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课后作业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芳香烃是指
A.分子里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B.分子组成符合CnH2n-6通式的一类有机物
C.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
D.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总称
2.下列物质不含官能团的是
A.CH2=CH2B.CH3CH3
C.CH3CHOD.CH3CH2OH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HCHO、CH3COOHB.CH3COOH、C3H6O2
C.D.乙烷和己烷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B.3-甲基-2-丁烯
C.2-乙基丁烷D.对二甲苯
5.有机物数目非常庞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
B.碳链上的碳原子可以与多种原子(或原子团)形成共价键
C.碳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与大多数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
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还可以有支链和碳环,而且碳链和碳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
6.聚酯三元醇应用于制备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聚酯三元醇的原理如图:
已知:R1COOR2+R318OHR1CO18OR3+R2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体M1属于醇类
B.改变M1在三种单体中的比例,可调控聚酯三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D.X、Y、Z中包含的结构片段可能有
7.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组合是
①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2
②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③有机还原剂 LiAlH4中,氢显-1 价
④质量数为 40 的钙原子:
⑤ NH4Cl 的电子式:
⑥2-甲基-1-丁醇的结构简式:
A.①④B.③④C.④⑤D.⑤⑥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9.光刻胶树脂是芯片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图所示的两种物质是用于生成某种光刻胶树脂X的两种单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体①和单体②在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
B.单体①饱和环上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可用溴的溶液鉴别单体①和单体②
D.树脂X是加聚产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烯、石墨烯、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判断题
11.(CH3)2CH(CH2)2CH(C2H5)(CH2)2CH3的名称是2-甲基-5-乙基辛烷。(___________)
12.醛的官能团是—COH。( )
13.的名称为2-甲基-3-丁炔。(___________)
14.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官能团,芳香烃的官能团是苯环。( )
15.CH4与C4H10是同系物。(_______)
三、解答题
16.(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从传统中药中发现的能治疗疟疾的有机化合物。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60℃以上易分解。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
(1)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图:
研究团队经历了使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如表:
①分离残渣与提取液的实验操作是 ;操作Ⅱ的名称是 。
②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受热不稳定,据此分析若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低于乙醚的原因是 。
③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 (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2)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 (填字母)具有相似的性质。
A.乙醇B.乙酸C.乙酸乙酯D.乙醛
(3)青蒿素的质谱数据中有一个峰值与另一种抗疟药鹰爪素相同,而鹰爪素的该质谱峰对应过氧基团,于是推测青蒿素中也含有过氧基团,请写出过氧基的电子式: ,青蒿素所属晶体类型为 晶体。研究还发现,将青蒿素通过下面反应转化为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4)科学家对H2O2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观点:甲:、乙:H—O—O—H,甲式中O→O表示配位键,在化学反应中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化学家Baeyer和Villiyer为研究H2O2的分子结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a.将C2H5OH与浓H2SO4反应生成(C2H5)2SO4和水;
b.将制得的(C2H5)2SO4与H2O2反应,只生成A和H2SO4;
c.将生成的A与H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2作还原剂)。
①如果H2O2的结构如甲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写结构简式): 。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H2O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后添加一步实验d,请设计d的实验方案: 。
17.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其他作用也越来越多被发现、应用、研究,如抗肿瘤、抗病毒、治疗肺动脉高压等。
已知:①青蒿素可溶于乙醇、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②乙醇的沸点为78℃,乙醚的沸点为34.5℃。
③青蒿素受热不稳定。
实验室提取青蒿素流程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对青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效果比乙醇好,原因是 。
(2)操作Ⅰ在索氏提取器中(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装置a,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青蒿粉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青蒿粉末的连续萃取。
①装置a的名称为 。
②索氏提取的青蒿素位于 。(填“圆底烧瓶”或“索氏提取器”)中;与常规的萃取相比,索氏提取的优点是 。
(3)操作Ⅱ选用下图哪种装置更好 。(填字母),原因是 。
(4)操作Ⅲ的过程可能是 。(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70%的乙醇溶解、水浴加热、冷却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5)青蒿素( )中含有过氧键,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为测定产品中青蒿素的纯度,取样品配制成溶液,取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足量的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用标准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体积为。(已知:,(青蒿素))。青蒿素的纯度为 。
(6)在一定条件下,可对青蒿素分子结构进行修饰,如图所示。
