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01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02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及使用探究,3%=1,5 58, 用于医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和反应多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综合性强,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的已知(隐含)条件,根据中和反应发生的特点解答。
    酸和碱这一部分内容要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法,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依据对常见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的判断,考查对酸碱性质的认识及应用物质的酸碱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对中和反应实质的认识;以酸和碱之间反应中的质量变化为平台,来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
    考查重点
    1.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及使用探究
    重点考向
    考向一、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中和反应
    1. 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
    酸溶液中H+和碱溶液中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即H++OH-=H2O。
    (3)中和反应的判断
    ①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②生成盐和水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等也会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2. 中和反应的探究
    (1)实验步骤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实验现象:滴入酚酞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滴入稀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3)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易错警示
    (1)该实验最好不要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滴加稀盐酸时,要边滴加边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加,这样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反应。
    知识拓展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即用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①实验过程:
    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刚刚变为无色为止。
    ②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红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手摸烧杯感到发烫。
    ③结论: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方法技巧
    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是特征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因它有很强的腐蚀性,会损害肠胃。
    跟踪训练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后,在滴入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无色﹣紫色﹣蓝色B.红色﹣无色﹣无色
    C.蓝色﹣紫色﹣红色D.红色﹣无色﹣红色
    【答案】B
    【解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显碱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后,显红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溶液颜色变为无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显酸性,颜色变为无色。故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红色﹣无色﹣无色。故选:B。
    2.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P点时,溶液中至少含两种溶质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从M﹣N点反应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大,随后逐渐减少
    【答案】B
    【解析】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M点时溶液呈红色,故错;
    B.N到P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氯化钠、氯化氢和酚酞。故对;
    C.N点温度最高,N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显中性,溶液中的pH=7.pH不是最大,故错;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反应放出热量,而温度降低是由于反应完全,加入的过量的稀盐酸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错。故选:B。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许酚酞溶液,然后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变为蓝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C
    【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许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然后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4.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蓝色固体消失,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故选:C。
    5.向盛有酚酞试液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液体呈无色.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所选试剂不正确 的是( )
    A.碳酸钙B.镁条C.pH试纸D.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碳酸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也有气泡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B、镁条能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C、PH试纸可以鉴定溶液的酸碱度,当然可以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故此选项错误。
    D、由于稀盐酸和稀硫酸不反应,因此无明显现象,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真题再现
    1.(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答案】D
    【解析】
    A、加硝酸银溶液,则生成的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说法错误;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盐酸,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说法错误;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说法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证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说法正确。
    故选:D
    2.(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C.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答案】C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物是盐和酸,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的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答案】C
    【解析】
    A、加入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已完全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盐酸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如pH=7,溶液酸碱性发生了改变,能证明反应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19·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H2O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反应是将稀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X是稀硫酸,不符合题意;
    B、a点,pH>7,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不符合题意;
    C、c点,pH<7,说明这时稀硫酸过量,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KIPIF 1 < 0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17·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A、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故A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KOH,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故C错误;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故选D。
    9.(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1)从微粒角度说明图中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2)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
    (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
    (2)NaOH+HCl=NaCl+H2O
    (3)复分解反应
    【解析】
    (1)由图示可看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或H+和OH-结合生成H2O);
    (2)图示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3)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0.(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酸碱中和反应是两类物质的一类反应。某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对该类反应进行探究。
    (1)分组探究,收集证据
    ①第一组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将稀硫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测得该过程中温度升高。经讨论分析,此现象不能作为该反应发生的证据,理由是______。
    ③第三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回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第四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固体______g,证明该反应发生了。
    ⑤第五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质量与滴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第五组坐标图所示。图示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证据,理由是______。
    (2)得出结论,解释应用
    通过探究可知,不同的酸和不同的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该类反应的共性是:不同酸中的H+和不同碱中的OH-相互作用生成水分子,此类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如农业上常用______改良酸性土壤。(填一种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答案】
