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两大题,能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属于溶液的是,灼烧氯化钠火焰呈,能使煤炭充分燃烧的措施是,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不一致的是,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4
(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两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17小题,共20分)
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1.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剪窗花B.酿白酒C.刻石雕D.晒海盐
2.下列物质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B.C.D.
3.能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
A.B.C.D.
4.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 )
A.B.C.D.
5.属于溶液的是( )
A.可乐B.奶茶C.蒸馏水D.果汁
6.灼烧氯化钠火焰呈( )
A.红色B.紫色C.黄色D.绿色
7.能使煤炭充分燃烧的措施是( )
A.将煤炭碾成粉末B.增加煤炭的用量
C.减少空气通入量D.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8.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不一致的是( )
A.:食盐B.:熟石灰
C.:水银D.:纯碱
9.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物质的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碳酸钠
10.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食盐:除铁锈B.干冰:作制冷剂
C.氮气:做电光源D.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
11.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D.元素化合价不变
12.淀粉人工合成最关键的步骤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2:1
B.生成的甲醇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D.该反应能实现由有机物向无机物的转化
13.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入的可能是硫酸钠溶液B.反应后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C.白色沉淀一定不溶于稀硝酸D.反应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14.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稀盐酸的体积
A.加入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
B.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有2种溶质
C.反应中由铁粉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D.整个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
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碳元素,则对该物质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混合物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16.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7.和的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用氢气还原上述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和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C.D.
二、简答题(共30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第20题7分,第21题8分)
18.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经历了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
(1)灰氢:焦炭与水蒸气反应①、②。
反应①生成的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反应②中过多的排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2)蓝氢:甲烷()在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炭黑,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1ml甲烷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
(3)绿氢: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电能使水分解。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角度,分析绿氢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原因: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19.有些化学反应没有现象,为探究反应是否发生设计如下实验。
(1)探究与水反应
A B C
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充满的集气瓶中(A),取出后向干燥的石蕊试纸上喷水(B),再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充满的集气瓶中(C)。观察到石蕊试纸变红的是______(选填“A”、“B”或“C”),其原因是________。
(2)探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先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打开弹簧夹并注入X试剂产生气泡,X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已发生反应。
思路1:以上两个实验通过证明_____________,说明化学反应已进行。
(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①实验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实验C中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已发生反应。
②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思路2:通过证明_____________,说明化学反应已进行。
20.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粗盐中主要含有、及少量和,为获取和,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
(1)I中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___________g。
物质的量()
(2)Ⅱ中加入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将“溶液D”在时蒸发浓缩,有少量固体析出。
和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经检验,少量固体是纯净的。
分析不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蒸发浓缩,降温至并过滤,得到大量固体及母液。设计实验检验所得固体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
从母液中获得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1.碱石灰(和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为探究久置的碱石灰成分,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碱石灰在空气中易发生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2)取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无放热现象,说明该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足量水,烧杯底部有白色的不溶物,过滤、洗涤得到滤液N和滤渣M。小组同学猜测滤渣M的成分可能是和,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出滤液N中溶质是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久置的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杨浦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一)
化学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共20分)
13题解析:B选项有歧义,反应后的溶液比较的对象是反应前的氯化钡溶液和某种溶液质量的总和。
14题解析:第一段是锌粉和稀盐酸反应,第二段是铁粉和稀盐酸反应;所以C选项由铁粉产生的氢气质量应该是n/28g;D选项单位质量产生氢气,铁粉更多,所以氢气一定小于m/28g;
15题解析:只含碳元素,可以是金刚石一种单质,也可以是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
16题解析:A选项,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浓度,催化剂,接触面积有关,调控稀盐酸的流速无法改变上述情况。所以不正确。而B选项可以。
C和D选项,生石灰和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而酸碱中和,只放出一点热,需要温度计才能测出来。所以C对,D错;
17题解析: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原子要么和硫酸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要么和氢气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因为硫酸消耗0.1m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氢气也是0.1ml,生成的水也是0.1ml
六、简答题(共30分)
18.(7分)
(1)还原性或可燃性; 温室效应;
(2)高温催化剂
(3)可再生 通电
(4)狮子老师反应物的氢气可再生或者生成物水无污染(合理即可)
19.(8分)
(1)C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合理即可)
(2)稀盐酸 有新物质生成
(3) 无沉淀生成
证明如果与,硫酸铜会和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反应物被消耗了
120.(7分)
(1)0.58
(2)
(3)除去过量的和
(4)狮子老师说明在时依然还是不饱和溶液(合理即可)
取样,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再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化钠(2分合理即可)
蒸发结晶;
第(4)问解析:因为狮子老师降温结晶得到的肯定有硫酸钠固体,所以检验硫酸钠中是否有氯化钠,需要先除去硫酸钠,且不能引入盐酸根,所以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21.(8分)
(1) 或
(2)和
(3)溶液变红 过量的盐酸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滤渣中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微溶,所以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假设全部变质,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依然会反应生成;(2分合理即可)
(4)和
第(4)问解析:碱石灰部分变质的话,可能含有、、、和因为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
而第2问,碱石灰样品中没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所以狮子老师一定有氢氧化钙。
那么滤渣中的碳酸钙和滤液中的氢氧化钠,未必是碱石灰原来有的,也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得到的。所以碱石灰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而碳酸钙无法确定。
X
Y
实验目的
A
石灰石
稀盐酸
验证调控稀盐酸的流速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B
二氧化锰
双氧水
验证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C
生石灰
水
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能放出热量
D
氢氧化钠
稀硫酸
验证中和反应能放出热量
温度/
10
40
80
溶解度(水)
35.8
36.6
38.4
9.1
48.8
43.7
实验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滤渣M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
有
②在上述试管中继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B
C
C
A
C
A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C
B
D
B
A
C
题号
15
16
17
答案
BD
BC
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兰生复旦中学中考二模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