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5月全线动工的平陆运河是广西内河水运规划中的一条出海通道,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从横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岭,经灵山县陆屋镇入钦江南下至钦州出海,全长约135公里,总投资约700多亿元,建成后可双向通行3000吨级船舶,南宁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1公里,比经广东出海缩短560多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京杭大运河相比,平陆运河( )
A. 修建难度更大B. 长度更长
C. 航运价值更高D. 走向与京杭大运河不一致
2. 广西修建平陆运河的原因有( )
①修建运河成本低②缩短南宁等城市的出海距离③内河航运运量小价格低
④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⑤促进民族团结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推动西部大开发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④⑤⑥C. ②④⑥D. ②④⑤⑥
3. 右图为区域内一在建大浦高速特大桥,但桥下并无河流,可能的原因是( )
A. 为在建的平陆运河预留通道B. 大桥穿越地质条件差的喀斯特地貌区
C. 为野生动物的迁徙预留通道D. 防止公路被流水侵蚀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广西的山地数量多,运河在修建的时候,要克服地形地势对它的影响还要考虑复杂的地质情况,材料中提到跨越分水岭及总投资700多亿元也可说明修建难度大。京杭大运河虽然较长,但大多修建在东部地形平坦区域,修建难度相对较小,故A正确。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运河,B错。京杭大运河航运量仅次于长江,航运价值更高,C错。根据图中平陆运河的走向可以看出与京杭大运河走向大致一致即南北走向,D错误。故答案选A。
【2题详解】
修建平陆运河成本并不低,材料中提到全长135公里,总投资700多亿元,可知单位里程造价大于5亿每公里,①错。材料中提到南宁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1公里,比经广东出海缩短560多公里,可知②正确。河(水)运运量较大,③错。运河(交通线)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④正确。广西少数民族多,运河的修建可以促进民族团结,⑤正确。运河的修建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推动西部大开发,⑥正确。②④⑤⑥组合正确,故答案选D。
【3题详解】
图中并不能反应大桥所在地地质条件差,且特大桥一般是为了避开大江大河等,结合图中在建的平陆运河可知,高速公路修建时要提前为运河预留通道,故B错误,A正确。为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一般不会修建特大桥,C错误。右图中并无河流,且地势较为平坦,故修建大桥并不是为了防止公路被流水侵蚀,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一般从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对社会稳定等方面来分析。如: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区域内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有关区域内四条山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行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 贺兰山是荒漠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C. 祁连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D. 秦岭是南北方的分界线
5. 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粮库所在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 ①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
C. 夏至日③地昼长比②地长D. ④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6. ①②③④四地粮库最不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4. A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太行山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太行山以西的山西省也是季风区,A错。贺兰山是荒漠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还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等,B正确。祁连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C正确。秦岭是南北方的分界线,D正确。根据题意,BCD均正确,不正确的选A。
【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②③④粮库均处于青藏高原以东,太行山雪峰山以西,是地势第二阶梯,A选项正确。④粮库处于秦岭淮河以南,为我国南方地区,其水热条件和资源条件更为丰富,故其环境承载力应更大,B选项错误。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③纬度较低,白昼短,C选项错误。④地位于秦岭以南,从其经纬度位置来看,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气较多,其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少,D选项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①②③地均位于北方地区,温度相对较低,降水较少,④地位于四川盆地,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不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D对,ABC错故选D。
【点睛】国家粮食仓库选址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选址应具备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通行。地形地势需高于周边地区,地基坚硬且稳定,能抵御自然灾害。
安全性。选址周围不宜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并需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要求。同时,应远离居民区和工厂等公共设施,以减少人为破坏和盗窃风险。
交通便利性。粮食仓库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粮食的运输和配送。
环境条件。选址地需要干燥、通风、防潮,且周围无蚊虫等害虫。
长期稳定性。选址需要考虑长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包括土壤的稳定性和地下水位的高低。
规划与设施。规划时应合理划分储存场地和入口通道,确保货物运输便捷,同时便于储藏物资的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和提高保存效果。
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B. 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C. 加大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吸引D. 促进民族团结,完善区域铁路网
8. 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促进人口向外流动B. 促进人口向内流动
C 带动社会经济发展D.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9. 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南部高原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B. 西南部高原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