    (1)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也会升高
    ③NaOH+HNO3=NaNO3+H2O
    ④2.4
    ⑤能 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盐酸质量小于原盐酸的质量
    (2)熟石灰(或Ca(OH)2)
    【解析】
    (1)①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第一组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证明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将稀硫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测得该过程中温度升高,此现象不能作为该反应发生的证据,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也会升高。
    ③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NO3=NaNO3+H2O。
    ④第四组中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别为20g×7.3%=1.46g、16g×10%=1.6g;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1.46g 1.6g 2.4g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氯化钠,故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固体2.4g,证明该反应发生了。
    ⑤由图像可知,有两个转折点,则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发生两个反应;碳酸钠首先和盐酸反应,消耗碳酸钠溶液10.6g;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再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消耗碳酸钠溶液21.2-10.6=10.6g;
    Na2CO3 + 2HCl=2NaCl+H2O+CO2↑
    106 73
    10.6×5% 3.65g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和碳酸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0.365g÷7.3%=5g<10g,则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故图示信息能作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证据,理由是: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盐酸质量小于原盐酸的质量。
    (2)氢氧化钙显碱性能和酸反应,农业上常用熟石灰Ca(OH)2改良酸性土壤。
    11.(2020·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pH传感器监测溶液pH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1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向锥形瓶中缓慢滴入稀盐酸,能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位于曲线的_____(填“m”、“n”或“f”)点。
    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
    b.实验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的目的是吸收热量
    c.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在不断增大
    d.实验过程中也可以选用pH试纸验证反应的发生
    【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 n a
    【解析】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则溶液的pH位于曲线的n点。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钠被消耗,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的目的是混匀反应物,确保充分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一直在不断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开始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且使用pH试纸,需要多次进行检验,不好确定恰好完全反应的时机,实验过程中不能选用pH试纸验证反应的发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n;a。
    考向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 改良酸性土壤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
    2. 处理工厂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硫酸进行中和。
    3. 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过量时,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产生胃病,通常服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如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除蚁酸,使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而痛痒,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就可减轻痛痒。
    特别注意:
    皮蛋中因含有碱性物质而有涩味,可以往皮蛋中加入食醋以中和皮蛋的涩味。
    易错警示
    小苏打治疗胃酸、纯碱与发酵面团重点乳酸反应均不属于中和反应!
    知识拓展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图1 图2
    (1)操作(如图1)
    (2)现象: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开始是红色,最后变为无色。
    (3)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 +HCl===NaCl+H2O。
    (4)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H++OH-===H2O)。(如图2)
    (5)中和反应情况分析
    ①酚酞作用:帮助判断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发生。
    ②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及溶质成分的判断:
    Ⅰ.酸入碱(将盐酸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中)(如图3)
    图3
    Ⅱ.碱入酸(将氢氧化钠滴入含有酚酞的盐酸中)(如图4)
    方法技巧
    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判断方法
    (以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跟踪训练
    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此项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和中和反应无关,此项符合题意;
    C、胃酸中含有盐酸,碱性药物常用氢氧化镁为一种碱,与中和反应有关,此项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为碱,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洗洁精去除油污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答案】A
    【解析】A、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功能,A符合题意;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与胃酸(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可治疗胃酸过多,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湖南长郡集团2019届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lB.H2SO4、Ba(NO3)2
    C.MgSO4、NaClD.H2SO4、MgCl2
    【答案】A
    【解析】A、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说明a处水样显碱性,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说明c处水样显中性,如果b处水中的物质是氯化钡和盐酸,a处水样中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时,两处物质混合时,氯化钡和硫酸钠能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c处水中只含有氯化钠,pH=7,符合题意。B、如果b处是硫酸和硝酸钡,无论和a处的哪种物质混合,硝酸根都无法沉淀析出,在c处中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C、如果b处是硫酸镁和氯化钠,硫酸镁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只有和钡离子混合才能结合成沉淀析出,而a处不可能含有钡离子,因为如果a处含有钡离子,那么就不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了,不符合题意。D、如果b处是硫酸和氯化镁,硫酸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只有和钡离子混合才能结合成沉淀析出,而a处不可能含有钡离子,因为如果a处含有钡离子,那么就不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了,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湖南长沙市明德旗舰2019期中)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①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稀氨水属于碱,与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①正确;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②错误;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③正确。故①③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B。
    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实验一】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图1、图2均能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图1能证明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由图2还能得出的其他结论是 。
    【实验二】取少量难溶的氢氧化镁置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到浑浊液,再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在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认为产生意外现象是因为 而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和盐酸反应生成了 气体。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三】用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证明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1)在试管①和②中加入等质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在试管②里加入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与无水硫酸铜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先变蓝,说明有水生成,从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
    (2)小艺认为上述对照试验不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小艺的理由是 。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试验? 。
    【实验四】利用图2所示的原理来证明酸与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1)在盛有10mL浓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由此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小涵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涵的理由是 。
    (2)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答案】
    【实验一】溶液pH由大于7变成小于7;中和反应放热。
