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
    • 答案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pdf
    • 试卷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第3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第3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pdf、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3月30日 14:30-17:0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内容填写清楚,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
    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等。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弹幕具有鲜明的社群性,它按照兴趣重新分化和组织人群,其“人情味”常被理解为一种陪伴感。换言之,弹幕并非静态文字,反而可被视作某种语言交际行为。弹幕中经常出现类似于“兄弟们把……打在公屏上”“感谢指挥部,空降成功”之类的套话。“兄弟们”“指挥部”,虽是云聚云散的虚拟“群体”,却让人在某段时间内拥有真实的集体感。移动客户端的屏幕虽更加私密化,但却便于串联出基于个人兴趣的“云集体”。尤其在弹幕领域,人们共同注视的屏幕,被开放为“公屏”。公屏是一方舞台,多种腔调、多样人格都被鼓励,从而“可视化”了远超于个体的流动思绪与集体智慧。这也正是弹幕的独有魅力,以其集体智慧折服个体观者。当个体需要陪伴时,可以打开弹幕,在云端偶遇知音同好。而弹幕语言自身带有的圈层壁垒,那些外人听不懂的“黑话”,给身处其中的个体带来了归属感。由此,个人对群体感的渴求得到有效满足,而且实现了群己关系的微妙平衡。一键开关,进退自由,为使用者提供了最具安全感、控制成本最为低廉的参与方式。
    弹幕所带来的社群感是一种流动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文化生活形式。这些“小群体”基于共同趣味形成,而并非强制性、先天性、普适性的。它们的寿命也不一定长,但短时间内的连接感、归属感很强。相比起面对面、直接的社会性,“远距”社交文化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当代青年越来越习惯在“远距”中发展纵横交织的关系网,穿越人机界面,漂浮于自己的电子社群,从中成就自己的社会性。
    (摘编自李静《弹幕文化的三重影响:经验主义、远距社交与“趣味劳动”》)
    材料二:
    弹幕批评能够充分挖掘语言符号的表达能力,及时且精要地将读者的观看情绪、情感变化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不同于以往静态的、理性的批评方式,具有动态性、情感性。这意味着视频观看者会随着作品内容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理解、新的点评,并进行持续性的融合呈现。在弹幕批评中,每一个词的使用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修辞、情绪等价值,通常在嬉笑怒骂之间完成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和阐释,颇有“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的气势。在表达上,它及时、准确地传达观看者的情绪,敢于下判断,甚至会有一些吐槽式的批评。这好像恰恰是当下的传统批评所匮乏的——我们经常在报刊上看到绕来绕去的表扬批评,但较少看见言简意赅的锐评锐见。
    弹幕批评会促使不同时间观看的观众围绕作品和弹幕形成一种“共同欣赏和批评”的独特话语空间。我们在上网观看视频时,之前观众发出的弹幕会一直保留,在视频的某一时刻固定浮现。在这个时空中,欣赏者会暂时忘记自己观看的时间与所处的地域,以弹幕为中介,大胆地对作品进行点评,并与其他的弹幕发送者、观看者产生共鸣。相较于传统的批评模式,这种批评更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和空间感,观众能够及时地对文艺作品的优点与缺陷加以掌握,极大地提高了欣赏的效率。此外,视频的创作者也可以随时作为观众加入其中,对作品进行批评和阐释,并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对作品进行修改。因此,以弹幕为媒介,可以有效地联结作品、创作者和广泛的观众群,进行多向度的互动和反馈。
