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开花结果B.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D.没有根、茎、叶分化
2.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三者交叉部分3表示( )
A.用肺呼吸B.体温恒定C.卵生D.体内有脊柱
3.学习了动物类群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不是马”“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
A.软体动物、哺乳动物、鱼类B.节肢动物、哺乳动物、鱼类
C.软体动物、鱼类、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鱼类
4.如图所示为四种常见的微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是①
B.②③属于真核生物
C.④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D.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依据的
B.同一科的生物比同一属的生物具有更多共同特征
C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目、纲、属、科,种
D.种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是最少的
6.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分别是海带、松树、菜豆、扬子鳄、藏羚羊
B.菜豆和松树的亲缘关系最近
C.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少
D.藏羚羊与扬子鳄都属于脊椎动物
7.20世纪50年代美国栽培的大豆患萎黄病,产量大幅下降,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一种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得益于生物的( )
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环境多样性
8.下表是一位科学家研究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其中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A.禁止偷猎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禁止引入外来物种D.减少污染
9.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野生动植物,这体现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 )
A.潜在价值B.间接价值C.直接价值D.市场价值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会存在哺乳类化石
C.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陆生到水生
11.证据和逻辑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下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生命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C.由非生命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12.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13.近年来,台湾地区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该细菌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滥用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14.雪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随季节更替有“换装”行为。如图是雪兔的毛色由深到浅的“换装”过程,推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D.长期掉毛的结果
15.在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和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分别是( )
A.智人脑容量增加B.能人奔跑飞快
C.南方古猿群居生活D.直立人脑容量增加
16.诗句“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采得百花成蜜后( )
A.爬行、奔跑、飞行B.游泳、奔跑、飞行
C.行走、飞行、爬行D.跳跃、行走、飞行
17.如图为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B.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C.完成这个屈肘动作时,③起支点的作用
D.屈肘动作的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
18.哺乳动物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能量,与能量的来源有关的主要是( )
①呼吸系统
②生殖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消化系统
⑤排泄系统
⑥循环系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⑤
19.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之间关联的是( )
A.B.
C.D.
20.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桫椤B.水杉C.龙棕D.珙桐
21.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
A.海龟、鱿鱼B.海蜇、青蛙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
22.下列几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①马
②斑马
③犀牛
④狗
⑤虎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⑤
2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
A.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有益于人类
B.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D.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24.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成堆的灰烬,有被烧过的动物骨骼、木头等,这说明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25.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蜥蜴B.扬子鳄C.马门溪龙D.蛇
26.“水上大世界,动物添精彩”。下列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 )
A.海豚B.海龟C.鲨鱼D.青蛙
27.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 )
A.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B.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
C.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D.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
28.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
①用种子繁殖后代
②种子有果皮保护
③都开花
④有韧皮部和木质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9.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30.参观自然博物馆后,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B.地球上原核生物的出现早于真核生物
C.只有化石才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证据
D.在进化过程中既有物种产生也有物种灭绝
二、读图填空题
31.实验识图题。
(1)设置这一实验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烧瓶内注入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_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
(3)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
(4)实验中,要将B瓶内的水煮沸,模拟是_________。
(5)连续火花放电后,从活塞处取样,C烧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_。
(6)该实验初步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就是从原始大气变成____________。此外,生命起源的另外三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是五种微生物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内填字母)
(1)图中[_____]属于病毒,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组成。
(2)B与C、D、E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它虽有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
(3)人们通常用D来制作甜酒、做面包和馒头,这种生物的名称是________。
(4)在夏天,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_____]造成的,其靠_______生殖。为了探究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某小组探究过程如下表,请回答:
(5)A与B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请填写实验结果①________。
(6)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实验。
(7)结合上述实验A、B可得出结论:霉菌适于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里。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B正确。
2.答案:D
解析:A.金鱼用鳃呼吸,白鲸用肺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故A不符合题意。
B.白鲸和家鸽都是恒温动物,金鱼属于变温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
C.金鱼、家鸽都是卵生;白鲸是胎生,故C不符合题意。
D.金鱼、家鸽、白鲸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因此属于鱼类;鲸鱼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两部分组成,病毒是颗粒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④病毒,A错误。
B.②是青霉,③是酵母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两部分组成,C正确。
D.①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小,其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故同一科的生物比同一属的生物具有更少的共同特征,B错误。
