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陕西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 0 次下载
- 生物(深圳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 5 次下载
- 生物(苏州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 4 次下载
- 生物(泰州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 2 次下载
- 生物(天津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 6 次下载
生物(四川成都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个生态鱼缸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缸中有金鱼藻、田螺、金鱼等,下列有关该生态鱼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缸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鱼缸不能长期放在阴暗处
C.该生态鱼缸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D.缸中,金鱼藻和金鱼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D
【详解】A.缸中金鱼属于消费者,金鱼藻属于生产者,缸中的分解者有田螺,此外还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该生态鱼缸不能长期放在阴暗处,缺少光照,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缸内会缺氧气,金鱼不能正常呼吸、会死亡,故生态鱼缸需要放在有光的地方,B正确。
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鱼缸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金鱼藻)、消费者(金鱼)和分解者(田螺等)组成,生态鱼缸既包括了生态鱼缸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故整个生态鱼缸可以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C正确。
D.生态鱼缸中,金鱼与金鱼藻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是,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D。
2.实验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蔗糖溶液B.生理盐水、清水
C.清水、清水 D.清水、生理盐水
【答案】D
【详解】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膨胀,导致细胞破裂,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膨胀,可以用清水,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D.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答案】A
【详解】不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中一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除此之外植物细胞一般还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菠菜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所以菠菜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B.叶片上表皮含叶绿体多
C.叶片下表皮的光照弱D.叶片下表皮产生的氧气多
【答案】A
【详解】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可见,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生活中可将水果和蔬菜储藏在冰箱中保鲜,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B.减少氧气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果蔬水分散失D.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答案】D
【详解】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将果蔬放入冰箱贮存保鲜,使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可见,生活中可将水果和蔬菜储藏在冰箱中保鲜,其主要原因是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们俗称的怀孕实质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B.“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卵巢
C.胎儿在母体子宫中获得营养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
【答案】A
【详解】A.受精卵形成后就不断分裂形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着床,即怀孕,A错误。
B.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会出现第二性征,“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卵巢,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代内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胎儿在母体内获得营养的途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C正确。
D.睾丸能分泌性激素,并产生精子,因此输精管结扎以后仍然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D正确。
故选A。
7.我国“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用于预防( )
A.夜盲症、佝偻病B.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C.脚气病、侏儒症D.呆小症、坏血病
【答案】B
【详解】A.补充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补充维生素D和钙可以预防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
B.补充铁可以预防贫血,补充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B符合题意。
C.补充维生素B1可以预防脚气病,补充生长激素可以预防侏儒症,C不符合题意。
D.补充碘和甲状腺激素可以预防呆小症,补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差异,可设计如下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B.装置B测得的能量值分别比核桃仁中实际所含能量大
C.花生仁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属于营养物质中的有机物
D.该实验不需再设施对照组,因装置A和B可形成对照
【答案】D
【详解】A.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脂肪较多的食物,A错误。
B.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装置B测得的能量值比核桃仁中实际所含能量小,B错误。
C.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含碳的有机物,不能燃烧的是无机物,所以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物(无机盐),C错误。
D.装置A和B可形成对照,因此该实验不需再设施对照组,D正确。
故选D。
9.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C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病因是异常的血红蛋白S(HbS),取代了正常血红蛋白(HbA),使红细胞扭曲成镰状细胞。这种镰状红细胞易破裂,会导致患者( )
A.运输氧气能力下降,出现贫血症状B.吞噬病菌数量增多,出现炎症
C.凝血止血功能丧失,伤口血流不止D.代谢废物排出减少,出现中毒症状
【答案】A
【详解】A.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镰状红细胞易破裂,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从而导致运输氧气能力下降,出现贫血症状,A符合题意。
B.当病菌侵入人体内,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会在伤口处凝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塞住伤口而止血,当血小板数量降低,会导致凝血止血功能丧失,出现伤口血流不止现象,C不符合题意。
D.代谢废物排出与红细胞无关,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完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可以保证气流畅通
B.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C.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答案】C