    【实验二】浑浊液变澄清;Mg(OH)2+2HCl=MgCl2+2H2O。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三】
    (2)也可能是硫酸铜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两支试管中充满氮气后密封。
    【实验四】
    (1)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2)液体飞溅,发生安全事故。
    【解析】【实验一】
    图1能证明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pH由大于7变成小于7,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由图2还能得出的其他结论是中和反应放热。
    故填:溶液pH由大于7变成小于7;中和反应放热。
    【实验二】
    取少量难溶的氢氧化镁置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到浑浊液,再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浑浊液变澄清,是因为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
    故填:浑浊液变澄清;Mg(OH)2+2HCl=MgCl2+2H2O。
    【实验反思】
    在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认为产生意外现象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三】
    (2)小艺认为上述对照试验不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小艺的理由是也可能是硫酸铜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改进方法:两支试管中充满氮气后密封,再观察现象。
    故填:也可能是硫酸铜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两支试管中充满氮气后密封。
    【实验四】
    (1)小涵的理由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故填: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2)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危害是液体飞溅,发生安全事故。
    故填:液体飞溅,发生安全事故。
    真题再现
    1.(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涂抹下列厨房中的某物质能明显缓解不适,该物质是( )
    A.食醋B.花生油C.酱油D.面粉
    【答案】A
    【解析】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所选的物质应是能与碱性皂角素反应的酸性物质,且对皮肤无副作用,厨房中的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符合要求。
    故选A。
    2.(2021·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中学中考真题)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
    【答案】C
    【解析】
    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pH=7或者小于7,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C、b点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c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3.(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答案】A
    【分析】
    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
    【解析】
    A、由图像可知,开始溶液显碱性,故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盐酸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错误;
    B、b点pH=7显中性,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C、a点pH>7显碱性,表示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D、c点pH<7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正确。
    故选A。
    4.(2020·江苏·中考真题)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当滴入液体5 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7 mL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9 mL时,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答案】C
    【解析】
    A、由溶液PH变化图可知溶液的PH随着不断滴入溶液逐渐减小,故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B、当滴入液体5 mL时,溶液的PH大于7,烧杯内溶液呈碱性,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当滴入液体7 mL时,溶液的PH为7,说明此时溶液呈中性,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
    D、当滴入液体9 mL时,溶液PH小于7,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中的含有的微粒有氢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
    5.(2020·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
    C.用硫酸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碱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答案】C
    【解析】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是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这是酸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用硫酸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碱是酸碱中和反应,正确;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是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C。
    6.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洗洁精去除油污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答案】A
    【解析】A、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功能,A符合题意;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与胃酸(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可治疗胃酸过多,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A. HCl NaOH B. NaCl
    C. NaCl NaOH D. NaCl HCl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a点的pH大于7,故溶液呈碱性,溶质中含有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选C
    8.(2020·汕头模拟)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X是氢氧化钠
    B. 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答案】 C
    【解析】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X是稀硫酸,说法不符合题意。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存在OH- , 但由于在a点时向溶液中已添加了稀硫酸,故溶液中还存在SO42- , 说法不符合题意。
    C、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稀硫酸过量,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法符合题意。
    D、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室温时,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有一种溶质
    B.d点溶液中溶质是Ba(OH)2和H2SO4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A、a点为稀H2SO4,溶液中有一种溶质,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d点是Ba(OH)2溶液,溶质是Ba(OH)2,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c点H2SO4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液体的pH=7,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b点溶液稀硫酸没有反应完全,溶液呈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的溶液pH=7
    B.N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答案】D
    【解析】A、P点表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pH>7,故A错误;
    B、N点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恰好反应完,且盐酸在M点也已经反应完,此时溶质是氯化钠,故B错误;C、从M点到N点是氢氧化钠增加了20g,但由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知有沉淀生成,溶液应增加少于20g,故C错误;D、N点表示的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P点表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后,又增加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两部分中氯化钠的量是一定的,所以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故D正确。故选:D。
    11.(2020·山西九年级其他模拟)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
    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强
    D.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
    【答案】B
    【解析】A、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的放热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该选项说法正确;
    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温度最高,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电导率最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中信息可知,最终溶液电导率大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2020·西安高新第三中学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图为向NaOH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质时微观粒子变化情况,请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与图乙涉及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KOH与H2SO4反应实质与图乙反应实质相同
    C.加入物质后图甲溶液pH不变,图乙溶液pH变小
    D.该变化前后Na+、OH-数量均不会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图甲是将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溶液被稀释。
    图乙是将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
    A、图甲中的水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图乙中加入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A错误;
    B、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其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化钾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该过程与图乙描述的反应实质相同。B正确;
    C、图甲中,加入水后,氢氧化钠溶液由于被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则溶液的pH逐渐减小。图乙中,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弱,则溶液的pH逐渐减小。C错误;
