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选择题(10分)
    (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名扬中外,在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B. 成型
    C. 干燥D. 烧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混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成型是将瓷土做成需要的形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干燥是将成型的模型中的水分蒸发除去,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结后瓷土变成了瓷器,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 红磷B. 铁丝C. 木炭D. 蜡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能将氧气除去,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氯化钠B. 氢气C. 金刚石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B、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维生素C(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延缓衰老。下列有关维生素C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物
    D. 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维生素C中含有三种元素,故不是氧化物,错误;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故选C。
    5. 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A正确;
    B、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不能加热,故B不正确;
    C、烧杯加热要垫石棉网,故C不正确;
    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不正确。故选A。
    6. 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B. +3C. +2D. +5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 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78%
    C.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等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燃着的木条在氮气中也会熄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A. 打开“雪碧”等碳酸饮料的瓶子,会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可能是水蒸气冒出来
    B. 在实验室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和碳酸,则打开“雪碧”等碳酸饮料的瓶子,会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可能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水蒸气冒出来,该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不能鉴别,该选项不正确;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该选项不正确;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氧气含量较低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该选项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元素的分布及元素与人体健康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B.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碳元素
    C. 人体中缺锌元素,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D. 钙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钙吸收过多,容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而不是铝元素,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而不是碳元素,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人体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该选项描述正确;
    D、钙属于常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钙吸收过多,容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C。
    10. 根据所示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是由化合物混合的混合物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包含两种分子,且两种中分子均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是由化合物混合的混合物,A符合题意;
    B、图中包含两种分子,但其中一种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另一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由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混合的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包含三种分子,但其中一种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另两种分子分别由同种原子构成,是由一种化合物和两种单质混合的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包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学习化学我们常需要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下列有关问题请用化学用语或所学相关知识解释原因:
    (1)碳元素_______。
    (2)3Fe2+表示_______
    (3)氮5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期的理想燃料,其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_______。
    (4)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图二所示),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_______。
    (5)氧气和臭氧(O2)性质不相同_______。
    (6)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电解水,都能生成氧气_______。
    (7)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图一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依据图一请你写出一条有关铷元素的信息_______。
    【答案】(1)C (2)3个亚铁离子
    (3)N5 (4)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分子不同 (6)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7)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Rb、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铷原子的核外电子电子数、质子数为37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书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若有第二个字母小写,故碳元素表示为:C;
    【小问2详解】
    Fe2+表式亚铁离子,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3Fe2+表示3个亚铁离子;
    【小问3详解】
    一个氮5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书写化学式时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上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氮5表示为N5;
    【小问4详解】
    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小问5详解】
    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构成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不同,故性质不同;
    【小问6详解】
    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电解水,都能生成氧气,是因为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小问7详解】
    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7,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b,中间汉字为中文名称,带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名称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1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一)如下图所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4)使D中燃着的白磷熄灭的方法是_______。
    (二)探究微粒的性质的实验
    小明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
    (5)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
    (7)小丽仿照小明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试验,如上图所示,你认为小丽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
    (三)小宁做蜡烛燃烧的实险:点燃一支蜡烛,用干冷烧杯罩住,请依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8)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9)过一段时间,蜡烛熄灭了,这种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
    【答案】(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温度是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3)A (4)停止通氧气##把温度降到着火点40℃以下
    (5)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色酚酞变红
    (6)分子不断的在运动##微粒在不断运动
    (7)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验证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8)烧杯内壁有水雾小水珠
    (9)隔绝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小问2详解】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C中白磷不能燃烧,D中白磷燃烧;
    【小问3详解】
    对比可知,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A;
    【小问4详解】
    使D中燃着的白磷熄灭的方法是停止通入氧气或把温度降到着火点40℃以下;
    【小问5详解】
    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色(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小问6详解】
    上述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小问7详解】
    小丽仿照小明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试验,如图所示,你认为小丽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小问8详解】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小问9详解】
    过一段时间,蜡烛熄灭了,这种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13. 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请回答问题:
    表一:
    (1)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80几位,依据表一,我国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做电解水实验时,观察到两个电极上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正极(氧气)与负极(氢气)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
    (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图1是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常常放在b层,它在净水器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②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为了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先加入_______,然后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③图3实验中,鉴别硬水和软水除了要控制两种水样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相同。当把肥皂水加入某水样中,发现_______现象时,我们由此可以判定此水样是硬水。
    【答案】(1) ①. 轻度缺水 ②.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2)1:2 (3) ①. 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 明矾 ③. 引流 ④. 肥皂水的体积量(滴加肥皂水的滴数) ⑤. 产生的泡沫很少,形成白色的垢状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水资源紧缺程度为轻度缺水;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小问2详解】
    电解水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小问3详解】
    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向水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过滤时玻璃棒作用为过滤。
    ③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鉴别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水样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肥皂水的体积量;
    滴加肥皂水后,若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则为硬水。
    14.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的)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文字下面标出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5)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人走灯灭B. 外出时多步行或骑共享单车C.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6)按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①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②B中的现象是_______。
    ③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CO2
    (2)石油 (3)光合
    (4) (5)C
    (6) ①.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即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小问3详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小问4详解】
    海水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故表达式为:
    【小问5详解】
    A、人走灯灭,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共享单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消耗能源和木材,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C;
    【小问6详解】
    A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1)用A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应使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是______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仪器①更换成_______。选择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_______(只写一种)。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若需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
    (4)在探究氧气的性质时,会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时瓶底有细沙,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_______。
    【答案】(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 ①. 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②. 分液漏斗 ③.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不与水反应可不写) ④. 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
    (3)CE (4) ①.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 燃着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壁(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加热固体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小问2详解】
    B装置为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则所需药品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将仪器①换成分液漏斗,可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控制反应速率;
    F装置排水法收集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收集;
    若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原因为集气瓶未装满水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且C装置可将固体放在多孔塑料片上,关闭弹簧夹,气体无法排出,则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液体进入试管中,与固体接触,反应开始,故选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E。
    【小问4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时瓶底有细沙,但集气瓶仍炸裂,可能是燃着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壁等。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5,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35,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