【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A正确。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小突起,称为小肠绒毛,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B正确。
C.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不是右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C错误。
D.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C。
12.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物质在体内积聚多了,会对人体有害。因此,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两条及以上排泄途径的代谢终产物有( )
A.尿素、葡萄糖、无机盐B.水、尿素、无机盐
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D.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
【答案】B
【详解】A.尿素和无机盐可以通过排汗和排尿的方式排出,葡萄糖是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A错误。
B.水、尿素和无机盐都可以通过排尿和排汗两种方式排出,水还可以通过呼气排出,B正确。
C.二氧化碳只能通过呼气方式排出,水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排出,无机盐可以通过排汗和排尿排出,C错误。
D.二氧化碳只能通过呼气方式排出,无机盐和尿素可以通过排汗和排尿排出,D错误。
故选B。
13.对于人体来说,体内激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一些生理活动的异常。下列均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A.大脖子病、坏血病、佝偻病B.肢端肥大症、甲亢、脚气病
C.呆小症、侏儒症、巨人症D.呆小症、坏血病、夜盲症
【答案】C
【详解】A.大脖子病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幼儿缺钙或者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食物中缺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B不符合题意。
C.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符合题意。
D.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的分泌物可以构成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
B.水蛭的唾液中可以提取出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C.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D.老鼠身上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传染人类,应将鼠类彻底消灭
【答案】D
【详解】A.珊瑚虫的分泌物可以构成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活,A正确。
B.水蛭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水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B正确。
C.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可以起到溶解血栓和止痛等功效与作用,C正确。
D.老鼠身上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传染人类,但是老鼠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不能将鼠类彻底消灭,D错误。
故选D。
1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里描绘了蛱蝶和蜻蜓的( )
A.觅食行为、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D.生殖行为、迁徙行为
【答案】C
【详解】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迁徙行为 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属于觅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为探究牛奶变质的原因,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结合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通过弯玻璃管进入
B.试管④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牛奶未进行灭菌,牛奶中没有有机物
C.两组实验的变量均是“有无细菌”,均证明了“棉花不能阻挡细菌”
D.根据实验二现象可以得出:牛奶加热到66℃就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
【答案】D
【详解】A.试管①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通过直玻璃管进入,A错误。
B.试管④中的牛奶变质是因为牛奶未进行灭菌,细菌未被杀死,牛奶中含有的有机物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导致细菌繁殖,引起变质,B错误。
C.两组实验的变量均是“有无细菌”。实验一中的②和实验二中的③,加热过的牛奶用棉花塞塞住试管口,均未变质,均证明了“棉花能阻挡细菌”,C错误。
D.实验二中,③加热到66°C的牛奶未变质,④不加热的牛奶变质。根据现象可以得出:牛奶加热到66°C就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D正确。
故选D。
1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夏天的雨后,池塘中雄蛙齐鸣的景象。雄蛙可以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娃——青蛙四个阶段。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幼体在水中发育,在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明显不同,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方式分别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将乙肝病毒表达表面抗原基因转入啤酒酵母菌 或汉逊酵母中,再通过培养重组酵母菌来生产乙肝疫苗。该生物技术属于( )
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杂交技术D.仿生技术
【答案】A
【详解】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题干中,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入啤酒酵母菌或汉逊酵母中,再通过培养重组酵母菌来生产乙肝疫苗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符合题意。
B.“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生物的体细胞核与另一个生物去核卵细胞融合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植入动物的子宫中产出后代与提供细胞核生物性状一致的技术,不符合题意。
C.杂交技术是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仿生学试图在技术方面模仿动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这种技术就叫仿生技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下列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核中含一条染色体、一个DNA、多个基因
B.一个人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
C.一个DNA中有一个染色体,数万个基因
D.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DNA数量相等
【答案】B
【详解】AB.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很多个基因,A错误;B正确。
C.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很多个基因,C错误。
D.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人的体细胞中有46个DNA分子,精子、卵细胞中有23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B。
20.2023年4月,以“深度认知疫苗,助力科学传播”为主题的“疫苗科普知识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提升公众疫苗素养的水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疫苗认知。下列疫苗认知中,科学的是( )
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C.婴幼儿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意味着疫苗不安全
【答案】A
【详解】AB.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A正确、B错误。
C.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婴幼儿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发烧、头痛等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由于疫苗由病原微生物构成,其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特殊产品的特性之一,应予以科学认知,D错误。
