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章节测试+素养提升+期末测试(含答案解析)整套
【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含答案),共10页。
单元达标与检测(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单位为mg·L-1)为Ca—48.00、K—39.00、Mg—3.10、Zn—0.08、F—0.02等,则对此矿泉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不导电 B.该矿泉水能导电C.该矿泉水是电解质 D.该矿泉水是非电解质B [由题中信息知,该矿泉水不是纯净物,故该矿泉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D错误;该矿泉水中存在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等,因此可以导电,A错误、B正确。]2.入春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 )A.小于1 nm B.1~100 nm C.大于100 nm D.无法确定B [雾是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C [氧化物中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质也属于纯净物,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正确;化学反应不仅仅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错误。]4.如图表示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则下表中满足如图关系的是( )B [A.酸包括无机酸,错误;C.离子反应与电解质没有从属关系,错误;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错误。]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一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B.雾、稀豆浆、氯化钠溶液均为胶体C.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D.烧碱、醋酸、稀硫酸均属于电解质C [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B错误;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C正确;稀硫酸属于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错误。]6.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 eq \o(=====,\s\up7(高温)) 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C.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Mg得到电子B [TiCl4中T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Mg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石灰水和稀盐酸混合B.小苏打溶液和柠檬水混合制汽水C.人工盐(含有硫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钾)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D.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水的混合溶液可治疗腹泻A [A.发生了离子反应OH-+H+===H2O,生成水,溶液总质量不变,符合题意;B.HCO eq \o\al(\s\up1(-),\s\do1(3)) 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生了离子反应,CO2逸出,使溶液总质量变小,不符合题意;C.SO eq \o\al(\s\up1(2-),\s\do1(4)) 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发生了离子反应,溶液总质量变小,不符合题意;D.NaCl与蔗糖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8.下列反应中氨的作用与反应4NH3+5O2 eq \o(=====,\s\up7(催化剂),\s\do5(△)) 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 eq \o(=====,\s\up7(高温)) 3Cu+N2+3H2OC.NH3+HCl===NH4ClD.3SiH4+4NH3 eq \o(=====,\s\up7(高温)) Si3N4+12H2B [题干所给反应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NH3作还原剂。A.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H3作氧化剂;B.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NH3作还原剂;C.NH3中N、H两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D.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NH3作氧化剂。]9.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①Na+、OH-、SO eq \o\al(\s\up1(2-),\s\do1(4)) ②H+、Cl-、SO eq \o\al(\s\up1(2-),\s\do1(4)) ③Na+、K+、OH- ④Na+、K+、NO eq \o\al(\s\up1(-),\s\do1(3)) A.②③④ B.②①④ C.②③① D.②①③A [酸中阳离子只有H+,②符合;碱中阴离子只有OH-,③符合;盐中既有金属阳离子又有酸根阴离子,符合的是④;①中可能由碱、盐组成,不符合题意。]10.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B.BaCl2和Na2SO4;Ba(OH)2和CuSO4C.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D.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过量)D [盐酸是强酸,离子方程式中用离子表示;CH3COOH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BaCl2和Na2SO4反应生成的NaCl易溶于水,Ba(OH)2和CuSO4反应生成的Cu(OH)2难溶于水,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错误;NaHC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和HCO eq \o\al(\s\up1(-),\s\do1(3)) ,Na2C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和CO eq \o\al(\s\up1(2-),\s\do1(3)) ,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错误;NaHCO3(过量)和Ca(OH)2的反应、Ca(HCO3)2和NaOH(过量)的反应都可以用Ca2++2HCO eq \o\al(\s\up1(-),\s\do1(3)) +2OH-===CaCO3↓+2H2O+CO eq \o\al(\s\up1(2-),\s\do1(3)) 表示,故D正确。]1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 eq \o\al(\s\up1(2-),\s\do1(3)) 、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答案] B12.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 eq \o\al(\s\up1(2-),\s\do1(4)) 、CO eq \o\al(\s\up1(2-),\s\do1(3))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 eq \o\al(\s\up1(2-),\s\do1(4)) 、NO eq \o\al(\s\up1(-),\s\do1(3))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 eq \o\al(\s\up1(+),\s\do1(4)) 、SO eq \o\al(\s\up1(2-),\s\do1(4)) 、Cl-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 eq \o\al(\s\up1(2-),\s\do1(3)) 、NO eq \o\al(\s\up1(-),\s\do1(3)) A [A项,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含有大量OH-,组内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OH-反应,能大量共存;B项中,Cu2+使溶液显蓝色,与条件无色溶液不符;C项,SO eq \o\al(\s\up1(2-),\s\do1(4)) 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D项,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H+,H+与CO eq \o\al(\s\up1(2-),\s\do1(3)) 反应生成气体。]13.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OH-===H2OB.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eq \o(=====,\s\up7(△)) Fe(OH)3+3H+C.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CO eq \o\al(\s\up1(2-),\s\do1(3)) ===CaCO3↓+2OH-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SO eq \o\al(\s\up1(2-),\s\do1(4)) +2H++2OH-===BaSO4↓+2H2OC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保留化学式,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Mg(OH)2===Mg2++2H2O,故A错误;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离子方程式中要注明胶体:Fe3++3H2O eq \o(=====,\s\up7(△)) Fe(OH)3(胶体)+3H+,故B错误;石灰乳中不全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存在,要保留化学式,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OH)2+CO eq \o\al(\s\up1(2-),\s\do1(3)) === CaCO3↓+2OH-,故C正确;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NaHSO4与Ba(OH)2以1∶1比例反应时,氢氧根过量:Ba2++SO eq \o\al(\s\up1(2-),\s\do1(4)) +H++OH-===BaSO4↓+H2O,故D错误。]14.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A.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B.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A [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直至导电能力几乎为0,再加稀H2SO4,导电的物质是H2SO4,导电能力会逐渐增强,符合图示,故A正确;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导电能力几乎是0的状态,不符合图示,故B错误;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反应生成CH3COOK,开始阶段导电能力逐渐增强,不符合图示,故C错误;Cu(OH)2悬浊液中加HNO3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u(NO3)2和水,导电能力开始时是逐渐增大的,不符合图示,故D错误。]15.