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附解析)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六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小题基础天天练30(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六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小题基础天天练29(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七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小题基础天天练32(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七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小题基础天天练33(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七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小题基础天天练34(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七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循环定向集中练7定点7:实用类文本阅读(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七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循环定向集中练7定点7:实用类文本阅读(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一 农业部门因其兼具碳汇和碳源的双重属性在实现碳中和【注】的目标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利用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固碳,每年吸收全球约30%的人为碳源排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引致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年均碳排放总量的25%。如中国土地利用及变化在2014年贡献了约11.51亿吨的碳汇,相当于抵消了当年约9%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而当年中国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则占全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仍占全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总量的40%和60%。这与中国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农业化学品投入过量、农地利用方式转变频繁、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紧密相关。
【注】 碳中和:国家、企业、活动等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
(摘编自林斌《中国农业碳减排政策、
研究现状及展望》)
材料二 农业是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甲烷的农业排放源主要包括:一是稻田长期处于淹水条件下,产甲烷细菌分解土壤中活性有机物质,产生甲烷,进而排放到大气中。稻田淹水时间越长、投入的新鲜有机物料越多,甲烷排放则越多。二是动物(主要是反刍动物)采食饲料后在消化道中经特殊微生物发酵会产生甲烷,然后通过打嗝和肠道排放到大气中。三是畜禽粪便在贮存和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甲烷。
农田土壤是最大的氧化亚氮释放源。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是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过程的中间产物。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可提高硝化和反硝化率,进而增加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同时,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还与灌溉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淹水稻田在中期落干会大大刺激氧化亚氮的排放。与土壤类似,粪便贮存和管理过程中其所含的氮也会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产生氧化亚氮。
除上述直接排放,农业生产还有一些“隐藏”的排放。农作物种植过程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等,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温室气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的生产、养殖场日常水电消耗等也会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
(摘编自程琨《农业与碳中和》)
材料三 常见的生物质废弃物主要是生物体死亡、收获、加工利用后残余的生物质。生物质废弃物可能存在各种有害物质,所以农业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应基于农业固碳减排和环境健康风险的双重考量。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炭化工艺技术符合有机质转变以及去除有害物质环境风险的要求。它的基本原理是在限氧或无氧条件下,生物质在250~750℃发生热化学反应,生物质中碳化合物发生热解反应,通过固液气分离而产生生物质炭、木醋液和可燃气。
生物质热解炭化工艺的核心是实现生物质中有机碳和养分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其中,产生的可燃气可作为能源用于生物质原料的烘干和热解炭化系统热源,剩余能量可代替化石燃料用于外部能源供给。经过冷凝获得的液体产物即木醋液是一种兼具药和肥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根施和叶面喷施稀释后的木醋液,可促生、抑病和增产。生物质热解炭化的主要产物是生物质炭,一种富含稳定有机质并包含矿质养分的固体炭质。它能产生有益效果,源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在高温无氧条件下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中有机质发生崩解和炭化,但大部分物理结构被保留,形成了疏松多孔性的特征。炭质稳定、多孔疏松特性、环境友好是生物质炭的主要特征。
(摘编自卞荣军《生物质废弃物
处理与农业碳中和》)
1.下列有关“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炭化原理与产物应用途径”的图解中,最符合材料三的一项是( )
2.“碳足迹”是指某个产品或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请结合材料,以水稻为例,简要说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碳足迹有哪些。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北斗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中文简称。“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自古以来,人类就非常崇拜日月星辰,华夏祖先对于北斗星更是有着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指极星(即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两颗星,通过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可找到北极星),更是功能神奇,因为找到了北斗星,就可以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中找到永远在正北方向的北极星,也就实现了定向导航。所以,将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渊源,让人浮想联翩。
(摘编自曹冲、王立、来春丽
《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叫“北斗”?》)
材料二 我国自古以北斗为极重要之星座。《史记·天官书》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南宋王应麟引《春秋运斗枢》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摇光即招摇也。”2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北斗七星终年在地平线上,常明不隐,终年照耀于地平线上,自足引起深刻之注意。
(摘编自《竺可桢文集·二十八宿
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材料三 北斗七星为什么会指北呢?其实它不是总指北,只有“勺子”头的两颗星(天枢、天璇)连线是总指向北极星(见下图)。北斗七星每天都会围绕北天极转360°,这叫“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因此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内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所谓“北”的方向来自地球的北极点,而这个地理北极点在天空中的反映就是北天极(也就是现在北极星的位置)。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内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的运动,所有的天体似乎都在围绕北天极旋转。而北斗星在北半球中纬度以上地区是不会沉到地平线以下的,属于“拱极星座”(指天极附近的星座,这些星座在视觉上都像是围绕天极运行,在高纬度地区,这些星座都不没入或都不升出地平面)的一部分,因此只能说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大致是北,但不能说“北斗星总是指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极星的方向才是正北方”。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3.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B.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沈约《夜夜曲》)
C.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D.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夏民族自古对北斗星非常崇拜,认为它常现不隐,运行于天空中央,可主宰四方地域。
B.北斗星是最好的指北针,从北斗星的天枢、天璇和北极星的相对位置,可找到正北方向。
C.中国古代人民由北斗斗柄位置变化确定季节,由“斗转星移”的规律区分阴阳调节五行。
D.在地球上观测,会看到北斗星并不没入或升出地平面,它们只围绕北极星做360°旋转。
5.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循环定向集中练7
1.B 结合“它的基本原理是在限氧或无氧条件下”可知,在热解碳化窑加热过程中不需要充足氧气,排除C、D;结合“可燃气可作为能源用于生物质原料的烘干和热解炭化系统热源,剩余能量可代替化石燃料用于外部能源供给。……木醋液,可促生、抑病和增产……生物质炭,一种富含稳定有机质并包含矿质养分的固体炭质。它能产生有益效果,源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在高温无氧条件下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中有机质发生崩解和炭化”分析,可燃气的作用是供热供暖、并网发电等;木醋液的作用是叶面调理剂、天然杀菌剂等;生物质炭对应作用是炭基肥料、环境材料等,排除A。故选B。
2.答案:(1)直接排放:①稻田在淹水条件下,土壤中活性有机物质被分解而产生的甲烷的排放。②稻田土壤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亚氮的排放。③稻田中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增加的氧化亚氮的排放。④淹水稻田在中期落干刺激氧化亚氮的排放。
(2)间接(“隐藏”)排放: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A 从材料“北斗七星为什么会指北呢?其实它不是总指北……”可知,材料三分析了北斗星指向北的原因和特征。“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辉照射到牛、斗二星”,描述了此地有奇珍异宝,没有体现材料三相关内容,A符合题意;“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是说“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描述了北斗星方位的变化,印证了材料三的“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内可以指向任意方向”,排除B;“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是说“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描述了北斗星方位的变化,印证了材料三的“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内可以指向任意方向”,排除C;“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是说“乘船夜航迷失方向而不辨东西南北,在看到了北斗星和北极星后才醒悟”,讲述了古人借助北斗辨别方向的事例,印证了材料三阐述的北斗星常年指向北的特征,排除D。故选A。
4.B “可找到正北方向”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极星的方向才是正北方’”。
5.答案:既指明了“北斗”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渊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一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循环定向集中练1定点1:论述类阅读(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二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小题基础天天练7(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二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循环定向集中练2定点2:小说阅读(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