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生须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 “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
B.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
C.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
D. “C919”飞机身使用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钛合金是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A符合题意
B.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液氢是液态氢气单质,氢元素是非金属,不是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环氧树脂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都不是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 下列物质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
A. 消石灰:Ca(OH)2B. 绿矾:FeSO4·7H2O
C. 硬脂酸:C17H33COOHD. 草酸:HOOC-CO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消石灰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A正确;
B. 绿矾是七水硫酸亚铁,其化学式为:FeSO4·7H2O,B正确;
C. 硬脂酸是十八碳酸,其化学式为:C17H35COOH,C不正确;
D. 草酸是乙二酸,其结构简式为:HOOC-COOH,D正确;
答案选C。
3.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 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 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D. 该装置可用于分离海水中的NaCl和Mg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了防止蒸馏时液体暴沸,实验时需加入沸石或碎瓷片,A正确;
B.蒸馏时,冷凝水应下进上出,即从b进水,a处出水,B错误;
C.由于NaCl沸点远高于水,故蒸馏时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是水,C错误;
D.海水中NaCl和MgCl2沸点高,利用蒸馏装置不能分离两者,D错误;
故答案选A。
4.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含的补铁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补铁效果更好
C. 抗击疫情期间,“84”消毒液与酒精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D. “墨子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光纤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乙烯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正确;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二价铁被氧化,故含的补铁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补铁效果更好,B正确;
C.“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酒精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不能混合使用,C错误;
D.光纤主要成分为纯度较高二氧化硅,D正确;
故选C。
5.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Z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答案】B
【解析】
【分析】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为Cl元素,Q为Br元素,X为S元素,Z为Ar元素。
【详解】A.Z为Ar元素,最外层为稳定结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弱,且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Z<X<T,A项错误;
B.R为F元素,Q为Br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6,B项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F>Cl>Br,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F>HCl>HBr,C项错误;
D.R为F,非金属性很强,没有最高价含氧酸,D项错误;
答案选B。
6. P(化学式为)是一种广谱的防霉抗菌缓和剂的原料,结构如下图,其中X、Y、Z、Q和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与Q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2的两种化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Z与Q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
B. Z与其他四种元素均可至少形成两种化合物
C. 可用X、Z或Q、Z形成的化合物制备Z的单质
D. R的一种含氧酸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因X、Y、Z、Q和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与Q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2的两种化合物,再根据图示结构中原子的成键数目分析,X为H, Y为C,Z为O, Q为Na, R为C1。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则Na+比O2-的离子半径小,A项错误;
B. O可与H、C、 Na、 C1至少形成两种化合物,如H2O和H2O2,CO和CO2,Na2O和Na2O2,ClO2和Cl2O7,B项正确;
C.可用加热H2O2或电解水或Na2O2与H2O反应制O2,C项正确;
D.H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D项正确;
答案选A。
7. 常用作还原剂,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X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淡黄色固体,Y和Z为同族元素,含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B. 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C. Y和Z的原子半径较大的是ZD. 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X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淡黄色固体,X为Na,设Y的核电荷数为x, Y和Z为同族元素,则Z的核电荷数为x-8或x+8,含电子,故22+2x+4x-32=86或22+2x+4x+32=86,解得x=16或,x=(舍去),故Y为S,Z为O。
【详解】A.X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和Na2O2,Na2O2中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A错误;
B.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水溶液因硫离子水解而呈碱性,B正确;
C.Y和Z分别为S和O,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半径较大的是S,C错误;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2SO4是强酸,但不是最高价的可能为弱酸,如H2SO3,D错误;
故选B。
8. 下列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 液氨做制冷剂B. 硅酸钠溶液做防火剂
C. 芳香烃做汽油的主要成分D. 聚四氟乙烯做不粘锅保护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做制冷剂,A正确;
B.硅酸钠溶液不容易燃烧,可以做防火剂,B正确;
