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7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8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8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90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93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96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爱莲说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73904/0-171219123598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托物言志,为了起衬托作用,主题思想,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爱莲说 ”即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因世居濂溪,被称为濂溪先生
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颐14岁(虚岁十五岁),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至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疏蒜山漕河,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在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明万历中(1587~1598),周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为烘托,引出爱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不同流合污、不炫耀自己
从体态角度写莲花通达正直,高洁端正
从香气的角度写莲花美名远扬
从风度方面写莲的志洁行廉政、体态端正,让人不敢玩弄
拟人,将莲花人格化,写出莲具有高贵品质,同时也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
作者笔下的这些莲花的特征和人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
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怀,表明自己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远离污浊的官场、喧嚣的尘世,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1.为什么说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它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徐凝
作者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叫衬托。
高洁质朴正直端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全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再读《短文两篇》,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 苏 轼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王昌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唐 李商隐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宋 苏 轼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 李商隐素花别门多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唐 陆龟蒙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唐 郑 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 李 白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
例如 花中四君子:梅花、竹子、兰花、菊花;学校的榕树、小草;教室的黑板、粉笔。其它:蜡烛等。但要注意内在联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牡丹和菊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示范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生长环境,富贵者,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注意朗读节奏,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独爱菊,予独爱莲,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