C. 沿海平原为热带沙漠,高温干燥D. 西南部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答案】7. B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图示区域铁路大部分连接内陆矿区和沿海港口,因此图示区域铁路建设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而不是加强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铁路只在本国内修建)、加大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吸引、促进民族团结,完善区域铁路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C正确;促进人口向外或者向内流动是铁路建成通车后带来的影响,AB错误;铁路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利,A错误。读图可知,沿海平原也有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B错误。沿海为热带草原气候,C错误。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地区,气候湿热,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更适合人类居住,D正确,故选D。
【点睛】热带地区,低海拔地区湿热的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如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是亚马孙平原。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中亚五国地形图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且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是( )
A. 土库曼斯坦B. 哈萨克斯坦C. 吉尔吉斯斯坦D. 塔吉克斯坦
11. 图中R1和R2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雨水补给B. 地下水补给C. 冰雪融水补给D. 湖泊水补给
12. 图中R1和R2两河流域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影响是( )
A.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向湖心后退
B. 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C.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D.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答案】10. D 11. C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国的人口密度土库曼斯坦为12.6人/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为7.0人/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为33.7人/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为69.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塔吉克斯坦且与中国接壤,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1题详解】
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源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冰雪融水补给(图4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山地海拔较高),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2题详解】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向湖心后退,A正确;化肥难以到达湖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B错误;该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状况不明显,C错误;围湖造田是淡水湖区的问题,D错误。故选A。
【点睛】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
A. 甲B. 乙C. 丙D. 丁
14. 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原因可能是( )
A. 1~3月沿岸洋流向岸搬运能力强
B. 1~3月流域内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 1~3月飓风、风暴潮少发,波浪向岸搬运能力弱
D. 1~3月为当地雨季,侵蚀作用强,含锆重砂矿物多
15. 图示区域海洋洋流流向及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北向南流,暖流B. 自南向北流,寒流
C. 自南向北流,暖流D. 自北向南流,寒流
【答案】13. C 14. D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而丙地有太古宙侵入岩(火成岩),太古宙属前寒武纪,且丙处临近河流,河流把矿物质搬运到下游沉积,同时,受海潮海浪作用,矿物质在河流入海口附近沿海岸沉积,故正确答案选C。
【14题详解】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3月为南半球夏季,即湿季,降水较多,侵蚀作用强,含锆重砂矿物多,高潮时受海潮海浪的影响大量沉积,故D正确;洋流全年相对稳定,搬运能力季节变化小,而且也不是向岸搬运,故A错误;1~3月为湿季,流域内植被比较茂盛,B错;1~3月区域内飓风、风暴潮多发,C错。故选D。
【15题详解】
图示海域为南印度洋,洋流呈现逆时针环流,大洋西岸即大陆东岸洋流为自北向南的暖流,名称为莫桑比克暖流,A正确。故选A。
【点睛】①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②南半球洋流环流模式只存在中低纬度,呈现逆时针环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破碎,喀斯特地貌广布,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下图为贵州省简图。
(1)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2)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环流的角度,说明图中西南季风的成因。
(3)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兴义、都匀与毕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4)请从气候及地形地势角度,分析贵州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原因。
【答案】(1)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广布;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湿热,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
(2)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季风。
(3)兴义、都匀年降水量大于毕节;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印度洋及太平洋吹来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量大;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量少。
(4)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且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所以贵州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解析】
【分析】本题以贵州省地理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断、石漠化、水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贵州省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容易发生溶解和侵蚀,导致地表岩石逐渐被破坏,这种地质特点使得贵州省的土壤层较薄,土壤贫瘠,植被难以生长,从而导致石漠化的产生;贵州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地表水循环活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雨水在降落过程中,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和溶质,对地表岩石进行冲刷和溶蚀,加速了石漠化的进程。
【小问2详解】
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增多,陆地因为比热容小,升温迅速,形成热低压;而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形成相对的高压。这种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导致了空气流动,形成风。因此,风从高压的海洋吹向低压的陆地,形成了夏季的风向。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看,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夏季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北移。当这些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时,它们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气流在移动过程中会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因此,东南信风在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后,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逐渐偏转为西南风,即形成了西南季风。
