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第1~3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主体若是自然人,是以年龄区别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
②平等主体之间所有财产关系的客体都是某种行为
③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
④民事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 下列人身关系或财产矛盾、纠纷案中,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的是( )
①张某告县交警大队违停罚款时没有提供执法依据
②孙某告F公司违约案,要求F公司支付两倍定金
③李某诉魏某(妻子)离婚及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案
④某县检察机关对重大偷盗团伙主要成员的公诉案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①: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不只是以年龄为区别,而是以年龄和精神状况来区分的,①说法错误。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其中,财产关系的客体不一定都是某种行为,也可能是物或者智力成果等,②说法错误。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③符合题意。
④: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题详解】
①:该纠纷中,交警大队之间与张某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平等主体,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张某与公司的合同关系、李某与魏某夫妻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都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②③符合题意。
④:某县检察机关对重大偷盗团伙主要成员的公诉案,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收回土地使用权( )
①应给予当事人合理的经济补偿
②不再批准当事人申请宅基地
③有利于优化农村用地
④旨在增加耕地,保护耕地安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对于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收回土地使用权有利于优化农村用地,应给予当事人合理的经济补偿,①③正确。
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若当事人仅有的一处宅基地被收回土地使用权,应该批准当事人再申请宅基地,②不选。
④:宅基地不属于耕地,故收回土地使用权目的不是增加耕地、保护耕地安全,④不选。
故本题选B。
4. 付某从李某手上全款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后由于突发事件未能办理商品房登记,但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出于利益驱动,李某“一房二卖”,将该套房以更高的价格再次出售给张某,并办理了不动产登记。后李某主动退回付某房款。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房屋买卖协议签订后产生物权效力,付某享有该房屋所有权
②李某“一房二卖”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信原则
③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李某可直接把房屋交给张某占有
④张某已经对涉案房屋进行了合法登记,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关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李某将房屋卖给张某后并办理了不动产登记,此时房屋所有权属于张某,故①表述错误,④符合题意。
②:李某“一房二卖”,没有履行房屋买卖协议,违背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信原则,故②符合题意。
③:关于动产,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而材料中涉及的是不动产,故③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5. A公司和B公司签订了一份儿童服装购销意向协议,并于4月1日要求B公司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签订合同的回复。B公司于4月5日收到要约后即作出同意回复。由于发生洪水,B公司所在地区通信中断,直至5月6日回复才到达A公司。A公司没有提出疑义,但于5月20日以市场上儿童服装价格上涨为由涨价20%。B公司以“价格变动,不可接受”为由拒绝履约,后与C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B公司因不可抗力,使其对A公司的承诺无效
②B公司因不可抗力,承诺延期,但不影响承诺效力
③B公司是受要约人,A公司是要约人
④B公司如果继续履行与A公司的合同,其与C公司的合同将失效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由于发生洪水,B公司所在地区通信中断,回复到达A公司超过了预先规定的期限,B公司因不可抗力承诺延期,不影响承诺效力,不会使其对A公司的承诺无效,①不选,②正确。
③:A公司于4月1日要求B公司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签订合同的回复,A公司是要约人,B公司是受要约人,③正确。
④:B公司如果继续履行与A公司的合同,不会影响其与C公司签订的合同,其与C公司的合同依然有效,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 小伍系在校小学生。在一次体育课中,小伍意外摔伤造成手臂骨折。该校已为所有学生投保人身意外险,但校方在体育课期间没有尽到管理责任,也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本案例中( )
①体育老师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②小伍的父母没有履行监护人职责
③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④保险公司应依照约定履行合同理赔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体育老师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故①表述错误。
②:材料没有涉及小伍父母是否履行监护人职责,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学校承担过错推定责任。且校方在体育课期间没有尽到管理责任,也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存在过错,所以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故③符合题意。
④:该校已为所有学生投保人身意外险,合同有效。在一次体育课中,小伍意外摔伤造成手臂骨折,保险公司应当履行合同,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 谢某(4周岁)与其父母在动物园游玩。谢某给猴子喂食时,右手中指被猴子咬伤。后谢某父母自行报警,并将谢某送至儿童医院进行医治。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谢某父母将动物园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动物园如果没有尽到管理职责,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②本案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谢某的人身利益
③动物园不论是否提供不存在过错的证据,都不能免责
④法院应按照无过错侵权责任规定处理这一赔偿纠纷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依照法律规定推定动物园具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动物园如果没有尽到管理职责,应当承担侵权责任,①正确。
