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77499/0-17122312663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77499/0-17122312664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77499/0-17122312664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77499/0-171223126651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77499/0-171223126657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共11页。
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 知识导图①第四~六章 章末总结 知识导图②重点突破知识点一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2022 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B. 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C. 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D. 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A2.(2021 昆明中考)“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滴加碘液后易观察到变蓝的是( )A. 光照部分 B. 遮光部分C. 未脱色的叶片 D. 整片叶片A3. [核心素养·勇于探索]某生物学实验小组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甲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图乙是小组同学们集思广益,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并进行的有关创新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按实验的先后顺序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图甲步骤B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3)图甲步骤C中大烧杯内的液体是 。(4)图甲步骤D表示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5)图乙中,经过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以上现象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 有关。D→B→C→A设置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清水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和耗尽叶绿体和光知识点二 光合作用4. 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其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 )A. 氧气和光照 B. 二氧化碳和光照C. 氧气和能量 D. 二氧化碳和能量B5. (2020 昆明中考)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A. 农田松土 B. 合理密植 C. 带土移栽 D. 人工授粉 B6.(2020 昆明市官渡区一模)某兴趣小组将两株长势相似的同种植物暗处理一昼夜后,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数小时,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1)装置甲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观察到塑料袋内壁有许多水珠,这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形成的。(2)装置乙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装置中使用的塑料袋是 (填“透明”或“黑色”)的。(3)从装置甲、乙中各选取一片生长状况相似的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装置 (填“甲”或“乙”)中的叶片。(4)要提高大棚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出一点即可) 氧气气孔黑色甲 合理密植;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合理即可)7. 云南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的“百果园”。近年来,沃柑在云南多地成为帮助农民脱贫的重要经济作物。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沃柑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沃柑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c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2)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Ⅰ”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填“a”“b”或“c”)相对应。(3)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较高。(4)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a”“b”或“c”)叶绿体Ⅱa光照强度6~18时b知识点三 呼吸作用8. 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C. 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D. 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C9. 下列属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是( )A.贮藏蔬果要保持低温B.栽培玉米时合理密植C.给新移栽的果树“打针输液”D.延长蔬菜大棚中的光照时间A10. (2020 云南中考改编)向日葵原产于北美,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云南,然后逐渐往北方传播。向日葵的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种子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及其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序号表示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1)向日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该作用能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生理活动过程的表达式为 。(2)若②为氧气,则②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该作用过程中还产生了有机物,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一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一部分储存起来。(3)向日葵植株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③]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该物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光合筛管水蒸气(储存着能量)12.(2023 昆明市官渡区期末)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云南省已创建1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列行为与此理念不符的是( )A. 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 B.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C. 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1. [核心素养·生态观]科学家发现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B.地震海啸频繁发生 C.淡水资源污染严重 D.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知识点四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C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