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4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4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5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56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58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59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68862/0-17120786406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课件,共16页。
第七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知识体系建构答案:①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② 可燃物 ③ 氧气(或空气) ④ 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 ⑤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⑥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⑦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⑧ 本身无毒,燃烧放出热量多,不污染空气 ⑨ Zn+H2SO4===ZnSO4+H2↑ ⑩ C2H5OH+3O2 2CO2+3H2O 易错点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理解【典例】判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认识是否正确。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 )2.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3.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 ( )4.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 )5.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 )易错易混辨析√×××√【有错必纠】1.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但有些情况,如氢气在氯气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2.物质的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通过升高或降低温度来实现燃烧或灭火,而不是通过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3.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时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发生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1(2021·桂林中考)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 D.产生二氧化碳【解析】灭火的三个原理: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移除可燃物。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湿抹布能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同时湿抹布又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中考真题抢练C2(2022·常州中考)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解析】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说法正确;B、向灶膛扇风可提供充足的氧气,加快桐木燃烧速度,说法正确;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说法正确;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温度,使之低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并不能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说法错误。D【备选习题】(2023·山西中考)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方法: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1)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4)问题与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Na2CO3===2NaCl+H2O+CO2↑ 产生大量气泡 整理洗涤仪器(合理即可) 溶液洒出(合理即可) 【解析】(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蜡烛熄灭;(3)结束实验后,将残余物倒入水池中,用清水洗涤仪器;整理实验台,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4)向烧杯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未紧靠烧杯口,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溶液洒出。考点二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3(2023·云南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能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解析】A、因为天然气是可燃物,所以能燃烧,A正确;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B正确;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C正确;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D错误。4(2022·百色中考)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解析】A、做粉尘爆炸实验鼓入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错误;B、燃着的蜡烛只是给面粉燃烧提供热量,并不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错误;C、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与空间大小有关,错误;D、为了防止面粉爆炸发生意外事件,所以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正确。D考点三 化石燃料的利用5(2022·百色中考节选)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上锅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CH4+2O2 CO2+2H2O (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_______(填“甲”或“乙”)。 甲 【解析】(1)当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隔绝空气,从而灭火,则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3)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应将报警器安装在上方,即甲。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