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获奖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获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2课社会的繁荣与潜伏的危机pptx、闭关锁国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时,全国人口达到二千四百六十万。但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六年(1741年)统计时,人口数字竟达到一亿四千万。从此以后,全国人口历年大幅度增加,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这一年,全国人口达到了四亿一千二百八十一万。 ——王振芳、王秩英《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①新农作物品种的输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农民的家庭生活与商品经济体系的联系日益密切……明朝最高人口数字1.2亿,清朝人口数字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 ——张履祥《补农书》卷上
明朝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
①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原因:美洲白银大量涌入
①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①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兴起工商业市镇
以经济功能为主,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随着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和工商业的发展,从明中期到清代,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兼具经济、文化娱乐功能的新型市镇。……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到清朝前期,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 ——章红妃《明清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研究》
布行 青蓝梭布 加长扣布 本客自置布匹 松江大布
本铺拣选 汉府八丝妆蟒大缎 茧绸宫绸
《盛世滋生图》中城市风貌
人口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汤显祖:明朝后期,代表作品《牡丹亭》
孔尚任:清初戏曲家,代表作品《桃花扇》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
昆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紫禁城的阴霾:盛世的余晖
戴逸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为什么戴逸先生说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衰世凄凉”?
三、近代前夜的潜在危机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什么问题?
三、近代前夜的潜在危机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
资源危机(人地关系紧张,过度开发)
——陈璐《乾隆晚期的视觉图像》
亚历山大《中国衣冠举止图解》
画家在对其进行细致描绘后,揭露画中兵勇的胸铠与护肩只是用棉絮填充而成,看似威武的头盔也只是用硬纸板制成。其军事状况虚弱的一面在英使团成员面前已暴露无遗。而士兵的枪看上去很像葡萄牙人的老式火绳枪,因此中国的火绳枪被认为是由葡萄牙人传入的。
如何评价清朝的军事状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优质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0课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终pptx、宋朝瓷器mp4、李清照《如梦令》mp4、清明上河图3D版mp4、窦娥冤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7课 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获奖教学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独孤伽罗,重归统一,二隋朝的建设,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度,评价“开通大运河”,三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及统一,政制创新,一中央官制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社会危机闭关锁国,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