从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角度推测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水溶性、疗效更好的原因: 。
18.化学实验中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燃烧法确定有机物R的组成装置如图。
已知:①有机物R在电炉中反应时被完全氧化;
②实验结束后,测得反应前后装置D中共增重7.2 g,装置E、F二者共增重13.2 g;
③有机物R含有C、H,可能含有O,不含有其他元素,开始时加入的有机物R的质量为6.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的液体为双氧水,锥形瓶内固体为,则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E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 ,装置G的作用为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3)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峰面积比为1∶2∶2∶3),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为 。
(4)相对分子质量比R大28且与R互为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其中只含有三种环境的氢原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
34.5
提取效率
几乎为0
35%
95%
参考答案:
1.C
【详解】简单的理解就是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就是芳香烃。选项ABD都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2.B
【详解】A.CH2=CH2为乙烯,属于烯烃,所含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CH3CH3为乙烷,属于烷烃,不含官能团,选项B符合题意;
C.CH3CHO为乙醛,属于醛类物质,官能团为醛基,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CH3CH2OH为乙醇,属于醇类物质,官能团为羟基,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D
【分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
【详解】A.甲醛和乙酸不是同一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
B.C3H6O可能是酯类,那样就和羧酸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
C.苯酚和苯甲醇不是同一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
D.乙烷和己烷属于烷烃,分子式相差4个CH2,互为同系物,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假设该名称正确,则对应有机物为:,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选项命名时编号错误,A错误;
B.假设该名称正确,则对应有机物为:,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2-甲基-2-丁烯,选项命名时编号错误,B错误;
C.假设该名称正确,则对应有机物为:,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3-甲基-戊烷,选项命名时主链选错,C错误;
D.苯环上两个甲基处于对位,故名称为对二甲苯,D正确;
故答案选D。
5.C
【详解】A.碳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有多种,碳原子之间可形成单键、双键、三键,会导致有机物数目非常庞大,A正确;
B.碳链上碳原子可以与H、O、N、Cl等原子形式共价键,即碳链上碳原子可以与多种原子(或原子团)形成共价键,B正确;
C.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容易得失电子,所以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错误;
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碳环,碳链和碳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繁多,D正确;
答案选C。
6.C
【分析】由信息中的已知反应可知,三种单体再生成聚酯三元醇时主要反生信息中的酯交换反应,其反应原理为醇羟基断开H原子,酯基断开碳氧单键,断开处相互结合生成新的物质。
【详解】A.据图可知M1所含官能团只有羟基,所以属于醇类,A正确;
B.改变M1在三种单体中的比例,则产物的结构简式会改变,相对分子质量也会改变,B正确;
C.缩聚反应有小分子生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该反应中无小分子生成,不是缩聚反应,C错误;
D.根据信息的反应原理,若涉及M2、M3之间的取代,X、Y、Z中包含的结构片段可能有 ,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B
【详解】①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故①错误;
②乙炔是直线型分子,所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②错误;
③LiAlH4中,Li显+1价,Al显+3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H显-1价,故③正确;
④钙原子质子数为20,所以质量数为40的钙原子表示为:,故④正确;
⑤NH4Cl的电子式为:,故⑤错误;
⑥2-甲基-1-丁醇的结构简式为:,故⑥错误。
综上,③④正确,选B。
8.B
【详解】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戊烷,故A错误;
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符合加成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CH2(Cl)CH2CH2CH3、CH3CH(Cl)CH2CH3、CH3CH(CH3) CH2Cl、CH3C(CH3)2Cl,故C错误;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单体①和单体②均含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A正确;
B.单体①饱和环上的等效氢为5种,可推知一氯代物有5种,B正确;
C.单体①和单体②均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溴的溶液褪色,不能鉴别,C错误;
D.两种单体生成树脂X,即为加聚反应,可知树脂X为加聚产物,D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A.和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
B.和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
C.乙烯属于化合物,石墨烯、富勒烯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
D.和是同一种物质,均是乙酸乙酯,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选B。
11.正确
【详解】(CH3)2CH(CH2)2CH(C2H5)(CH2)2CH3的名称是2-甲基-5-乙基辛烷,正确。
12.错误
【详解】醛的官能团是—CHO。故答案是:错误。
13.错误
【详解】的名称为3-甲基-1-丁炔,故错误。
14.错误
【解析】略
15.正确
【详解】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CH4与C4H10均为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正确。
16.(1) 过滤 蒸馏 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率偏低 B
(2)C
(3) 分子 还原
(4) +H2 C2H5OC2H5+H2O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的反应产物中有没有水
【分析】本题是一道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实验题,首先用乙醚从青蒿干燥破碎中萃取出青蒿素,之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再通过蒸馏的方式分离乙醚和粗品,再对粗品提纯即可得到精品,以此解答。
【详解】(1)①分离残渣与提取液的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该实验操作方法是名称是过滤;操作Ⅱ为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物质的操作,该操作名称为蒸馏;