②:民事法律关系中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本案涉及的是人身关系,其客体是人身利益,②正确。
③: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动物园如果能够证明自己尽到了管理责任,则不承担侵权责任,③不选。
④: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而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④不选。
故本题选A。
8. 顾某的女儿邵某在2016年被诊断出严重精神分裂症并长期服药。2023年3月,顾某与邵某发生争吵时突发心脏病,邵某遭受刺激也引起病发,没有及时将顾某送往医院,导致顾某抢救不及死亡。事发后,顾某的母亲吴某诉至法院,请求按法定继承方式继承顾某名下的存款。吴某认为,邵某与顾某争吵导致顾某死亡,丧失继承权。下列对顾某名下存款继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邵某对顾某的死亡负责,应剥夺其继承权B.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无继承权
C. 邵某侵犯了顾某的生命权和健康权D. 应当为邵某保留一定的遗产份额
【答案】D
【解析】
【详解】A:依我国现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丧失继承权的事由,有以下四种: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而题干中邵某发病时与顾某发生激烈争吵导致顾某突发心脏病,邵某没有及时将顾某送往医院,顾某死亡,邵某行为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所以不会丧失继承权,故A表述错误。
B: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继承权,其继承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故B表述错误。
C:邵某并未侵犯顾某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故C表述错误。
D:民法典规定,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邵某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且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并长期服药,属于有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应当为邵某保留一定遗产份额,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 张某向信用社借款2万元用于家庭生活开支,其友王某为其提供担保。债务到期后,张某外出躲债,信用社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判决支持后,王某在执行过程中外出,下落不明。信用社遂申请强制执行,并申请法院追加张某的妻子李某为被执行人。经查询,李某在某学校工作,每月收入约3000元。在本案中( )
①2万元属于张某夫妻共同债务
②李某的工资收入应为个人财产
③李某应当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④2万元债务仅由张某负责偿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张某向信用社借款2万元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此债务应为张某夫妻共同债务,故李某应当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①③正确。
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取得的工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某的工资收入应为共同财产,而不是个人财产,②不选。
④:2万元属于张某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二人共同偿还,而不是仅由张某负责偿还,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0. 王某(男)与李某(女)于2015年登记结婚,婚后第二年育有一女王某某。2022年,双方因感情破裂,办理了离婚手续,孩子由李某直接抚养,不准王某探视。2023年,双方因房屋分割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王某遂拒绝支付王某某的抚养费,于是李某让王某某随其改姓李。本案中( )
①王某某未成年,李某不准王某探视孩子的做法并无不妥
②抚养女儿的责任不因其姓氏的变化和父母婚姻状况而改变
③李某为其女儿改姓的行为并未侵犯王某某的姓名权
④王某某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其母亲李某无权干涉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也同样有探望子女的权利,①说法错误。
②: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与义务,②说法正确。
③④: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王某某为未成年人,离婚后由母亲抚养,李某为其女儿改姓的行为并未侵犯王某某的姓名权,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 张先生是一位资产丰厚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在去世前依法留下了一份遗嘱,规定了他持有的全部股票捐赠给母校某大学,企业由职业经理人管理,遗孀和子女每年共同从企业利润中获得40%的分红,但其名下房产及存款在遗嘱中没有交代。对于张先生的遗产,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张先生的子女在没有稳定工作时才能获得企业利润分红
②职业经理人根据遗嘱继承获得企业所有权
③捐赠给母校的股票属于遗赠
④房产及存款应按法定继承方式继承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张先生遗嘱规定遗孀和子女每年共同从企业利润中获得40%的分红,其中并未对子女工作稳定与否做出要求,故张先生的子女无论有没有稳定工作都能获得企业利润分红,①不符合题意。
②:张先生遗嘱规定企业由职业经理人管理,故职业经理人根据遗嘱(不是遗嘱继承)获得企业的管理权(不是所有权),②不符合题意。
③: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法律上称为遗赠。张先生遗嘱规定他持有的全部股票捐赠给母校某大学,捐赠给母校的股票属于遗赠,③正确。
④:张先生名下房产及存款在遗嘱中没有交代,故房产及存款应按法定继承方式继承,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2. 2016年4月6日,汪某入职W公司,基本工资为每月1.1万元。2022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但是汪某继续在该公司工作。直到2022年11月,W公司向汪某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但汪某不同意解除劳动关系。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W公司应依法与汪某续签书面的劳动合同
②汪某可以与W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③汪某必须在申请司法调解后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④合同期限届满,不续签则不构成劳动关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2022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但是汪某继续在该公司工作。此时已经构成事实上的新的劳动关系,该公司在2022年11月,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无效的,而汪某不同意解除劳动关系,所以W公司应依法与汪某续签书面的劳动合同。但是,合同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所以汪某可以与W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因此,汪某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故③表述错误。