故选A。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45分。
21.阅读以下三则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1公顷=10 000平方米)树林的叶片总面积为50 000~70 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 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 701 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资料二 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截至2022年仅有24.02%。
资料三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1)碳—氧平衡是指 的相对平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 (1分)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 。
(3)绿色植物能通过 (1分)作用,把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 (1分)。
(4)资料二显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请你为保护植被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 二氧化碳和氧气 光合作用
(2)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符合题意即可)
(3) 蒸腾作用 水循环
(4)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如果人为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大量破坏,会使草场退化沙化,沙漠化,致使草原生态系统无法恢复。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4)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
22.阅读以下三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内填序号)
资料一: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长沙病逝,享年91岁,生前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实现了“向中国百万亩盐碱地要粮”的愿景,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能生长在海边滩涂等盐(碱)浓度在0.3%以上的盐碱地,具有抗病虫、耐盐碱、不需施肥三大特性。2017年中国科学院夏新所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巨型稻,替袁老实现了“禾下乘凉”的梦想,“巨型稻”平均株高超过1.8米,茎秆壮实,直径约为1厘米,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强,还能为鱼类、蛙类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实现与青蛙、鱼类等“和谐共处”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大大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资料二:图一中“A”“B”“C”“D”表示水稻的不同结构层次,图二、图三分别表示稻花(两性花)和稻谷的基本结构。
资料三: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开展休闲采摘,可以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草莓、葡萄、黄瓜等是大棚种植的常规品种,受到农民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1)从植物体结构层次上来看,稻谷属于图一中[ ] (共2分)层次。
(2)图三稻谷中④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由图二①中的精子与②中的 (1分)结合之后发育而来。
(3)在“巨型稻”农田生态系统中,光照、温度、青蛙、鱼类等影响“巨型稻”生活的因素统称为 (1分)。
(4)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你推测其不需要施肥的原因是 。
(5)草莓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匍匐茎繁殖。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什么适应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伯伯常把大棚上部的塑料薄膜掀开,使之通风。到了晚上,却只把大棚掀开一角,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7)为了帮助大棚种植户提高产量,某小组以金鱼藻为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如图四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光源分别置于距烧杯15cm、25cm、35cm、45cm处,观察试管中的现象变化。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光源与烧杯的距离来实现的,光合作用强度是通过 反映出来的。
【答案】(1)C器官
(2)卵细胞
(3)生态因素
(4)海水稻吸收海水,海水中有丰富的无机盐,故海水稻不需要施肥
(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更易产生变异,对恶劣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6)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产量
(7)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详解】(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从植物体结构层次上来看,稻谷属于图一中[C]器官层次。
(2)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图三中④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图二①中的精子与②中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来的。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影响“巨型稻”生活的因素统称生态因素。
(4)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而给植物适时适量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无机盐。海水稻能生长在海边滩涂等盐(碱)浓度在0.3%以上的盐碱地,由于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故海水稻不需要施肥。
(5)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因此植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更易产生变异,对恶劣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6)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为了增产,农民伯伯常把大棚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使之通风。通风的直接作用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利于增产。温度降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就会减弱。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低温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增产。
(7)实验中光照强度为变量,光照强度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烧杯之间的距离来实现。通过观察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可以推知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速率。
23.杭州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开幕,本届亚运会不仅将为人们呈现精彩的体育赛事,中国特色美食煎饼果子也在运动员中圈粉。煎饼果子中食材丰富多样,既可以符合各国运动员的饮食口味、宗教习惯,更能满足运动员在热量、营养方面的需求。图一为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的营养成分是 ,图一中只能对部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 ,此过程对应图二中的部位是 (填相应的字母)。由图二可知,淀粉的消化场所是图一中[ ] 和[ ] 。
(2)细嚼煎饼一会儿,感觉有点甜味,这是因为口腔中含有 分泌的消化液,将煎饼中的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
(3)果子中的脂肪,需要通过图一中的[ ] 分泌的消化液乳化后促进其消化。图二中的 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
(4)由图二可知,D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请写出D处与消化食物相适应的两条特点: 。
