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1 主观题之史料价值类课件PPT
展开史料价值类主观题是直接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行考查的一类题目。考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史学常识:首先,明确史料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按史料价值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其次,学会史料真伪的甄别方法,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优先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第三,明确史料实证过程,尽可能地搜集获取多种史料、多角度史料;在辨析考证史料价值时要注意价值分析、对比鉴别、去伪存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对题干所给的史料进行史料类型和史料价值的判定;其次,具体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对研究哪一领域有价值;最后,对所给史料的史料价值和优缺点做总结概述。
1.(2022·北京东城区一模)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上图为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的情景。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摘编自东汉农学家崔寔《政论》(1)对比分析“东汉画像石”与崔寔《政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8分)
答案 信息:政策角度:两汉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改进推广耕作技术。空间角度:两汉时期先进的农耕技术由中原地区推广到南方(淮河流域)和东北(辽河流域)。经营角度:画像石中心为农夫驱牛犁地,少年在身后提篮播种,女子弯腰挥锄劳作,老妇挑担送饭到田头,反映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艺术角度:墓室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画面生动形象,主次分明,体现了其乐融融的农家田园生活,极具艺术价值。(其他言之成理即可。)例如:两汉时期,有多种农耕方法,有二牛一人,也有二牛多人,反映了农耕方式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2)指出上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价值。(8分)
答案 史料类型: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分析价值:墓室画像石属于实物史料,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文物,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情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崔寔是东汉农学家,是当时人记载当时事,文献史料又是重要的史料载体,对研究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信度高。按照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两则史料相互印证、相互弥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特点。
2.(2023·泉州五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59 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 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有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世风貌。——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与说明。
答案 《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描绘苏州的繁华景象,是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图像史料(实物史料)。该画作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如答:消费水平、长途贩运、金融、江南人口快速增长等也可酌情给分)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有意史料),其描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地看待其史料价值;研究该时期苏州的社会发展史时,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坚持多重论据法。
3.(2023·日照高三联考)(1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江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迎来了发展的新天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好的回忆材料一 在“一五”计划期间,九江市新建了电力、纺织、机械、造船、建材、食品等一批企业,至1957年,全市工业企业数已达812个,其间工业企业户数净增673户,增加4.8倍,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40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749个,公私合营工业企业23个。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06亿元,增长1.5倍,年平均递增20.2%。“二五”期间,九江市先后创办了长江化工厂、九江船厂、九江食品厂等一大批轻纺、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通过新中国初期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九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汪红梅《建国初期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风习变迁的影响——以九江为例》
材料二 九江居民区西园在新中国成立后,柳氏宗祠成为这一带居民的活动中心,每逢周一、三、五居民小组就集中在这里学习、读报、讲时事、教唱歌曲,这里还办“扫盲识字班”,识字上千者颁发“扫盲证”,先进人物还到市文化宫开会。一到该唱歌的晚上,妇女儿童都聚集到这里,由“九师”派的学生教唱,非常热闹。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大量需要劳动力,为尽快把妇女从锅灶台边解放出来,于是加紧认字班管理,一批又一批妇女通过扫盲走进了工厂、商店、菜市场、饮食服务行业。一些当年从“柳氏宗祠”扫盲后参加社会活动的妇女们都已70左右高龄,每每谈到,当时在祠堂内扫盲、唱歌都能勾起老人们美好的回忆。——政协浔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百年西园·九江》2005年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哪些历史现象?(用历史术语概括表述。)(10分)
答案 材料一:我国实施五年计划,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就突出。材料二:实行扫盲教育;妇女解放,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习俗变迁。
(2)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说明这类史料的史学研究价值。(6分)
答案 类型:地方志(方志)。研究价值:地方志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和研究该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自然地理风貌的重要依据;折射某一地区和时代的社会变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反映的社会内容丰富,可以与正史互补、互证。
4.(2023·沈阳一模)(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
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受访者: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4岁时父母被送去古拉格劳改营。访谈内容:斯大林统治下的生活在精神上更为富足——我们过得更为安宁、愉快。我们相信,如果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我们认为,正在建造的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温饱,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6分)
受访者: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1918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访谈内容:1931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和1930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 000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答案 生活情况: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感受到了精神的富足(或答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原因:斯大林执政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维护了苏联的国家安全,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生活环境。生活情况: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感受到了疾病、饥饿与死亡对人们生命的威胁,生活困苦。原因: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人们生活;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计划经济体制执行僵化,脱离实际,造成了粮食危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4分)
答案 启示: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2 主观题之评价评述类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2 主观题之评价评述类课件PPT,共18页。
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3 主观题之主题观点类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3 主观题之主题观点类课件PPT,共20页。
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4 主观题之提纲报告类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题型专练 训练14 主观题之提纲报告类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材料二探究主题,材料三学习主题,材料一,材料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