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6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共23页。
    习题课三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核心素养点击 综合提能(一) 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物体平衡问题【知识贯通】1.解题关键分析多物体的平衡问题,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若一个系统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要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取(1)如果不涉及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要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2)如果涉及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必须采用隔离法,对有关物体单独分析。[答案] B【集训提能】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M对m无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答案:D2.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C.1∶2 D.2∶1答案:D综合提能(二)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知识贯通】1.动态平衡问题的特点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其他物理量发生缓慢变化,而变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状态都看成是平衡状态。2.处理动态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典例2 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斜面与挡板间的夹角均为30°,一小球放置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为FN1,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FN2,以挡板与斜面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挡板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减小B.FN1始终增大,FN2始终增大C.FN1始终减小,FN2先减小后增大D.FN1先减小后增大,FN2始终减小[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FN1与FN2合成,其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挡板转动时,挡板给球的弹力FN1与斜面给球的弹力FN2的合力大小与方向不变,其中FN2的方向不变,挡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FN1的方向变化如图中a、b、c的规律变化,为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大小变化规律为先变小后变大,其与此对应,FN2的大小一直减小。故D正确。[答案] D [迁移·发散]如果仅将[典例2]中“挡板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改为“挡板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缓慢地转到垂直于斜面位置”,则应选________。(选项同上)解析:挡板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缓慢地转到垂直于斜面位置过程中,FN1始终减小,没有增大的过程,FN2始终减小,故选A。答案:A 处理该类问题时要注意力的方向变化的范围,从而判断力的大小变化是单调变化的还是非单调变化的。 典例3 (2021·湖南高考)质量为M的凹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内壁为半圆柱面,截面如图所示,A为半圆的最低点,B为半圆水平直径的端点。凹槽恰好与竖直墙面接触,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用推力F推动小滑块由A点向B点缓慢移动,力F的方向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在此过程中所有摩擦均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F先增大后减小B.凹槽对滑块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C.墙面对凹槽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C【集训提能】1.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1,木板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2,以木板与墙面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增大B.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减小C.FN1先增大后减小,FN2始终减小D.FN1先增大后减小,FN2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2.如图所示,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B端吊一重物。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O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不计),且OA>AB,在轻杆达到竖直位置前 (  )A.拉力F增大     B.拉力F大小不变C.轻杆的弹力增大 D.轻杆的弹力大小不变答案:D综合提能(三)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知识贯通】1.临界问题(1)问题界定:物体所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为临界状态,涉及临界状态的问题为临界问题。(2)问题特点:①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②注意某现象“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3)分析方法:基本方法是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进行论证、求解。2.极值问题(1)问题界定:物体平衡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涉及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2)分析方法:①解析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②图解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画出平行四边形或者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分析技巧(1)求解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中的临界点和极值点。(2)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是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并依此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结论。【集训提能】1.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重力加速度为g,则F的最小值为 (  )答案:B2.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如果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1)当α=θ时,拉力F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2)当α=θ时,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大?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