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共8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座号和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卷共8页,两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读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图1),完成1~2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2.人类最终可以确证地球形状,得益于
    A.农耕文明的进步B.人类智力的提高
    C.地球环境的变化D.航天事业的发展
    小明学习了地球运动的课程后,在地球仪上标注了a、b、c、d四个点,用手电简的光照射在地球仪上,并按照地球运动方向转动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运动,观察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2,完成3~5题。
    3.图中实验可以演示
    A.四季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更替D.五带的划分
    4.当地球仪与手电筒位置如图所示时,图中四点即将进入黑夜的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5.小明转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是
    A.B.
    C.D.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李刚同学绘制了一幅学校平面图(图3)。读图,完成6~8题。
    6.地理老师看到这幅平面图后,给李刚指出一个问题,该问题是
    A.比例尺不合理B.指向标错误C.缺少图例和注记D.缺少经纬度
    7.若测得食堂与国际部图上相距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A.360米B.320米C.300米D.260米
    8.下列关于图中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堂位于学校东侧B.国际部位于学校西南侧
    C.主席台位于操场西侧D.小学部位于初中部的东侧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引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读“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图4),完成9~11题。
    9.“鹦鹉螺”号从印度洋向西前往大西洋需经过
    A.德雷克海峡B.白令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10.据“鹦鹉螺”号航行线路图可以看出
    A.太平洋横跨东西半球B.欧洲跨经度最广
    C.世界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北冰洋位于中纬度
    11.“鹦鹉螺”号航行经过的①海域火山地震频发,原因是其位于
    A.板块张裂处B.板块内部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地带D.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的小红一家准备2024年3月9日至12日前往云南省昆明市旅游,小红根据9日至12日昆明市的天气预报绘制了天气变化简图(图5)。读图,完成12~13题。
    12.2024年3月9日至12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9日B.10日C.11日D.12日
    13.12日的天气状况是
    A.晴空万里B.狂风暴雨C.春雨绵绵D.四季如春
    在“我的家乡最美丽”地理云交流活动中,来自不同地区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世界局部气候分布图(图6)和家乡气候资料图(图7)来介绍自己的家乡。读图,完成14~16题。
    14.甲同学说:“我的家乡植被终年常绿,且全年降水都很丰富”,该同学的家乡可能位于图中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5.乙同学认为自己的家乡气温年较差最大,该同学所处地区可能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6.丙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③地,其降水类型为
    A.夏季多雨型B.冬季多雨型C.全年多雨型D.全年少雨型
    北极狐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耳朵却非常娇小,可以有效减少散热。读北极狐分布图(图8),完成17~18题。
    17.北极狐生长地主要分布在
    A.热带地区B.亚欧大陆北部C.南回归线以南D.高纬度地区
    18.北极狐的身体和尾巴较长,耳朵却娇小,原因是其生长地区的气候
    A.全年高温B.较为寒冷C.炎热干燥D.温和多雨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过去三年中,俄罗斯比正常情况下多流失了约200万人口。读2000-2020年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图9),完成19~20题。
    19.图中折线反映出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人口整体呈现负增长B.人口总量持续增加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减小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增大
    20.缓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措施有
    ①出台鼓励生育补贴政策②提高教育费用
    ③提倡晚婚晚育④提供幼儿免费医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北京时间2023年3月22日17时0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3星、04星、05星和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图10和图11分别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接近(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3分)
    (2)太原位于西昌的_______方向;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卫星发射中心。(2分)
    (3)火箭发射当天,地球公转至_______(填圈码)——_______(填圈码)之间,此时最接近的节气为_______。(3分)
    (4)在纽约的小东凌晨5点多观看了火箭发射升空的直播,导致北京和纽约产生时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1分)
    22.暑假期间,地理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我国东南部某地研学旅行。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2),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该地东南部地形以_______为主;甲聚落的海拔高度在_______米到_______米之间。(3分)
    (2)研学小队前进路线AB段经过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该地在这个时节容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多种自然灾害。(1分)
    (3)为了登上1217米的主峰,老师设计了“休闲步道”和“挑战步道”两条线路,同学们想选择“挑战步道”,则应选择_______(填“①”或“②”)线路,理由是_______。(2分)
    (4)该景区甲、乙、丙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_______分布。(1分)
    23.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率领探险队乘坐“邓肯号”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邓肯号”航行路线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6分)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从苏格兰格拉斯哥港口启程,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A_______(填大洲)正值_______(填“寒”或“暖”)季。(3分)
    (2)“邓肯号”此次航行主要经过五带中的_______带、热带和南温带。(1分)
    (3)该探险队从苏格兰格拉斯哥港口出发,期间经过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填圈码),绕行地球一周最终回到了苏格兰,再次印证了地球是个_______(填地球形状)。(2分)
    24.【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气候。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两地景观图(图14),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与民居:①地的民居墙体较_______(填“厚”或“薄”),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反映了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2分)
    (2)气候与服饰:②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居民常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主要是为了_______。(1分)
    (3)气候与农业:葡萄喜光,不耐寒,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③地的葡萄产业十分发达,葡萄酒闻名世界,是因为当地属于_______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条件,满足了葡萄的生长需求。(1分)
    探究二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4)将下列备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处。(3分)
    A.两极冰川融化B.淹没沿海低地平原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5)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有助于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任答一点,1分)
    河南息县初中七年级2023一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D 3.C 4.B 5.D 6.C 7.C 8.C 9.C 10.A
    11.D 12.B 13.C 14.A 15.D 16.B 17.D 18.B 19.A 20.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40°N 100°E 中
    (2)东北 文昌 (3)④ ① 春分 (4)地球自转
    22.(1)山地 650 750 (2)山谷
    (3)② ②线路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具有挑战性
    (4)交通线(道路)
    23.(1)北 南极洲 寒 (2)北温 (3)① 球体
    24.(1)薄 大
    (2)防晒和防风沙(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点)
    (3)地中海 (4)①C ②A ③B
    (5)绿色低碳出行;乘坐公交车;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随手关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点)

    相关试卷

    河南省开封市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市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1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例题引领+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1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例题引领+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