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19/0-17124992659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19/0-17124992659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19/0-17124992660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导航卫星的“心脏”使用的是铷原子钟。关于铷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是37B.质量数是85
C.电子数是38D.与互称同素异形体
2.对于同位素的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等,化学性质与质量数不同
B.质子数相等,并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相同的质量数
C.质子数相等,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D.化学性质相同,而质量数与质子数不同
3.2022年8月8日,双鸭山10万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成后,年产值达50亿元。石墨及新材料如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等终端产品的研究备受瞩目。其中,富勒烯是一类具有封闭笼状结构的分子(最小的富勒烯是C20,最常见的是C60),关于C20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C20和C60的摩尔质量相同B.二者物理性质相同
C.都属于单质,且互为同素异形体D.等质量的C20和C60所含分子数相同
4.下利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红色固体
B.CO和CO2互为同素异形体
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的丁达尔效应
D.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5.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35Cl与37Cl互为同位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二者间的相互转化
C.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 中的离子总数为0.4
B.1ml 晶体中含有的共价键为2
C.1ml (甲基碳正离子)所含质子总数为8
D.0.6g 与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
7.已知X+He→Y+H,其中元素X、Y均为第二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原子核内中子数为9B.X单质的结构式为X=X
C.H2Y2溶液只有强氧化性D.X与N互为同素异形体
8.科技创新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与互为同位素
B.为了降低冬奥会上碳排放,火炬“飞扬”的燃料用氢气替代丙烷
C.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空气阻力,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
D.国际速滑馆“冰丝带”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的球棍模型:
B.次氯酸的电子式: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D.S2-的结构示意图:
10.常用作“示踪原子”,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B.核外电子数为6
C.质子数为18D.与互为同位素
二、判断题
11.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_______)
12.核聚变如H+H→He+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13.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4.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_______)
15.16O变成18O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
16.明矾净水涉及到化学变化。(_______)
17.生石灰作干燥剂涉及到化学变化。(_______)
18.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
19.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_______)
20.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
21.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
22.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
23.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
24.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
25.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_______)
26.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_______)
27.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反应。(_______)
28.“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_______)
29.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
【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是85-37=48,A错误;
B.核素的表示方法可知,质量数是85,B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子数为37,C错误;
D.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与互称同位素,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而同位素,二者皆相同,故属于同位素的不同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综合以上分析,故选C。
3.C
【详解】A.C20摩尔质量为240g/ml,C60摩尔质量为720g/ml,A错误;
B.C20和C60是不同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B错误;
C.都属于单质,且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
D.C20和C60的摩尔质量不同,等质量的C20和C60所含分子数不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C。
4.D
【详解】A.钠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再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不能置换出红色的铜,故A错误;
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故B错误;
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不是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故D正确;
答案选D。
5.C
【详解】A.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A错误;
B.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通过化学变化不能实现35Cl与37Cl间的相互转化,B错误;
C.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之间的转化中有单质生成,但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是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而不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
故答案选C。
6.D
【详解】A.应为0.3,故A错误;
B.晶体中1个Si与4个O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故1ml 晶体中含有4ml共价键,即4,故B错误 ;
C.甲基碳正离子含有的质子数为9,则1ml甲基碳正离子所含质子总数为,故C错误;
D.1ml 与1ml 中均含有50ml质子,两者摩尔质量均为100g/ml,则0.6g混合物为0.006ml,所含质子数为0.3,故D正确。
故选D。
7.A
【分析】X+He→Y+H,满足质子和质量数守恒,因此14+4=A+1,则A=17,X与Y原子之间质子数相差1,元素X、Y均为第二周期元素,且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Y的最外层电子为a+1,解得a=5,因此X为N,Y为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Y为O,其原子核内中子数=17-8=9,A正确;
B.X单质为N2,其结构式为,B错误;
C.H2O2中的O为-1价,化合价既能升高到0价,表现还原性,也能降低到-2价,表现氧化性,C错误;
D.N与N属于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二者互称为同位素,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石墨烯与均为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H2燃烧热值高,产物为H2O,不生成二氧化碳,环保,B正确;
C.工业上可用聚合反应制备聚氨酯,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C正确;
D.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A。
9.C
【详解】A.四氯化碳分子中,Cl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其球棍模型为,A错误;
B.次氯酸分子中O为中心原子,其电子式为:,B错误;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可表示为:Br,C正确;
D.S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S2-,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
答案选C。
10.D
【详解】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是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是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原子的质量数为18,质子数=序数=核外电子数=8,中子数=18-8=10,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与是氧的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答案为D。
11.正确
【详解】3He的中子数为3-2=1,则3g3He的中子数为=1NA,故正确。
12.错误
【详解】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错误;
13.错误
【详解】中,A表示质量数,A=质子数+中子数,因此正确表达为,故题中表达错误。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解析】14.臭氧和氧气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单质,因此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错误;
15.16O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16O变成18O的变化是核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16.明矾净水是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而析出,涉及到化学变化,正确;
17.生石灰作干燥剂,是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涉及到化学变化,正确;
18.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蓝色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被浓硫酸吸收,硫酸铜晶体脱去水分变为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19.煤的气化、液化、干馏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
20.混合物分离操作中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均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21.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22.加热NH4Cl晶体NH4Cl,晶体分解生成HCl和NH3,在试管上部HCl和NH3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整个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23.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24.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即蛋白质发生盐析,盐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25.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26.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发生电子跃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27.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但产生了新的元素,因此不属于物理反应和化学变化,错误;
28.水乳交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
29.错误
【详解】氢的同位素中的中有质子和核外电子,但无中子,故该题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当堂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关于物质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