    D、通过图示可知,图甲中变化前后Na+、OH-数量均不会发生变化。图乙中变化前后Na+数量不变,但是OH-的数量会逐渐的减小。D错误。
    故选B。
    13. 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b→c的变化过程是酸性越来越强
    C.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图示能体现反应过程中放出了热量
    【答案】A
    【解析】A、d点表示的是氢氧化钠过量,故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A符合题意;
    B、由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增加,酸性减弱,B不符合题意;
    C、d点对应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故向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中只能看出溶液的pH随氢氧化钠的变化情况,不能看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2019•常州)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1)NaOH+HCl=NaCl+H2O;
    (2)HCl;
    (3)12;
    (4)C。
    【解析】(1)在烧杯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仪器A中是盐酸溶液,溶质是HCl;
    (3)根据图2和图3 的信息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
    (4)A.在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A正确;
    B.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酸性,溶质是NaCl和HCl,氯化氢是气体在蒸发过得中跑掉了,所得固体为纯净物,故B正确;
    C.图2中在c点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d所示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会增加,故C错误;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15.(2020·东莞模拟)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和Ca(OH)2
    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
    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拓展与应用】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Ca(OH)2+2HCl ==CaCl2+2H2O
    猜想三:CaCl2(或氯化钙) 氢氧化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方案】溶液不变色 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合理即可) 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合理即可) 【拓展与应用】用熟石灰(或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 == CaCl2+2H2O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含有CaCl2,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盐酸中一种,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含有CaCl2。【设计方案】验证猜想时,由①的结论可知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氢氧化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没有变红;若证明猜想二正确,即证明盐酸的存在,可向待测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可证明结论;也可以加入适量铁等活泼金属单质或碳酸钙或碳酸钠或碳酸钾等碳酸盐,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还可以加入 适量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镁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可观察到固体消失或溶解等。【拓展与应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很广,如在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医疗上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等。
    16.(2020·湛江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微专题复习时,围绕酸、碱中和反应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
    (1)下列选项的应用与中和反应的原理无关的是____。
    A.使用浓硫酸干燥CO2气体
    B.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g。
    (3)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aCl2
    猜想二:含有CaCl2、HCl和Ca(OH)2
    猜想三:含有CaCl2和Ca(OH)2
    猜想四:含有________。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
    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反思与拓展)①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三中不含有Ca(OH)2, 小智的方案是: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即说明猜想三不正确。你还有什么方案,请说出一种:________。
    ③结合下图,分析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________。
    【答案】 (1)A
    (2)9.8
    (3)CaCl2、HCl;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要发生反应;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色;镁或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CaCO3+2HCl=CaCl2+H2O+CO2↑;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没有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H+和OH-结合生成水
    【解析】(1)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正确;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属于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属于酸和碱的反应,不正确;
    C、氢氧化铝属于碱,胃酸的成分主要是盐酸,属于酸和碱的反应,不正确;
    D、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不正确。
    故答案为:A。
    (2)设含硫酸的质量为x ,
    2NaOH + H2SO4 == Na2SO4 + H2O
    80 98
    80g×10% x
    =
    解得x=9.8g,则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硫酸的质量是9.8g;
    (3)猜想: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两者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有剩余,则猜想四可能是CaCl2和HCl;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是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要发生反应;进行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即验证溶液中含有稀盐酸;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稀盐酸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会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方案二: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色;方案三:和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的物质可以是活泼金属如镁等、碳酸盐如碳酸钠溶液等,所以可以加入镁或碳酸钠溶液等;反思交流:①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即除去稀盐酸,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②猜想三不正确,即不含有Ca(OH)2, 碳酸钠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则可以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没有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③结合图分析HCl和NaOH反应的实质:HCl在水中会解离出的H+和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的OH- , 结合生成水。
    17.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中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Ⅱ.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答案】(1)放出。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不产生蓝色沉淀; 有白色固体产生;
    【评价反思】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2NH3•H2O+H2SO4=(NH4)2SO4+2H2O。
    【解析】(1)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热量。
    (2)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
    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说明生成了氯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Ⅱ.氨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H2O+H2SO4=(NH4)2SO4+2H2O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氢氧化铜
    如果蓝色固体消失,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方法
    判断依据
    注意事项
    方法一
    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以用酸中和碱为例)
    ①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②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酸,并不断搅拌;
    ③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中和
    方法二
    借助反应中的温度变化(以用酸中和碱为例)
    ①先测量加入烧杯中碱溶液的温度;
    ②边加酸液边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记录溶液的温度
    方法三
    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以用碱中和酸为例)
    ①先测出酸溶液的pH;
    ②逐滴加入碱溶液,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
    ③须保证溶液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
    ②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
    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________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
    产生气泡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证明没有NaOH
    实验2;另取烧杆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HCl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有 产生
    证明有NaCl生成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不产生蓝色沉淀
    证明没有NaOH
    实验2;另取烧杆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HCl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有白色固体产生
    证明有NaCl生成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及使用探究,3%=1,5 58, 用于医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