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关于体育运动场景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田径场上400m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若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它将立刻静止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D.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3分)水平桌面上放有﹣本物理书。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书受到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B.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3分)小红想了解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她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及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 )
A.B.
C.D.
4.(3分)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U 形“反水弯”
C.船闸
D.活塞式抽水机
5.(3分)如图所示,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该装置最早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若在海拔为864.4m的盘山最高峰“挂月峰”做这个实验( )
A.小于760 mmB.等于760 mm
C.大于760 mmD.无法判断
6.(3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久的菜刀要磨一磨,是通过减小菜刀刃部的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原理
C.在物理学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准确数值
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小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产生的
7.(3分)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对于“弯弓”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
A.“弯弓”发生的是塑性形变
B.“弯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弯弓”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增大
D.“弯弓”的过程中弓的机械能不变
8.(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生活中我们更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是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重力B.动能C.重力势能D.弹性势能
9.(3分)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动能最大
B.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C.处的重力势能最大
D.b到a过程中,动能先变小后变大
10.(3分)注意观察图中赛艇的船桨,它也是一种杠杆,其工作特点是( )
A.省力,费距离B.费力,省距离
C.既省力,又省距离D.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1:2。质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8:3B.ρ甲:ρ乙=16:3
C.p甲:p乙=2:3D.p甲:p乙=8:3
(多选)12.(3分)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先匀速提升重为G1的物体,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3;再匀速提升重为G2的物体,先后两次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为4:5。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G1:G2=3:4
B.G1:G2=2:3
C.提升重为G1的物体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先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15:16
(多选)13.(3分)用同种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方形盒和实心玩具鱼,把玩具鱼密封在盒内,将盒放入水中,材料密度为ρ,盒的体积为V水,则( )
A.玩具鱼的质量为
B.盒与玩具鱼的体积之比为ρ:ρ水
C.水对盒下表面的压力为ρ水gV
D.盒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4分)李老师参加了2023年宜昌马拉松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赛后成绩证书上显示其全程平均配速为4min10s/km,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5.(4分)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 (选填“内侧”或“外侧”)凹, (选填“甲”或“乙”)凹进去的更多。
16.(4分)某同学拿着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从山下走到山上,细管中的水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在高原边防哨所,战士们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可以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7.(4分)“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潜水器。某次执行任务时,“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m。当“奋斗者”号下潜到1×104m深处时,其总质量为36t,体积为30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奋斗者”号上浮和下潜是靠 大小实现的,下潜到1×104m深处时受到海水浮力为 N。(g=10N/kg)
18.(4分)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 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W。
19.(4分)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 m,力F的大小为 N。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6分)小薛同学在海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下列实验步骤顺序中最佳的是 (选填字母)。
(2)如图甲所示,小薛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 。
(3)小薛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 g;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6分)平江石牛寨地质公园中玻璃桥使用的特种玻璃,具备极强的耐压耐磨抗冲击的特性。现有一块该特种玻璃,质量为25kg3,求:
(1)这块玻璃所受的重力;
(2)这块玻璃的密度;
(3)一名质量为60kg的游客静止站立在桥上,与桥面总接触面积为0.04m2,此游客对桥面的压强大小。
22.(6分)小智发现妈妈购买的防滑地垫的A面比B面更粗糙,为了比较A、B两个面的防滑性,小智利用商家赠送的小块地垫样品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下列探究:
(1)如图甲、乙,分别将B、A面与同一水平地面接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小块地垫,根据 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小智发现完成甲、乙两次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都很小,比较不出A、B两个面的防滑性,于是又找来一个铁块,发现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为了完成探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小智只将 ,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2N,通过与丙图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相比,选择地垫 (填“A”或“B”)面铺在地面上,能更有效地防止地垫在地面上滑动。
23.(7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斜面长L=2m,高h=0.5m,重为1N的小车在沿斜面方向、大小为0.3N的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求:
(1)拉力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受到的摩擦力。
24.(6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老师让物理小组的同学们测葡萄酒的密度。除了葡萄酒,老师还提供的器材有:一个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一个烧杯、一个正方体木块(内部嵌有铁钉,其平均密度小于葡萄酒的密度,表面经处理后不吸水)(器材均满足实验需求),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葡萄酒的密度。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葡萄酒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25.(6分)如图1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S0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横截面积为S0、高度为h0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竖直放在容器底部,现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
(1)液体的密度;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对容器底的最小压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3分)下列关于体育运动场景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田径场上400m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若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它将立刻静止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D.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解答】解:A、田径场上400m比赛的整个过程中,故A错误;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运动员的惯性不变;
D、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故选:D。
2.(3分)水平桌面上放有﹣本物理书。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书受到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B.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但不是一个力;
B、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方向相反、并且都作用在物理书上,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书桌和书上,不是平衡力;
D、书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作用给物体的;二者不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故选:B。
3.(3分)小红想了解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她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及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 )
A.B.
