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任务6理解概括文意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任务6理解概括文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角度2比对人物,角度5比对关系,答案D,比对分析,先生的爱国精神,忠义之气,依附他物获取的声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概括文意”题主要包括文意理解选择题和文意概括简答题两种考查形式。文意理解选择题既有对文中信息的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的归纳与概括、综合判断与推理,也有对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表达的看法的分析与评价。文意概括简答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一题型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变,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较多。
学案50 文意理解选择题——化整为零,比对分析
复习目标:1.读懂原文,准确地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2.研读原文与选项,把握分析文意理解题的切入角度。
文意理解选择题五大切入角度角度1:比对关键词句
1.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1)[选项](2023·全国甲卷T12—B)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原文]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分析]
参考答案(1)“对于不如自己的人”理解错误,“有慢己者”中的“慢”是“怠慢、侮慢”的意思。参考译文 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遇到侮慢自己的人,一定会更加以礼相待,以使对方愧疚。担任官职,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用止。
(2)[选项](2021·新高考Ⅰ卷T12—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原文]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分析]
参考答案原文意思是唐太宗反对使用重法治理,而不是认为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故B项错误,曲解文意。参考译文 民众之所以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徭役繁重,官吏贪污求贿,(民众自身)饥寒交迫,便顾不上廉耻罢了。我应当摒弃奢靡,节省费用,轻徭役薄赋税,挑选任用廉洁的官吏,使民众衣食有余,那么民众自然不偷盗,何必使用严刑重法呢!
2.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选项]霍光认为昌邑王德行昏乱,担心他会危害国家,为废弃他而征询群臣意见,群臣因为惧怕霍光,不敢发言。[原文](霍)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参考答案错解人物心理。“群臣因为惧怕霍光”错误,结合上下文可知,群臣是对霍光想废除昌邑王(在位皇帝)的想法感到震惊,担心随声附和会祸及己身,所以不敢发言。参考译文 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昏庸无道,恐怕会危害国家,大家看该怎么办?”众大臣都很吃惊,害怕得变了脸色,谁也不敢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答应着罢了。田延年(站了起来),离席前行一步,手按着剑说:“当年先帝把幼主托付给将军,把国家重任交付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贤明,能使刘氏江山安定。如今天下臣民人心动荡不安,国家将有倾覆的危险,况且汉朝世代相传,帝王谥号都以一个‘孝’字为先,就是为了能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永享祭祀。如果汉朝灭亡了,将军即使是死了,九泉之下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呢!今天商议的事情,要迅速决断不可迟疑。大臣们有迟疑不表态的,请允许我用剑斩了他!”
角度3:比对时间、地点
3.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选项]刘锜听说金人南下侵宋,舍舟疾行三百里,抵达顺昌,询问陈规粮草之事,准备与之共同防守京城。[原文] 绍兴十年二月,以刘锜为东京副留守。闻金人败盟南下,锜与将佐舍舟陆行,先趋三百里,至顺昌城中。谍报东京已降,知府陈规见锜问计,锜曰:“城中有粮,则能与君共守。”规曰:“有米数万斛。”锜曰:“可矣。”(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顺昌柘皋之捷》)[分析]
参考答案混淆地点。“准备与之共同防守京城”错误,根据原文“闻金人败盟南下……至顺昌城中。谍报东京已降,知府陈规见锜问计,锜曰:‘城中有粮,则能与君共守。’”可知,刘锜此时在顺昌,与陈规谋划共守的城池应该是“顺昌”,而非“京城”。
参考译文 绍兴十年二月,朝廷任命刘锜为东京副留守。听说金人毁弃盟约南侵,刘锜和将佐舍弃舟船从陆路行走,先奔赴三百里,到达顺昌城中。侦探情报说东京守军已经投降金人,顺昌知府陈规面见刘锜并向他询问计策,刘锜说:“如果城中有粮食,就能同你一起守卫顺昌。”陈规说:“有粮食几万斛。”刘锜说:“可以守城。”
角度4: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4.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选项](2023·新高考Ⅱ卷T12—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原文]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参考答案原文中唐太宗提出问题后,李靖分别从反、正两方面叙述了苻坚和吴汉二人的事迹,“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中的“得失”应该是指吴汉胜利、苻坚战败。选项中“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理解错误。参考译文 太宗说:“兵力的使用有分散有集中,贵在分聚各自得当。前代的事迹中,有谁善于这样做呢?”李靖说:“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兵力能合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开驻扎,(两地)相距二十里,公孙述前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与吴汉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兵力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太宗说:“是这样。前人战例的得失,足以作为后世万代的借鉴。”