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 eq \o\al(\s\up1(+),\s\do1(4)) 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 eq \o\al(\s\up1(+),\s\do1(4)) +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还原性:NH eq \o\al(\s\up1(+),\s\do1(4)) >Cl-C.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情况可表示为:2NH eq \o\al(\s\up1(+),\s\do1(4)) +3Cl6e-O-===N2↑+3Cl-+2H++3H2O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D [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NH eq \o\al(\s\up1(+),\s\do1(4)) 是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因此ClO-是氧化剂,Cl-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NH eq \o\al(\s\up1(+),\s\do1(4)) >Cl-,A、B均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变化至0价,故每生成1个N2,转移6个电子,C正确;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大量H+,废水呈酸性,不可以直接排放,D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所示为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①类别1________,类别2________,分类标准2 ________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③向NaHSO4溶液中加Fe可产生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④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⑦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解析] (1)①类别1中空气、氯化钠溶液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类别2中氮气、铁均是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分类标准2为所含元素种类。②氢氧化钡是强碱,硫酸氢钠是酸式盐,属于电解质;三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和铁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钠和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④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时生成硫酸钠、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 eq \o\al(\s\up1(2-),\s\do1(4)) +Ba2++2OH-===BaSO4↓+2H2O。(2)分散系可以分为浊液、胶体、溶液。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形成乳浊液;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形成悬浊液;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得到硝酸钾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得到碳酸氢钡溶液;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是氢氧化铁胶体;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在胶体的粒子直径范围内,属于胶体;⑦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是碘的酒精溶液。[答案] (1)①混合物 单质 所含元素种类②NaHSO4、Ba(OH)2 SO3③Fe+2H+===Fe2++H2↑④2H++SO eq \o\al(\s\up1(2-),\s\do1(4)) +Ba2++2OH-===BaSO4↓+2H2O(2)①③ ②④⑦ ⑤⑥17.(10分)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Na+、K+、Mg2+、Cu2+中的某几种。经实验: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③取少量原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据溶液无色可知,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Cu2+;根据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存在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根据①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结合②可知溶液中不存在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Mg2+。③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该白色沉淀为AgCl,原溶液中存在Cl-。(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Cl-;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Na+、K+。(2)根据溶液为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阴离子Cl-,所以实验③可以省略。(3)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答案] (1)Mg2+、Cl- SO eq \o\al(\s\up1(2-),\s\do1(4)) 、CO eq \o\al(\s\up1(2-),\s\do1(3)) Na+、K+(2)是 根据电中性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3)Mg2++2OH-===Mg(OH)2↓18.(10分)已知乙醇(C2H5OH)能与K2Cr2O7和H2SO4的混合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Cr2O eq \o\al(\s\up1(2-),\s\do1(7)) 和Cr3+在溶液中分别显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2)写出Cr2(SO4)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能否用这一反应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3)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4)Cr2O eq \o\al(\s\up1(2-),\s\do1(7)) 和Cr3+在溶液中分别显橙色和绿色,可利用颜色的变化检验乙醇。[答案] (1)是(2)Cr2(SO4)3===2Cr3++3SO eq \o\al(\s\up1(2-),\s\do1(4)) (3)是 Cr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降低了,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4)能 该反应前后有颜色变化,K2Cr2O7在酸性条件下遇乙醇发生反应,颜色由橙色变为绿色19.(12分)(1)下列物质:①HCl ②蔗糖 ③NaOH ④KCl ⑤SO2 ⑥Fe ⑦碳酸钠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能导电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2)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在上述反应中:______是氧化剂,______是还原产物。(3)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①K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________。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KI+H2SO4→……[解析] (1)①HCl不导电,但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为电解质;②蔗糖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导电,为非电解质;③NaOH固体不导电,但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可以导电,为电解质;④KCl固体不导电,但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可以导电,为电解质;⑤SO2熔融状态不导电,虽然水溶液导电,但SO2本身不能在水溶液中电离,为非电解质;⑥Fe单质为金属单质,可以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碳酸钠溶液可以导电,但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2Cr2O7具有氧化性,为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为CrCl3;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为Cl2,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化合价变化3价,电子转移的总数为6e-,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3)①I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和+5价,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则10KI~5I2,5KI~5KIO3,反应中碘元素失去的电子总数为[0-(-1)]×10+[+5-(-1)]×5=40。Mn元素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则有8KMnO4~8MnSO4,故KMnO4的化学计量数为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法是,从还原剂中变价的元素出发指向氧化剂中变价的元素,因此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8KMnO4+15KI40e-。[答案] (1)①③④ ⑥⑦(2) (3)①8 ②20.(13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__溶液。(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 。然后,对反应过程中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 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 猜想Ⅰ: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________。[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 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改为向废液中加入少量 ____________ ,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猜想Ⅱ成立。[答案] (1)氢氧化钠(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或H++OH-===H2O) 硫酸钠 Ⅰ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钠、硫酸都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石蕊溶液选项XYZA酸无机酸化合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电解质离子反应化学反应D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氧化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 ______ 不成立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猜想Ⅱ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