C.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不是芳香烃,C错误;
D.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可以做不粘锅保护膜,D正确;
故选C。
9. 某同学分别用下列装置a和b制备溴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烧瓶中均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液溴沸点低
B. 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可推断烧瓶中发生取代反应
C. b装置试管中吸收,液体变橙红色
D. b装置中的倒置漏斗起防倒吸作用,漏斗内可形成白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制备溴苯的过程中有热量产生,溶液温度升高,导致沸点较低的液溴挥发,成为红棕色的溴蒸气,故A正确;
B.a装置中的溴蒸气挥发进入锥形瓶被硝酸银溶液吸收,也会产生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故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故B错误;
C.b装置中挥发的Br2被CCl4吸收,成为红棕色的Br2的四氯化碳溶液,故C正确;
D.HBr气体极易溶于水,用倒置的漏斗可防止倒吸,用浓氨水吸收HBr,挥发的NH3和HBr反应生成固体NH4Br,有白烟生成,故D正确;
故选B
10. 已知:25℃时,Ka(CH3COOH)=1.7×10-5,Kb(NH3·H2O)=1.7×10-5。用0.01 ml/L的CH3COOH溶液滴定20 mL由浓度均为0.01 ml/L的NaOH溶液和氨水组成的混合溶液,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随加入CH3COOH溶液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时混合溶液中:c()≈1.7×10-5 ml·L-1
B. b点时混合溶液中:c(CH3COOH)<c()
C. c点时混合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c()+c(NH3·H2O)+c(Na+)
D. c点时混合溶液中:pH=7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点时溶液为0.01 ml/L的NaOH、NH3·H2O得到的混合溶液,NaOH是强碱,完全电离,NH3·H2O是弱碱,部分电离。由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可得c()=,A正确;
B.b点时NaOH恰好被中和,溶液为CH3COONa、NH3·H2O的混合溶液,由于醋酸是一元弱酸,NH3·H2O、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相同。CH3COONa会水解产生CH3COOH,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Kh=<1.7×10-5=Kb,故CH3COO-的水解程度小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因此该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c(CH3COOH)<c(),B正确;
C.c点溶液为等浓度的CH3COONa、CH3COONH4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CH3COO- )+c(CH3COOH)=c()+c(NH3·H2O)+c(Na+),C正确;
D.c点溶液的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铵,在醋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近,溶液呈中性,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可知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铵混合溶液的pH>7,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 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 1 m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19×6.02×1023
C. 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 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则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A错误;
B.35Cl原子所含中子数为18,1H原子的中子数为0,则1m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18×6.02×1023,B错误;
C.气体的条件未知,非标准状况下,不能确定体积大小,C错误;
D.35Cl2气体中氯原子质量数为35,质量数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则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g·ml-1, D正确。
答案为D。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C,注意气体体积计算时,必须考虑要在标准状况下。
12. 25℃时,将SO2通入蒸馏水中模拟酸雨形成过程,实验数据如图。已知H2SO3的Ka1=10-2,Ka2=1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50s~300s时间段,pH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
B. 在300s未通O2时,溶液中c(H2SO3)=10-5.46ml•L-1
C. 在400s时,溶液中c(HSO)+c(SO)+ c(SO)+c(H2SO3)≈10-6.75 ml•L-1
D. 在600s时,溶液中c(H+)约为c(SO)的2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SO2通入蒸馏水中反应生成H2SO3,电离产生氢离子使溶液pH下降,A正确;
B.300s未通O2时,溶液中c(HSO)=c(H+)=10-3.73ml/L,H2SO3是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根据Ka1(H2SO3)==10-2,解得c(H2SO3)=10-5.46ml•L-1,B正确;
C.未通O2时,溶液中c(HSO)≈c(H+)=10-3.73ml/L,c(H2SO3)=10-5.46ml•L-1,此时HSO电离生成的c(SO)= =10-7ml/L,根据S元素守恒可得400s时,溶液中c(HSO)+c(SO)+ c(SO)+c(H2SO3)≈10-3.73ml/L+10-5.46ml/L+10-7ml/L=10-3.73ml/L,C错误;
D.600s时,溶液的pH几乎不变,说明此时亚硫酸完全被氧化,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二元强酸H2SO4溶液中c(H+)约为c(SO)的2倍,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 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少量氯气通入纯碱溶液中:Cl2+CO+H2O=Cl-+HCO+HClO
B. 将足量饱和Fe2(SO4)3溶液滴入Mg(OH)2浊液中:2Fe3++3Mg(OH)2=2Fe(OH)3+3Mg2+
C.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ClO-+CO2+H2O=HClO+HCO
D. 将少量溴水滴入过量Na2SO3溶液中:Br2+H2O+3SO=2Br-+2HSO+SO
【答案】A
【解析】
【详解】A.HClO的电离常数介于的与之间,故将少量氯气通入纯碱溶液中,生成的是,离子方程式为,A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A符合题意;
B.将足量饱和溶液滴入浊液中,发生了沉淀的转化,离子方程式正确,也可表示为:,B不符合题意;
C.由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强弱为:,所以不管的用量是多还是少,都只会生成,离子方程式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溴水有较强氧化性,而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与过量的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应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为A。
14. 某温度时,可用K2S沉淀Cu2+、Mn2+、Zn2+三种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最小,约为1×10-20
