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29/0-17124993056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29/0-17124993056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7929/0-1712499305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
B.水的电子式:
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基态铬原子(24Cr)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d54s1
2.下列对基态碳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书写正确的是
A.B.
C.D.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A.FeB.MgC.PD.La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O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B.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C.S2-的结构示意图:
D.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B.3d、4d能级容纳的电子数依次增多
C.2p和3p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
D.简并轨道的电子先单独分占,且自旋相反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Cl3的电子式: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图:
C.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7.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As的电子排布式:[Ar]4s24p3
B.N的价电子排布图:
C.Cr原子结构示意图:
D.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基态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B.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C.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
D.空间结构模型可以表示或
9.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最多可达 ( )
A.4个B.5个C.6个D.7个
10.下列是某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各组指定的元素中能形成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和B.和C.和D.和
二、判断题
11.同一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
12.p能级能量不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
13.Al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 )
14.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
15.从空间角度看,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轨道。( )
三、解答题
16.实验室采用高温加热三氟化硼(BF3)与氯化铝(AlCl3)的方法制备BCl3,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及加热装置略),已知BF3与BCl3均易与水反应,AlCl3沸点低、易升华。
部分物质的沸点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氟硼酸钾(KBF4)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 种。
(3)装置F的作用为 。
(4)实验开始时,A、C两处加热装置应先加热A处,原因是 。
(5)装置D采用的是 (填“水浴加热”或“冷水浴”)。
(6)BCl3产品中氯元素含量的测定:称取ag样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250mL溶液,量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V1mLc1ml•L-1AgNO3溶液使Cl-充分沉淀,加入一定量硝基苯用力振荡,静置后,滴加几滴Fe(NO3)3溶液,用c2ml•L-1KSCN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KSCN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mL,则产品中氯元素含量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Ag++SCN-=AgSCN↓)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硫化镍常用于制造某些有机反应的催化剂。硫化镍为黑色粉末,可向稀硫酸酸化的硫酸镍溶液中通入纯硫化氢气体反应制得。该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硫化镍。
已知:
①硫化镍难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
②硫化镍能溶于盐酸,在空气中易转变成。
③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的黑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为 ;装置A中橡皮管的作用是 。试剂X的化学式为 。
(2)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大写字母)。
(3)实验开始后,当 (填实验现象)后,再打开仪器m的活塞滴入硫酸镍溶液,这样做的目的是 。
(4)三颈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装置A中水浴的温度要 (填“高”或“低”)
(6)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基态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
18.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制取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碱性条件下,可将氧化(黄色);酸性条件下,可将(橙色)还原为(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装置B中热水的作用是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导管a中的液面在不断上升,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
(3)对于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甲、乙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甲认为发生的反应是;乙认为发生的反应是。
Ⅰ.查阅资料知:(俗称光气)有毒,遇潮湿的空气马上生成两种酸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设计实验验证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待装置F中溶液分层后,取适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甲的观点正确,
(4)测定某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5.0g该样品,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30%溶液,小火加热使完全转化为,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Ⅱ.冷却后,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浓磷酸(浓磷酸的作用是防止指示剂提前变色),使转化为,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100mL
Ⅲ.取25.00mL溶液,加入适量浓混合均匀,滴入的3滴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新配制的的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重复2~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1.00mL(滴定中被还原为)。
①步骤Ⅰ中完全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
物质
BF3
BCl3
AlCl3
沸点/℃
-101
12.5
180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的结构示意图: ,故A错误;
B. 水是共价化合物,水的电子式: ,故B错误;
C. 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故C正确;
D. 基态铬原子(24Cr)的价电子排布式:3d54s1,最外层只有4s1,故D错误;
故选C。
2.D
【分析】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基态碳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详解】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层为第二层,即L层,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故A错误;
B.在2p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应该相同, 违反了洪特规则,故B错误;
C.2s轨道上应该排布2个电子,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此排布式为激发态碳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故C错误;
D.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详解】A.Fe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属于d区元素,A不符合题意;
B.Mg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属于s区元素,B不符合题意;
C.P 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3,属于p区元素,C符合题意;
D.La的外围电子排布为5d16s2,属于d区元素,D不符合题;
答案选C。
【点睛】明确区的概念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p能级的元素属于P区元素,P区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x,据此判断(注意氦元素除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的元素属于s区元素,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d能级的元素属于d区元素,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p能级的元素属于P区元素,ds区包括ⅠB族(11列)、ⅡB族(12列),可以理解为先填d能级后填s能级而得名。
4.C
【详解】A.O原子的2s能级的2个电子的运动方向应该相反,A错误;
B.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NaCl只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B错误;
C.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正确;
D.Ca的核电荷数为20,电子排布式应是1s22s22p63s23p64s2,D错误;
故答案选C。
5.C
【详解】A.同一能层中,p能级能量高于s能级,A错误;
B.3d、4d能级容纳的电子数最多均为10,B错误;