    依托于互联网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弹幕批评在“批评的数量”与“影响的广度”两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文艺批评的范围,成为“社交”与“批评”双重属性的结合体。从数量上来看,大部分视频作品都有弹幕的影子,而一些较为火爆的文艺作品,弹幕数量都在几千甚至上万条以上,其中不乏带有真知灼见的批评语句。从影响上来看,弹幕早已成为新一代青年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发送弹幕时,既是在对作品进行评论,也是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一代青年对文艺的认知与实践,即以文艺作品为中心,注重批评的新奇、精炼、即时。此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弹幕批评的使用者早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弹幕批评的大军之中。尽管当前弹幕批评呈现出广泛性与多样化的特点,但实际上大家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表示认同。通过社交互动,大家获得了无尽的乐趣,进一步扩大了弹幕批评的影响力。简言之,弹幕批评将“社交”与“批评”融合,虽然客观上降低了批评的“门槛”,却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扩大了作品的接受度。
    弹幕批评的及时性、互动性和参与者的广泛性,对我们辨别作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在各种网络平台中,一些作者为获得“流量”,大量复制和抄袭他人优秀的文艺作品。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弹幕参与者众多,其中肯定有能够认出抄袭来源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过于乐观,大部分的观看者也不大在意视频到底是原创还是抄袭,“是否看得爽”是他们最关注的。但无论如何,弹幕批评的这种互动性、广泛性,还是有助于激发人们对抄袭的抵制和对原创作品的尊重。同时,面对一些“标题党”信息,弹幕批评也有助于观众及早发现作品质量高低,更快逃离无用信息的海洋。此外,多样的观点碰撞,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自己的思考独立性。
    (摘编自张沈琦《弹幕语言能给传统批评带来什么启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认为,“公屏”是展示、包容多样化的舞台,它通过弹幕的形式让个体的流动思绪和集体智慧得以展现。
    B.材料一认为,通过弹幕聚集的“小群体”是基于共同趣味后天自愿形成的,其寿命都不长,但短时间内具有很强的连接感和归属感。
    C.材料二认为,弹幕批评能及时、准确地传达观看者的情绪,敢于下判断,而当下的传统批评往往绕来绕去地表扬批评。
    D.材料二认为,弹幕批评具有传统批评模式所不具备的时效性,能够让观众及时了解到文艺作品的优缺点,提高欣赏效率。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弹幕批评能充分挖掘语言符号的表达能力,因此其中每个词都包含丰富的修辞和情绪等价值。
    B.弹幕可以联结作品、创作者和观众,并让三者彼此之间互相转换,进行多向度的互动和反馈。
    C.传统批评的门槛较高,而弹幕批评降低了批评的门槛,普通观众也能参与其中。
    D.弹幕批评对人们辨别作品质量的帮助有限,因为观众并不在意视频是否原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第一段以弹幕中常见的套话为例,具体说明弹幕能给人带来归属感和集体感。
    B.材料一先从弹幕具有鲜明的社群性说起,最后点明弹幕文化带来的影响之一是远距社交。
    C.材料二前三段都将弹幕批评与传统批评进行对比,以说明弹幕批评与传统批评模式的不同。
    D.材料二整体上采用递进式结构,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弹幕批评的特点,框架清晰,一目了然。
    4.请简析材料二第三自然段中加点字“大部分”“一定程度上”等词语的作用。(4分)
    5.两则材料都谈到弹幕的社交功能,但其阐述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上苍的注视
    乔正芳
    夜降临,团团灰云涌动着,遮蔽了大半个天空。远处的山、河流、村庄都隐藏在黑暗中了……世界,在战争的间隙里暂时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
    逶迤的山路上,走来几个模糊的身影。近了,一壮一少两个八路军,手里各牵着一匹战马。
    年长的那个,大高个,长方脸,额头上一道伤疤很是显眼——那分明是子弹留下的纪念。他身上的土布军褂已经很旧了,袖口刮开了一个大窟窿,随手朝上挽了两道,胳膊上绷着青筋,人看上去有点疲惫,但一双眼睛却依然坚定、有神。
    年轻的那个,体型偏小,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清瘦的小脸,耳旁有一道浅浅的刮伤,嘴唇上火了,起了几个小水泡。他觑着眼朝前看了看,露出欣喜的表情,回头朝年龄大的说:“团长,快看!翻过前面那个山坡,就是通向青城的大道了,咱们就可以骑马快跑了!”
    那团长朝年轻人微微一笑,随即收起笑容,习惯性地朝四周看了看。
    刚刚打了一场硬仗,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敌人击退了六十里,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能掉以轻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下午接到师部密令,要团长趁夜悄悄返回师部,研究下一步的作战方案。年轻战士小丁是本地人,比较熟悉地形,又很机灵,政委特意挑了他来护送团长。
    通向师部最近的道路就在眼前了——
    年轻的小丁雀跃着:“团长,咱们赶快上马吧!”
