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一)(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 (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一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卷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在“考生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生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早茶深受大家喜爱,其中蒸排骨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B. 维生素C. 无机盐D. 蛋白质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两个氮分子:2NB. 氧化镁:MgO
C. 两个氢原子:D. 钙离子: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牛奶B. 空气C. 水银D. 酱油
4. 《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 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B. 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 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回答5~6题。
5.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B. 门捷列夫C. 张青莲D. 道尔顿
6. 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元素符号为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7.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碳酸锌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锌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 碳酸锌中碳元素为+2价
C. 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D.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贫血
8.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B. C. 稀有气体D. 细颗粒物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并进行初步提纯。完成下面小题。
9. 实验室倡导节约用水,下图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0.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量筒B. 玻璃棒C. 酒精灯D. 烧杯
11. 用粗盐配制的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a点的溶液升温至℃,仍为饱和溶液
B. 将NaCl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C. 溶解度:
D. b点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12. 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实践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13.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均不可再生
B. 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 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
14. 我国空间站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如题14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高”或“低”)。
(2)“太空教师”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珠中,水球逐渐变成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太空中有独立的水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供航天员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电解水是宇航员在太空获得氧气的一种方式,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胶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PVC塑料属于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问题。
(5)太阳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还有______。
17. 科普阅读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重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题17图所示。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如果用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为碳源合成甲醇(),既可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供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又可为甲醇的合成提供一条绿色合成的新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
(2)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加压转化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此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醇()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的质量比为______。
(4)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现碳中和,请写出一个你在生活中的低碳行为:______。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18.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2)若用相同装置来制取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其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利用该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用装置导管口的字母填空)。
(3)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净化,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4)G装置模拟氢氧焰实验。
i、关闭止水夹K,通入氢气并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ii、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科学探究
19. 蔬菜大棚的土质会影响小红薯的生长,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酸碱度相关的探究活动。已知最适宜小红薯生长的土壤pH为6.5~7.5。
(1)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______测定、测得pH=5、该土地的土壤偏______性,不适合种植小红薯。
探究:同学们通过蔬菜大棚管理员介绍,了解到该土地之前施用过大量氯化铵化肥,土壤中可能有氯化铵残留。
【查阅资料】氯化铵的水溶液呈酸性。
【作出猜想】该土壤中可能含有氯化铵。
【实验探究】教师提供模拟土壤样品浸出液。
(2)取少量土壤样品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分析评价】
(3)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补充实验】
同学们取两份土壤样品各500g,分别加入0.2g不同的改良剂和1L左右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得到下表结果。
(4)交流:用熟石灰改良此土壤时,需要注意的是______(写一条);用草木灰改良土壤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
20.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1)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i、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能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序号)。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ii、补血剂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亚铁(),服用药片后与胃酸反应生成______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生成。
(2)铁的化合物制备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i、操作1是______。
ii、酸溶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浓度,目的是______。
iii、Fe粉可使“酸溶”产生的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iv、转化2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v、在空气中灼烧可获得颜料铁红()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1. 溶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将足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阳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为探究的热稳定性,小晟同学将置于坩埚中加热,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将测得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绘制出如图所示。
i、加热到650℃时,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ii、加热到1000℃时,CuO开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出图中m的值______。(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3)小晟同学通过翻阅教材,获知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于是称取白色粉末加入装有192g一定量浓度的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轻了8g,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选项
劳动实践
涉及的化学知识
A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含氢氧化铝摩擦剂)
利用酸碱中和原理
B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D
用汽油清洗有油污的衣服
发生了乳化
实验目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比较Fe和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A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
______
土壤中含有氯化铵
2
向B中滴加______溶液
______
加入的改良剂
熟石灰
草木灰(主要成分)
测得的pH
11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贵州省关岭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贵州省关岭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贵州省关岭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舟曲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