5.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选项](2021·全国乙卷T12—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原文]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分析]
参考答案“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错误,由“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可知,唐太宗认为隋亡的原因包括“炀帝无道”和“其臣亦不尽忠”。
参考译文 皇上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於士澄逮捕窃贼,稍有可疑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所有人都被杀掉了。”皇上说:“这难道只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引以为戒。”
典题精析第一步,文题齐读,找准关键点例题 下列对选文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孔 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①,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②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③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④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注①孙氏:指孙权。最终,曹操任命盛孝章都尉,未及赴任,已被孙权害死。②吾祖:指孔子,曾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说。③朱穆所以绝交:朱穆,字公叔,东汉时人。他有感于当时不讲交友之道的衰败风俗,写了《崇厚论》《绝交论》两篇文章,表示对世风的不满。④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州的长官称牧,所以称九州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A.孔融从交友之道和为国求贤两方面来写此信之目的,是想请曹操出手援救其好友盛孝章。当时盛孝章正受孙权困辱。
B.信中引举《春秋传》中齐桓公未能成功援救诸侯小国而引以为耻,而燕昭王重用郭隗,招引了魏国乐毅等人,振兴燕国等事例,其目的是暗示曹操拯救孝章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C.孔融在信中说自己的引经据典不是为了炫耀和卖弄知识,而是在于援救朋友,推荐人才,说得既委婉又恳切。
D.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是个恃才傲物、刚毅坦诚之人。但为了援救好友性命,他在曹操面前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委曲求全,足见其重情重义,义薄云天。
第二步,依项寻文,发现设误点
从信的内容和写信的目的两个角度概述,第二段结尾写营救盛孝章能弘扬“友道”,第三段引述“燕君市骏马之骨”是为了说明人才的可贵,且说“实须得贤”;第一段中有“其人困于孙氏”,可知A项表述正确。
此项也可切分为三个片段,第一句由“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印证;第二句由“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的实例印证;第三句从兴复汉室,“惟公”一人的角度暗示曹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项正确。
文章结尾是此项的命题依据。这句话的意思是,“上面谈到的人和事,本来就是您知道的,但我还是再次提及,是想要您推崇重视这交友的道义”。作者虽救友心切,却说“欲公崇笃斯义也”,可见“既委婉又恳切”。C项正确。
“他在曹操面前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委曲求全”错误。从这些关键句看,孔融态度磊落,不卑不亢,谨慎从事。既揣摩到了曹操要建功立业、网罗人才的心理,又注意到了曹操位高权重,所以说话时谦逊有礼,很有分寸。D项分析不当。
参考译文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五十岁的年龄,很快就到了。您是才满,而我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春秋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召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在天下有盛名的人,天下人都称赏赞美他。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更何况贤士们是生了脚的啊!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却得到厚待,终于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去的人了。上面谈到的人和事,本来就是您知道的,但我还是再次提及,是想要您推崇重视这交友的道义。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对点训练(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