②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偏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是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效率偏低;
故答案为: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效率偏低;
③操作Ⅲ为提纯青蒿素的过程得到精品青蒿素。
A.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不能用水溶解,A错误;
B.青蒿素在乙醇中可溶解,加95%的乙醇,然后浓缩、结晶、过滤,就可以提纯青蒿素,B正确;
C.加入乙醚分液后得到的还是混合液,而不是精品,C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A.乙醇易溶于水,A错误;
B.乙酸易溶于水,B错误;
C.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后水解生成乙酸,且水解的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正确;
D.乙醛易溶于水,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过氧基里两个氧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另外两个氧还各有一个单电子,故其电子式为;
青蒿素的熔点为156~157℃,熔点较低,说明该物质属于分子晶体;
根据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结构的不同,可知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物质与H2的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4)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的分子式为C4H10O2,所以如果双氧水的结构如甲所示,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则实验c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 C2H5OC2H5+H2O;
②如果双氧水的结构如乙所示,则反应为C2H5O-OC2H5+H2→2CH3CH2OH,两者的区别之一为是否有水生成,所以可利用无水硫酸铜进行检验。因此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的反应产物有没有水。
17.(1) 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取率 乙醚沸点低,蒸馏时需要的温度低,青蒿素不易分解
(2) 球形冷凝管 圆底烧瓶 节约萃取剂,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 乙 乙为减压蒸馏装置,可以更好的降低蒸馏温度,防止青蒿素失效
(4)b
(5)70.5%
(6)与青蒿素相比,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羟基,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水溶性更好
【分析】首先用乙醚从干燥破碎的青蒿中萃取出青蒿素,之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再通过蒸馏的方式分离乙醚和粗品,再对粗品提纯即可得到精品,以此解答。
【详解】(1)实验前要对青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取率。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效果比乙醇好,原因是乙醚沸点低,蒸馏时需要的温度低,青蒿素不易分解,答案为: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取率,乙醚沸点低,蒸馏时需要的温度低,青蒿素不易分解;
(2)①装置a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②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装置a,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青蒿粉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所以索氏提取的青蒿素位于圆底烧瓶中;与常规的萃取相比,索氏提取的优点是节约萃取剂,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答案为:圆底烧瓶,节约萃取剂,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甲为常压蒸馏,乙为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装置可以更好的降低蒸馏温度,防止青蒿素失效,所以应采用减压蒸馏装置,答案为:乙,乙为减压蒸馏装置,可以更好的降低蒸馏温度,防止青蒿素失效;
(4)a.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不能用水溶解,a错误;
b.青蒿素在乙醇中可溶解,加70%的乙醇,然后浓缩、结晶、过滤,就可以提纯青蒿素,b正确;
c.加入乙醚分液后得到的还是混合液,而不是精品,c错误;
故选b;
(5)青蒿素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过程中过氧键中的氧原子得到电子降低到-2价,碘化钠中碘离子失去电子升高到0价,所以生成的碘单质的量与消耗的青蒿素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样品中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青蒿素的纯度为,答案为:70.5%;
(6)青蒿素中存在的官能团有醚键和酯基,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有醚键和羟基,所以与青蒿素相比,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羟基,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水溶性更好,答案为:与青蒿素相比,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羟基,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水溶性更好。
18.(1)
(2) U型管 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C3H8O
(3) CH3CH2CH2OH 羟基
(4) 8 CH3(CH3)3CH2OH
【分析】A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B中浓硫酸干燥氧气,C中有机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铜的作用是将未完全氧化的CO转化为CO2,D中无水氯化钙吸收生成的H2O,E和F中碱石灰吸收CO2,G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详解】(1)A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E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U型管,装置G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反应前后装置D中共增重7.2g,即水的质量为7.2g,氢元素的质量为,物质的量为,装置E、F二者共增重13.2g,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碳元素的质量为,物质的量为,故氧元素的质量为6.0g-3.6g-0.8g=1.6g,物质的量为,C、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1,该有机物的实验为C3H8O,分子式为C3H8O、C6H16O等,只有C3H8O满足题意,故分子式为C3H8O;
(3)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故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2∶2∶3,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4)相对分子质量比R大28且与R互为同系物的物质为含5个碳原子的一元醇,同分异构体为(只画出碳骨架,数字为羟基的位置):、、,共有8种;其中只含有三种环境的氢原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3)3CH2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烯烃 炔烃当堂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芳香烃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醛酮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醛酮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醇酚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