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反应“Bi + 4HNO3(稀)= Bi(NO3)3+ NO↑+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l Bi(NO3)3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4NA
B.54g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NA
C.反应消耗 2 ml Bi,转移的电子数为 6NA
D.使用 100 mL 8 ml·L-1 的 HNO3,用排空气法收集 NO,NO 分子数为 0.2 NA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B.、、、
C.、、、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B.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C.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D.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5.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常温下,N2和O2化合可得NO
6.将少量甲溶液滴入装有足量乙溶液的试管中,下列对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B.BC.CD.D
7.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
A.AB.BC.CD.D
9.烟气催化脱硝利用脱硝剂能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有效减少了烟气对空气的污染,其脱硝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烟气脱硝过程中NOx被还原为N2
B.每处理含0.3 ml NOx的烟气需消耗4.48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氨气
C.空气中NOx的含量高低是检验空气质量的标准之一
D.如果把NOx看成NO,则发生的反应为6NO+4NH3=5N2+6H2O
10.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无色溶液,标签破损如下图,据老师回忆,该药品应该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该小组同学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溶液进行鉴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小组同学推测它的阳离子可能是H+、Na+、K+、NH4+中的某一个
B.若要证明阳离子是否为NH4+,其方法是: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阳离子为NH4+
C.某同学操作时不慎将一滴溶液滴落在纸上,纸变黑,说明该溶液为浓硫酸
D.验证阳离子是否为Na+或者K+的实验方法是焰色反应
二、判断题
11.判断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是否可行。( )
1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
13.NH4HCO3受热易分解,因而可用作氮肥。(__)
14.液氨制冷、碘的升华、加热法分离和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
15.用生石灰与浓氨水制得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为碱性气体。(_____)
三、解答题
16.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 。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
(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 。
17.某处工厂排出的烟道气中含氮氧化物(主要为NO、)、粉尘和少量水蒸气。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对该工厂排出的烟道气进行处理,并检测其氮氧化物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放置无碱玻璃棉,其目的是除去 ,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装置C中盛放的化学试剂可以是 (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五水合硫酸铜()
(2)装置D中主要发生:;
①若反应后尾气无残留,则参加反应的、NO物质的量比值为 (填字母)。
a.≥1 b.≤1 c.任意值
②可使用适量酸性溶液,将溶液中的NO全部氧化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气囊用来储存处理后气体,其中可能含少量NO气体,可用酸性NaClO溶液来处理,HClO氧化NO生成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8.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重要的氨化剂,分解温度40℃,遇水水解为碳酸氢铵。某研究小组欲探究NH2COONH4的制备与性质。
Ⅰ.实验室制备NH2COONH4
反应原理:2NH3(g)+CO2(g)=NH2COONH4(s)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作业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