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大庆市肇州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大庆市肇州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辩论前搜集材料时,既要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B. 《北京的春节》《茶馆》《四世同堂》的作者都是老舍,他的“京味儿”语言独具特色。
C. 《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鹤之舞表演大会”这个有趣的情节就是这本书中的。
D. 《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A. 我估计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C.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可还是缺少很多。
D. 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3、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A. 难过B. 痛苦C. 激动、兴奋D. 热烈
4、下列词语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平如镜 ②莺歌燕舞 ③气吞山河
A.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B. ①比喻 ②拟人 ③夸张C. ①夸张 ②比喻 ③拟人
5、下列诗句与节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节)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
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6、关于中外作品有关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B.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小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孩子。
C. 鲁滨逊是英国人,1686年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3年。
D.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他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不颓废,虽苦闷却不消沉。
7、下列古诗关于情感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江上渔者》赞颂了鲈鱼味道的鲜美及渔民们的勇敢。
B. 《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春雨的喜爱。
C. 《游园不值》抒发了诗人看不到大好春光的惋惜之情。
8、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籍 晏会 侵袭 全神惯注
B. 贷款 辟静 煎熬 万不得已
C. 肿胀 匪徒 惊慌 兴高彩烈
D. 倒霉 幼稚 寂寞 惟妙惟肖
9、将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______、______的担当意识,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
A.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B.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10、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祝贺 栖息 剔除(tì)B. 阻拦 泡沫 领域(yù)
C. 耽搁 严峻 花圃(pú)D. 惧全 恐怖 躲藏(cáng)
11、下面人物和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 王熙凤——《红楼梦》B. 武松——《水浒传》
C. 严监生——《儒林外史》D. 蔺相如——《三国演义》
1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腊八粥》主要围绕八儿等待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妈妈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盼,以及喝粥后的满足。
B.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写的是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鲁滨逊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的特点。
C. 《匆匆》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觉察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D. 《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烈士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雨下了整整一天,整条街道都被雨水浸没了。
B. 他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果断做出了决定。
C.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 有些人口头上讲得很好听,而且行动上做得很少。
14、下列诗词句或名言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B. 一丈丝纶一寸钩,一人独钓一江秋。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 )
A. 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
B. 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
C.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6、在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读书要下功夫,书中的文字最有价值。
17、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
18、 “寓”出喜庆美好。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古诗,赏四季美景:早春有“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盛夏有“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0、智慧之言往往给人以思想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要多和优秀的人交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有时候他们一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21、我要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谁)_____________,因为他像___________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
23、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2月4日正逢立春,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清明时节,杜牧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立秋时,杜牧又说:“______________,卧看牵牛织女星。”白露时,杜甫感叹道:“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当冬奥会遇上古诗词,便书写出中国人的浪漫。
24、____________ ?除非问取黄鹂。(《清平乐》)
25、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我知道了过去__________节不能生火做饭;从“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中能体会到诗人借__________表达了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品质;而从“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体会到了诗人对朋友的__________感情。
四、阅读理解。(20分)
26、1.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 (1)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和压迫人民去死
(2), ; , ,3. B
27、阅读能力。
于谦的故事
①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②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③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嘱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率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④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⑤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长,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长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⑥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毫不畏惧,在牢里写下了《石灰吟》,借以表达他的意志和情操。诗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
1. 把《石灰吟》全诗默写在短文末尾的横线上。
2. 写《石灰吟》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写石灰,实际上表达于谦怎样的意志和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面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于谦拒绝了谁送来的寿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于谦却收下了谁送来的礼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就要告别难忘的小学,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当我们蓦然回首,总会有一段记忆让人无法忘怀,或许是难忘的集体活动,或许是舍不得的个人……请将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写下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B
6、C
7、B
8、D
9、C
10、B
11、D
12、B
13、A
14、B
15、C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6、①. 子欲养而亲不待 ②. 读书须用意 ③. 一字值千金
17、无心插柳柳成荫
18、万事如意年年高
19、①.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
20、①. 路遥知马力 ②. 日久见人心 ③. 听君一席话 ④. 胜读十年书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21、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石灰 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
22、要留清白在人间
23、①.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 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 天阶夜色凉如水 ④. 月是故乡明
24、春无踪迹谁知
25、①. 寒食东风御柳斜 ②. 寒食 ③.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④. 竹子 ⑤.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⑥. 依依惜别
四、阅读理解。(20分)
26、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为人民利益而死,它的死就是重于泰山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无数战士为了国家的安全失去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死也是重于泰山的。
27、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表达他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两袖清风,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意志和情操。
3. ①. 本文指给于谦送礼的人很多,接连不断。 ②. 指于谦办事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4. 皇帝 好友郑通
5. 收下一个叫“黎民”的人送来的一盆万年青。因为这份礼物代表了老百姓对于谦两袖清风、铁面无私的崇高品德的肯定。于谦收下这份礼物,表达了于谦做一名清官的决心。
五、作文(30分)
例文:
难忘的老师
雨后夕阳中,回家的小路上。一位年过半百的女教师,屈着膝,弯着腰,蹒跚地向前走着。她的背上伏着一位九岁的小女孩,她右腿缠着绷带。也许因为体弱,也许是上了年纪。老师的脚步既缓又慢,有吃力。她不时发出低微的喘息声,汗珠从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流下了,渗透了我那幼小的心灵。
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令我刻骨铭心的一幕。不错那位女孩就是我,那背我回家的就是我可亲的林老师。
那年夏天,知了在叫个不停。我在体育课时不慎摔倒,膝盖磕破了,伤口不停流血。这下可急坏了林老师,她立刻带我到门诊室,敷药,包扎,一边询问事情的经过,一边给我轻轻地柔着。看得出她那双温柔的眼里充满了关怀。
为了不耽误学习我始终坚持来学校,平日由父母接送。一遇到父母加班,我便成了老师的孩子,跟她走入另一个家庭。 记得那一次放学,天正好下起大雨来,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一个个被家长接走,我的心不免产生一种空荡荡的失落感。我呆呆地坐在角落一旁,望着窗外,无边的雨声之中,幻想爸爸妈妈朦胧的身影。
不一会儿,外边传来了脚步声心想一定是爸爸来接我了,还没等我喊出“爸爸”却传来另一个和蔼的声音。林老师是你啊?“别急,你爸爸刚才打电话来说要临时加班,先到我家去吧!”“我……”我手无足措。自从我腿伤以后,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班里学生多,老师工作给挺忙的,我心里很不安。再说老师的年纪大身体又不好,我不忍心再次爬上老师的背。 “走啊,还愣着干什么?”见我犹豫,林老师催促说,像母亲轻轻的呼唤柔情的责备。霎那间,我的执拗和刚强被老师的温情融化了。
于是,我又一次地爬上林老师那宽阔厚实而温和的背。林老师一手托着我腰下部,一手撑伞,一步一个雨印走进茫茫雨帘之中……
我即将毕业了,多少次我只想对她说声谢谢,表达对她的感激的之情,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措词。多少回,睡梦中我又爬上林老师的背,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走上一条光明而平坦的大道……虽然我将离开林老师,但她一定会在默默支持着我勇敢地去学习。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内江市资中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舒城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石棉县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