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忡忡,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解析 D项,“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原文“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重耳让曹君)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并陈尸示众。“悬”是“吊、挂在空中”的意思;“出”,使动用法,使……出来;“大戮”指杀掉并陈尸示众。参考译文 从前晋国公子重耳出国流亡,路过曹国,曹国国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釐负羁和叔瞻在曹国国君跟前侍奉。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重耳,不是平常的人。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一天回到晋国发兵报复,那就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国国君不听从。釐负羁回到家里郁郁不乐,他的妻子问他说:“您从外面来,
带着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负羁说:“我听说,(君主)有福你赶不上,有祸到来会牵连我。今天我们的国君召见晋公子,对待他没有礼貌。我在君王前参与其事,我因此不高兴。”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重耳,像万乘之国的君主;他身边的随从人员,像万乘之君的相。现在他困窘而出来流亡,路过曹国,曹国对待他没有礼貌。这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责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是第一个了。您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区别开呢?”负羁说:“好吧。”(于是釐负羁)把黄金盛在壶里,用饭食装满,把玉璧放在上面,夜晚派人送给公子重耳。公子重耳见了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饭食而谢绝收璧。公子重耳从曹国到楚国,从楚国到秦国。来到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说:“过去晋献公和我结交,诸侯没有没听说的。晋献公不幸去世,
已大约十年了。继位的儿子不好,我恐怕这会让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洒扫而社稷之神得不到祭祀了。像这样了我还不去安定晋国,就不符合与人交往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到晋国,怎么样?”群臣都说:“好。”秦穆公因此发兵,有兵车五百辆,整齐的骑兵两千人,步兵五万人,帮助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国国君。重耳即位三年,就发兵攻打曹国了。于是派人告诉曹国国君说:“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并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军队迫近都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据此下达命令,使军队不敢去侵犯。”曹国人听说这个消息后,率领他们的亲戚逃到釐负羁街巷里保全性命的有七百多家。这就是礼的作用。所以,曹国是小国,要在晋国和楚国的夹缝中生存,曹国国君的危险就像累叠起来的蛋,而他还以无礼的态度来对待大国,这就是曹国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的原因。
学案51 文意概括简答题
复习目标:1.把握文意概括简答题的常见命题角度。2.掌握文意概括简答题的解题方法。
文言文简答题思考的难度不大,前提是读懂文本;近两年命题从重人物、事件概括向重论述、思维方向发展,贴近现代文的考法,重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一、概括分析论点、论据、论证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的文言文均选取了议论类文言文,且新高考Ⅰ卷的简答题考查了论据。这是一个新角度,预示着议论文的一些文体特点将成为新的考查方向。这也预示着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命题会打破文白边界壁垒,进行贯通考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读懂文本,把握观点,其次要掌握论证的必备知识。
边练边悟1.(2023·北京卷)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②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③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④先生(王阳明)曰:“为学大病在好名。……‘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①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②’之意。”(《传习录》)
注①去声:第四声。②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情,实情。对于①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今人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④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解读,与杨伯峻有所不同。在杨、王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
示例 赞同杨伯峻的观点。依据孔子“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可知,孔子在这里担忧的也是自己的名声不能被称道,自己的主张就不能实行于当世,也就不能让后世了解自己。这比较符合孔子对“道”的推行。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名声不被人称道。”②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③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名声不被人称道。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凭借什么让后人知道我呢?”④王阳明说:“做学问最忌讳的是追求名声。……‘担心自己死后名不副实’,‘称’读去声,也就是‘名声盖过了实际,君子以此为耻辱’的意思。”
