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下学期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下学期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下学期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P—31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B. 蜡烛燃烧C. 花生霉变D. 水结成冰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锅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花生霉变会产生黄曲霉素等有毒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后,物质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 HClB. NO2C. D. NH4HCO3
    【答案】D
    【解析】
    【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详解】A、HCl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A不符合题意;
    B、NO2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Cu(OH)2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C不符合题意;
    D、NH4HCO3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棉花B. 羊毛C. 涤纶D. 蚕丝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此选项符合题意;
    D.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A. 腐蚀品B. 有毒气体
    C. 易燃液体D. 爆炸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酒精不属于腐蚀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酒精不属于有毒气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属于易燃液体,该选项符合题意;
    D、酒精不属于爆炸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移去蒸发皿B. 溶解食盐
    C. 搅拌溶液D. 取用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胶头滴管的作用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不能用来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 纯碱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 侯德榜B. 门捷列夫C. 道尔顿D. 拉瓦锡
    【答案】A
    【解析】
    【详解】A、侯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制碱工业做出重大贡献,故选项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测定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砷属于金属元素B. 砷原子的质量为74.92g
    C. 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D. 中砷的化合价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砷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原子的相对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且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砷原子的中子数约为75-33=4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s2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砷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2)×3=0,解得x=+3,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下列惠州美食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镇隆荔枝B. 惠州炒米饼C. 东江盐焗鸡D. 甘蔗冰
    【答案】C
    【解析】
    【详解】A、荔枝中富含维生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惠州炒米饼中富含糖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东江盐焗鸡中富含蛋白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甘蔗冰中富含维生素和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吸热
    C.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无色溶液中产生气泡
    D. 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固体逐渐减少,表面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A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现象为无色溶液中产生气泡,故C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表面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的结论而不是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Mg+2HCl=MgCl2+H2↑B. 2CO+O22CO2
    C. CuO+H2SO4=CuSO4+H2OD. 2H2O2H2↑+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科学家通过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分子中化学修饰的发现,能快速研发出新疫苗。核苷酸的化学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3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苷酸属于氧化物B. 一个核苷酸分子中共有40个原子
    C. 核苷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5∶7D. 核苷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核苷酸中含有五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核苷酸分子中共有10+14+5+6+1=36个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核苷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2×10):(1×14)=60: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的质量分数=,其中碳、氢、氮、氧、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5):(16×6):31=120:14:70:96:31,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盐酸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B. 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过多
    C. 碳酸钠的俗名为小苏打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有强腐蚀性,不能中和胃酸,故B错误;
    C、碳酸钠的俗称是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C错误;
    D、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D。
    13. 如图为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解度:
    B. t1℃时,50g水里加入25gKNO3,可得到75g溶液
    C. t2℃时,KNO3和Na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KNO3和NaNO3的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的硝酸钾固体,故当溶剂为50g时,最多溶解10g的硝酸钾固体,此时溶液质量为60g,故B错误;
    C、没有确定溶液是否是饱和,不能确定t2℃时,KNO3和Na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故C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14.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羊绒与棉花(灼烧)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D.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棉花没有,可以区别,正确;B、醋酸与盐酸都显酸性,滴入酚酞溶液,都不变色,错误;C、硬水加肥皂水,起浮渣、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无浮渣、泡沫丰富,可以区别,正确;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可以区别,正确。故选B。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镁粉、铁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的实验得到的结论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A错误;
    B、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pH=3的溶液呈酸性,加入水后pH值增大且小于7,pH无法等于或大于7,故C错误;
    D、由于,,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消耗的铁较多,则和铁反应的溶液质量增加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1)中国年味:过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书法家用墨书写对联,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对联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因为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中国节气:立春,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现将2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需加水___________g。走进田间,种植的水稻出现叶片发黄,应施用含___________元素的化学肥料。
    (3)中国科技: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汽油和核能,其中汽油是___________资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4)中国智慧:《华阳国志》中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描述的是通过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5)中国文化: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泡茶时能闻到茶香,原因是___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人们对泡茶所用的水要求极高,生活中,我们常用_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变为软水。
    【答案】(1)不活泼 (2) ①. 18 ②. 氮
    (3)不可再生 (4)蒸发结晶
    (5) ①.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②. 煮沸
    【解析】
    【小问1详解】
    书法家用墨书写对联,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对联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填:不活泼;
    【小问2详解】
    现将2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设:加入水的质量为,得:;种植的水稻出现叶片发黄,应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故填:18;氮;
    小问3详解】
    汽油是一种化石能源,短时间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填:不可再生;
    【小问4详解】
    “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描述的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晶体析出,故填:蒸发结晶;
    【小问5详解】
    泡茶时能闻到茶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使香味扩散;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方法将硬水变为软水,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煮沸。
    17.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材料一:胃酸指胃液中分泌的盐酸。胃持续分泌胃酸,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胃酸(0.2%~0.4%的盐酸),能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若胃酸分泌过高,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病,治疗胃酸过多主要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
