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84428/0-17124477328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章末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84428/0-17124477328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章末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84428/0-17124477328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章节测评(含答案解析)
【章末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章末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含答案解析),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不能稳定遗传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细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细菌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细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1: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实验2: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实验3:S型死细菌(加热)+小鼠→存活实验4:S型死细菌(加热)+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A.实验1为空白对照组,实验2、3和4均为实验组B.能从实验2和实验4中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C.该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可在R型活细菌内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D.对比实验2、3的结果,说明加热能使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失去毒性4.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不同的DNA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5.DNA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中(A+T)/(G+C)与(A+C)/(G+T)两个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后一值不同B.前一个值越大,双链DNA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是双链D.双链DNA中后一值一定等于16.下列有关DNA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双链DNA的鸟嘌呤和胞嘧啶碱基对越多,其热稳定性越强B.DNA单链中嘌呤数和嘧啶数是相等的C.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只与—个磷酸基团相连D.DNA分子中的碱基之间都只能通过氢键连接7.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A+T占40%,它的互补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 )A.240个 B.180个 C.114个 D.90个8.已知5溴尿嘧啶(BU)可与碱基A或G配对。大肠杆菌DNA上某个碱基位点已由AT转变为ABU,要使该位点由ABU转变为GC,则该位点所在的DNA至少需要复制的次数是( )A.1 B.2 C.3 D.49.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胰岛样”细胞的形成是骨髓干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D.“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10.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在细胞中起着调控作用的环状RNA分子,其调控失衡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科学家开发出一项新的血液检测技术,能检测出胰腺癌患者血液中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可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表述一定错误的是( )A.HSATⅡ是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核内合成的B.胰腺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代谢活动减弱C.HSATⅡ不能编码蛋白质是因为它缺乏起始密码子D.非编码RNA通过调控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来控制疾病的发生11.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B.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C.吸烟者精子中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导致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12.暹罗猫体内某种酶能使毛皮中产生深色色素,但编码酶的基因中发生“温度敏感型”改变,改变后基因所编码的酶在一种温度下功能良好,但在其他不同(通常更高)温度下不起作用,导致了暹罗猫具有四足和尾等颜色深,其他大部分部位颜色浅的独特特点。请根据以上信息及基因与性状关系相关内容,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尾等部位表现为深色是因为该基因在体温较低处无法表达B.不同颜色表明,基因在不同部位产生的蛋白质不同C.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受环境影响D.此现象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13.长期过量饮酒能通过增加染色体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间接对性状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一个动态的可逆过程,分别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双重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促进转录,而去乙酰化则抑制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过量饮酒能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B.组蛋白的乙酰化能够降低基因的表达水平C.组蛋白的乙酰化可能通过改变DNA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促进转录D.设法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饮酒对子代造成的影响14.“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B.a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C.b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15.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过程,其中字母代表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如果细胞中的r蛋白含量较多,细胞中会发生④过程。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结构a是核糖体,物质b是mRNA,过程①是翻译过程B.c是DNA,是指导rRNA合成的直接模板,过程②需要DNA聚合酶参与催化C.过程③正在形成细胞中的核糖体,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核仁密切相关D.r蛋白与b结合,会阻止b与a结合,影响过程①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中发生的部分碱基互补配对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表示DNA复制,①为模板,则②表示子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向右延伸B.若表示翻译,①为模板,则核糖体从左向右读取其上的密码子C.若表示转录,图示片段共含有4种核苷酸、9个氢键D.若表示病毒RNA复制,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场所在细胞内17.①藏报春甲(aa)在20 ℃时开白花;②藏报春乙(AA)在20 ℃时开红花;③藏报春丙(AA)在30 ℃时开白花。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材料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环境决定的B.由材料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C.由材料②③可知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D.