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88949/0-17125329667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88949/0-1712532966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588949/0-17125329668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五百多年前,世界造船技术并不先进,导航技术也不发达。面对浩瀚无垠的大西洋,欧洲的航海家们毅然出发了,他们到世界的“边缘”去冒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的可行性。航行中他们经历了哪些艰辛?最终的结果怎样?他们的活动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探险者的脚步,体验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航行的惊心动魄与大发现的惊喜与惊奇吧。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则材料及图片,让学生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材料一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锡兰岛“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其长有一大掌,其巨如同人臂。是为世界最光辉之物,其红如火,毫无瑕疵,价值之大,颇难以货币计之。”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
答案提示:(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刺激了欧洲人对黄金等各种财富的狂热追求,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是一个重要诱因;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促使欧洲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2)条件:
目标导学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哥伦布的有关史料,并让学生指出哥伦布是哪国人?得到哪国国王支持去海外探险?
材料 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他一生从事航海活动,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答案提示:意大利。西班牙国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及小字部分内容,并观察《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让学生找出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提示:发现美洲大陆。
3.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字体现了探险者的哪些风貌?
材料一 哥伦布首次远航共投资约200万马拉维迪,筹备了三条船,旗舰为圣玛丽亚号。探险队里有翻译、医生、地图绘制员等专业技术人员,此外还有三个从监狱里提出来的囚犯,以便派去执行最危险的事。
材料二 从不见陆地的第一天起,哥伦布开始隐瞒真实航速和航程,少报已走过的路程,以预防船员因航程过长、离开陆地过远而惊慌。9月13日,水手们发现罗盘磁针向西偏移。哥伦布以自己惯有的镇定和聪明才智处理了这个意外情况。他先是说因北极星移动所致,而非磁针失灵。哥伦布初步发现了磁差,测量了磁偏角,即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偏差、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材料三 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这天上午,哥伦布一行经过30多天不见陆地、不靠岸的航行,终于抵达并登上了西半球的第一块陆地。这是一座长约13英里最宽处约6英里的珊瑚岛。哥伦布一行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哥伦布等人完全以为到了亚洲的东部边缘,他把这一带称为西印度群岛,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答案提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等。
目标导学三: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及小字部分,并识读《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让学生指出麦哲伦是哪国人,得到哪国国王支持探险?有什么贡献?
答案提示:葡萄牙人;西班牙;麦哲伦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材料一
材料二
答案提示:(1)从地理位置看,两国都处于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造船业和航海业都较发达,还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
(2)从宗教因素看,两国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3)从政治因素看,15世纪晚期两国均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
(4)从思想根源看,文艺复兴运动主流思潮是人文主义,在此思想的指引下欧洲出现了一批探险者。
3.教师多媒体展示一幅漫画,引导学生思考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开辟在目的和影响上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到西方获取珍宝。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辟市场,掠夺黄金等财富。
影响: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剧了亚非拉的贫困与落后。
4.教师多媒体展示一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和非洲殖民地,夺得大量贵金属。1493-1600年,葡萄牙殖民者从非洲掠夺黄金27.6万千克。1545-1560年,西班牙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黄金5 500千克,白银24.6万千克。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答案提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开始了。
【课堂小结】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从此开始。由此开始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和侵略活动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王室
成就(到达地区)
1487—
1488年
迪亚士
葡萄牙
发现了好望角
1497—
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到达印度西海岸
1519—
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其船队完成
环球航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