【小问3详解】
兴义和都匀位于从印度洋及太平洋吹来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这两地的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夏季时,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当这些季风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时,气流被迫上升,导致水汽凝结并释放大量潜热,形成降水。因此,兴义和都匀的降水量相对较大。毕节位于这些季风的背风坡,在背风坡,气流经过山脉的阻挡和抬升后,水汽已经大量凝结并降落在迎风坡,到达背风坡时,气流相对干燥,降水量明显减少。此外,毕节还受到雨影效应的影响,即山脉阻挡了来自季风的水汽,使得背风坡地区的降水减少。
【小问4详解】
从气候角度来看,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类型使得贵州省降水充沛,尤其是夏季时,降水量更为显著。丰富的降水为贵州省的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量,使得河流流量大,进而为水力发电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此外,亚热带季风气候还使得贵州省的降水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水力资源的持续利用。从地形地势角度来看,贵州省地势崎岖,山地众多,境内有大量的河流流经。这些河流在流经山区时,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变化,形成了较大的落差。这种地形地势特点使得贵州省的河流具有较大的水能潜力。当水流经过这些落差较大的区域时,能够产生较大的动能,进而转化为水力发电所需的能量。所以贵州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17.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简图及S市和M市的气候资料图。
(1)描述智利地理位置特征。
(2)比较S市和M市气温及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3年,浙江嘉兴水果市场进口车厘子市场销售量达3.15万吨,随着冬季的到来,大批品质好、口感佳的车厘子正源源不断地从智利输送到中国浙江嘉兴,再由嘉兴销往全国各地。
(3)指出智利车厘子在我国热销的原因。
【答案】(1)智利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东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与玻利维亚、阿根廷接壤);北部与邻国秘鲁接壤。
(2)S市气温高于M市;原因:S市纬度低于M市;S市降水少于M市;原因;S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降水少,M市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多。
(3)智利车厘子品质优良;上市季节与中国大部分水果上市时间相错开;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消费者购买进口水果提供了便利;中智自贸协定的签署为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关税优惠;中国市场需求量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助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智利地区气候图为情境,考查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与成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分析地理位置特征应该从半球位置、大洲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描述。由图可知,智利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在南美洲的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国家疆域狭长,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与玻利维亚、阿根廷接壤,北部邻国为秘鲁。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S市气温高于M市;原因:S市纬度低于M市,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S市雨热不同期,并且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所以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M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迎风坡,导致降水多,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S市降水少于M市;原因:S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降水少,M市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多。
【小问3详解】
气候条件优越,智利车厘子品质优良;与我国分属南北半球,上市季节与我国大部分水果上市时间相反;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提供了更多信息和购买渠道,为消费者购买进口水果提供了便利;中智自贸协定的签署为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关税优惠,降低了市场价格;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高端水果市场需求量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助推车厘子销量更上层楼。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
(1)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哪条线路,可以看到哪三种植被带。
(2)指出③线路起点城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3)指出研学小组本次野外考察应准备哪些物品。
【答案】(1)线路③;分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
(3)地质锤、指南针、十字镐、高度计、登山鞋、罗盘、放大镜、地质记录本、三角尺、测绳、笔记本电脑、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雨具、冲锋衣、防晒霜、墨镜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局部区域图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判读及其形成原因、野外考察的准备工作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形成半环形气候类型分布形态,植被类型也呈半环状,其中西部地区为热带荒漠带,荒漠带周围为热带草原带,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因此,沿线路③沿途可以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路线②只能看到荒漠景观,路线①④可以看到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
【小问2详解】
③线路起点城市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位于30°S—40°S,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形成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小问3详解】
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通常有地质锤、指南针、十字镐、高度计、登山鞋、罗盘、放大镜、地质记录本、三角尺、测绳、笔记本电脑、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等;同时也需要准备雨具、冲锋衣等保障物资。
2024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地理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地理PDF版含解析,共9页。
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9页。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