C.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是最少的,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海带无种子,属于藻类植物,松树有种子,且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菜豆有种子属于被子植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藏羚羊属于哺乳动物,胎生,故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海带、松树、菜豆、扬子鳄、藏羚羊,A正确。
B.菜豆和松树都属于种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C错误。
D.藏羚羊与扬子鳄都属于脊椎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们的最有效途径,D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美国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它们。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题干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古代爬行类→哺乳类,A错误。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先后顺序,高等的哺乳类出现在较晚进的地层中,B错误。
C.生物学家不仅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还根据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进行分类,C正确。
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2.答案:D
解析: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在大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氧气,A正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B正确。
C.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因此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正确。
D.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D错误。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A.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由题可知,雪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随季节更替有“换装”行为,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物种的繁衍。由此可见,A正确。
B.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B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长期掉毛是一种生理现象,不会引发随季节更替有的“换装”行为,D错误。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16.答案:A
解析:蛇属于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马的四肢发达,运动方式是奔跑;蜜蜂属于昆虫,具有翅,运动方式是飞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A.①是肱二头肌,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A正确。
B.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B错误。
C.③是肘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C正确。
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D正确。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有机物来源是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氧气的来源是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机物和氧气由循环系统运输到肌肉细胞,供肌肉细胞利用。因此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配合,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A.图中只有一块骨骼肌附着在骨上,A不符合题意。
B.两组肌肉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相邻的两块不同的骨上,B符合题意。
C.两组肌肉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C不符合题意。
D.两组肌肉没有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A.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A不符合题意。
B.水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B不符合题意。
C.龙棕是棕榈科,棕榈属灌木状植物,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C符合题意。
D.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答案:C
解析:A.海龟是爬行类属于脊椎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海蜇是腔肠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是两栖类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C.蜘蛛蟹是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章鱼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符合题意。
D.鲤鱼是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河蚌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马、斑马、犀牛、狗和虎这五种动物,每一种就是一个物种,马和斑马同属于马属、马科,马、斑马和犀牛同属于奇蹄目,马、斑马、犀牛、狗和虎同属于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可见马和斑马的亲缘关系最近。故A正确。
故选A。
23.答案:D
解析: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4.答案:C
解析: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一级保护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爬行动物,B符合题意。
C.马门溪龙属于古代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蛇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一级保护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答案:C
解析:海豚,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海龟,用肺呼吸、用四肢游泳,属于爬行类,B不符合题意;
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C符合题意;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D不符合题意。
27.答案:D
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故D符合题意。
2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点;②裸子植物没有果皮保护,被子植物有果皮保护;③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被子植物有花;④有韧皮部和木质部,属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点。
29.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B。
30.答案:C
解析:A.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正确。
B.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然后是真核生物,B正确。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但不是唯一证据,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D正确。
故选C。
31.答案:(1)探究原始地球是否能产生有机物
(2)原始大气;氧气/O2
(3)闪电
(4).原始海洋
(5)氨基酸
(6)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1)如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实验装置的目的是探究原始地球是否能产生有机物。
(2)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
(3)A内两电极通电是模拟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4)图中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5)连续火花放电后,从活塞处取样,C烧瓶内的样品中含有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6)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原始大气中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此外,生命起源的另外三步是: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32.答案:(1)A;遗传物质
(2)成形的细胞核
(3)酵母菌
(4)C;孢子
(5)温度;不发霉
(6)对照
(7)温暖
(1)A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图中B是细菌,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酵母菌能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遇热膨胀,蒸熟的馒头、面包就会暄软多孔。因此,制作甜酒、做面包和馒头要用到酵母菌。
(4)C青霉菌属于霉菌。在夏天,衣物或食物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在其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在青霉菌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青绿色的孢子。这些孢子是青霉的生殖细胞,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5)A将新鲜的桔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B将新鲜的桔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的环境里,所以A、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A组发霉,B组不发霉。
(6)A组的变量改变了是实验组,B组变量没有改变是对照组,B组起对照作用。
(7)通过A、B两组的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霉菌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28%
20%
栖息地丧失
35%
60%
外来物种的影响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组别
A
B
实验处理
将新鲜的桔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新鲜的桔子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
发霉
①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考适应性检测(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考适应性检测(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