④:合同期限届满后不续签,但是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则劳动关系依然成立,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小周应聘到某市A酒店工作,双方依法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合同约定,小周每月工资为9800元,工种为会计,办公地点为酒店顶楼财务室,期限3年。入职以来,小周工作干得非常出色,账目清晰,从来没有出过错误,但其年终奖等福利减半发放,获得的企业年金也比其他工作1年以上的老员工少。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内容看( )
①合同期限、工种及办公地点属于必备条款内容
②工资福利及企业年金属于可备条款内容
③小周与酒店秉持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签订劳动合同
④该合同没有规定要依法对小周进行业务培训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4. 酒店因录用经理的亲戚而将小周调至厨房帮工,工资从每月9800元降到了每月3900元。小周多次与酒店交涉,但酒店认为调整小周的岗位是用人单位的管理自主权,单位有权作出调岗决定,而薪资是与工作岗位相联系的。小周要维权可以( )
①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仲裁
②直接向法院提起维权诉讼
③请工会组织共同向酒店施压
④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①③:按照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工种及办公地点等属于必备条款内容。小周应聘到某市A酒店工作,双方依法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由此可知小周与酒店秉持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签订劳动合同,①③正确。
②:工资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②错误。
④:材料没有涉及是否规定对小周进行业务培训,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4题详解】
①④: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①④正确。
②: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诉讼不经仲裁程序不得向法院起诉,②错误。
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而不是简单请工会组织共同向单位施压,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5. 某公司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20年3月23日至2023年3月22日。王某于2023年1月10日向该公司请产假至2023年4月10日。公司认为王某是以连续请假的方式旷工,给王某发放了2022年10月份的工资后便未再向其发放工资。王某自2023年4月10日休完产假后未再上班。(注: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须待法定情形消失时才可终止劳动合同)根据材料可以判断( )
①用人单位应补发11月、12月两个月的工资给王某
②王某的休息休假权受到了侵犯
③王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④王某的平等就业权受到了侵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③:虽然某公司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至2023年3月22日,但王某向该公司请产假至2023年4月10日,公司给王某发放了2022年10月份的工资后便未再向其发放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王某休息休假权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司应补发11月到4月10日的工资,①错误,②③正确。
④:材料中王某与某公司的纠纷未涉及侵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 某当事人的公众号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成员”名义进行业务宣传。经查,该当事人假冒国企员工,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相关国企没有任何业务往来。材料中的当事人( )
①是典型的“搭便车”,对消费者构成欺诈
②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其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③实施了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④开展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原则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该当事人假冒国企员工,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相关国企没有任何业务往来是典型的“搭便车”,对消费者构成欺诈, 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其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的当事人未实施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的当事人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未涉及开展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公开原则,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时发现,诈骗分子掌握大量公民的身份信息。经查,李某等人成立某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联系“网红”在某平台直播间以低价销售为诱饵骗取用户实名(含个人电话等信息)注册购买商品,再将用户相关个人资料出售给下游诈骗团伙。诈骗团伙利用受害人占便宜的心理,对受害人开展精准营销,出售低劣商品,并许诺不满意包退货来增加吸引力,骗取大量受害人购买三无产品,也使受害人经常受到陌生电话骚扰,影响其个人正常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该案中诈骗团伙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严惩材料中诈骗团伙的侵权行为的意义。
【答案】17. 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隐私权、财产权。诈骗团伙非法获取并出售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诈骗团伙买卖个人身份信息及泄露个人通信信息,导致受害人受到陌生电话骚扰并陷入骗局,受害人的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权益受到侵犯。
18. 保护自然人的隐私权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公安机关在侦办网络诈骗案件