二、探寻事件原因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应引起重视。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地筛选。3.据果索因,其“因”一般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对于表示原因相对委婉、间接的,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边练边悟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选自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有删改)文段主要总结了王维诗歌的什么特色?赵殿成认为王维诗歌这种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文段总结了王维诗歌特色:清妙空灵,真实自然,超脱凡俗。他认为一方面跟个人才华有关,另一方面与王维在人世浮沉中能超脱有关。
参考译文 王右丞声名鹊起于开元和天宝年间,才华绝伦,冠盖一时;而且本人性情高远,超尘脱俗,不与他人相争外物,在人事浮沉之中能够毫不沾惹。因此他写诗,趣味和真性情洋溢在诗中,远离俗世,清丽端严而不会轻浮,安逸快乐而不过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李光弼为什么不同意韦陟的请求?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撤退是大忌。②现在没有理由地丢弃五百里土地,会助长敌人的威风。③此时进军才能做到表里照应,攻守自如。
参考译文 史思明乘胜向西进攻郑州。李光弼整顿好队伍,缓慢行军,到达洛阳。他对东都留守韦陟说:“叛贼乘胜而来(进攻我们)。我方利在按兵不动,迅速作战则对我方不利。洛阳城已经不可能守住了,您认为应该怎么办?”韦陟请求“将军队留在陕州,退守潼关地区,依靠潼关的险要去摧折叛军的锐气”。李光弼说:“在双方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贵在进军而切忌向后撤退。现在,如果我们无缘无故地丢弃五百里土地,那么叛贼的势力就会更加嚣张。我方不如将军队移到河阳去驻扎,向北与泽潞相连。形势顺利,我们就向前攻取;形势不利,我们就向后退守。这样表里相互照应,让叛贼不敢往西边侵扰。这是形成了像猿猴的胳膊一样长的阵势啊。如果辨别朝廷的礼仪,我李光弼不如您;如果论及军旅事务,您不如我李光弼。”韦陟无法应答。
三、概括人、事特点1.概括人物形象(行为)特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或行为特点,并不是现代文阅读的专利,在文言文阅读中,它也司空见惯。概括分析的方法同现代文的基本一致:①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②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③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组织答案时可使用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主要包括该人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一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对于这类题,首先要精细阅读、精细筛选,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其次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边练边悟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节选自《商鞅变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商鞅变法顺利推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①国人受到震慑,全都遵守法令。②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秦国太平富强。
参考译文 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户户丰衣足食。百姓勇敢为国作战,害怕私人斗殴,城乡大治。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 过了五年,秦国人变得富强。秦孝公派卫鞅领兵攻打魏国。卫鞅事先埋伏披甲的战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卬,趁势攻击他的军队,将魏军全部打垮而返回秦国。
四、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没有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边练边悟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读柳宗元传王安石余观八司马①,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复何议于彼哉?注①八司马:指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为司马的八个人,包括柳宗元、刘禹锡等。本段文字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
参考答案人即使处在逆境,也要自强不息,有始有终,坚持不懈。
参考译文 以我看来,八司马都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人才,被王叔文诱惑,于是落入不义的境地之中。至今那些想要做君子的士大夫,都羞于提起他们,而喜欢攻击他们。然而这八人,已经是困窘了,在世上不被人任用,但是处处都能够自我勉励来谋求自己在后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区别,而他们的名字最终没有磨灭。然而那些所谓想要做君子的人,我大多都只见到他起初的想法罢了,如果探求他们最终所做的,能不随波逐流、附和世俗以与小人有所区别的人太少了!他们对那“八司马”又有什么资格去议论呢?
