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7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7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7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78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8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83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85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583519/0-171242048187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07 物态变化【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展开第二部分 方法模型归纳
熔化与凝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且持续吸热。
将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紧贴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答案】D【解析】从冰箱拿出的冰棍温度很低,舌头与它接触后,上面的水会迅速放热,温度下降;当到达凝固点时,不断放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水凝固成冰;当全部变成冰后,随着放热,温度又开始下降,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
装香水的玻璃瓶的口总是很细的,这是因为( ) A.瓶口细好看,漂亮B.在用时流得少可以节约点C.可以减少香水的表面积,减少蒸发浪费D.瓶口细,温度低,蒸发慢
【答案】C【解析】装香水的玻璃瓶的口总是很细的,这是因为可以减小香水的表面积,从而减小蒸发浪费,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三、云、雨、雪、雾、露、霜
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答案】C【解析】A.雨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冰雹是空气中的水珠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雾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B.熔化、液化C.汽化、凝固D.熔化、凝固
【答案】D【解析】将白糖放在圆盘中,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被甩出的糖水变成丝丝的糖,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科学角度分析,最恰当的解释是(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B.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前的气温高,下雪后的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低D.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然在0℃以下;雪是在高空形成的,而雪融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化雪时地面气温降低
【答案】C【解析】装香水的玻璃瓶的口总是很细的,这是因为可以减小香水的表面积,从而减小蒸发浪费,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 ) 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B.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降低C.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D.蒸发能够进行,使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B【解析】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蒸发依然能够进行,并使液体温度降低,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 ) A.aB.bC.cD.d
【答案】C【解析】水的种类不变,因此相同气压下,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都相同,即水的沸点100℃;由于水的质量增加,所以吸收的热量增大,加热时间变长,那么图像c符合要求,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人工制造的。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人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小液滴在落地前会变成小冰晶。有关人工造雪与自然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是凝华现象B.人工造雪是凝固现象,自然降雪是凝华现象C.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需要吸热D.人工造雪需要吸热,自然降雪需要放热
【答案】B【解析】根据描述可知,人工造雪,其实是小水滴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形成的小冰晶;而自然降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二者都需要向外放热,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
如图是登山爱好者在安吉龙王山拍到的雾凇美景。下列事例与雾凇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A.冬天清晨河面上的白雾B.夏天狗吐出舌头C.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答案】C【解析】A.冬天清晨河面上的白雾,即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故A不合题意; B.夏天狗吐出舌头,即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故B不合题意; C.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即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再从气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即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C。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观察生物第2节 细胞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章 观察生物第2节 细胞授课课件ppt</a>,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3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学演示ppt课件</a>,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不容易,水蒸气,汽化或蒸发,向下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人类的家园—地球【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人类的家园—地球【考点串讲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知识清单,知识清单,地球内部结构,经纬线的特点,南北半球划分,板块运动,等高线地形图,第三部分巩固提升,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