由材料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8.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NA聚合酶在miRNA基因转录时发挥作用B.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C与G、A与U配对C.miRNA在细胞核中转录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加工,用于翻译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翻译过程中19.如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他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B.mRNA上的AUG是起始密码子,其不对应氨基酸C.在该mRNA合成结束后,核糖体才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D.一个mRNA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20.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甲组被侵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D.乙组被侵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4分)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更加稳定。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其五碳糖或碱基种类均可作出判断,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为DNA;如果________,则为RNA。(3)也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病毒感染该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搜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否都需要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0分)真核细胞合成某种分泌蛋白,其氨基一端有一段长度为30个氨基酸的疏水性序列,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接着合成的多肽链其余部分随之而入。在囊腔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高尔基体再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向外排出。乙图为甲图中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乙图所示过程中所涉及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据图乙判断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甲图判断,核糖体合成多肽链时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填“5′→3′”或“3′→5′”),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的分子量变小了,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是正确的,但从某个半胱氨酸开始,该半胱氨酸及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全部丢失,因此推测转录该功能蛋白的基因模板链上相应位置的1个碱基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______________。(已知半胱氨酸的密码子:UGU、UGC,终止密码子:UAA、UAG、UGA)23.(10分)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及对应的氨基酸:UAC(酪氨酸)、AUG(甲硫氨酸)、GAU(天冬氨酸)、GUA(缬氨酸)](1)图1中⑥上正在进行的是________过程,所需原料是________。该过程肽链的合成方向是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2)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乳酸杆菌 B.噬菌体C.染色体 D.烟草花叶病毒(3)图1中②上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4)图2为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吗?________。图中出现多聚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1分)1982年美国疾控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或艾滋病)的概念;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病原体统一命名为HIV(艾滋病病毒)。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导致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命名为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下图表示艾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⑥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体内,基因是指________。在宿主细胞内+RNA能起到________(填“mRNA”或“tRNA”)的功能,①过程称为________,在________处进行。(2)④过程需要________的催化,②③过程所需要原料是________,①~⑥过程________(填“全部”或“部分”)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新冠病毒的+RNA含有30 000个碱基,若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需要碱基G和C共________个。(4)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与艾滋病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些遗传信息的传递让人类对________的认识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25.(10分)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影响表型,也能遗传给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虫若一直取食蜂王浆则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雌蜂幼虫将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达的一种DNA甲基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回答下列问题:(1)蜜蜂细胞中Dnmt3基因发生图1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过程②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2)由图2可知发生甲基化后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图3表示DNA甲基化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由图可知发生甲基化的区域为________的结合位点,直接影响了________的合成。(3)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扰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蜂王的基因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的,请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①实验思路: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虫发育情况。②预期实验结果:A组________________,B组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提供依据,①、④错误;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可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提供依据,②正确;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A+G)含量与嘧啶(T+C)含量相等,可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提供依据,③正确。]2.D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能够稳定遗传,A错误;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而不是荚膜物质,B错误;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所以蛋白质不会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S型细菌提取物中的DNA经过DNA酶处理后会被降解,从而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正确。]