五、比较内容或手法异同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透过相似的表面现象,找出个性,揭示个性特征。“异中求同”则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筛选和提炼,找出两者的共同特点,揭示一般的规律。解答文言文比较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审准题干,确定题干中的考查方向及重点。②分析比较文本内容侧重点、句子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③组织恰当的语言作答,如果是比较异同,注意先比较相同点,后比较不同点,分类分点作答。
边练边悟6.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 祭杜子美文[明]朱椿①先生距今之世数百余年,而成都草堂之名,至今日而犹传。予尝纵观乎万里桥之西,浣花溪之边,寻草堂之故址,黯衰草兮寒烟,是以不能无所感也。于是命工构堂,辟地一廛,匾旧名于其上,庶几过者仰慕乎先贤。②然人之所传者,先生之遗编也,而予之所羡者,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虽其出巫峡,下湘川,固不恋恋于此,而先生之精神,犹水之在地,无所往而不在焉。③爰矢词于翰墨,写予心之悁悁。临风酾酒,尚其来旃。
【乙】 游大观亭故址记[清]吴汝纶①余幼即知大观亭为皖城名胜之区,长而闻名贤登是亭者多吊余忠宣之墓,又意亭之所以名附余公而名也,独恨未得一睹其胜。今年应试皖城,始从方先生存之游其地。四山回旋,长江接天,览其风景,慨然想见当时之盛。而亭址废为军垒,思求胜迹,荡然尽矣。惟余公之墓,为前中丞彭公重修,丰碑高冢,一如曩昔。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②夫亭之废久矣!今日之游,非震于其昔日之名耶?然求其胜迹,已无一存,更阅异时,谁复知有是亭者!若余公之墓,则虽无彭公之修治,吾知千百年后,必有凭其墟而吊者矣。而中丞理墓时,曾不及是亭。意者园林台榭之盛,固不如忠义之气之感人深欤?抑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耶?然则非有不朽之实,虽盛名震耀,未有不终归泯灭者也,独是亭也欤!(有删节)
(1)甲、乙两文都谈及“湮没”和“留存”的话题。请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盖”的作用是承接上文,交代原因。B.“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乃”是“才”的意思,表示时间晚、历时长。C.“则虽无彭公之修治”:“虽”是“即使”的意思,推进了深一层的思考。D.“独是亭也欤”:“独”是“唯独”的意思,表示所涉对象只是一个特例。
解析 “‘独’是‘唯独’的意思,表示所涉对象只是一个特例”错误,“独是亭也欤”的意思是“难道只有这一座亭子是这样吗”,“独”是“难道”的意思。
(3)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参考答案甲、乙两文画线句所写景物一则衰飒,一则壮阔,都与作者情感表达有关。甲文画线句以“衰草”“寒烟”写出故址的萧索荒凉,令人感伤,引发了作者对先贤故居已然不存的感慨,为后文重筑草堂的举措做铺垫。乙文画线句通过写群山、长江、高天等壮阔之景,气象恢宏,引发对昔日大观亭盛况的悬想,在亭废墓存的对比中引出下文议论。
(4)甲、乙两文都围绕“存废”展开议论,但议论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甲文作为一篇祭文,由感慨先贤故居的名传实衰而生发议论,议论中饱含情感,充分表达了对杜甫的追悼和崇敬之情。乙文的议论则层次丰富,逐层深入。作者先就亭废墓存的现象展开思考,认为“园林台榭之盛”比不上“忠义之气之感人深”,进一步得出“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的观点,强调“不朽之实”的价值。由特殊到一般,有助于呈现作者在自我追问中对名实问题的认识过程。
参考译文 【甲】①先生距离当今之世已经有几百年了,而成都草堂的名气,到了今天还在流传。我曾经在万里桥的西边、浣花溪的旁边放眼观看,寻找草堂的旧址,沮丧于枯草寒烟,因此不能不有所感叹。于是我差遣工匠构筑草堂,开辟一处居宅,然后把成都草堂的旧名题写在匾额之上,希望经过这里的人能够仰慕先贤。②然而人们所传扬的,是先生遗留下来的诗,但我所仰慕的,大概是先生短暂的生命里却有着的深切的忠君爱国精神。虽然先生出巫峡,下湘川,本来不留恋这里,但是先生的精神,就像水在土地里面,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存在的。③先生在诗文里面援引正直之言,抒写自己心中的忧闷。我对着风斟满了酒,希望能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乙】①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大观亭是皖城的名胜区,长大后听说登上这座亭子的著名贤人大多是来凭吊余忠宣的坟墓,又想到大观亭是依附着余公的名气而闻名的,只是遗憾没能一睹其胜景。今年我到皖城参加考试,才跟随方存之先生游览这个地方。大观亭四面环山,长江与天相接,看到这样的风景,我心中感慨万千可以想象到当时的盛况。但是大观亭旧址废弃变成了营垒,想寻求以前的名胜古迹,已荡然无存。只有余公的坟墓,被前任中丞彭公重新修葺,高大的墓碑和坟墓,完全像以前一样。我与方先生一起徘徊凭吊,很长时间后才回去。
②大观亭已经废弃很久了!今天来游玩,难道不是因为被其往日的名气震动了吗?然而探寻其中的名胜古迹,已经没有一处存在,再过一段时间,谁还会知道有过这座亭子!像余公的坟墓,即使没有彭公的修葺,我知道千百年之后,也必定会有对着他的坟墓缅怀的人。而中丞在修葺坟墓的时候,却没有修葺这座亭子。难道是想到园林台榭的盛况,本来就不如忠义之气感人至深?还是认为有所依附而闻名的事物没有不消亡的,只有那些名副其实的事物才可以长久?既然这样,那么事物如果没有不朽的实际,即使曾经盛名显耀,也没有不最终归于泯灭的,难道只有这一座亭子是这样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课件,共21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任务5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与方法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EFG,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任务2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人称代词我,第二人称代词你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示代词这,无定指代词有的人,疑问代词谁,连词表并列关系又,连词表转折关系却,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