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28/0-17124993022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28/0-17124993022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28/0-17124993022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有个
①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u2++2OH-=Cu(OH)2↓
②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Cu+Fe3+=Cu2++Fe2+
③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O2+2OH-=CO+H2O
④将一小块钠用铝箔包裹,扎好小孔后,用镊子夹住按入水下,并用试管收集氢气,只发生了:2Na+2H2O=2Na++2OH-+H2↑
⑤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制备Al(OH)3:Al3++3OH-=Al(OH)3↓
⑥除去FeCl3中的FeCl2:Cl2+2Fe2+=2Cl-+2Fe3+
⑦证明元素非金属性Cl>C:CaCO3+2HCl=CaCl2+H2O+CO2↑
⑧证明元素金属性Na>Al:Al(OH)3+OH-= [Al(OH)4]-
A.1B.2C.3D.4
2.A、B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A的非金属性比B强的是
A.B的简单阴离子(B2-)的还原性强于A的简单阴离子(A-)的还原性
B.A的含氧酸比B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A的单质A2能将B的阴离子(B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
D.A、B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时,前者产物中Fe的化合价为+3,后者产物中Fe的化合价为+2
3.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都含有离子键
B.最高价含氧酸溶液的酸性:Z<M
C.M与R可以形成化合物R2Mx,R2Mx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4.前4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基态时Z原子价电子排布为,W与Y处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Z的低
C.Z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左右相邻元素的都高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强
5.短周期元素X、Y、Z、W、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密度最小的金属,是当前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X与Y同主族,Z原子的K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少1个,W、E相邻,可形成所有原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E—W—W—E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第一电离能:W>E,电负性:W③>①>④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②>③>①>④D.最高化合价:②>①>③>④
8.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Y>Z
9.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可能是2
C.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10.下列关于电离能和电负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Mg>Al
B.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C.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碳
D.F、K、Fe、Ni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F
二、判断题
11.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N原子半径。(______)
12.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元素一定位于p区。(_____)
13.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____)
14.正三价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ⅧB族。(_____)
15.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越来越大。(_____)
三、解答题
16.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4)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填编号
①比稳定
②氧化性比强
③酸性比强
④酸性比强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铁与反应生成,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17.I.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Na、K、Mg、Al各1m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填元素符号)。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① 稀盐酸 ②稀硝酸 ③Na2SiO3溶液 ④ Na2CO3固体,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 N、C 、Si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装置A、B中所装药品分别为 、 (填序号)。但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如何改进? 。
III.(1)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
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____H2O2+____Cr2(SO4)3+____KOH—____K2CrO4+___K2SO4+___H2O
(2)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C为+2价),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已配平)。试指出A的化学式 ,如此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18.可用于面粉的漂白和杀菌。已知:为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沸点为70℃,95℃以上易爆炸。
Ⅰ.实验室可用和溶液反应制取,所用装置如图:
完成下列填空:
(1)三卤化氮()的分子空间构型与相似,热稳定性比强的有 。
(2)仪器D的作用是 。
(3)向蒸馏烧瓶内的溶液中通入过量,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反应至油状液体不再增加,关闭装置A、B间的止水夹,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范围为 ,将产品蒸出。
Ⅱ.待反应结束,为测定溶液中残留的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如下操作:
ⅰ.取蒸馏烧瓶中的反应液25.00mL,加入过量饱和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30%的NaOH溶液,微热;
ⅱ.用15.00mL 的稀硫酸吸收产生的,得到溶液A;
ⅲ.用的NaOH标准液滴定溶液A至滴定终点,消耗VmL NaOH标准液。
(4)滴定至终点时溶液中溶质仅有和,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残留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5)为减小误差,滴定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_______(选填序号)。
A.酚酞B.甲基橙C.石蕊D.淀粉溶液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二者反应还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u2++SO+Ba2++2OH-═Cu(OH)2↓+BaSO4↓,故①错误;
②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故②错误;
③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故③错误;
④将一小块钠用铝箔包裹,扎好小孔后,用镊子夹住按入水下,并用试管收集氢气,发生的反应有:2Na+2H2O=2Na++2OH-+H2↑;2Al+6H2O+2OH-=2[Al(OH)4]-+3H2↑;故④错误;
⑤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制备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H)3↓+3,⑤错误;
