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市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第六次月考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市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第六次月考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市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第六次月考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市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第六次月考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a-137 C-12 O-16 Na-23 Fe-56 Mg-24 Cu-64 Ag-108 Zn-65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2分,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冶炼金属B. 海水晒盐C. 煤的焦化D. 烧石成灰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冶炼金属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海水晒盐是分离物质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煤的焦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烧石成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降低水硬度
B. 一氧化碳有毒,不能做燃料
C. 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
D.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去水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不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但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该选项不正确;
C、氯化钠有咸味,且无毒,可作调味品,该选项正确;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除油污,但不能除水垢,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3. 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合形成的“新型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属于纯净物B. 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 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小D. 废旧合金需回收利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合形成的“新型金属”,所以合金属于混合物。A错。
B、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B错。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要大。C错。
D、为节约使用金属材料,加强环境保护,废旧合金需回收利用。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4. 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国际采用作标准数据。如图为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铟属于非金属元素B. 铟元素名称是In
C. 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D. 铟的质量是49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铟元素的名称为“金”字旁,故该元素为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图中In为铟元素的元素符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图中114.8是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图中49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不是质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B. 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
C. 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D. 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
B、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过程中H原子数不变,故B不正确;
C、由微观过程示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氮气分子,3个氢气分子,反应后是2个氨气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改变,故C不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则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6. 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和碱溶液反应,但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如水和一氧化碳不与碱反应,不符合题意;
C、溶液是均一、稳定混合物,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题意。
故选D。
7.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 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10℃时,P点位于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则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丙的溶解度最大,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乙溶液中有固体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既与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有关,还与被降温溶液的质量有关,题文中、甲、乙溶液的质量没有明确,则无法比较甲、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2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20℃时,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乙物质和100g水,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正确。
故选D。
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钾和硝酸钙反应会引入新的杂质KNO3,故选项错误;
B、粗盐中加水,泥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结晶,能除去泥沙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正确;
C、氧气能和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与灼热的铜不发生反应,故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正确。
故选A。
9. 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 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 利用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 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因为它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使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可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相符的是
A. 图①: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
B. 图②: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图③:向足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镁
D. 图④: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c点固体为银和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溶解固体质量小于析出银的质量,溶液质量减小,错误;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水的质量一直增加,故溶液质量也会一直增加,错误;
C. 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镁产生氢气多,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短,错误;
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大于铜大于银;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锌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最后锌过量;结合图像可知,c点时,锌和硝酸铜反应恰好结束,此时固体为生成的银和铜,正确。
故选D。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6分,计10分)
11. 按照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按质量计算,海水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O、H、_____、Na等。
(2)酸在溶于水时,都解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_____,因此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标出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答案】(1)Cl (2)H+
(3)HClO (4)
【解析】
【小问1详解】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氢元素,这两种元素约占总量的96.5%,后面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故填:Cl;
【小问2详解】
酸在溶于水时,会解离出氢离子,因此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故填:H+;
【小问3详解】
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次氯酸根离子显-1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
【小问4详解】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
12.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图中“一”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和酚酞。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和酚酞,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为进一步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
【答案】(1)碱性 (2) ①.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②. 氯化钙、盐酸
(3) ①. 氯化钠 ②. 氯化钙 ③.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故填碱性。
【小问2详解】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溶液不再呈碱性,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故填氯化钙、盐酸。
【小问3详解】
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乙同学所得溶液中有氯化钙和过量的盐酸,两种溶液混合后,乙同学的溶液中的盐酸先与丙同学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底部的碳酸钙沉淀也可能是乙同学的溶液中的氯化钙与丙同学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一部分,所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酚酞,故填氯化钠;
溶液底部的碳酸钙沉淀也可能是乙同学的溶液中的氯化钙与丙同学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一部分,氯化钙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所以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故填氯化钙;
氯化钙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钙,故填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钙。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10分,第15题7分,计17分)
13. 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作用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D装置收集O2,证明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
(4)F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可以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来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分液漏斗
(2) ①.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3) ①.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5)A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是①铁架台,②是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如果用D装置来收集制取氧气,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通过试管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小问4详解】
装置中放的是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若气球出现F装置中浮起的情况,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小问5详解】
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选用的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为A。
14. 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
(1)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 _________。
【进行实验】
(2)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 _________ ,肯定不含_____。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 。
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
(3)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________ 。
【答案】(1)铁、四氧化三铁
(2) ①. 铁粉 ②. 氧化铜 ③. ④. 炭粉 (3)燃烧燃料做饭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黑色固体物质能够被磁铁吸附,四氧化三铁和铁粉都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铁或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小问2详解】
由实验①可知,实验中加入稀硫酸,黑色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在黑色物中只有铁粉和硫酸能够反应得到氢气产生气泡,即该黑色粉末肯定含铁,
氧化铜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由实验现象:溶液无蓝色,可知固体中不含氧化铜;
实验①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对固体残渣加热,用石灰水检验时,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原物质一定含有炭粉;
【小问3详解】
人们对化学反应放热的应用很多,如燃烧燃料做饭、燃烧燃料驱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行走、发射火箭、农家肥的腐熟等,故填燃烧燃料做饭等。
四、推理与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5分,共计13分)
15.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G为常见金属,E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F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且C有毒:D、H都是无色气体单质:反应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_______ ,F的用途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该反应通常被称为 ______ ;
(4)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H2O ②. 灭火、人工降雨等
(2) ①. ②.
(3)光合作用 (4)表面刷漆,保持干燥等
【解析】
【分析】E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E为氧化铁,则G为在高温条件下还原得到的Fe;C、F均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同时CO有毒,具有还原性,可还原氧化铁,故C为CO,F为CO2,符合逻辑;反应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参与反应的有CO2,因此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则H单质可能为O2,且反应③也可通电得到氧气,故B为H2O,D为H2,符合逻辑;I则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小问1详解】
综上分析,B为水,化学式为:H2O;F为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等;
【小问2详解】
反应①:甲烷和水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反应⑤是光合作用;
【小问4详解】
反应④是Fe 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生锈过程,因此为防生锈,可以在金属制品表面刷漆,保持干燥等。
16.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氯化钠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量某纯碱样品12g,加入到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请你帮助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解得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
【解析】
【详解】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N2中的O2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铜网
D
除去CO中的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②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