    团长“嘘”了一声,抬手朝前一指,一团身影蓦然闪入他们的视线——
    两个人迅速拔出枪,放低身姿,慢慢靠过去。
    土坡后,一个披头散发的妇人,受到惊吓,浑身哆嗦着,一脸惊恐地望着他们——妇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五六岁大小的孩子,孩子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离近了,只见那个男孩闭着眼,软塌塌地躺在妇人怀里,鼻翼一张一翕的,呼吸很困难的样子。
    妇人同时也看清了他们的打扮,很是惊喜,却瞬间流下了两行泪,用好像憋着好久才发出的声音喊了一句:“八路军同志,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团长上前问明了情况,原来妇人是山后杨树凹的。几天前,妇人的男人上山砍柴时遇到了日本鬼子,血染红了那一片泥土,妇人恨呀,恨日本鬼子,恨老天不睁眼。女人想带着孩子去桃源镇投奔娘家,可刚走到这里,便遇到几个小鬼子,若不是抱着孩子,她真的想和他们拼了,大不了被老天收走,妇人恨恨地说,但她不能,她不能带着孩子拼命,孩子得活下去。于是,她拉着孩子拼命跑呀跑,结果跌下山沟,她的腿摔断了,动弹不得,孩子又病了。虽然今天的夜晚很安静,她却没有办法带着孩子走下去,她以为自己和孩子没有希望了,只能听天由命了,没想到上天让她们遇到了八路军……
    团长默默听着,拳头攥得紧紧的,牙齿咬得咯咯响,腮帮子凝成两团硬疙瘩。他弯下腰,摸摸孩子滚烫的额头,再将手指轻轻放在孩子的鼻唇边试了试体温,说:“这孩子烧得太厉害,如果不及时医治,只怕会引起肺炎。”
    团长迟疑了一下,俯身抱起孩子,吩咐小丁:“快扶这位大嫂上马,咱们先送他们母子到桃源镇看病。”
    小丁为难地看着他,说:“团长,桃源镇离这里三十多里,和咱们要去的青城是背道,咱们要是先送他们的话,夜里十二点前肯定赶不到师部了。”
    团长仰头看看天,灰云翻滚,大雨即将来临。
    随即,团长语气坚定地说:“就按我说的办吧,咱们当兵打仗为了什么?第一,不做亡国奴;第二,拯救咱们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师部那边,等救下孩子再去。”
    看着团长凝重的表情,小丁点点头。
    团长解开上衣,将孩子裹在怀里,翻身上马,挥手一甩鞭子,马儿扬起四蹄,朝着桃源镇的方向飞奔而去……
    凌晨一点十五分。
    当李团长和警卫小丁气喘吁吁赶到师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继而欢声雷动。
    同志们纷纷围上来,抢着和他们握手,拥抱!
    师长先是一愕,接着哈哈大笑着,扒开人群,一拳砸在了团长肩膀上,说:“老李、小丁呀,你俩的命真大!大家还以为你们光荣了呢!”
    怎么回事?团长和小丁一脸迷惑。
    参谋说:“我们刚刚截获了敌人的一份情报,原来我们下午的密令被敌人破译了,在你们回青城的大道上,鬼子派人偷偷埋下了地雷,设下了重重埋伏,誓要你们插翅难飞!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你们竟似得了上天的指引一般,竟然没有走最近的路,而是绕道桃源镇安全回来了!”
    李团长和小丁明白了,他们相视一笑。小丁眼里含着泪,激动地说:“团长——”
    李团长也笑了,他说:“天意,天意呀!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同志们放心吧,我老李死不了!正义的战争还没打赢呢,上天殷切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呢!”
    “说得好!”大家齐声鼓掌。
    师长微笑着递过来自己的搪瓷杯子,说:“先喝口水,喘口气儿,我们马上开会!”