C.2p和3p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C正确;
D.简并轨道的电子先单独分占,且自旋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NCl3中,各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电子式为 ,A不正确;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在3s轨道上,其电子云为球形, 为p电子云图,B不正确;
C.Mn的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则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不正确;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则其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As的原子序数为33,属于主族元素,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所以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故A错误;
B.N原子价电子为2S、2P电子,所以原子的价电子电子排布图为,故B错误;
C.Cr为24号元素,原子核中有24个质子,分别位于4个电子层上,价电子有6个电子,故C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Fe2+核外有24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6,所以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A.基态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电子排布图正确,A正确;
B.次氯酸的电子式为,B错误;
C.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C错误;
D.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图示符合,但的空间构型为V形,图示不符合,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试题分析: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xns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即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故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为6;
故选C。
【点晴】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注意能级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的稳定状态。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xns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10.C
【详解】A.元素分别为C和O,能形成 CO2,但不属于离子型化合物,A项不符合题意;
B.元素分别为S和O,能形成 SO2,但不属于离子型化合物,B项不符合题意;
C.元素分别为Mg和F,能形成 MgF2,为离子型化合物,C项符合题意;
D.元素分别为Na和Cl,不能形成AB2离子型化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错误
【详解】同一轨道能量相同,但自旋反向相反,所以运动状态不相同,故该说法错误。
12.正确
【详解】p能级能量不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如2p的能量小于3s。故正确。
13.正确
【详解】A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3p能级的1个电子为单电子,故说法正确。
14.错误
【详解】2p、3p、4p能级的轨道数都是3个,故说法错误。
15.错误
【详解】s轨道是壳层球体而不是实心球体,所以可说2s轨道包围了1s轨道,而不能说包含了1s轨道,故错误。
16.(1)三口烧瓶
(2) +3 5
(3)尾气处理
(4)产生BF3,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影响产率
(5)冷水浴
(6)%
【分析】装置A中KBF4、B2O3和浓H2SO4加热制备 BF3,装置B盛有浓硫酸可干燥气体,装置C中 BF3与AlCl3高温加热制备BCl3,由于BF3沸点低,装置D采用冰水浴得到产品,装置E干燥管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体系,导致BCl3潮解,F装置用于尾气处理,据此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三口烧瓶;
(2)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氟硼酸钾(KBF4)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F为9号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其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由1s,2s,2p有3个轨道,一共5个轨道;
(3)该反应用到了BF3,且该物质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装置F的作用为尾气处理;
(4)需要先加热装置A产生BF3气体,将体系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影响产率,故答案为:产生BF3,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影响产率;
(5)装置D是收集产品BCl3,其沸点为12.5℃,故应该采用冷水浴;
(6)由滴定消耗V2mLc2ml/L硫氰化钾溶液可知,25m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c1×10—3V1—c2×10—3V2)ml,则a g样品中氯元素的含量为×100%=;
17.(1) 分液漏斗 平衡气压,便于液体流下
(2)BDAC
(3) 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被氧化
(4)
(5)低
(6) 第四周期第Ⅷ族 或 4
【分析】本实验制备硫化镍,原理是NiSO4+H2S=NiS↓+H2SO4,硫化氢常用FeS和盐酸反应制备,盐酸具有挥发性,硫化氢气体中混有HCl,硫化镍能溶于盐酸,需要除去,一般用饱和NaHS溶液除去氯化氢,然后通入到装置A中,因为硫化镍容易被氧化,因此先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当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再打开分液漏斗,滴入硫酸镍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硫化氢,防止污染空气,据此分析;
【详解】(1)根据仪器的特点,仪器m为分液漏斗;装置A中橡皮管上下相连,可起到平衡气压,便于液体流下的作用;制得的硫化氢中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NaHS溶液除去;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平衡气压,便于液体流下的作用;NaHS;
(2)装置A为制备硫化镍装置,装置B是制备硫化氢的装置,制备的硫化氢中混有HCl,硫化镍能溶于盐酸,一般用饱和NaHS溶液除去氯化氢,装置C是验证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同时除去多余硫化氢,防止污染空气,因此连接顺序是BDAC;故答案为BDAC;
(3)硫化镍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反应前,需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uS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的黑色沉淀,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装置中空气已排尽;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iS被氧化;
(4)根据上述分析,三颈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SO4+H2S=NiS↓+H2SO4;故答案为NiSO4+H2S=NiS↓+H2SO4;
(5)硫化镍难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因此装置A中水浴的温度要低;故答案为低;
(6)Ni元素是28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Cu位于第四周期ⅠB族,Cu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F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未成对电子数为4;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4。
18.(1)/
(2) 加快的挥发 导管有堵塞 将装置C、D之间的导管改成粗导管
(3) 滴加足量的硝酸使溶液量酸性,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 88.76%
【分析】实验室制取CrC13的反为 ,CrC13易潮解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要防止装置内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存在空气,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让在氮气氛围中冷却,防止空气进入使CrC13氧化;A中装浓H2SO4可以干燥N2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置,无水CaCl2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及C装置;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将COCl2排入G 中并被充分吸收,回收尾气,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Cr为第24号元素,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2)由装置可知是由与反应制得,故装置B中热水的作用是加快的挥发;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导管a中的液面在不断上升,易升华,进入D中冷凝时将C与D之间导管堵塞;改进的措施是将装置C、D之间的导管改成粗导管;
(3)Ⅰ.(俗称光气)有毒,遇潮湿的空气马上生成两种酸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 ,若假设成立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滴加足量的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①步骤Ⅰ中完全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由原子守恒可知 ,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 ,则总关系为: , , ×g,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88.7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共价键课时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共价键 课时练习,8L<V≤89,5 kJ/ml;,2 mlCH3OCH3、0,4 kJ•ml﹣1;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共价键课时训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共价键 同步训练,6 kJ的热量,5 kJ/ml;,2 mlCH3OCH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共价键综合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共价键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