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第1页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第2页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毒品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分析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组织召开禁毒宣传主题班会
    是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禁毒意识和抵御毒品的能力,加强对毒品的认知,普及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识别、辨别毒品的能力,有效筑牢禁毒防火墙。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知识,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学会自我保护;
    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
    学生回答:国际禁毒日。
    教师: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改变贸易入超的状况,向中国偷运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进行了英勇战斗。但由于清政府奉行妥协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屈辱的记忆,但也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要坚决抵制毒品,因为它祸国殃民。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酷刑,永世不得再生。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
    (三)几种毒品介绍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
    案例一:
    张某品学兼优,有一天放学后,他看到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正躲在一处隐蔽的地方抽烟,一副神秘兮兮、飘飘欲仙的样子。因为学校曾组织过禁毒教育,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同学吸的是毒品。那两个学生发现了他,招呼他过去试试。于是,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张某走了过去。在两位同学的极力怂恿下,他终于吸了第一口……
    案例二
    16岁的男孩小华爱玩好动,特别爱打游戏机。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平时称兄道弟。有一次,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哥们”拿出一小包白色粉末,给大家一起享受。小华面对“肝胆相照”的朋友,根本没有疑心,不假思索地凑了过去。开始,小华吐得厉害,但 “哥们”“孜孜不倦”地劝导他,多吸几次就好了。当他终于找到那种“飘逸感”的时候,“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他……
    案例三:
    林某是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因为父母关系不和,终日大吵大闹,在她的心灵投下了学生的阴影。导致她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并频繁出入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并在别人的引诱下走上吸毒之路。
    讨论得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
    ①受好奇心的驱使;
    ②交友不慎及盲目的从众心理;
    ③错误的压力排解方式;
    ④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⑤被他人蒙骗;
    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①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诱惑;
    ②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五、毒品的危害
    [讨论]找身边人的例子,来分析其危害。
    (五)毒品的危害
    [案例]儿女染毒瘾、亲人泪满襟
    某某同志是著名的老红军。其儿子从1993年染上毒瘾后,两年时间吸掉家中10多万元的资产。在无钱吸毒的情况下,1995年3月,吸毒成瘾的儿子偷走英雄父亲的一枚军功章,拿到广州换回1克毒品,其父泪流满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机关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追回军功章。他说“儿子不要可以,军功章是党和国家荣誉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阐述] 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 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 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2 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六)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讨论]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总结]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 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七)想和做: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教学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相关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认识毒品的危害,分析吸毒的原因,如何预防毒品,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目标,了解毒品的种类,了解毒品的危害,怎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