B. 向MnS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c(S2-)增大
C. 可用MnS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ZnCl2
D. 向浓度均为1×10-5ml/L的Cu2+、 Zn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l/的Na2S溶液,Mn2+最先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2+、Mn2+、Zn2+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最小,约为1×10-35,故A错误;
B.向MnS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c(S2-)不变,故B错误;
C.Ksp(ZnS)< Ksp(MnS),可用MnS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ZnCl2,故C正确;
D.Ksp(CuS)最小,所以向浓度均为1×10-5ml/L的Cu2+、 Zn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l/的Na2S溶液,Cu2+最先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一种沉淀容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Ksp(ZnS)< Ksp(MnS), ZnS比MnS更难溶,所以MnS与ZnCl2反应生成ZnS沉淀。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铁的氧化物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见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稀硫酸浸废铁屑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主要有___________
(2)写出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检验有生成的试剂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
(3)加入少量的目的是调节在范围内,写出用调整浓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反应Ⅱ中加入的目的是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为测定和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如下:
①准确量取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调节;
②加热除去过量;
③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已知:
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___________,如果缺少步骤②,将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
(2) ①. ②. 蓝色沉淀(或溶液,溶液褪色) ③. 44~7.5
(3)
(4)
(5)
(6) ①. 5.6 ②. 偏大
【解析】
【分析】由制备流程可知,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溶于稀硫酸,主要发生Fe+2H+═Fe2++H2↑,氧化铝与酸反应生成铝离子,铁的氧化物溶于酸后生成铁离子(或含亚铁离子),加入Fe发生Fe+2Fe3+═3Fe2+,制备硫酸亚铁,应与硫酸铝分离,应调节溶液pH生成Al(OH)3,要避免生成应Fe(OH)2沉淀,控制pH在4.4≤pH<7.5之间,过滤分离出滤渣为Al(OH)3,反应II中加硫酸及亚硝酸钠生成铁离子,蒸发、过滤得到Fe(OH)SO4,以此来解答。
【小问1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用稀硫酸浸废铁屑后溶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Fe2+、Al3+;
【小问2详解】
酸浸过程中Fe3O4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检验有生成的试剂,现象:蓝色沉淀;
【小问3详解】
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在4.4≤pH<7.5范围内,使溶液中的Al3+沉淀;
【小问4详解】
反应Ⅱ中常加入的X是NaNO2,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2++NO=Fe3++NO↑+H2O;
【小问5详解】
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 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H2O2可氧化亚铁离子,由原子及电子守恒可知存在Fe~Fe3+~S2O32-,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5.6g/L,如果缺少步骤②,过量的H2O2具有氧化性,可消耗标准溶液,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16. 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N2(g)+3H2(g)2NH3(g) △H
(1)已知破坏1ml共价键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
则△H=__________。
(2)在恒温、恒压容器中,按体积比1:3加入N2和H2进行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适量氨气,达到新平衡时,c(H2)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后同);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c(N2)/c(NH3)将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压强和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N2、H2分别为0.1ml、0.3ml 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φ)如图所示。
①其中,p1、p2和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250℃、p1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容器体积为1L,则该条件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数K=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H2NCOONH4是工业由氨气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NCOONH4(s)2NH3(g)+CO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每生成34g NH3的同时消耗44g 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NH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NH3):c(CO2)=2:1
(5)科学家发现,N2和H2组成的原电池合成氨与工业合成氨相比具有效率高,条件易达到等优点。其装置如图所示、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2来自于空气,当电极B到A间通过2mlH+时理论上需要标况下空气的体积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①. -92.5kJ/ml(1分) ②. 不变 ③. 减小 ④. p1>p2>p3 ⑤.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移,NH3 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p1>p2>p3 ⑥. 5.93×103 (ml/L)-2 或 5925.93(ml/L)-2 ⑦. ①② ⑧. N2+6e-+6H+=2NH3 ⑨. 3H2-6e-=6H+ ⑩. 9.33L
【解析】
