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提分精练专题(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提分精练专题28不等式(组)应用之几何问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提分精练专题28不等式(组)应用之几何问题(原卷版+解析),共24页。
专题27 不等式(组)应用之几何问题【例题讲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轴,轴,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路线向点运动;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路线向点运动.若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Ⅰ)直接写出三个点的坐标;(Ⅱ)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秒,用含的式子表示运动过程中三角形的面积;(Ⅲ)当三角形的面积的范围小于16时,求运动的时间的范围.【详解】解:(Ⅰ)轴,,,轴,,;(Ⅱ)∵点运动的路径长为,所用时间为7秒;点运动的路径长为,所用时间为秒,∴根据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可知,运动时间的取值范围为,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4秒,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因此,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当时,,则三角形的面积为;②当时,如图,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则三角形的面积为,,,综上,当时,三角形的面积为;当时,三角形的面积为;(Ⅲ)①当时,则,解得,则此时的取值范围为;②当时,则,解得,则此时的取值范围为,综上,当三角形的面积的范围小于16时,或.【综合解答】1.小明同学在计算一个多边形(每个内角小于)的内角和时,由于粗心少算了一个内角,结果得到的总和是,则少算了这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2.在实数范围内规定新运算“△”,其规则是:a△b=2a﹣b,已知不等式x△k≥2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表示,则k的值是_____.3.将长为4,宽为(大于2且小于4)的长方形纸片按如图①所示的方式折叠并压平,剪上一个边长等于长方形宽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长方形按如图②所示的方式折叠并压平,剪下边长等于此时长方形宽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恰为正方形,则操作终止.当时,的值为 ___________.4.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AD=2.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D→C→B的方向运动,点P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A→B→C→D的方向运动,当P,Q两点相遇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设Q点运动的时间为(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APQ为直角三角形时,则相应的的值或取值范围是_________.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m-3,3m+2).(1)若点A在坐标轴上,求m的值:(2)若点A在第二象限内,求m的取值范围.6.如图,“开心”农场准备用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设矩形花园的长为,宽为.(1)当时,求的值;(2)受场地条件的限制,的取值范围为,求的取值范围.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且,满足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1)求,的坐标.(2)若点为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①如图1,当时,与的平分线交于点,求的度数;②如图2,连接,交轴于点.若成立.设动点的坐标为,求的取值范围.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图1摆放,A、C两点的横坐标都是5,BC∥x轴.已知B点坐标为(-3,m),AB交y轴于点D,且AC=BC. (1) 填空:BC=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用m表示点A的坐标为______.(2) 射线BO交直线AC于点Q,若△ABQ的面积为16,试求m的值(3) 如图2,点D在y轴负半轴上,∠BAC的三等分线AP与∠BOD的角平分线OP交于点P,其中∠BAC=3∠BAP=45°.若∠P>2∠B,试求∠BOD的取值范围.9.如图,长方形AOCB的顶点A(m,n)和C(p,q)在坐标轴上,已知和都是方程的解,点B在第一象限内.(1)求点B的坐标(2)将线段AB沿着y轴负半轴方向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到线段EF,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的路线做匀速运动,同时点Q也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的路线做匀速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C时,两动点均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四边形OPCQ的面积为S.①当时,求的值;②若时,求的取值范围.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厘米,E为CD的中点,Q为正方形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动点Q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从A出发沿运动,最终到达点D,若点Q运动时间为秒.(1)当时, 平方厘米;当时, 平方厘米;(2)在点Q的运动路线上,当点Q与点E相距的路程不超过厘米时,求的取值范围;(3)若的面积为平方厘米,直接写出值.11.如图,某农场准备用80米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设矩形花园的长为x米,宽为y米.(1)当y=22时,求x的值;(2)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y的取值范围为16≤y≤26,求x的取值范围.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规定:点关于“的衍生点”,,其中为常数且,如:点(,)关于“的衍生点”,即,即.(1)求点关于“的衍生点” 的坐标;(2)若点关于“的衍生点” ,求点的坐标;(3)若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关于“的衍生点” ,点关于“的衍生点” ,且线段的长度不超过线段长度的一半,请问:是否存在值使得到轴的距离是到轴距离的倍?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专题27 不等式(组)应用之几何问题【例题讲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轴,轴,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路线向点运动;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路线向点运动.若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Ⅰ)直接写出三个点的坐标;(Ⅱ)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秒,用含的式子表示运动过程中三角形的面积;(Ⅲ)当三角形的面积的范围小于16时,求运动的时间的范围.【详解】解:(Ⅰ)轴,,,轴,,;(Ⅱ)∵点运动的路径长为,所用时间为7秒;点运动的路径长为,所用时间为秒,∴根据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可知,运动时间的取值范围为,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4秒,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因此,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当时,,则三角形的面积为;②当时,如图,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则三角形的面积为,,,综上,当时,三角形的面积为;当时,三角形的面积为;(Ⅲ)①当时,则,解得,则此时的取值范围为;②当时,则,解得,则此时的取值范围为,综上,当三角形的面积的范围小于16时,或.