C.D.
【解答】解: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绳对手指的力沿着绳子指向A点,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3分)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U 形“反水弯”
C.船闸
D.活塞式抽水机
【解答】解: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A、茶壶上端开口,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B、回水弯成U形,U形管里的水相平,属于连通器的应用。
C、船闸的闸室可以分别与上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3分)如图所示,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该装置最早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若在海拔为864.4m的盘山最高峰“挂月峰”做这个实验( )
A.小于760 mmB.等于760 mm
C.大于760 mmD.无法判断
【解答】解: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柱高度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值为760mm汞柱。
将装置放到山上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时,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水银柱高度将小于760 。
故选:A。
6.(3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久的菜刀要磨一磨,是通过减小菜刀刃部的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原理
C.在物理学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准确数值
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小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产生的
【解答】解:
A、用久的菜刀要磨一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故B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
D、飞机机翼为流线型,下方是平的,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故D错误。
故选:A。
7.(3分)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对于“弯弓”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
A.“弯弓”发生的是塑性形变
B.“弯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弯弓”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增大
D.“弯弓”的过程中弓的机械能不变
【解答】解:A、“弯弓”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B、“弯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弯弓”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形变越来越大,故C正确;
D、“弯弓”的过程中弓的机械能变大。
故选:C。
8.(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生活中我们更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是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重力B.动能C.重力势能D.弹性势能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高空抛物现象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故选:C。
9.(3分)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动能最大
B.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C.处的重力势能最大
D.b到a过程中,动能先变小后变大
【解答】解:A、据题意可知,所以在a点时所处的高度最大,故重力势能最大,故A错误;
B、据题意可知,速度变大,速度变小,所以该过程中,后变小,故B正确;
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故重力势能最小;
D、同理,质量不变,后变小,后变大,重力势能先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0.(3分)注意观察图中赛艇的船桨,它也是一种杠杆,其工作特点是( )
A.省力,费距离B.费力,省距离
C.既省力,又省距离D.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解答】解: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B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1:2。质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8:3B.ρ甲:ρ乙=16:3
C.p甲:p乙=2:3D.p甲:p乙=8:3
【解答】解:AB、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密度之比为:,故A错误;
CD、根据F=G=mg可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甲、乙的底面积之比;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D正确。
故选:BD。
(多选)12.(3分)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先匀速提升重为G1的物体,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3;再匀速提升重为G2的物体,先后两次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为4:5。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G1:G2=3:4
B.G1:G2=2:3
C.提升重为G1的物体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先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15:16
【解答】解:
AB、由题意可知1的物体时,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4,
因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所以,由W=Gh可得:===动=,
因使用同一个滑轮组先后匀速提升重为G1和G2的物体时,两次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为7:5,
所以,由F=动)可得:
====,
解得:=,故A正确;
C、不计绳重和摩擦==,
提升重为G1的物体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4===75%;