    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胃溃病患者若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材料二: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其体液酸碱度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体质强健的人,其体液始终保持弱碱性。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人体胃液担负着食物的消化,pH为0.9-1.5.当氧气充足时,人体摄取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会被彻底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CO2扩散到血液中,会引起血浆的pH略有改变。身体的调节系统就可以进行酸碱性的调节来保持酸碱平衡,只有这样身体才会健康,但是如果人们身体长期有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那身体就会出现酸性变化。可以多吃些偏碱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苏打饼干等进行调节。
    依据文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胃液样品,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___色。
    (2)上述几种抗酸药,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有碳酸氢钠和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钙是微量元素,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
    B. 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 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4)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
    (5)正常人体血浆呈___________(填“弱酸性”或“弱碱性”)。
    (6)CO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红 (2)碳酸钙 (3)B
    (4)pH试纸 (5)弱碱性
    (6) ①. 减小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胃酸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填:红;
    【小问2详解】
    碳酸氢钠、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胃内气体压力增大会引起胃穿孔,则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故填:碳酸钙;
    【小问3详解】
    A、钙是常量元素,故A错误;
    B、胃酸对人体有益,使用抗酸药用量过多对身体有害,故B正确;
    C、胃酸过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则不是液pH越小越有利于人体健康,故C错误。
    故选B。
    【小问4详解】
    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故填:pH试纸;
    【小问5详解】
    正常人体血浆pH7.35-7.45,pH大于7,呈弱碱性,故填:弱碱性;
    【小问6详解】
    CO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减小;。
    18. 实验室现有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块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装置C反应物需块状固体和液体。请根据现有药品和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同学发现,A装置还缺少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较纯净的O2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___________(填字母)。
    (4)若用B与D装置制取H2,B装置的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________(填“上”或“下”),收集H₂用装置D,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口进(填“a”或“b”)。点燃H₂之前,需要________。
    (5)趣味实验:小惠同学在社团活动中利用F装置“发射火箭”,先挤压胶头滴管,套在玻璃管上的塑料火箭向上冲出,完成发射,则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 ①. ②.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BE
    (4) ①. 下 ②. b ③. 先验纯
    (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固体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且由于二氧化锰为粉末,则发生装置选B,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E。
    【小问4详解】
    B装置中,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D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口通入;
    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前需要先验纯。
    【小问5详解】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Ⅰ.金属冶炼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1)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2)“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熔点___________。
    Ⅱ.金属的活动性
    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
    (3)试管B的现象为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___________。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小莉认为省略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可得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
    Ⅲ.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
    (5)“发蓝”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若钢铁制品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可以用稀盐酸除锈,写出除锈的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使木炭充分燃烧
    (2)低 (3) ①. 有气泡产生 ②.
    (4) ①. C##BD ②. 锌>铁>铜
    (5)化学 (6)
    【解析】
    【小问1详解】
    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炉温。
    【小问2详解】
    合金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小问3详解】
    试管B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试管C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实验A中,铁不和硫酸锌反应,说明锌比铁活泼;实验B中,铁能和硫酸反应,实验D中,铜不能和硫酸反应,对比可知铁比铜活泼;而实验C中,铁能和硫酸铜反应,也能说明铁比铜活泼,则只需ABD或AC即可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即可省略BD或C。
    【小问5详解】
    “发蓝”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膜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小问6详解】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
    (1)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碳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成的碳元素“价类二维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a点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
    ②写出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图中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有这样的描述:“…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文中描述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节约纸张
    (3)欲除去NaCl中混有的可溶性杂质Mg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图所示流程: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写出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最终称量所得的NaCl质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原样品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H4 ②. ③. 金刚石
    (2)c (3) ①. 过滤 ②. ③. 大于 ④.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a点为碳的氢化物,此时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为CH4,故填CH4;
    ②d对应的物质为CO2,c点对应的物质为CO,则CO2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③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是碳的单质,所以推断可能是金刚石、石墨或C60等,但由于此物质 “…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所以是金刚石,故填:金刚石;
    【小问2详解】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不符合题意;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资源,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符合题意
    d、节约纸张,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小问3详解】
    ①固液分离的实验操作为过滤,故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过滤;;
    ②由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最终称量所得的NaCl质量大于原样品中NaCl的质量,故填:大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
    21. 为了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小丽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在该实验过程中,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
    (2)小亮同学想利用反应前后物质成分的变化来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小君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无法得出合理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小明同学要对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其实验方案如下:取氢氧化钠溶液100g,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该实验过程中,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滴入稀盐酸60g时(即图中A点),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②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 ①. 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中始终存在Cl-,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合理即可) ②. 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合理即可)
    (3) ①. NaOH、NaC1##NaCl、NaOH ②.
    解:HCl的质量=;
    设100g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0.8g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质量分数=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8%。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性或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在实验过程中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小问2详解】
    ①小君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无法得出合理结论,他的理由是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中始终存在Cl-,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小问3详解】
    ①当滴入稀盐酸60g时(即图中A点),pH>7,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没有参加反应的)、NaC1(反应生成的)。
    ②详见答案。操作
    现象
    结论
    取①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相关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联考化学试卷,共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