⑥用Cl2除去FeCl3中的FeCl2,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⑥正确;
⑦HCl不是Cl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CaCO3+2HCl=CaCl2+H2O+CO2↑说明元素非金属性Cl>C,可以用高氯酸与碳酸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⑦错误;
⑧ Al(OH)3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说明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Al(OH)3,说明元素金属性Na>Al,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H)4]-;故⑧正确。
正确的有⑥⑧。
2.B
【详解】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阴离子的还原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B的阴离子(B2-)的还原性强于A的阴离子(A-),则非金属性:A>B,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A的含氧酸比B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但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判断A的非金属性比B强,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A的单质A2能将B的阴离子(B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可说明非金属性:A>B,C正确;
D.A、B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说明A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D正确;
故答案为:B。
3.B
【详解】由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图可推知,短周期元素X、R最外层电子数为1,Y最外层电子数为4,Z最外层电子数为5,M最外层电子数为6,R原子半径最大,X 原子半径最小,可知R为钠元素,X为氢元素;Y和Z原子半径接近,M原子半径大于Y,可推知,Y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M为硫元素;
A.R为钠元素,钠的氧化物有氧化物和过氧化钠均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
B.Z为氮元素,M为硫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而氮的非金属性大于硫,最高价含氧酸溶液的酸性:Z>M,故B错误;
C.M为硫元素,R为钠元素,形成的R2Mx中,硫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Y为碳元素,碳形成的有机物种类繁多,远多于无机物的种类,故D正确;
故选B。
4.C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前4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则X为C或者S,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为Na,进一步确定X为C,基态时Z原子价电子排布为,即Z只能为3s23p3,即Z为P,W与Y处于同一主族,则W为K,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X、Y、Z、W分别是C、Na、P、K,根据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可知,原子半径:K>Na>P>C即,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C,C的氢化物有气体、液体 固态,而z为P,其氢化物为PH3为气体,故X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比Z的低,B错误;
C.由分析可知,Z为P,根据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往右呈增大趋势,IIA、VA元素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可知,Z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左右相邻元素的都高,C正确;
D.由分析可知,Y为Na,W为K,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也依次增强,即Y的最高价氧化物NaOH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KOH的弱,D错误;
故答案为:C。
5.D
【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密度最小的金属,是当前动力电池的重要构成元素,则X为Li元素;X与Y同主族,则Y为Na元素;Z原子的K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少1个,则Z为Al元素;W、E相邻,可形成所有原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E—W—W—E化合物,则W为S元素、E为Cl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铝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的原子半径,故A错误;
B.S和Cl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成增大趋势,第一电离能:Cl>S,电负性:Cl>S,故B错误;
C.化合物S2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63s23p5分别为S、P、Cl元素,这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同一周期元素,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S、P、Cl依次位于第ⅥA族、第ⅤA族、第Ⅶ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③>②>①,故A正确;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S、P、Cl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②>①>③,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S<Cl,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③>①>②,但其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遵循该规律,如酸性:H3PO3>H2SO3>HClO,故C错误;
D.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增大,所以电负性:③>①>②,故D错误;
故选:A。
7.A
【分析】①3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原子,则该元素为S;②外围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原子,则该元素为F;③其3p轨道为半充满的原子,则该元素为P;④正三价的阳离子结构与氖相同的原子,即失去3个电子后还有10个电子,所以原子中含有13个电子,即为Al元素。
【详解】A.不同周期中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同周期中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是第VA族大于第VI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F>P>S>Al,即:②>③>①>④,故A正确;
B.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Al>P>S>F,即:④>③>①>②,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F>S>P>Al,即:②>①>③>④,故C错误;
D.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F没有最高正价,所以S>P>Al>F,即:①>③>④>②,故D错误;
故选:A。
8.B
【分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则W为S;X与W同主族,则X为O;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系数之和的一半,则Y为Mg;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为Na,综上所述,W、X、Y、Z 分别为 S、O、Mg、Na,据此解答。
【详解】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原子半径:Y(Mg)< Z(Na),A错误;
B.H2O分子间有氢键,沸点比H2S高,即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离子的还原性: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第二节 烯烃 炔烃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烯烃 炔烃 同步练习,4 g和2,06%,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分子的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0≤pH≤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