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苏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共9页。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国学者发现石墨烯具有非常规超导性能。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组成 B.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 和是同一种物质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 和互为同系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CH4和HC≡CH互为同系物 D.乙醛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4.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酸、强碱都会“断路”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C.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5.2013年7月IUPAC命名116号元素为Lv,其中文名为“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Lv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B.Lv是一种非金属元素C.其中一种核素Lv的中子数为177D.Lv在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ⅥA族6.关于原子轨道,下述观点正确的是A.原子轨道是电子运动的轨道B.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C.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D.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7.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结合。DNA分子复制前首先将双链解开,则DNA分子复制将双链解开的过程可视为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变化8.是一种火箭燃料,利用反应可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8的原子可表示为B.的结构示意图为C.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D.的电子式为9.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A.麦芽糖和蔗糖 B.乙烷和丙烷 C.12C和14C D.氧气和臭氧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OB.硫化钠的电子式:C.甲基的电子式:D.H2与H+互为同位素二、判断题11.1.7gH2O2中含有电子数为0.9NA。(_______)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_______)13.16O变成18O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14.明矾净水涉及到化学变化。(_______)15.生石灰作干燥剂涉及到化学变化。(_______)16.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17.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_______)18.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19.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20.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21.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22.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23.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_______)24.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_______)25.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反应。(_______)26.“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_______)27.16O变成18O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28.物质随着人们的认识或研究的发展,经常发生一些小的变化。( )29.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_______)三、解答题30.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请用该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 (填序号)。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生成气体的溶解性  ③反应条件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气体的密度(2)探究课上,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做了如图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是他所做实验及现象)。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可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分别是① ;② ;③ 。(3)在获得氨气的主要性质后,小明决定自己来制取氨气,他先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他准备分别用以下两种化学反应来制备氨气,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氨气的实验制备方案。①②若选择反应①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需要用图中装置的 作为发生装置,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由 端进入。若选择反应②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需要用图中装置的 作为发生装置。 参考答案:1.B【详解】A.石墨烯只含碳元素,所以是由碳元素组成,故A不选;B.石墨烯与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应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关系,而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间的互称,故B不选;C.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选;D.石墨烯是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碳原子间是以共价键结合,故D不选;故选:B。2.B【详解】A.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错误;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则和是同一种物质,B正确;C.前者有14个碳,后者有13个碳,则两者分子式不同,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D.前者属于酚类物质,后者属于醇类物质,两者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故选B。3.B【详解】A.同位素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O2和O3均为单质,故A错误;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为C元素所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B正确;C.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CH4和HC≡CH结构不相似,故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D.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乙醛和乙醇的分子式分别为CH3CHO、CH3CH2OH,其分子式不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4.C【详解】A.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遇强碱会“断路”,但是二氧化硅不与除氢氟酸以外的酸起反应,故遇强酸不会“断路”,故A错误;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涉及到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B错误;C.由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由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结合体,所以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故C正确;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答案选C。5.B【详解】A.据元素周期表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16号元素Lv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6,A正确;B.由于周期数大于族序数,故Lv是一种金属元素,B错误;C.核素的中子数为,C正确;D.据元素周期表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16号元素Lv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D正确。答案选B。6.D【分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与宏观物体不同,不能确定在下一时刻该电子在什么地方出现,但是能够用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将电子云密集区(90%几率)称为原子轨道,原子轨道的形状有球形、纺锤形等。【详解】A. 原子轨道不是电子运动的轨道,是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 A错误;B. 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B错误;C. 将电子云密集区(90%几率)称为原子轨道,原子轨道不是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C错误;D. 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是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D正确;故选D。7.B【详解】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故DNA分子复制将双链解开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答案选B。8.C【详解】A.中子数为18的原子可表示为,故A错误;B.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B错误;C.中Na+和ClO-之间为离子键,Cl与O之间为共价键,故C正确;D.的电子式为 ,故D错误;故选C。9.D【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详解】A.麦芽糖和蔗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不符合题意;B.乙烷和丙烷同属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B不符合题意;C.12C和14C属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碳的两种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C不符合题意;D.氧气和臭氧均是由C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两种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符合题意。答案选D。10.C【详解】A.HClO的中心原子为氧,结构式为H—O—Cl,A错误;B.硫化钠是钠离子和硫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 ,B错误;C.甲基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C正确;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H2是单质,与H+不能互为同位素,D错误;故选C。11.正确【详解】1个H2O2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1.7 g H2O2是0.05mol,则含有电子数为0.9 NA,故正确。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解析】12.臭氧和氧气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单质,因此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错误;13.16O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16O变成18O的变化是核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14.明矾净水是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而析出,涉及到化学变化,正确;15.生石灰作干燥剂,是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涉及到化学变化,正确;1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蓝色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被浓硫酸吸收,硫酸铜晶体脱去水分变为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属于化学变化,错误;17.煤的气化、液化、干馏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18.混合物分离操作中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均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19.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正确;20.加热NH4Cl晶体NH4Cl,晶体分解生成HCl和NH3,在试管上部HCl和NH3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整个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21.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正确;22.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即蛋白质发生盐析,盐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23.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24.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发生电子跃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25.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但产生了新的元素,因此不属于物理反应和化学变化,错误;26.水乳交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27.错误【详解】16O变成18O的变化是核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28.正确【详解】物质随着人们的认识或研究的发展,经常发生一些小的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故正确。29.错误【详解】24 g镁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A,故错误。30.(1)①③(2) 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 氨气能跟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3) A e B或C【详解】(1)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还是液体以及反应条件,如加热等;(2)根据实验可知,气体是由上到下充满试管的,充满氨气的试管能形成喷泉且形成的溶液使酚酞显红色,从而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能跟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3)反应①需要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则选取A作为发生装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用D装置收集时,气体由e端进入;若选择反应②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则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即B或C。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