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10物质的微粒性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广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10物质的微粒性,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广州·二模)如图所示,当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碱少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2.(2023·广东广州·二模)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酚酞由右至左依次变红B.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C.该实验优点是节约药品D.实验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
3.(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B.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荷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4.(2023·广东广州·二模)如图所示是用电热水壶烧水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壶手柄为热塑性塑料B.水沸腾后,水分子的体积增大有水蒸气冒出
C.煮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水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清除
5.(2023·广东广州·一模)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数目增多
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6.(2023·广东广州·一模)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对此现象从微观角度描述,正确的是
A.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B.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种类发生变化D.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7.(2022·广东广州·一模)航天员饮用的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相比,具有水溶性强、密度高、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的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8.(2022·广东广州·二模)能够用扇闻法在瓶口检验气体气味的原因是
A.分子总在不断运动B.分子能够进一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
9.(2022·广东广州·二模)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B.石墨烯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C.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碳原子大小不同
D.等质量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所含原子数不相同
10.(2022·广东广州·二模)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粵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D.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1.(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说明汞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12.(2022·广东广州·二模)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将煤炭(主要成分是碳)经下图的工艺处理可制得气体燃料C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化炉内发生了置换反应B.汽化炉内反应生成的CO、H2分子个数比为1:1
C.冷却器内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将煤炭粉碎再投入汽化炉内,可以使反应更充分
13.(2022·广东广州·一模)下列选项中,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O元素
B.模型与推理:碱中含有OH-,所以Cr(OH)SO4是碱类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2021·广东广州·二模)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发生化学变化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花气洗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15.(2021·广东广州·一模)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分子很小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6.(2021·广东广州·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碱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属离子不同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增大
C.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消失了
D.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17.(2021·广东佛山·一模)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煮面时,会闻到香味而且纸锅不会被烧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降低了纸锅着火点
B.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
C.闻到香味是因为微粒不断运动
D.煮面时氧气能帮助可燃物燃烧,说明氧气可作为燃料
18.(2021·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19.(2021·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0.(2021·广东广州·二模)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21.(2021·广东广州·二模)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2.(2021·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事实: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微观解释: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事实: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微观解释: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C.事实: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微观解释: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的更多
D.事实: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微观解释: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只由一种分子构成
B
乙醇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体温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汞原子体积增大
D
夏天晾干衣服比较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现 象 或 事 实
解 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二氧化碳不能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装置内的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压强减小,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故A正确;
B、该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不变,故B错误;
C、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气体分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
D、分子本身大小不可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酚酞由左至右依次变红,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浓盐酸显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C、该实验使用的药品少且是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的,所以其优点是节约和环保,正确;
D、该实验不能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若酚酞的运动速度较慢也能类似的现象,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A正确;
B、荷香四溢,是因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香,故选项B正确;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C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是因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水壶手柄为热固性塑料,不是热塑性塑料,错误;
B、水沸腾后,水分子间间隙增大,体积不变,有水蒸气冒出,错误;
C、煮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水的热(内)能 ,错误;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可用食醋清除,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分子分成了氧原子、氢分子变为氢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距增大,而分子数目没有增多,符合题意;
C、教室内消毒后,是因为消毒水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使人们闻到消毒水的气味,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分子不同,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是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增多,从微观上看,是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此选项正确;
B.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是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增多,从微观上看,是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此选项错误;
C.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种类不变,此选项错误;
D.分子大小是不变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分子在不断运动,则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该选项不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隔,则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也有间隔,该选项不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不正确;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不同,所以具有与普通水不同的作用,该选项正确,
故选D。
8.A
【详解】能够用扇闻法在瓶口检验气体气味的原因是分子总在不断运动,具有气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气味,故选A。
9.A
【详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选项正确;
B、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即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单质都具有可燃性,所以石墨烯能在氧气中燃烧,选项错误;
C、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都有碳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其性质相同,所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碳原子的大小相同,选项错误;
D、同种原子,其性质相同,则等质量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所含原子数相同,选项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裁剪过程只是纸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正确;
B、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故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纯碱溶液是碳酸钠溶于水形成的,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植物纤维本质是糖类,是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A说法不正确;
B、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说法正确;
C、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而不是微粒,因为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如水分子有10个质子,氖原子有10个质子,水是含有两种元素的,C说法不正确;
D、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C
【分析】气化炉内炭和水在1500℃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碳和水在1500℃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汽化炉内反应生成的CO、H2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冷却器内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投入汽化炉中的煤炭粉碎能增加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A、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碱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Cr(OH)SO4中的阴离子不全部是 OH-,还有,属于盐类, 故选项说法错误;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品红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外,还需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14.D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烈火焚烧”时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尽是沙中浪底来”,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以单质存在,且其密度较大,故可以浪里淘金,不符合题意;
C、“百炼钢”,即炼铁时反复对铁加热捶打,已达到其中的碳不断被空气氧化而降低其碳含量的目的,使得最后材质变为钢材,不符合题意;
D、“花气洗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不是分子体积变大,符合题意。
故选D。
15.A
【详解】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6.C
【详解】A、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碱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碱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属离子不同,说法正确;
B、物质的热胀冷缩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增大,说法正确;
C、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扩散到水中,蔗糖并没有消失,说法错误;
D、相同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说法正确。
答案:C。
17.C
【详解】A、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降低了纸锅的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A错误。
B、纸锅一侧隔绝氧气,但是另外一侧没有隔绝氧气,不能燃烧不是因为隔绝氧气,B错误。
C、微粒是不断运动的,闻到香味是因为微粒不断运动,C正确。
D、煮面时氧气能帮助可燃物燃烧,说明氧气可作为助燃剂,D错误。
故选:C。
18.C
【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A正确;
B、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乙醇溶液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正确;
C、体温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距变大,C错误;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夏天晾干衣服比较快,D正确。
故选C。
19.C
【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含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是混合物,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C、氢气球在高空,气体分子间距变大,气球变膨胀,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由固体二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间距变大,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A
【详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大小改变,故A说法不正确;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正确;
C、氧气可供人呼吸,二氧化碳不能,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故C说法正确;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构成物质的分子改变,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说法正确。故选A。
21.B
【详解】A、梅花扑鼻香自来,关键字在香自来这三个字,这也很容易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性质,故A这种说法正确
B、篮球的体积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之所以能给向其中充气,是说明了分子之间的距离被压缩了,也就是间隔变小了,并不是说分子的大小被改变了,分子的大小一般是不会变的,故B这种说法错误
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从而导致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这里的结构不同就是指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这种说法正确
D、和C选项相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也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这里的结构是指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D这种说法正确
故选B
22.B
【详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
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的更快,而不是更多,错误;
D、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是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原子本身没有变化,错误。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10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微粒构成物质---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29页。
这是一份微粒构成物质---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