3.D [实验1不是空白对照组,A错误;实验2中只给小鼠注射了S型活细菌,故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B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被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并没有证明S型细菌的DNA能在R型活细菌中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C错误;实验2中给小鼠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而实验3中给小鼠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说明加热能使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失去毒性,D正确。]4.A [无论是否有亲子关系,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A符合题意;DNA具有特异性,不同的DNA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B不符合题意;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核DNA几乎都相同,C不符合题意;子代个体具备父母双方的核遗传物质,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D不符合题意。]5.D [双链DNA中,A=T、C=G,所以(A+C)/(G+T)=1,A错误,D正确;双链DNA中的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双链DNA的稳定性越高,由此可推测(A+T)/(G+C)的值越大,双链DNA的稳定性越低,B错误;当DNA中(A+T)/(G+C)与(A+C)/(G+T)的两个值相同时,这个DNA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误。]6.A [由于C和G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只有2个氢键,故双链DNA的鸟嘌呤和胞嘧啶碱基对越多,其热稳定性越强,A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单链DNA中嘌呤数和嘧啶数未必相等,B错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脱氧核糖一般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只有链3′端的脱氧核糖只连一个磷酸基团,C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可以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但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7.B [已知在DNA分子片段的一条链上A+T占40%,则在双链中A+T占40%,C+G占60%,故C与G分别占30%,又知该DNA分子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因此该DNA分子片段上C有60个,该DNA分子片段复制2次所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22-1)×60=180(个)。]8.B [根据题意可知,BU既可以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和碱基G配对,又知大肠杆菌DNA上某个碱基位点已由AT转变为ABU,则该位点所在的DNA复制一次,该位点可能会变为GBU,再复制一次,该位点可能会变为GC,即该位点所在的DNA至少需要复制2次才能使该位点由ABU转变为GC,如图所示。]9.A [“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C正确;自身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胰岛样”细胞与自身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相同,D正确。]10.B [HSATⅡ是非编码RNA,是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核内经过转录合成的,A正确;胰腺细胞癌变后能无限增殖,癌细胞代谢活动增强,B错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从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结束,故HSATⅡ不能编码蛋白质,可能是因为它缺乏起始密码子,C正确;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在细胞中起着调控作用的环状RNA分子,其可能通过调控翻译过程进而控制疾病的发生,D正确。]11.C [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可导致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进而抑制该基因的表达,A正确;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型相同,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B正确;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影响基因表达,C错误。]12.C [暹罗猫的四肢、尾巴这些末端组织温度较低,由题意可知,改变后基因所编码的酶在较低温度下功能良好,可正常表达,导致该处的毛皮中产生深色色素,A错误;暹罗猫不同颜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改变后,所编码的酶(蛋白质)在不同温度下作用不一样,由此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错误,C正确;此现象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13.C [根据长期过量饮酒能通过增加染色体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推测长期过量饮酒能提高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活性,A错误;组蛋白的乙酰化可能通过改变DNA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促进转录,进而能够增加基因的表达水平,B错误,C正确;长期过量饮酒能通过增加机体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的表观修饰作用,间接对子代的性状造成一定的影响,抑制去乙酰化酶基因的表达,会使乙酰化水平增强,不能降低饮酒对子代造成的影响,D错误。]14.C [图示为逆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为逆转录酶,A错误;a(RNA)链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B错误;b为单链DNA,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C正确;该过程为逆转录,遗传信息从RNA向DNA传递,D错误。]15.B [整理图示信息:a为核糖体,b为mRNA,c为DNA;过程①表示翻译,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r蛋白和rRNA组装成核糖体,过程④表示r蛋白与mRNA结合。r蛋白含量较多时,r蛋白与mRNA结合,导致核糖体不能与mRNA结合,影响①翻译过程。rRNA通过转录产生,该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催化,B错误。]16.ACD [DNA复制中,新合成DNA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因此若①为模板,则②表示子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向右延伸,A正确;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5′→3′,若①为翻译的模板,则核糖体从右向左读取其上的密码子,B错误;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若表示转录,图示片段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G和C间存在三个氢键,因此共有4种核苷酸、9个氢键,C正确;RNA是核糖核苷酸的聚合物,RNA病毒没有独立存活的能力,因此复制的场所在细胞内,D正确。]17.CD [由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A错误;①和②、②和③中,都只有一个变量,而①和③中温度和基因型都不同,所以不能判断性状表现是由温度决定的,还是由基因型决定的,或者是由温度和基因型共同决定的,B错误。]18.C [分析题图: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产物需要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再加工并形成复合物后,与W基因转录的mRNA结合,进而阻碍翻译过程的进行。miRNA基因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A正确;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B正确;真核生物中,miRNA在细胞质中形成miRNA蛋白质复合物,阻止W基因mRNA翻译,C错误,D正确。]