D、则先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故D正确。
故选:ACD。
(多选)13.(3分)用同种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方形盒和实心玩具鱼,把玩具鱼密封在盒内,将盒放入水中,材料密度为ρ,盒的体积为V水,则( )
A.玩具鱼的质量为
B.盒与玩具鱼的体积之比为ρ:ρ水
C.水对盒下表面的压力为ρ水gV
D.盒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解答】解:
A、由于方形盒和实心玩具鱼整体悬浮时,即G总=F浮=ρ水gV,
则玩具鱼的重力G1=G总=×ρ水gV,玩具鱼的质量m8===ρ水V,故A正确;
B、假设方形盒和实心玩具鱼分别为m7=,方形盒和实心玩具鱼的总重力G总=2m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盒的体积V====,
所以盒与玩具鱼的体积之比==,故B错误;
C、根据压力差法可知,所以水对盒下表面的压力大于水对盒的浮力水gV,故C错误;
D、根据盒与玩具鱼的体积之比1=,
因为同种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方形盒和实心玩具鱼,所以方形盒中材料的体积等于实心玩具鱼的体积方盒=V1,则盒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心=V﹣V方盒=V﹣V1=V﹣,故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4分)李老师参加了2023年宜昌马拉松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赛后成绩证书上显示其全程平均配速为4min10s/km,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 m/s。
【解答】解:以李老师为参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与李老师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由赛后成绩证书可知,李老师跑马拉松s=1km=1000m,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4m/s;
故答案为:运动;3。
15.(4分)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 内侧 (选填“内侧”或“外侧”)凹, 乙 (选填“甲”或“乙”)凹进去的更多。
【解答】解:因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两次橡皮膜都向内侧凹;
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水的深度大,瓶口朝下比瓶口朝上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
故答案为:内侧;乙。
16.(4分)某同学拿着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从山下走到山上,细管中的水柱将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在高原边防哨所,战士们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可以使水的沸点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答】解:
只有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时,它才能压着水柱升到瓶口之上,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变小,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
在高原边防哨所,战士们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可以使水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上升;升高。
17.(4分)“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潜水器。某次执行任务时,“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m。当“奋斗者”号下潜到1×104m深处时,其总质量为36t,体积为30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奋斗者”号上浮和下潜是靠 改变自身重力 大小实现的,下潜到1×104m深处时受到海水浮力为 3×105N。(g=10N/kg)
【解答】解:“奋斗者”号上浮和下潜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大小实现的;
奋斗者”号下潜到1×104m深处时受到海水浮力为:F浮=ρ海水gV排=ρ海水gV=7.0×103kg/m6×10N/kg×30m3=3×104N。
故答案为:改变自身重力;3×105。
18.(4分)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 1×103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50 W。
【解答】解: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
W=Fs=100N×10m=1×103J,
水平推力的功率:
P===Fv=100N×8.5m/s=50W。
故答案为:1×102;50。
19.(4分)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 1.5 m,力F的大小为 360 N。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O为支点;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L=GLG,即F×1.5m=600N×2.9m,
解得:F=360N。
故答案为:1.2;360。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6分)小薛同学在海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下列实验步骤顺序中最佳的是 ①③④② (选填字母)。
(2)如图甲所示,小薛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 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未归零 。
(3)小薛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 27 g;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10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2.7 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测量固体密度时,应先测固体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①③④②。
(2)在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前,要先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4g,所以鹅卵石的质量为m=20g+5g+2g=27g,
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4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30cm3,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40mL=40cm3,所以鹅卵石的体积为
