民居样式千差万别。《中国民居》邮票是了解我国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窗口。如图示意四幅《中国民居》邮票票样。完成下面小题。
21. 如图中邮票票样展示滇的传统民居邮票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2. 能正确反映以上民居所在地诗句是( )
A. 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 乙—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 丙—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D. 丁—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23. 丁民居反映了当地( )
A. 森林广布B. 地形崎岖C. 气候湿热D. 河网密布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8分,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图为我国水、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1)读图,描述我国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选择适宜的两项地理信息技术来分析评估水灾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
(3)为抵御旱灾导致的农业减产,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两大经济区。预计到2030年,两地区将要接纳近3亿人口,其中长三角地区接纳人口将达到2.13亿。近些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下图示意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各市人口变化情况。
材料二:下表示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地理事项比较(2020年统计)
(1)结合材料一,说出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安徽省务工人员大量外迁对安徽省的不利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接纳人口数量较多的原因。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对河南省林虑山区露水河峡谷的传统聚落进行调查研究。露水河峡谷山高谷深,曾长期交通不便。流域内年降水量7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月份。流域内有泉水出露,但贮水条件差,露水河水位季节变化较大。研学团队观察到,当地的传统民居石板房,以石板为主要建筑材料,造型古朴自然,与周围环境浑然天成。当地村落修建有硬化的排水沟,在地势较低处修建有水窖。图1为露水河峡谷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石板房景观图;图3为排水沟和水窖景观图。
材料二:研学团队查阅资料发现,该区域共有170余个村落,由于热量、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分布特征如下表:
(1)结合材料一,说明当地传统民居采用石板作为建筑材料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分别说明当地村落修建的排水沟和水窖的主要用途。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山腰地带村落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地理事项
地区
耕地资源面积(万km2)
GDP总量(亿元)
高校数量(所)
长三角地区
3.25
244713.18
495
珠三角地区
0.69
89523.93
199
位置
山麓地带
山腰地带
山顶地带
海拔
500米左右
800米左右
1400米左右
村落数量
50余个
90余个
30余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甲指的是,乙洋流为( ),图中甲最可能是,据图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