【综合解答】1.小明同学在计算一个多边形(每个内角小于)的内角和时,由于粗心少算了一个内角,结果得到的总和是,则少算了这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答案】##度【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是,少计算了一个内角,结果得,则内角和是与的差一定小于180度,并且大于0度.因而可以解方程,多边形的边数n一定是最小的整数值,从而求出多边形的边数,内角和,进而求出少计算的内角.【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依题意有,解得:,则多边形的边数n=14;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则未计算的内角的大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确定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2.在实数范围内规定新运算“△”,其规则是:a△b=2a﹣b,已知不等式x△k≥2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表示,则k的值是_____.【答案】-4【分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到不等式2x﹣k≥2,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k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可以求得k的值.【详解】解:根据图示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x≥﹣1.则2x﹣1≥﹣3∵x△k=2x﹣k≥2,∴2x﹣1≥k+1且2x﹣1≥﹣3,∴k=﹣4.故答案填:﹣4.【点睛】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3.将长为4,宽为(大于2且小于4)的长方形纸片按如图①所示的方式折叠并压平,剪上一个边长等于长方形宽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长方形按如图②所示的方式折叠并压平,剪下边长等于此时长方形宽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恰为正方形,则操作终止.当时,的值为 ___________.【答案】3或【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和第二次操作后,通过列不等式并求解,即可得到的取值范围;第三次操作后,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第一次操作,当剩下的长方形宽为:,长为:时,得: ∴ 当剩下的长方形宽为:,长为:时,得: ∴ ∵ ∴第一次操作,当剩下的长方形宽为:,长为:;第二次操作,当剩下的长方形宽为:,长为:时,得: 解得:∴当剩下的长方形宽为:,长为:时,得: 解得: ∴∵在第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恰为正方形,且∴第三次操作后,当剩下的正方形边长为:时,得:解得: ∵∴符合题意;当剩下的正方形边长为:时,得:解得: ∵∴符合题意;∴的值为:3或故答案为:3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4.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AD=2.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D→C→B的方向运动,点P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A→B→C→D的方向运动,当P,Q两点相遇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设Q点运动的时间为(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APQ为直角三角形时,则相应的的值或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0<≤或x=2.【分析】由题意可得当0<x≤△AQM是直角三角形,当 <x<2时△AQM是锐角三角形,当x=2时,△AQM是直角三角形,当2<x<3时△AQM是钝角三角形.【详解】解:当点P在AB上时,点Q在AD上时,此时△APQ为直角三角形,则0<x≤;当点P在BC上时,点Q在AD上时,此时△APQ为锐角三角形,则<x<2;当点P在C处,此时点Q在D处,此时△APQ为直角三角形,则x=2时;当点P在CD上时,点Q在DC上时,此时△APQ为钝角三角形,则2<x<3.故答案是:0<x≤或x=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和列代数式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还要熟练掌握三角形形状的判断,此题难度一般.二、解答题(共0分)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m-3,3m+2).(1)若点A在坐标轴上,求m的值:(2)若点A在第二象限内,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根据点在x轴上纵坐标为0求解;(2)根据点在第二象限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求解.(1)解:∵点A在x轴上,∴,解得:.(2)∵点A在第二象限内,,解得,.【点睛】此题考查了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各个象限的点的特征,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开心”农场准备用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设矩形花园的长为,宽为.(1)当时,求的值;(2)受场地条件的限制,的取值范围为,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10;(2).【分析】(1)根据等量关系“围栏的长度为50”可以列出代数式,再将a=30代入所列式子中求出b的值;(2)由(1)可得a,b之间的关系式,用含有b的式子表示a,再结合,列出关于b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b的取值范围.(1)解:由题意,得,当时,.解得.(2)解:∵,∴,,∴解这个不等式组,得.答:矩形花园宽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及不等式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得出关系式及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且,满足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1)求,的坐标.(2)若点为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①如图1,当时,与的平分线交于点,求的度数;②如图2,连接,交轴于点.若成立.设动点的坐标为,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2)①45°;②【分析】(1)根据可得,,,,即可求得a、c的值,坐标可求;2)①作PH∥AD,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②连接AB,交y轴于F,根据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S△ABC、S△ABD,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解得,,,则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2)①如图1,作,∵,∴,∵,∴,∵,∴,∴,∵与的平分线交于点,∴,,∴,∵,,∴,,∴; ②连接,交轴于,∵,∴,即,∵,,,∴,过作轴的平行线,作、垂直,交于点、,,,由题意得,,解得,,∵点为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图1摆放,A、C两点的横坐标都是5,BC∥x轴.已知B点坐标为(-3,m),AB交y轴于点D,且AC=BC. (1) 填空:BC=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用m表示点A的坐标为______.(2) 射线BO交直线AC于点Q,若△ABQ的面积为16,试求m的值(3) 如图2,点D在y轴负半轴上,∠BAC的三等分线AP与∠BOD的角平分线OP交于点P,其中∠BAC=3∠BAP=45°.若∠P>2∠B,试求∠BOD的取值范围.【答案】(1)8,32,(5,m+8);(2)m= 或m= (3)40°2(45°-2α)解得,α>20°∴∠BOD>40°∵∠BDM >∠BOD,∴∠B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