19.BC [mRNA分子为单链结构,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他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A正确;起始密码子决定氨基酸,B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在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即边转录边翻译,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一个mRNA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D正确。]20.ABD [甲组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由于部分噬菌体未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所以悬浮液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由于甲组的悬浮液中不存在大肠杆菌,所以噬菌体无法增殖产生含32P标记的子代噬菌体,A正确;甲组被侵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进行增殖,故可产生不含32P的噬菌体,B正确;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因此乙组的悬浮液含大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但不会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C错误;乙组被侵染的细菌体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由于细菌提供的原料中不含35S,所以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D正确。]21.[解析] (1)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易发生变异,而题中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稳定,说明其遗传物质是DNA,DNA为双链且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不易发生变异。(2)两种核酸中,DNA特有的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3)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时,将宿主细胞分别置于含放射性标记尿嘧啶、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对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因此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不需要都标记的。[答案] (1)DNA DNA是双链而RNA是单链,DNA的结构相比RNA更稳定,不易发生变异 (2)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或含碱基T 五碳糖是核糖或含碱基U (3)含放射性标记尿嘧啶、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 不需要 如果对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22.[解析] (1)图乙所示翻译过程涉及三种RNA:mRNA、tRNA、rRNA。色氨酸的反密码子为ACC,因此密码子为UGG。(2)根据甲图中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5′→3′;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有利于少量的mRNA分子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3)半胱氨酸的密码子为UGU、UGC,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据题意分析可知,若半胱氨酸的密码子UGU改变为终止密码子UGA,对应基因模板链上的碱基改变为A→T;若半胱氨酸的密码子UGC改变为终止密码子UGA,对应基因模板链上的碱基改变为G→T。[答案] (1)mRNA、tRNA、rRNA UGG (2)5′→3′ 少量的mRNA分子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3)A→T或G→T23.[解析] (1)图1是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⑥是核糖体,其上正在进行的是翻译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根据图中箭头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则肽链的合成方向也为从左到右。(2)核糖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乳酸杆菌是原核生物,成分复杂,A项错误;噬菌体和染色体的成分都是蛋白质和DNA,B、C两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与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最相似,D项正确。(3)图1中②是tRNA,其一端的反密码子是UAC,能与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配对,所以该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为甲硫氨酸。(4)图2中①是mRNA,⑥是核糖体,②③④⑤均为多肽链,由于合成②③④⑤的模板是同一条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由图示可知,多聚核糖体的参与使生物可以利用一条mRNA同时翻译出多条多肽链,因而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速率。[答案] (1)翻译 氨基酸 从左到右 (2)D (3)甲硫氨酸 (4)相同 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速率24.[解析] (1)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均为RNA病毒,只含RNA,所以在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体内,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在宿主细胞内+RNA可直接作为翻译蛋白质的模板,能起到mRNA的功能,①过程为翻译,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2)④过程是以艾滋病病毒RNA为模板形成DNA的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③过程的产物均为RNA,所以需要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①~⑥过程全部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新冠病毒的+RNA含有30 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则G+C=30 000×(1-60%)=12 000(个),以新冠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需要先合成一条-RNA,然后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由于每条RNA链上的G+C都相同,所以共需要碱基G和C的个数为12 000×2=24 000(个)。(4)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新冠病毒为RNA复制病毒,二者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不同,这些遗传信息的传递让人类对中心法则的认识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答案] (1)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mRNA 翻译 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2)逆转录酶 4种核糖核苷酸 全部 (3)24 000 (4)不同 中心法则25.[解析] (1)过程①是转录过程,Dnmt3基因是核基因,因此过程①发生在细胞核内;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需要的原料为氨基酸。(2)分析图2可知,基因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会影响转录,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图3显示基因的甲基化区域发生在转录起始区域,从而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区域结合,抑制转录过程,直接影响了mRNA的形成。(3)根据题干可知,Dnmt3 si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基因的甲基化程度降低,从而使雌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Dnmt3 siRNA,因变量是幼虫的发育情况。据此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 siRN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虫发育情况。如果A组发育成工蜂,B组发育成蜂王,则能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答案] (1)细胞核 氨基酸 (2)不会 RNA聚合酶 mRNA (3)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 发育为工蜂 发育为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