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75517/0-17121972077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75517/0-17121972077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75517/0-17121972078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75517/1-17121972149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75517/1-17121972150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75517/1-17121972150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文件包含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原卷版docx、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7小题 21分)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C错误;
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2. 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 )
A. 镜中“路”
B. 墙上“兔”
C. 水中“塔”
D. 空中“桥”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镜中“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墙上“兔”属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塔”是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桥”是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B. 乙图中,雾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 丙图中,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 丁图中,雪是升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雪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
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5. 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左盘,砝码应放在天平右盘,故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的密度
,
故B正确,符合题意;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不变,重力变为原来的,故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6. 小红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红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小红想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现象,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碗中没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硬币射出的光线刚好被碗挡住;碗中加水后,硬币射出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了硬币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
(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1)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
(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
可见ABD错误、C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分)
8. 根据生活实际,填上合适的单位符号,一位初二同学的身高是1.60______,质量是49______,他步行时的速度大约是4______。
【答案】 ①. m ②. kg ③. km/h
【解析】
【详解】[1]一位初二同学的身高是160cm=1.60m。
[2]初二同学的质量大约是49kg。
[3]他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步行时的速度大约是4km/h。
9. 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编钟使其发生_____而产生声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下同)一定不同;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答案】 ①. 振动 ②. 音调 ③. 响度
【解析】
【详解】[1]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
[2]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3]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10. 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烧开水时,水沸腾后在壶嘴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玻璃片上有水滴,且玻璃片的温度会升高,这是因为壶嘴喷出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___热。
【答案】 ① 汽化 ②. 液化 ③. 放
【解析】
【详解】[1]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
[2][3]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这时在管口放置一玻璃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片上,玻璃片的温度将升高,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11. 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________。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可逆的 ③. 镜面反射
【解析】
【详解】[1][2]某同学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大小和该同学大小相等,当该同学走进平面镜时,该同学本身大小不变,所以该同学的像大小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镜面反射。
12. 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适当的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答案】 ①. ② ②. 左 ③. 减少
【解析】
【详解】[1]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的范围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选② 。
[2][3]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应使得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左移动(增大像距),同时适当的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减小物距),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13. 市场上出售的某品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调和油的密度为0.9g/cm3,瓶中油的体积为______m3,质量为______kg,油用去一半后,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
【答案】 ①. ②. 4.5 ③. 0.9×103
【解析】
【详解】[1]调和油的密度
调和油体积
所以调和油的体积5×10-3m3。
[2]由得调和油的质量
质量为4.5kg。
[3]调和油用去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半,油的密度不变,还是0.9×103kg/m3。
14. 利用天平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向______边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左盘放入体积为30cm3的待测物体A,在右盘放入体积为10cm3的铁块B,此时指针向左偏,应向右移动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g/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答案】 ①. 右 ②. 游码 ③. 2.7
【解析】
【详解】[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向左偏,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像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
[3]铁块B的质量
mB=ρ铁V铁=7.9g/cm3×10cm3=79g
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
mA=mB+m示=79g+2g=81g
则物体A的密度
ρA==2.7g/cm3
三、作图题(共3小题 7分)
15.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 )
【答案】
【解析】
【详解】图中已经过反射点垂直界面画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6. 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先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7. 作图题如图甲为一辆轿车的俯视图,O点为司机眼睛位置,司机通过后视镜MN(看作平面镜)看到车尾S点,简化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看到S点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先延长MN,然后作S点关于MN的对称点S’,然后连接OS’即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再连接S点和反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并标出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8分)
18. 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整相关的实验内容: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
(3)如图丙所示,秒表读数是_____s。
【答案】 ①. 0.1 ②. 2.30 ③. 37.4 ④. 热胀冷缩性质 ⑤. 缩口 ⑥. 281.9
【解析】
【详解】(1)[1][2]如图所示,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木块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7.30cm﹣5.00cm=2.30cm
(2)[3][4][5]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4℃;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缩口。
(3)[6]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1.9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9s,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41.9s=281.9s。
1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刚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蜡烛火焰的尖部晃动到A点,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5)若在图乙中,将蜡烛放在48cm刻度处,请描述蜡烛通过透镜所成像的特点_____。
【答案】 ①. 10.0 ②. 放大 ③. 75 ④. 右 ⑤. 左 ⑥.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由图乙可知u=15cm,已知f=10.0cm,则
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