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分析该案中诈骗团伙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考生可以调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诈骗团伙使受害人经常受到陌生电话骚扰,影响其个人正常生活→可联系教材知识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关键词②:李某等人成立某网络传媒有限公司,骗取用户实名(含个人电话等信息)注册购买商品,再将用户相关个人资料出售给下游诈骗团伙→可联系教材知识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关键词③:诈骗团伙利用受害人占便宜的心理,对受害人开展精准营销,出售低劣商品,骗取大量受害人购买三无产品→可联系教材知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要求分析国家严惩材料中诈骗团伙的侵权行为的意义,考生可以调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骗取用户实名(含个人电话等信息)注册购买商品,再将用户相关个人资料出售给下游诈骗团伙;诈骗团伙对受害人出售低劣商品,骗取大量受害人购买三无产品,也使受害人经常受到陌生电话骚扰,影响其个人正常生活→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严惩诈骗团伙有利于保护自然人的隐私权,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小弟、文大姐、文二姐系亲姐弟关系。姐弟三人的母亲于2018年10月去世(留有法定书面遗嘱,其夫妻共有财产归丈夫所有),父亲于2023年10月去世(未留遗嘱)。二老生前在某市留有住房一套。父母去世后,姐弟三人因父母遗留的房屋继承问题产生分歧。文小弟认为,两个姐姐早已出嫁,而自己是家中的独子,父母生前的赡养等事宜均是其个人承担,姐姐们没有尽过赡养义务,理应继承该房屋的全部份额,两个姐姐不应继承父母的遗产。文大姐与文二姐则认为,自己作为父母的女儿,拥有平等的继承权,应当均分父母遗产。
如果你是调解员,你将如何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调解当事人的遗产纠纷。
【答案】
家和万事兴,兄弟姐妹应当互谅互让、和睦相处、珍惜亲情,尽量通过协商解决争议,避免伤和气。根据法律规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该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情况处理。文大姐、文二姐与文小弟三人都有继承权,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文小弟承担父母的赡养义务,因此可适当多分父母的遗产份额。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遗产纠纷
考点考查:薪火相传有继承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应该如何分配文某夫妇二人的遗产,需要调用薪火相传有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文小弟、文大姐、文二姐系亲姐弟关系→可联系家和万事兴,兄弟姐妹应当互谅互让、和睦相处、珍惜亲情。
关键词②:父亲未留遗嘱→可联系该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情况处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
关键词③:父母生前的赡养等事宜均是文小弟个人承担→可联系文小弟承担父母的赡养义务,因此可适当多分父母的遗产份额。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某驾驶车辆正常行驶时,孙某(50周岁)突然从路边冲出,径直撞向车头,随后便血流不止、倒地不起,叫嚷着要求五千元赔偿,并声称不给钱就闹到冯某单位。冯某及时报警,并提供了行车记录仪的录像作为证据。警方查明孙某系故意制造碰撞事故。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民事权利与义务”知识,分析冯某是否应给予孙某赔偿,并说明理由。
【答案】不应赔偿。该案中孙某作为当事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孙某明知正在行驶的汽车具有高度危险性,仍故意实施碰撞行为,应对损害后果承担责任。孙某采取敲诈勒索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违背了民法中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冯某正常行驶,没有碰撞孙某的主观故意或过失,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不构成侵权,因此冯某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订立合同的案例
考点考查: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冯某是否应给予孙某赔偿,并说明理由,需要调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冯某驾驶车辆正常行驶时,孙某(50周岁)突然从路边冲出,径直撞向车头,随后便血流不止、倒地不起,叫嚷着要求五千元赔偿→可联系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蒋某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营销类岗位工作。2023年5月,蒋某要求购房客户先去房产中介所缴纳15000元的诚意金。公司接到有关部门转交的客户投诉意见,在调查中发现蒋某违规操作,遂责令房产中介所返还客户诚意金。9月,公司作出关于蒋某违规的处理决定,对蒋某作出转岗物业客服的决定,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及工资标准均不变。后蒋某未到物业客服岗位工作。10月,公司以蒋某严重违纪为由,函告工会后决定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随后,蒋某主张公司赔付其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双方协商未果,蒋某遂将公司诉至法院。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蒋某的诉求并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蒋某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并谈谈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答案】(1)不会。理由:民法典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房产公司有证据证明蒋某作为置业顾问,在房产销售中存在违规行为,损害了公司的利益,违反了员工忠诚义务和职业道德,公司对其进行岗位调整的行为具有正当性。蒋某无正当理由不去新岗位上班,公司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具有事实及法律依据。
(2)①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②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要求公司退还诚意金;还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等方式维权。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劳动争议纠纷案例
考点考查:心中有数上职场、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蒋某的诉求并简要说明理由,要调动教材中心中有数上职场、依法收集运用证据、的相关知识,结合案例信息,分析其法理依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蒋某违规操作,公司对其处理,对蒋某作出转岗安排,蒋某未到到岗工作。后公司以蒋某严重违纪为由,函告工会后决定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蒋某主张公司赔付其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可联系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房产公司有证据证明与蒋某解除劳动合同具有事实及法律依据。说明法院不会支持蒋某的诉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说明蒋某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并谈谈消费者应如何维权,要调动教材中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结合案例信息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蒋某违规操作,要求购房客户先去房产中介所缴纳15000元的诚意金→可联系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
关键信息②:消费者应如何维权→可联系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