    夜深沉,他们围坐在地图前,谈着,画着,研究着。
    灰云一点点散去,东方,丝丝曙光渐渐露出来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妇人由刚开始不知道来人是谁时的“惊恐”,到认出八路军后的“惊喜”,前后对比明显,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信任。
    B.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设置了回师部路遇妇人、暂缓回师部救助孩子,以及回到师部得知真相等情节,情节安排得既紧凑又有弹性,构思巧妙。
    C.小说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比如用“逶迤”来形容山路的曲折,用“雀跃”来表现小丁看到通往师部的路时的兴奋和激动。
    D.小说以“上苍的注视”为标题,给人一种神秘感,文中妇人、参谋、团长都提到“上天”并表达感激之情,暗示着正义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7.文中多次写到“灰云”,下面对“灰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团团灰云涌动着”,这一环境描写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平静。
    B.中间的“灰云翻滚,大雨即将来临”,烘托出团长果敢而坚毅的形象。
    C.结尾的“灰云一点点散去”,暗示着会议对战斗的部署进展得非常顺利。
    D.“灰云”的反复出现与故事的发展紧密相关,起到了串联情节的作用。
    8.小说是如何塑造“团长”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9.有评论说,微型小说虽短,但内涵深刻,格局开阔。请结合故事背景,谈谈你对文本内涵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
    B.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
    C.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
    D.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得解说,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
    A.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
    B.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文中即如此。
    C.再拜:古时常礼,两拜稽首称为“再拜”,是大礼,有时亦为敬辞。
    D.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得闻刘邦准备自立为关中王的消息后,非常愤怒,准备次日晨攻刘邦,这个计策是范增贡献的智慧。
    B.在《鸿门宴》中,项羽的“为人不忍”主要表现在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听信刘邦,不应范增;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
    C.“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范增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D.范增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十分了解,鸿门宴时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在席间“数目项王”要项羽按既定方案办;擅自布置项庄舞剑等做法,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为陈平抓住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成功利用反间计间项羽同范增的君臣关系,埋下了伏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14.刘邦有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请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项羽不能用范增的例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①
    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②。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③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④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释: ①此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②一阳生:指冬至日。③辇下:京城,此指长安。④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常共被而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
    B.第四句作者从对方落笔,遥想在京城的弟弟此时也惦念着自己。
    C.第五句“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
    D.作品感情深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
    16.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咏而归。”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一再追问孔子,孔子才说出对子路“哂之”的原因:“ , 。”
    (3)《赤壁赋》中,苏轼用“ , ”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今年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动画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手绘到数字化设计,在继承传统和 ① 中,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文化,弘扬着中国精神。
    1922年,由万氏兄弟制作的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开启了中国动画百年序幕。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问世。作为中国动画萌芽与发轫时期的经典之作,该片至今仍为观众 ② ,激励了无数动画人在民族动画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进入新世纪,观众审美的多样化,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人对中国动画产生了能否坚守民族风格心怀疑虑。其实,传统与流行从不矛盾,而民族风格也并非 ③ 。过去这些年,中国动画人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春节文化悠久灿烂,但并非一成不变。从一定程度上看, ① ,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无论是从长辈手里接过压岁钱,还是在手机上分享亲人红包,讨的都是新年彩头;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在线拜年,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无论是吃上家乡的土特产,还是品尝新口味,咀嚼的都是幸福味道;无论是重传统,笔墨纸砚写春联,还是赶新潮,在博物馆里过大年,体验的都是文化风尚……时代在变,年俗也在不断变迁。
    今天, ② ,走向世界。在法国巴黎,2024年(甲)“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在美国费城和纽约,(乙)“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演,展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交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茨厂街,春节亮灯仪式将整条街红彤彤的灯笼点亮……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悟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丙)“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时令的分界, ③ 。家人亲朋相聚,欢声笑语里憧憬的是生活越过越红火的美好未来;千家万户共此时,万家灯火映照的是家宁国安的祥和图景。
    20.(甲)(乙)(丙)(丁)四句双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甲) B.(乙) C.(丙) D.(丁)
    21.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2字。(6分)
    22.指出画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构成及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诸子散文与史传作品中的人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有从容洒脱的曾皙、智退秦师的烛之武、运筹帷幄的张良、优柔寡断的项羽、能屈能伸的刘邦……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请你结合第一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展开讨论,哪一个给你的启示最深?请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69,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69,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