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巩固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
1.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凡吸热反应均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B.酸碱中和、燃料的燃烧、浓硫酸的稀释等都是常见的放热反应
C.N2→2N这个过程需要放出能量
D.因为石墨转化成金刚石需要吸热,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中燃烧是吸热反应
B.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的热量
C.反应的小于
D.所具有的能量大于与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3.下列六个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 kJ·ml-1
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③X(g)+Y(g) Z(g)+W(g) Δ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④已知: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C6H6(g)+3H2(g)→C6H12(g)的焓变
⑤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 ml 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⑥25 ℃、101 kPa时,1 m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A.1个B.2个C.3个D.4个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 s)=C(金刚石, 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2H2(g)+O2(g)=2H2O(g)ΔH=-483.6kJ/m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l-1
C.500℃、30MPa下,N2(g)+3H2(g)2NH3(g)ΔH=-92.4kJ•ml-1;将1.5ml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kJ
D.H2(g)+F2(g)=2HF(g) ΔH = -270kJ•ml-1,则相同条件下,2ml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l氢气和1ml氟气的能量之和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Na与H2O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B.与的反应
C.NaOH溶液与溶液混合D.钠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苯乙烯()是制备聚苯乙烯的单体。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燃烧热为
B.④中
C.①中增大反应物的量,则会减小
D.若反应②中生成,此时放出的热量小于
10.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碘蒸汽凝华B.浓硫酸稀释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石灰石分解的反应
二、判断题
11.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 所示可知,由X→Z反应的ΔH<0。( )
12.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代表物质的量,不代表分子数。
13.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
14.发生能量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_____)
15.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当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于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则反应放热。(_______)
三、解答题
1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
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
③在盛有1.0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
试回答: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 。(填“能”或“否”)
17.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 热反应, Ba(OH)2•8H2O与NH4Cl反应时,需要将固体研细其目的是 .反应过程 (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表示。
(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3)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 (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其电极反应式为 。当消耗标况下甲烷33.6L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9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
(4)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电极c为Al、电极d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写出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当电极c为Al、电极d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原电池的正极为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18.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氯化铵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 。
(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 。
(4)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答出两种方案)
①第一种方案是 ;
②第二种方案是 。
(5)“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即断开旧化学键 (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填“>”或“<”)形成新化学键 (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说明 。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kJ·ml-1)
348
610
413
436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D
6.B
7.D
8.D
9.B
10.C
11.正确
12.正确
13.正确
14.×
15.错误
1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否
17. 放 扩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① ② A CH4﹣8e—+10OH﹣=CO32—+7H2O 10.8 2H++2e—═H2↑ Mg Al+4OH—﹣3e—=AlO2—+2H2O
18. 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应 ①反应物未进行快速搅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④环境温度太高;⑤试剂用量太少;⑥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 在烧杯内的反应物中插入温度计,反应后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用皮肤感受,感觉烧杯外壁很凉,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吸收 吸收 > 放出 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25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练习</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25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堂检测</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25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后复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