V=40cm7﹣30cm3=10cm3,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鹅卵石的密度为;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所以鹅卵石磨损后。
故答案为:(1)①③④②;(2)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未归零;10;(4)不变。
21.(6分)平江石牛寨地质公园中玻璃桥使用的特种玻璃,具备极强的耐压耐磨抗冲击的特性。现有一块该特种玻璃,质量为25kg3,求:
(1)这块玻璃所受的重力;
(2)这块玻璃的密度;
(3)一名质量为60kg的游客静止站立在桥上,与桥面总接触面积为0.04m2,此游客对桥面的压强大小。
【解答】解:(1)已知该特种玻璃质量为25kg,它受到的重力是:G=mg=25kg×10N/kg=250N;
(2)玻璃的密度为:;
(3)游客静止站立在桥上,对桥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人=m人g=60kg×10N/kg=600N,
人与桥面总接触面积为5.04m2,此游客对桥面的压强是:p==1.5×104Pa。
答:(1)这块玻璃所受的重力为250N;
(2)这块玻璃的密度为2.5×106kg/m3;
(3)此游客对桥面的压强为1.3×104Pa。
22.(6分)小智发现妈妈购买的防滑地垫的A面比B面更粗糙,为了比较A、B两个面的防滑性,小智利用商家赠送的小块地垫样品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下列探究:
(1)如图甲、乙,分别将B、A面与同一水平地面接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匀速直线 拉动小块地垫,根据 二力平衡 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小智发现完成甲、乙两次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都很小,比较不出A、B两个面的防滑性,于是又找来一个铁块,发现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 。
(3)为了完成探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小智只将 A、B两个面对调 ,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2N,通过与丙图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相比,选择地垫 A (填“A”或“B”)面铺在地面上,能更有效地防止地垫在地面上滑动。
【解答】解:(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丙中压力大,即压力越大;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B两个面对调,地垫A面铺在地上时,能更有效地防止地垫在地面上滑动;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大;(3)A;A。
23.(7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斜面长L=2m,高h=0.5m,重为1N的小车在沿斜面方向、大小为0.3N的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求:
(1)拉力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
(1)已知F=0.3N,L=3m,
拉力所做的功为W总=FL=0.3N×5m=0.6J,
秒表的指针转动了5个格,做功所需要的时间为:t=5×1s=4s,
拉力的功率:P===0.12W。
(2 )W有用=Gh=5N×0.5m=2.5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
(3)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5.6J﹣0.2J=0.1J,
由W额=fL可得,斜面受到的摩擦力:
f===8.05N。
答:(1)拉力的功率为0.12W;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3.3%;
(3)斜面受到的摩擦力为4.05N。
24.(6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老师让物理小组的同学们测葡萄酒的密度。除了葡萄酒,老师还提供的器材有:一个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一个烧杯、一个正方体木块(内部嵌有铁钉,其平均密度小于葡萄酒的密度,表面经处理后不吸水)(器材均满足实验需求),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葡萄酒的密度。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葡萄酒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解答】解:(1)测量步骤:
①用刻度尺测量出自制正方体的棱长L;
②将木块轻轻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水;
③将木块轻轻放入待测葡萄酒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浸入葡萄酒后露出的长度L葡萄酒;
(2)设木块的横截面积为S,木块在水和葡萄酒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水=F浮葡萄酒,
即ρ水gS(L﹣L水)=ρ葡萄酒gSg(L﹣L葡萄酒),
解得ρ葡萄酒=×ρ水。
25.(6分)如图1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S0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横截面积为S0、高度为h0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竖直放在容器底部,现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
(1)液体的密度;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对容器底的最小压强。
【解答】解:(1)由图2可知,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始终不为零,
当注入液体的质量为m0时,圆柱体恰好浸没,
此时薄壁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体积:V液=(S容﹣SA)h3=(3S0﹣S8)h0=2S7h0,
则液体的密度:ρ液==;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8h0,
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ρ液gV排=×g×S3h0=m0g;
(3)由图2可知,容器内没有液体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3,
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圆柱体的重力:G=F0,
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
圆柱体对容器底的最小压力:F=G﹣F浮=F0﹣m0g,
则圆柱体对容器底的最小压强:p===。
答:(1)液体的密度为;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m0g;
(3)圆柱体对容器底的最小压强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东丽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