【答案】(1) 氨基酸 ④胃 C ①口腔 ⑥小肠
(2)唾液腺
(3) ③肝脏 Y
(4)小肠很长;小肠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详解】(1)蛋白质首先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胃内含有的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因此,鸡蛋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的营养成分是氨基酸;图一中只能对部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④胃;蛋白质在图二最先进行初步消化的部位使C胃。分析图二可知,淀粉的消化从A口腔开始,在D小肠被彻底消化;由此可知,淀粉的消化场所是从图一中的①口腔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⑥小肠后,被胰液和肠液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淀粉没有甜味,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内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产生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细嚼煎饼,会感觉有点甜味,这是因为口腔中含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将煎饼中的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
(3)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首先是被③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二中Y表示的物质只在D小肠消化,因此,表示脂肪消化过程曲线是Y。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从图二可看出,D处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有利于消化的特点是:①小肠很长,长约5﹣6米;②小肠的内表面有环行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③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24.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抗衰老有一定帮助,且清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 (1分) (填“叶”或“果实”)比野生型黄瓜更苦。
(2)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苦与不苦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图2的杂交结果可知,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为 (1分)(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杂交过程中,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子二代不仅有苦的,也有不苦的,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1分)。亲代的遗传物质是以 (1分)为桥梁传给后代的。
(3)由D和d分别表示苦味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子一代果实苦的黄瓜基因组成是 。为确定子二代某一株果实苦的黄瓜基因组成,让它与果实不苦的黄瓜杂交,产生足够的后代,若后代全为果实苦的黄瓜,则基因组成为 ;若后代的黄瓜有苦的也有不苦的,则基因组成为 。
(4)蚜虫一般群聚在黄瓜的叶片、茎、花蕾、顶芽等部位,使黄瓜叶片蜷缩、畸形。蚜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 ,生殖方式为 。
(5)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共同控制的。
【答案】(1)叶
(2) 显性 变异 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3) Dd DD Dd
(4) 卵、若虫、成虫 有性生殖
(5)基因和环境
【详解】(1)分析图1可知,栽培型黄瓜的叶比野生型黄瓜的叶苦,野生型黄瓜的果实比栽培型黄瓜更苦。
(2)根据图2杂交实验结果,子一代代:果实苦×果实苦→子二代:果实既有苦的也有不苦的,由此可以判断果实苦为显性性状,果实不苦为隐性性状。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称为变异,子一代果实苦,子二代不仅有苦的,也有不苦的,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亲子间传递基因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
(3)果实苦为显性性状,果实不苦为隐性性状,由亲代:果实苦×果实不苦→子代:全是果实苦,由此判断亲代黄瓜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和dd,子一代果实苦的黄瓜基因组成是Dd。果实苦的黄瓜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果实不苦的黄瓜基因组成是dd,则DD×dd→Dd,后代全是果实苦的黄瓜;Dd×dd→Dd、dd,后代有果实苦的,也有不苦的。因此,若后代全为果实苦的黄瓜,则基因组成为DD;若后代的黄瓜有苦的,也有不苦的,则基因组成为Dd。
(4)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生殖过程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5)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25. “落叶归根”离不开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的变量是 (1分)。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 (1分)(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 ℃(1分)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除该实验探究的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1分)(写出一种即可)。
(5)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产生的物质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有 和 。
【答案】(1)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2) 温度 相同
(3)0
(4)水分、空气(合理即可)
(5) 水 无机盐
【详解】(1)根据“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2)根据题(1)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所以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相同。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0℃条件下落叶基本没有腐烂,说明0℃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故除该实验探究的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水分、空气等。
(5)土壤中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无机盐。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落叶用纱布包裹好,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生物(泰州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生物(泰州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文件包含生物泰州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泰州卷考试版A4docx、生物泰州卷考试版A3docx、生物泰州卷答题卡docx、生物泰州卷答题卡pdf、生物泰州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苏州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生物(苏州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文件包含生物苏州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苏州卷考试版A4docx、生物苏州卷考试版A3docx、生物苏州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生物苏州卷答题卡docx、生物苏州卷答题卡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南京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生物(南京卷)-2024年会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文件包含生物南京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南京卷考试版A4docx、生物南京卷考试版A3docx、生物南京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生物南京卷答题卡docx、生物南京卷答题卡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