【详解】⑴△H=E断-E成=945.8+3×435.5-6×390.8=-92.5 kJ/ml ⑵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NH3相当于平衡不移动,所以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相当于加压,平衡正移,比值减小;⑶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NH3 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p1>p2>p3。 由图可知氨气的体积分数为0.667,根据三段式可计算出c(NH3)=0.16ml/L c(N2)=0.02ml/L c(H2)=0.06ml/L,则K=5925.93; ⑷①相当于正逆速率相等,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气体密度会随平衡的移动而变化,不变时说明达平衡,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④⑤中的量永远为定值,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选①②; ⑸正极:N2+6e-+6H+=2NH3 负极:3H2-6e-=6H+ 整个计算用电子守恒,通过2mlH+时则有1/3mlN2参与反应,相当于(1/3)×(5/4)×22.4L=9.33L空气。
17. 芳香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某科研小组以、ClCCH3)3为反应物无水AlCl3为催化剂,制备(叔丁基苯)。反应原理如下:
已知:
I.实验室模拟制备无水AlCl3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__。若缺少C、D中AlCl3发生的副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加热顺序:应先点燃____________(填A或D)处酒精灯。
I.实验室制取叔丁基苯的装置如图:
①将35mL苯和足量的无水AlCl3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滴加氯代叔丁烷[ClC(CH3)3]10mL;
③打开恒温做力搅拌器反应段时间;
④洗涤,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用稀盐酸、Na2CO3溶液、H2O洗涤分离;
⑤在所得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过滤,蒸馏;
⑥称量,得到叔丁基苯10.0g:
(4)图中弯管C的作用为__________。
(5)用稀盐酸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洗涤”后“分离”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6)加无水MgSO4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
(7)叔丁基苯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
【答案】 ①. ②. 饱和食盐水 ③. AlCl3+3H2O=Al(OH)3+3HCl ④. A ⑤. 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滴下 ⑥. 除去AlCl3并防止其水解 ⑦. 分液 ⑧. 干燥或除水 ⑨. 81.2
【解析】
【分析】实验室制备无水AlCl3,需要干燥的氯气与铝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题中A用于制备氯气,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有氯化氢、水等杂质,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用B、C装置分别除去HCl、水,用D装置制备氯化铝,氯化铝遇水极易潮解并产生白色烟雾,用E装置防止装置H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F中,装置F收集氯化铝,反应的尾气中有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需用氢氧化钠吸收,最后连接装置H进行尾气处理,据此解答。
【详解】Ⅰ.(1)A中发生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气中有氯化氢、水等杂质,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因此B装置中所盛试剂是饱和食盐水;氯化铝遇水极易水解,因此若缺少C、D中AlCl3发生的副反应方程式为AlCl3+3H2O=Al(OH)3+3HCl;
(3)由于装置中还含有空气,加热时氧气能氧化金属铝,则首先利用氯气排尽空气,所以加热顺序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
Ⅱ.(4)仪器C为恒压漏斗,所以图中弯管C的作用为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滴下;
(5)由于反应中需要氯化铝作催化剂,又因为氯化铝易水解,则用稀盐酸洗涤的目的是除去AlCl3并防止其水解,由于叔丁基苯难溶于水,则“洗涤”后“分离”的操作名称是分液。
(6)MgSO4固体具有吸水作用,加入无水MgSO4固体可起到干燥的作用;
(7)根据方程式可知ClC(CH3)3~,产率为≈81.2%。
18. 氨溴索(G)是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A~C三种物质中____(填“有”、“无”)易溶于水的物质。D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
(2)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5)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水解;③1ml最多能与2ml NaOH反应。
(6)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 ①. 无 ②.
(2)羟基、氨基 (3)
(4)取代反应 (5) ①. 6 ②.
(6)或
【解析】
【分析】由题干转化流程图信息可知,根据A的化学式、B的结构简式以及A到B的转化条件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6)由题干流程图可知,根据A到B,B到C的流程信息可知,由以为原料制备,由于-CH3为邻位上的定位基团,故可以先由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由于由于-NH2也易被氧化,故需先将转化为,在将转化为,故可以确定合成路线为:或
,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是甲苯,烃类物质均难溶于水,B为邻硝基甲苯,硝基化合物难溶于水,C为邻硝基苯甲醛,虽然醛基易溶于水,但由于有苯环和硝基的影响,故也难溶于水,故A~C三种物质中无易溶于水的物质,由题干中D的结构简式可知D中氮原子周围均形成了3个σ键,故其杂化类型为sp2,故答案为:无;sp2;
【小问2详解】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氨基(-NH2)和羟基(-OH),故答案为:氨基和羟基;
【小问3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可知,反应③即和反应生成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可知,反应⑤即,故该反应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小问5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信息可知,B的分子式为:C7H7NO2,则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即分子中含有醛基或者甲酸酯基;②能水解分子中含有酯基或者酰胺基,根据氧原子数目可知,分子中含有甲酸酯基或者甲酰胺基;③1ml最多能与2ml NaOH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甲酸酚酯基,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苯环上连:-OOCH和NH2、或者-OH和-NHCHO两种组合,每组又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故共有2×3=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
【小问6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可知,根据A到B,B到C的流程信息可知,由以为原料制备 ,由于-CH3为邻位上的定位基团,故可以先由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由于由于-NH2也易被氧化,故需先将转化为 ,在将转化为,故可以确定合成路线为:或
,故答案为:或
沉淀物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H-H
N-H
N-N
N≡N
435.5kJ
390.8kJ
163kJ
945.8kJ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AlCl3
133.5
2.41
181
极易潮解并产生白色烟雾,微溶于苯
78
0.88
80.1
难溶于水
ClC(CH3)3
92.5
0.85
51.6
难溶于水,可溶于苯
134
0.87
169
难溶于水,易溶于苯
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