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直方图精品教案(人教版七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583332/0-17124170924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直方图精品教案(人教版七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583332/0-17124170924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直方图精品教案(人教版七下)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583332/0-17124170925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案设计,共8页。
1.通过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能了解频数分布表的相关概念,会利用频数分布表整理数据,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树立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2.通过分组合作,动手绘图,尝试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统计的作用,培养学生思考、操作、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的核心素养.
3.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能利用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通过频数分布直方图在数据中所起的作用,反映数据中蕴含的规律,感受和体会统计结果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培养数学的模型意识.
学习重点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
学习难点
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
课时活动设计
知识回顾
问题1: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预设1:用统计表整理数据,准确但不形象直观.
预设2:条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各类数据的多少.
预设3:我们还可以用扇形图表示出各类数据的百分比.
预设4:我们还学习过折线图.折线统计图主要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或数据的波动情况.用统计图表示数据资料,形象直观,各有特点.
问题2:在统计中,我们关心总体中所有个体某个数量指标的分布情况.当这个数量指标取连续变化的值时,应如何整理和表示数据呢?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以问题形式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选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同学参加呢?
请学生自由讨论,寻求可行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实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同学多,哪个范围内的同学少,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地分组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这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2.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令各组的组距相同,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
例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172-1493=233=723,
所以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149≤x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